《液压侧边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侧边伞.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041268.X (22)申请日 2014.01.28 A45B 11/00(2006.01) A45B 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炫姿装饰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201717 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朱枫公路 6188 号第十七幢 101 丙室 (72)发明人 孙善富 CN 202890775 U,2013.04.24, 说明书第 31 段至第 34 段、 附图 1,3-5. US 4610262 A,1986.09.09,说明书第2栏第 4 行至第 28 行、 附图 1-2. CN 203692718 U,2。
2、014.07.09, 权利要求 1-10. US 6725870 B1,2004.04.27,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液压侧边伞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侧边伞, 包括伞柱、 底 座、 伞体, 所述伞体包括上拉杆、 下拉杆、 上伞盘、 下伞盘、 伞布, 所述伞柱的底端套装在底座上, 还 包括液压杆, 伞柱的左右两侧垂直方向分别设有 滑槽, 伞柱的滑槽上套接有能够沿着伞柱上下移 动的滑动件, 上拉杆和下拉杆交叉处相铰接, 上拉 杆靠近伞柱端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液压杆的上 端, 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伞柱侧边, 下拉杆靠近伞柱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 向下拉动 所述拉手时下拉。
3、杆随着滑动件沿着滑槽向下滑动 时, 液压侧边伞收合, 液压杆处于压缩状态。本发 明液压侧边伞通过液压杆推力自动打开, 效率高、 省力, 同时能够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使用单边或双 边伞, 使用方便成本低、 稳固、 空间利用率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邵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103735008 B 2016.06.01 CN 103735008 B 1/1 页 2 1.一种液压侧边伞, 包括伞柱 (1)、 底座 (2)、 伞体 (3), 所述伞体 (3) 包括上拉杆 (4)、 下拉杆 (5)。
4、、 上伞盘 (6)、 下伞盘 (7)、 上伞骨 (8)、 下伞骨 (9) 和伞布 (10), 所述伞柱 (1) 的 底端套装在底座 (2) 上,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液压杆 (15), 所述伞柱 (1) 的左右两侧垂直方 向分别设有滑槽 (11), 伞柱 (1) 的滑槽 (11) 上套接有能够沿着伞柱 (1) 上下移动的滑动 件(12), 伞柱(1)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13), 所述上拉杆(4)一端铰接于连接件一(13), 另 一端装有连接件二 (14), 所述连接件二 (14) 与下伞盘 (7) 的上端相铰接, 所述上拉杆 (4) 靠近伞柱 (1) 端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液压杆 (15)。
5、 的上端, 所述液压杆 (15) 的另一端 通过连接件连接于伞柱 (1) 的侧边, 所述上拉杆 (4) 的宽面 (16) 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 (17), 所述下拉杆(5)靠近伞柱(1)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18), 所述下拉杆(5)穿过上拉杆 (4) 的宽面 (16) 的中段部的矩形穿孔 (17), 上拉杆 (4) 和下拉杆 (5) 交叉处相铰接, 所述 下拉杆 (5) 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 (12) 铰接, 所述下拉杆 (5) 的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三 (19), 所述连接件三 (19) 与上伞盘 (6) 的下端相铰接, 向下拉动所述拉手 (18) 时下拉杆 (5) 随 着滑动件 (12) 沿着滑。
