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雪器具方面的领域,尤指一种具有煞车功能的滑雪板及产 生该煞车功能的供组装于滑雪板的煞车板的创新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雪板的煞车功能大都通过急转弯动作来达成,这种动作有场地 及技术上的限制,并非随时随地均可轻易为之。此外,这种动作也有安全上 的顾虑。
有些使用立姿操作的滑雪车特别具有刹车器,如中国台湾公告595564、 530682号专利案。这种滑雪车的刹车器使用一块平板,在使用者激活煞车功 能时,该平板的板面会以约45°的角度摩擦雪地,以达减速煞车的目的。然而, 这种滑雪车的各项功能,包括煞车功能,使用者都必需以站姿操作,无法以 坐姿操作。此外,该平板施压于雪地时容易发生打滑现象,导致煞车效果不 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煞车功能的滑雪板,其能够使坐在该 滑板上的使用者通过将煞车板压向雪地,而使该煞车板的铲部铲入雪地,从 而形成阻力达到煞车的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供组装于滑雪板的煞车板,能够组装于 滑雪板,可在需要煞车时利用其铲部铲入雪地,从而形成阻力达到煞车的目。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具有煞车功能的滑雪板包括:
一滑板,供滑行于雪地;以及
一煞车板,连接于该滑板;
其中,该煞车板面对该雪地的面形成一铲部供在该煞车功能激活时铲入 雪地,且该煞车板邻近该铲部处更形成至少一排雪孔供排出该铲部所铲起的 雪。
其中,该煞车板可通过固定板或其它固定组件而组装固定于该滑板的尾 部,而该铲部的形成方式则有数种,例如:
于该煞车板面对该雪地的面凸出一凸板,该凸板的板面面对该滑板的滑 行方向。
于该煞车板面对该雪地的面凹陷形成一槽壁,该槽壁面对该滑板的滑行 方向。
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具有煞车功能的滑雪板包括:
一滑板,供滑行于雪地;
一固定板,固定于该滑板面对该雪地的面;
一煞车板,固定于该固定板,并延伸至该滑板之外而面对该雪地,且该 煞车板面对该雪地的面形成一铲部,该铲部在该煞车功能激活时铲入雪地; 以及
一撑片,支撑于该固定板与该煞车板之间,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夹角。
一种供组装于滑雪板的煞车板,具有一铲部,并于邻近该铲部处设置至 少一排雪孔供排出该铲部所铲起的雪。
本发明还提供了的一种供组装于滑雪板的煞车板,其具有一铲部,并于 邻近该铲部处设置至少一排雪孔供排出该铲部所铲起的雪。
无论如何,当坐在该滑板上的使用者希望煞车停住该滑板时,只需要将 该煞车板压向雪地,便能使该铲部铲入雪地,从而形成阻力达到煞车的目的。
再者,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煞车板更贯穿地形成至少一排雪孔,用以 排放该铲部所铲起的雪,以达到安全煞车的目的。此外,由该铲部所铲起的 雪会沿着一些导引面的设计而从该排雪孔喷出并拖曳形成弧状,特别容易引 人注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8分别指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煞车板具有可实施价值的剖面 示意图;
图9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原始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1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仰视图;
图12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3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折收状态示意图;
