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称跷跷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不对称跷跷板.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6008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0 CN 202860088 U *CN202860088U* (21)申请号 201220472122.7 (22)申请日 2012.09.17 A63G 1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 38 号 (72)发明人 冯培恩 刘瑞文 邱清盈 曾令斌 熊剑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0 代理人 林怀禹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不对称跷跷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对称跷跷板。包括 鞍座、。
2、 扶手、 等臂杠杆、 支座和销轴 ; 等臂杠杆中 点通过销轴与支座铰接, 等臂杠杆两侧对称安装 扶手和鞍座 ; 其特征在于 : 在任意一侧的等臂杠 杆侧面, 沿等臂杠杆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有多个尺 寸相同的、 与等臂杠杆相垂直的配重槽, 配重块能 安装在任意一个配重槽中。本实用新型在不减少 游戏乐趣和不增加危险的情况下, 满足了体重差 较大的人使用。 需要小朋友计算力与力臂的关系, 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
3、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不对称跷跷板, 包括鞍座、 扶手、 等臂杠杆、 支座和销轴 ; 等臂杠杆中点通过销 轴与支座铰接, 等臂杠杆两侧对称安装扶手和鞍座 ; 其特征在于 : 在任意一侧的等臂杠杆 侧面, 沿等臂杠杆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有多个尺寸相同的、 与等臂杠杆相垂直的配重槽, 配重 块能安装在任意一个配重槽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不对称跷跷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配重槽为向下的斜 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60088 U 2 1/2 页 3 一种不对称跷跷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跷跷板, 尤其是涉及一种杠杆两。
4、侧结构不对称跷跷板。 背景技术 0002 跷跷板是一种常见的娱乐器具。普通的跷跷板由支座、 等臂杠杆和鞍座组成。等 臂杠杆中间通过销轴联接在支座上, 鞍座安装在等臂杠杆两端。游戏者分别坐在两侧的鞍 座上等臂杠杆以销轴为轴升降摆动。由于两侧结构对称, 只能供体重相当的两个游戏者使 用, 体重差异较大时, 就不能使用了, 这是其缺点。专利 200720064851.8 提出了一种不对称 跷跷板, 不对称体现在杆臂长度不相等, 可以让体重不同的人使用, 但是长端摆动弧过长而 容易危险, 短端摆动弧过短而失去游戏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对称跷跷板, 在不明显增加结。
5、构的复杂程度和 超作的繁琐程度并不减少游戏乐趣的前提下, 可供体重差别大的人使用。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本实用新型包括鞍座、 扶手、 等臂杠杆、 支座和销轴 ; 等臂杠杆中点通过销轴与支 座铰接, 等臂杠杆两侧对称安装扶手和鞍座 ; 其特征在于 : 在任意一侧的等臂杠杆侧面, 沿 等臂杠杆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有多个尺寸相同的、 与等臂杠杆相垂直的配重槽, 配重块能安 装在任意一个配重槽中。 0006 所述的配重槽为向下的斜槽。 0007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不减少游戏乐趣和不增加危险的情况下, 满足了体重差较大的人使。
6、 用。需要小朋友计算力与力臂的关系, 有一定的教学意义。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0010 图 2 是图 1 的俯视图。 0011 图 3 是图 2 的 A-A 配重安装剖视图。 0012 图 4 是图 2 的 B-B 支座与杠杆连接剖视图。 0013 图中 : 1、 鞍座, 2、 扶手, 3、 等臂杠杆, 4、 支座, 5、 销轴, 6、 配重槽, 7、 配重块, 8、 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如图 1、 图 2、 图 4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鞍座 1、 扶手 2、 等臂杠杆 3、 支座 。
7、4 和销轴 5 ; 等臂杠杆 3 中点通过销轴 5 与支座 4 铰接, 等臂杠杆 3 两侧对称安装扶手 2 和鞍座 1 ; 在 任意一侧的等臂杠杆3侧面, 沿等臂杠杆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有多个尺寸相同的、 与等臂杠 说 明 书 CN 202860088 U 3 2/2 页 4 杆相垂直的配重槽 6, 配重块 7 能安装在任意一个配重槽 6 中。 0016 如图 3 所示, 所述的配重槽为向下的斜槽。 0017 使用时, 体重较轻的一人坐在有配重槽的一侧, 通过配重来弥补体重轻而引起的 力矩小的问题, 形成两侧总力矩的基本对称。通过将配重块 7 装在不同的配重槽中来适应 不同体重差的人使用。 0018 在没有人使用时, 用手钩住拉环 8 将配重块 7 装在离铰点最近的配重槽 6 内, 此时 两侧力矩对称。 0019 配重槽 6 有一定斜面, 自重使配重块 7 稳置于槽中, 不会在游戏过程中掉落伤人。 配重块 7 头部安装拉环 8 使其容易拉出。 说 明 书 CN 202860088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60088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