6、槽 (11) 向下滑动, 液压侧边伞收合, 液压杆 (15) 处于压缩状态 ; 所 述上伞骨 (8) 的上端与上伞盘 (6) 相铰接, 上伞骨 (8) 的中部设有连接件四 (20), 连接件 四 (20) 的底部设有圆形穿孔 (23), 上伞骨 (8) 中部与连接件四 (20) 之间设有锥形橡胶垫 (21), 所述锥形橡胶垫 (21) 的头部穿过连接件四 (20) 底部的圆形穿孔 (23) ; 所述连接件 二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 所述连接件三连接上伞盘端设有开口。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液压杆 (15) 连接上拉杆 (4) 端到上拉杆 (4) 与下拉杆 (5) 铰接处的。
7、距离大于所述液压杆 (15) 连接上拉杆 (4) 端到连接件一 (13) 的距 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上伞骨(8)和下伞骨(9)的数量相同, 且一一 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锥形橡胶垫(21)靠近上伞骨(8)中部端的直 径大于连接件四 (20) 底部圆形穿孔 (23) 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下伞骨(9)的一端与下伞盘(7)相铰接, 另一 端与连接件四 (20) 相铰接。 6.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上伞盘 (6) 的顶部设有压帽 (22), 所述压帽 (22) 与上伞盘 (6) 通过螺纹连接。。
8、 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伞体 (3) 设于伞柱 (1) 的左侧和 / 或右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侧边伞, 所述滑动件(12)位于滑槽(11)内端设有滑轮, 所 述滑槽 (11) 为矩形滑槽, 槽口宽度小于槽体宽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35008 B 2 1/4 页 3 液压侧边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休闲伞,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遮阳挡雨的液压侧边伞。 背景技术 0002 休闲伞具有遮阳、 挡雨的功能, 特别是在户外的休闲场所, 休闲伞是一种必备的遮 阳、 避雨用具, 现有的遮阳伞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伞柱为中心, 其外形如同一把。
9、放大的 普通雨伞, 它的伞柱为竖直形状, 且位于伞布中心位置竖直向下, 通过支柱来支撑伞面 ; 另 一种是侧边伞, 一般包括伞柱、 伞体 (含 : 拉杆、 撑杆、 伞骨、 伞盘、 伞布) , 伞体位于伞柱的侧 边。 第一种以伞柱为中心的休闲伞, 由于伞布下的中心位置因伞柱的存在而无法被利用, 这 样伞下的空间就显得很狭小, 并且伞柱还会遮挡部分视线, 结构很不合理 ; 第二种现有的侧 边伞, 在空间结构上提供了更大的可用空间, 但现有的侧边伞由于伞体位于伞柱侧边的结 构, 在伞收合及打开时需要在休闲伞上安装拉索结构, 在下伞盘上固定绳索, 绳索通过在伞 体上安装的滑轮后, 绳索的另一端通到伞柱。
10、的绞盘上, 使用时摇动绞盘的摇手, 拉动绳索, 使伞体打开, 然后将绞盘移动到伞柱的上端, 将伞体上移, 由于绞盘运行速度慢, 伞的开关 慢, 开启收合时费力、 效率低, 而且绳索由于长期在户外使用, 容易老化使用寿面短, 同时, 现有的侧边伞的撑杆铰接于上伞盘的伞骨凹槽, 当刮风的情况下, 伞体摇晃幅度大, 侧边伞 的伞体很容易收到破坏, 简短了侧边伞的使用寿命。虽然专利公开号为 : CN101357016A, 专 利名称为 : 一种改良结构的遮阳伞, 通过伞杆上套设有能够沿着伞杆上线滑动的滑套, 及在 伞杆的顶端与滑套之间设置弹簧, 配合伞骨架的连接结构, 实现了遮阳伞的自动开启, 但是 。
11、它只能解决以伞柱为中心的遮阳伞, 无法将其结构运用到侧边伞上, 无法解决侧边伞自动 开启和收合。 同时, 现有的两种类型休闲伞伞柱只能支撑一个伞体, 在需要多个休闲伞的场 合不能同时支撑两个伞体, 增加了成本。 0003 因此, 现有技术中的的休闲伞都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成本低、 操作简单、 可利用空间大、 结构 合理、 稳定度高、 开启和收合时快速、 省力的液压侧边伞。 0005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一种液压侧边伞, 包括伞柱、 底座、 伞体, 所述伞体包括伞上拉杆、 下拉杆、。
12、 上伞盘、 下伞盘、 上伞骨、 下伞骨和伞布, 所述伞柱的底端套装在底座上,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液压 杆, 所述伞柱的左右两侧垂直方向分别设有滑槽, 伞柱的滑槽上套接有能够沿着伞柱上下 移动的滑动件, 伞柱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 所述上拉杆一端铰接于连接件一, 另一端装有连 接件二, 所述连接件二与下伞盘的上端相铰接, 所述上拉杆靠近伞柱端底部通过连接件连 接所述液压杆的上端, 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伞柱的侧边, 所述上拉杆的 宽面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 所述下拉杆靠近伞柱端的下端部装有拉手, 所述下拉杆穿过 上拉杆的宽面中段部的矩形穿孔, 上拉杆和下拉杆交叉处相铰接, 所述下拉。