图14第二较佳实施例于煞车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5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6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图号说明:
S雪地 1滑板
2、2a、2b、2c、2d、2e、2f、2g煞车板
20、20a、20b、20c、20d、20e、20f、20g铲部
201c、201d、201e槽壁
21a、21b、21d、21e、21f排雪孔
210a、210b第一导引面
220b第二导引面
22b、22e、22g围墙
3滑板 4固定板
40第一固定槽 41第二固定槽
410卡槽 42固定栓
5煞车板 50铲部
51排雪孔 510第一导引面
511第二导引面 52轴孔
53围墙 54丘陵
55槽道
6撑片 60轴杆
61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滑板1及一煞车板 2,该滑板1供搭载使用者滑行于雪地S,该煞车板2通过一些固定组件而连 结于该滑板1的尾部,并延伸至该滑板1之外而面对该雪地S。其中,最特别 的是,该煞车板2面对该雪地S的面并形成一铲部20。在此实施例中,该铲 部20为一凸板,且该凸板的板面面向该滑板1的滑行方向A。
当使用者想煞车停住该滑板1时,只需要如图1假想线所示地将该煞车 板2压向该雪地S,使该铲部20铲入雪地S,以形成阻力达到煞车的目的。 在实际的运用中,由于使用者大多是坐在该滑板1上,因此,使用者只需要 将重心后移便能施压该煞车板2,或者,使用者也可直接用手施压于该煞车板 2,本发明在操作上是相当地简单及方便。
请参阅图2至图8,其分别指出几种具有实施价值的煞车板,其中:
图2所示的煞车板2a除具有形态相同于该铲部20的铲部20a外,更于 该煞车板2a邻近该铲部20a处贯穿地形成至少一排雪孔21a,用以排除该铲 部20a所铲起的雪。再者,该煞车板2a面对该雪地S的面更形成围绕该排雪 孔21a的一第一导引面210a,该第一导引面210a滑顺地接续该排雪孔21a, 用以导引铲起的雪流入该排雪孔21a,并使铲起的雪从该排雪孔21a排出。
图3所示的煞车板2b除具有形态分别相同于该铲部20a、排雪孔21a及 第一导引面210a的铲部20b、排雪孔21b及第一导引面210b之外,更于该煞 车板2b背对该第一导引面210b的面形成围绕该排雪孔21b的一围墙22b,且 该围墙22b包围该排雪孔21b的面并形成一第二导引面220b,该第二导引面 220b滑顺地接续该第一导引面210b,用以导引铲起的雪排出该围墙22b之外。
再者,图4所示的煞车板2c,也同样具有一铲部20c,其包括一槽壁201c, 该槽壁201c是因该煞车板2c面对该雪地S的面部份凹陷而对应产生的,且 该槽壁201c面对该滑板1的滑行方向。在该煞车板2c以约30至45度的 角度接触该雪地S时,该槽壁201c一样能铲入该雪地S,藉以形成阻力达到 煞车的目的。
图5所示的煞车板2d,除具相同于该铲部20c及槽壁201c的铲部20d及 槽壁201d之外,更于该槽壁201d处贯穿地形成至少一排雪孔21d,用以排除 该铲部20d所铲起的雪。
又图6所示的煞车板2e,除具有相同于该铲部20d、槽壁201d及排雪孔 21d的铲部20e、槽壁201e及排雪孔21e之外,更于该排雪孔21e背对雪地 的周围处设有一围墙22e,用以导引该铲部20e所铲起的雪。
相较于图4的煞车板2c的铲部20c,7图的煞车板2f的铲部20f处,仅 贯穿地形成至少一排雪孔21f,且该排雪孔21f为一相对应该滑板1滑行方向 的斜孔,用以导引该铲部20f所铲起的雪。
图8所示的煞车板2g的铲部20g处,除具相同于图7的排雪孔21f的排 雪孔21g之外,更于该排雪孔21g背对雪地的周围处设有一围墙22g,用以导 引该铲部20g所铲起的雪。
请续参阅图9至图14,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在图9中示出的滑 雪板包括一滑板3、一固定板4、一煞车板5及一撑片6。其中,该滑板3供 使用者滑行于雪地S,该煞车板5通过该固定板4而组装固定于该滑板3。更 详而言的,该固定板4固定于该滑板3尾端面对该雪地S的面,且该固定板4 面对该雪地S的面形成一第一固定槽40及一第二固定槽41。而该煞车板5部 份固定于该固定板4的第一固定槽40内,部份延伸至该滑板3之外而面对该 雪地S,且该煞车板5面对该雪地S的面形成一铲部50,该铲部50于该煞车 功能激活时供铲入雪地S。此外,该撑片6用以支撑在该固定板4与该煞车板 5之间,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夹角,在此例子中,该撑片6以可摆动的方式组装 于该煞车板5面对该固定板4的面,以供转动至卡入该第二固定槽41的位置。
