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344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 CN 203043446 U *CN203043446U* (21)申请号 201220602704.2 (22)申请日 2012.11.15 A63B 23/16(2006.01) A63B 21/05(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京雨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碶闸街 58 号都市仁和中心 22 楼 2228 室 (72)发明人 王京雨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 器, 在握柄上部左侧和下部左侧设有第。
2、一延伸筒 及第二延伸筒, 上述两个延伸筒内各设有第一滑 槽和第二滑槽, 且滑槽内皆设有可沿着滑槽左右 滑动的滑竿, 滑竿和滑槽底部间分别设第一弹簧、 第二弹簧 ; 在握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设有第三 延伸筒及第四延伸筒, 上述两个延伸筒内各设有 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 且滑槽内皆设有可沿着滑 槽左右滑动的滑竿, 滑竿和滑槽底部间设第三弹 簧、 第四弹簧 ; 第一、 二滑槽间等直径, 第一、 二弹 簧间等直径 ; 第三、 四滑槽间等直径, 第三、 四弹 簧间等直径 ; 且第一滑槽直径大于第三滑槽, 第 一弹簧直径大于第三弹簧, 故一个握力器同时有 两种强度可供锻炼。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3446 U CN 203043446 U *CN203043446U* 1/1 页 2 1. 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 包括握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握柄上部左侧设有第一 延伸筒, 该第一延伸筒内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的第一滑槽内设有可沿着第一滑槽左右滑动 的第一滑竿, 且第一滑竿和第一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的握柄下部左侧设有第 二延伸筒, 该第二延伸筒内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的第二滑槽内设有可沿着第二滑槽左。
4、右滑 动的第二滑竿, 且第二滑竿和第二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且所述的第一滑竿和第二 滑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 ; 所述的握柄下部右侧设有第三延伸筒, 该第三延伸筒内设 有第三滑槽, 所述的第三滑槽内设有可沿着第三滑槽左右滑动的第三滑竿, 且第三滑竿和 第三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所述的握柄下部右侧设有第四延伸筒, 该第四延伸筒内 设有第四滑槽, 所述的第四滑槽内设有可沿着第四滑槽左右滑动的第四滑竿, 且第四滑竿 和第四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且第三滑竿和第四滑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 ; 所 述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直径相同, 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直径相同 ; 所述的第三滑槽和第 。
5、四滑槽直径相同, 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直径相同 ; 且所述的第一滑槽直径大于第三滑槽, 所 述的第一弹簧直径大于第三弹簧, 所述的四个滑槽的槽口皆设有挡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43446 U 2 1/2 页 3 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部锻炼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部锻炼的握力器。 背景技术 0002 握力器可锻炼手劲、 缓解疲劳, 经常使用可使手部肌肉结实, 增强血液循环, 且小 巧易于携带, 所以比较受欢迎。 但目前的握力器都只有一个强度可供锻炼, 要改变强度只能 通过购买不同规格的握力器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
6、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两种强度的握力器, 包括握柄, 所述的握柄上部左侧设有第一延伸筒, 该第一延伸筒内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的第一滑槽内 设有可沿着第一滑槽左右滑动的第一滑竿, 且第一滑竿和第一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 簧, 所述的握柄下部左侧设有第二延伸筒, 该第二延伸筒内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的第二滑槽 内设有可沿着第二滑槽左右滑动的第二滑竿, 且第二滑竿和第二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 簧, 且所述的第一滑竿和第二滑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 ; 所述的握柄下部右侧设有第 三延伸筒, 该第三延伸筒。
7、内设有第三滑槽, 所述的第三滑槽内设有可沿着第三滑槽左右滑 动的第三滑竿, 且第三滑竿和第三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所述的握柄下部右侧设有 第四延伸筒, 该第四延伸筒内设有第四滑槽, 所述的第四滑槽内设有可沿着第四滑槽左右 滑动的第四滑竿, 且第四滑竿和第四滑槽底部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且第三滑竿和第四滑竿 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 ; 所述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直径相同, 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直 径相同 ; 所述的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直径相同, 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直径相同 ; 且所述的 第一滑槽直径大于第三滑槽, 所述的第一弹簧直径大于第三弹簧, 所述的四个滑槽的槽口 皆设有挡块。 0005 采用。
8、上述措施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 由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直径相同, 第 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直径相同, 而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直径相同, 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直径 相同, 且当第一滑槽直径大于第三滑槽, 第一弹簧直径大于第三弹簧, 所以手指握住第一连 接杆锻炼握力时跟握住第二连接杆锻炼握力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的, 故一个握力器可产生 两种不同的强度, 使握力器的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0007 其中 : 1、 握柄 ; 2、 第一延伸筒 ; 3、 第一滑槽 ; 4、 第一滑竿 ; 5、 第一弹簧 ; 6、 第二延 伸筒 ; 7、 第二滑槽 ;。
9、 8、 第二滑竿 ; 9、 第二弹簧 ; 10、 第三延伸筒 ; 11、 第三滑槽 ; 12、 第三滑 竿 ; 13、 第三弹簧 ; 14、 第四延伸筒 ; 15、 第四滑槽 ; 16、 第四滑竿 ; 17、 第四弹簧 ; 18、 第一连 接杆 ; 19、 第二连接杆 ; 20、 挡块。 说 明 书 CN 203043446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09 由图1可知, 该握力器包括握柄1, 在握柄上部左侧设有第一延伸筒2, 该第一延伸 筒2内设有第一滑槽3, 在第一滑槽3内设有可沿着第一滑槽3左右滑动的第一。
10、滑竿4, 且第 一滑竿 4 和第一滑槽 3 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5, 在握柄 1 下部左侧设有第二延伸筒 6, 该 第二延伸筒6内设有第二滑槽7, 在第二滑槽7内设有可沿着第二滑槽7左右滑动的第二滑 竿 8, 且第二滑竿 8 和第二滑槽 7 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9, 且所述的第一滑竿 4 和第二滑 竿 8 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 18 连接 ; 在握柄 1 下部右侧设有第三延伸筒 10, 该第三延伸筒 10 内设有第三滑槽 11, 在第三滑槽 11 内设有可沿着第三滑槽 11 左右滑动的第三滑竿 12, 且 第三滑竿 12 和第三滑槽 11 底部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13, 在握柄 1 下部右侧设。
11、有第四延伸筒 14, 该第四延伸筒 14 内设有第四滑槽 15, 在第四滑槽 15 内设有可沿着第四滑槽 15 左右滑 动的第四滑竿 16, 且第四滑竿 16 和第四滑槽 15 底部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17, 且第三滑竿 12 和第四滑竿 16 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 19 连接 ; 同时在上述四个滑槽的槽口皆设有挡块 20。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中, 第一滑槽 3 和第二滑槽 7 的直径相同, 第一弹簧 5 和第二弹簧 9 的直径相同 ; 第三滑槽 11 和第四滑槽 15 的直径相同, 第三弹簧 13 和第四弹簧 17 的直径相 同 ; 并且第一滑槽3的直径大于第三滑槽11, 第一弹簧5直径大于第三弹簧13, 故手指握住 第一连接杆 18 锻炼握力时跟握住第二连接杆 19 锻炼握力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的, 故一个 握力器可产生两种不同的强度, 使握力器的使用更灵活。 00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043446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44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