13、杆的一端与所 说 明 书 CN 103735008 B 3 2/4 页 4 述滑动件铰接, 所述下拉杆的另一端装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三与上伞盘的下端相铰接, 向 下拉动所述拉手时下拉杆随着滑动件沿着滑槽向下滑动, 液压侧边伞收合, 液压杆处于压 缩状态。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液压杆连接上拉杆端到上拉杆与下拉杆铰接处的距离大于所述液 压杆连接上拉杆端到连接件一的距离。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伞上伞骨和下伞骨的数量相同, 且一一对应。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上伞骨的上端与上伞盘相铰接, 上伞骨的中部设有连接件四, 连接 件四的底部设有圆形穿孔, 上伞骨中部与连接件四之间设有锥形橡胶。
14、垫, 所述锥形橡胶垫 的头部穿过连接件四底部的圆形穿孔。当液压侧边伞需要打开时, 锥形橡胶垫的回复力对 伞体自动打开有着辅助作用, 能够避免连接件四将下伞骨夹的太紧使得液压杆无法张开。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锥形橡胶垫靠近上伞骨中部端的直径大于连接件四底部圆形穿孔 的直径。这样能有效防止锥形橡胶垫从连接件四上脱落。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下伞骨的一端与下伞盘相铰接, 另一端与连接件四相铰接。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上伞盘的顶部设有压帽, 所述压帽与上伞盘通过螺纹连接。 压帽可 以从上伞盘上旋出, 方便伞布的更换和维修。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伞体位于伞柱的左侧和 / 或右侧。可。
15、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和需求, 选 择单边使用侧边伞或者双边使用侧边伞, 非常方便, 双边使用侧边伞时, 只需要共用同一伞 柱, 节约了一根伞柱的成本, 同时因为只需一根伞柱, 省掉了一根伞柱所占用的空间。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滑动件位于滑槽内端设有滑轮, 所述滑槽为矩形滑槽, 槽口宽度小 于槽体宽度。 滑动件位于滑槽内端设有滑轮, 使得滑动件在滑槽内移动更快, 拉动下拉杆时 更省力, 同时滑轮的整体宽度略小于槽体宽度, 滑轮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 这样避免了滑 动件沿着伞柱上下滑动时, 滑动件从滑槽内滑出脱离伞柱。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连接件二连接下伞盘端设有开口, 连接件二夹住下伞盘。
16、的上端, 并 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 所述连接件三连接上伞盘端设有开口, 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 端, 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这样下伞盘依靠连接件二夹住下伞盘的上端铰接的方式连 接于上拉杆及上伞盘通过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的下端铰接的方式连接于下拉杆, 这种结构 使得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很小, 伞体依旧能够很稳固。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伞柱、 上拉杆、 下拉杆均为铝合金或塑料材质。 0017 当需要收合液压侧边伞时, 向下拉动拉手, 下拉杆随着滑动件沿着伞柱侧边的滑 槽向下滑动, 由于上拉杆与下拉杆在交叉处铰接, 上拉杆就绕着铰点向下摆动, 上拉杆通过 连接件二带动下伞盘向下运动, 。
17、同时上拉杆向下压缩液压杆, 使液压杆处于收缩状态, 上伞 骨和下伞骨收拢, 设于上伞骨和连接件四之间的锥形橡胶垫, 穿过连接件四底部圆形穿孔 的锥形橡胶垫头部与下伞骨接触, 锥形橡胶垫处于压缩状态 ; 由于液压杆连接上拉杆端到 上拉杆与下拉杆铰接处的距离大于液压杆连接上拉杆端到连接件一的距离, 所以拉动拉手 向下时, 只需要很小的力, 就可以使侧边伞收合, 操作简单又省力。 0018 当需要打开液压侧边伞时, 处于压缩状态的锥形橡胶垫, 由于回复力的作用, 上伞 骨受到向外的推力, 液压杆张开推动上拉杆向上运动, 上拉杆带动下拉杆随着滑动件沿着 伞柱向上滑动, 从而液压侧边伞自动打开, 液压杆。