如图10及图11所示,该固定板4顶部设有复数个固定栓42,用以将该 固定板4固定于该滑板3上;此外,该煞车板5铲部50包括一凸板,该凸板 凸出地形成于该煞车板5面对该雪地S的面,且该凸板的板面面对该滑板3 的滑行方向,并围出一空间供暂存该凸板所铲起的雪。再者,该该煞车板5 邻近该铲部50处更贯穿地形成至少一排雪孔51,用以排出该铲部50所铲起 的雪;其中,该煞车板5面对该雪地S的面更形成围绕该排雪孔51的一第一 导引面510,该第一导引面510滑顺地接续该排雪孔51,用以导引铲起的雪 流入该排雪孔51。
再者,该煞车板5背对该第一导引面510的面更形成围绕该排雪孔51的 一围墙53,该围墙53包围该排雪孔51的面形成一第二导引面511,该第二 导引面511滑顺地接续该第一导引面510,用以导引铲起的雪从该围墙53排 出。再者,如图11所示,该煞车板5于该第一导引面510的两相对边各隆起 一丘陵54,该丘陵54面对滑行方向的面渐缩地形成锥面,用以将铲起的雪导 入该排雪孔51。
如图10及图12所示,该煞车板5面对该第二固定槽41处,形成有两轴 孔52供装设该撑片6,且该两轴孔52相正对;再者,该撑片6相对该两轴孔 52处,各凸出形成一轴杆60,该轴杆60各自匹配地装入该两轴孔52中,且 该撑片6卡入该第二固定槽41的部份,形成一凸缘61,而该第二固定槽41 相对该凸缘61处,则形成一卡槽410供该凸缘61卡入。
图12及图13为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固定板4、煞车板5及撑片6的组 合及折收状态。如图12所示,该煞车板5部份固定于该固定板4的第一固定 槽40内,且该撑片6通过该轴杆60与该两轴孔52的设置,以可摆动的方式 组装于该煞车板5面对该固定板4的面,该撑片6则利用该卡槽410及该凸 缘61的设置,得以卡入该第二固定槽41内;此外,由于该煞车板5由一种 具弹性及韧性的材质制成,例如低密度PE等材质,所以当使用者欲收合该 固定板4及煞车板5时,仅需解除该撑片6凸缘61于该卡槽410内的卡制, 并将可摆动的撑片6折平,该固定板4及煞车板5便能相互折合呈一平整的 折收状态,如图13所示。在此状态下,整个滑雪板即具有携带方便,不占用 运输空间及收藏空间等优点。
请参阅图14,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当使用者激活该煞车 功能时,也就是将该煞车板5压向雪地S,使该铲部50铲入雪地S,于实际 运用中,使用者大多是坐在该滑板3上,因此使用者只需要将重心后移便能 施压于该煞车板3,或使用者也可直接用手施压至该煞车板3,以形成阻力达 到煞车的目的;此外,通过该排雪孔51、第一导引面510、第二导引面511、 围墙53及丘陵54的设置,该煞车板5铲部50所铲起的雪,便可从该排雪孔 51排出,因此本发明除了可以达到安全煞车的目的,且可因铲起所排出的雪 具有特殊拖曳的形状、弧状等效果,而特别容易引人注意。
请参阅图15及图16所示,指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大部份结 构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其差别在于该撑片6与该固定板4为一体成型, 并于该煞车板5上设有一槽道55,以供该固定板4嵌入该槽道55内,以减少 制作的流程,并增加整体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 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 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可广泛的运用于滑雪板或滑雪车上,以 更进一步地提高其与使用者间的煞车配合度,且整体结构相当精简,其确具 有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