18、连接于伞柱端的连接件对滑动件起着限 位作用, 无需手动操作, 效率高而且省力。 说 明 书 CN 103735008 B 4 3/4 页 5 0019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0020 1、 打开侧边伞时, 处于压缩状态的锥形橡胶垫, 由于回复力的作用, 上伞骨受到向 外的推力, 同时液压杆推动上拉杆向上运动, 上拉杆带动下拉杆随着滑动件沿着伞柱向上 滑动, 液压侧边伞自动打开, 无需手动操作, 效率高而且省力。收合液压侧边伞时只需向下 拉动设于下拉杆上的拉手, 操作非常方便。 0021 2、 伞柱的左右两侧垂直方向分别设有滑槽, 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支撑两个伞体, 节 约了成。
19、本和空间。 0022 3、 连接件二夹住下伞盘的上端, 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 连接件三夹住上伞盘 的下端, 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 这种结构使得伞体在刮风的情况下摇晃幅度很小, 伞体 稳固度高, 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2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已拆卸掉掉伞布) ; 0025 图 3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已拆卸掉伞布) ; 0026 图 4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收合状态示意图 ; 0027 图 5 为本发明上拉杆放大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6 为本发明连接件二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
20、; 0029 图 7 为本发明连接件二连接下伞盘的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8 为本发明连接件三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9 为本发明连接三连接上伞盘的放大连接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10 为本发明连接件四的底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11 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已拆卸掉伞布) ;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 具体实施例结 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和说明。 0035 图 1 至图 4 示出了本发明液压侧边伞的第一实施例, 单边液压侧边伞, 本液压侧 边伞, 包括伞柱 (1) 、。
21、 底座 (2) 、 伞体 (3) , 所述伞体 (3) 包括上拉杆 (4) 、 下拉杆 (5) 、 上伞盘 (6) 、 下伞盘 (7) 、 上伞骨 (8) 、 下伞骨 (9) 和伞布 (10) , 所述伞柱 (1) 的底端套装在底座 (2) 上。 0036 伞柱 (1) 的左右两侧垂直方向分别设有滑槽 (11) , 伞柱 (1) 的滑槽 (11) 上套接有 能够沿着伞柱上下移动的滑动件 (12) 。 0037 伞柱 (1) 的顶端设有连接件一 (13) , 上拉杆 (4) 一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接于连 接件一 (13) , 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二 (14) , 所述连接件二 (14) 也可以一体成。
22、型于上拉杆 (4) , 连接件二 (14) 与下伞盘 (7) 的上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相铰接, 上拉杆 (4) 靠近伞柱 (1) 端 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液压杆 (15) 的上端, 液压杆 (15) 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伞柱 (1) 的侧边, 上拉杆 (4) 的宽面 (16) 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 (17) , 下拉杆 (5) 靠近伞柱 (1) 端的 下端部装有拉手 (18) , 下拉杆 (5) 穿过上拉杆 (4) 的宽面 (16) 中段部的矩形穿孔 (17) , 上 说 明 书 CN 103735008 B 5 4/4 页 6 拉杆 (4) 和下拉杆 (5) 交叉处通过螺栓配合螺母相铰接, 。
23、下拉杆 (5) 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 (12) 铰接, 下拉杆 (5) 的另一端装有连接件三 (19), 连接件三 (19) 也可以一体成型于下拉 杆 (5) , 连接件三 (17) 与上伞盘 (6) 的下端相铰接。 0038 向下拉动拉手 (18) 时下拉杆 (5) 随着滑动件 (12) 沿着滑槽 (11) 向下滑动时, 由 于上拉杆 (4) 与下拉杆 (5) 在交叉处铰接, 上拉杆 (4) 就绕着铰点向下摆动, 上拉杆 (4) 通 过连接件二 (14) 带动下伞盘 (7) 向下运动, 同时上拉杆 (4) 向下压缩液压杆 (15) , 使液压杆 (15) 处于收缩状态, 上伞骨 (8) 和下伞。
24、骨 (9) 收拢, 设于上伞骨 (8) 和连接件四 (20) 之间的 锥形橡胶垫 (21) , 穿过连接件四 (20) 底部圆形穿孔 (22) 的锥形橡胶垫 (21) 的头部与下伞 骨 (9) 接触, 锥形橡胶垫 (21) 处于压缩状态 ; 由于液压杆 (15) 连接上拉杆端到上拉杆 (4) 与下拉杆 (5) 铰接处的距离 a 大于液压杆 (15) 连接上拉杆端到连接件一 (13) 的距离 b, 所 以拉动拉手 (18) 向下时, 只需要很小的力, 就可以使侧边伞收合, 操作简单又省力, 当伞体 (3) 收拢后, 可用绳子将伞体 (3) 绑住固定。 0039 打开液压侧边伞时, 处于压缩状态的。
25、锥形橡胶垫 (21) , 由于回复力的作用, 上伞骨 (7) 受到向外的推力, 同时液压杆 (15) 推动上拉杆 (4) 向上运动, 上拉杆 (4) 带动下拉杆 (5) 随着滑动件 (12) 沿着伞柱 (1) 向上滑动, 从而液压侧边伞自动打开, 液压杆 (15) 连接于伞 柱 (1) 端的连接件对滑动件 (12) 起着限位作用, 上拉杆 (4) 和下拉杆 (5) 打开的同时带动 上伞骨 (8) 和下伞骨 (9) 自动打开, 无需手动操作, 效率高而且省力。 0040 另外上伞盘 (6) 的顶部设有压帽 (22) , 压帽 (22) 与上伞盘 (6) 通过螺纹连接。压 帽 (22) 可以从上伞。
26、盘 (6) 上旋出, 当伞布 (10) 需要更换和维修时, 可以将压帽 (22) 从上伞 盘 (6) 上旋出。 0041 如图 5 所示, 上拉杆 (4) 的宽面 (16) 的中段部设有矩形穿孔 (17) , 可以使得下拉 杆 (5) 穿过上拉杆 (4) 的宽面中段部的矩形穿孔 (17) , 上拉杆 (4) 和下拉杆 (5) 交叉处相铰 接。 0042 如图 6 至 7 所示, 连接件二 (14) 夹住下伞盘 (7) 的上端, 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 接。 0043 如图 8 至 9 所示, 连接件三 (19) 夹住上伞盘 (6) 的下端, 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铰 接。 0044 如图10所示, 。
27、连接件四 (20) 的底部设有圆形穿孔 (23) , 锥形橡胶垫 (21) 的头部穿 过连接件四 (20) 底部的圆形穿孔 (23) , 锥形橡胶垫 (21) 穿出连接件四 (20) 底部的圆孔。 0045 图 11 示出了本发明液压侧边伞的第二实施例, 双边液压侧边伞, 两个伞体 (3) 共 用一个伞柱 (1) 、 底座 (2) 和连接件一 (13) , 双边液压侧边伞的打开和收合原理同第一实施 例中单边液压侧边伞相同, 只需要多重复一次第一实施例的过程, 这里不做赘述。 当一侧的 伞体 (3) 打开, 另一侧的伞体 (3) 合拢时, 可作为单边液压侧边伞使用。 0046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
28、明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本 领域普通技术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 化, 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735008 B 6 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5008 B 7 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5008 B 8 3/6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5008 B 9 4/6 页 10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5008 B 10 5/6 页 11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5008 B 11 6/6 页 12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5008 B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