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便携防护手套.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7647019
  • 上传时间:2019-10-2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38.0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84324.0

    申请日:

    20161216

    公开号:

    CN206314632U

    公开日:

    201707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1D19/015

    主分类号:

    A41D19/015

    申请人:

    上海海太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根来,石娟,颜国章

    地址: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赵江路971号1幢

    优先权:

    CN201621384324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俊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连接,所述手掌部与所述手腕部连接,所述手掌部设置有手掌防撞块,所述手指部设置有手指防撞块;所述手腕部设置有用于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的可拆卸固定件。本实用新型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还能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连接,所述手掌部与所述手腕部连接,所述手掌部设置有手掌防撞块,所述手指部设置有手指防撞块;所述手腕部设置有用于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的可拆卸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所述手背部设置有手背防撞块,所述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所述手指部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所述手指内侧部和所述手指外侧部连接,所述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所述手指防撞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防撞块和所述手指防撞块上设置有防撞块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防撞块包括第一手背防撞块和第二手背防撞块;所述第一手背防撞块设置在手指部与手掌部连接处的关节处,用于保护手指与手背连接处的关节;所述第二手背防撞块设置在手背处,用于保护手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防撞块包括第一手指防撞块和/或第二手指防撞块;所述第一手指防撞块内嵌设有用于防磨伤的金属防撞扣;所述第二手指防撞块为风琴工艺的褶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处的手心防撞块为防撞保护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的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设置有两个收口带,所述两个收口带的端部通过粘附层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部设置有透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部的边缘设置有PU包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手是人类使用最频繁的器官之一,几乎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手来完成。然而,在各类事故中,手部伤害事故占到了20%,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具十分必要,尤其在一些危险领域,为防止手部受伤,往往需要佩戴手套以确保双手的安全。

    户外骑行者经常遇到意外事故,事故发生时,由于户外骑行者一般都会佩戴安全头盔,一般没有生命危险,只有像手部这些比较脆弱而关节又特别多的位置受伤比较严重。

    现在,有人研发了防护手套,在传统帆布或棉布手套上设置防撞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手套不能有效保护骑行者手部承受的撞击力的问题。但是,现有的防护手套多较为笨重,不易携带。

    公告号为CN 20398625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套,手套本体包括手指部分、手掌部分、手背部分和手腕部分,手指部分的正面和手掌部分缝合有一层耐磨层;耐磨层的表面粘贴有摩擦片;手套本体的每个手指部分的背面分别粘附有一条橡胶条;手背部分的关节处为三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海绵层、尼龙层和橡胶防护层,尼龙层与手背部分缝合在一起,且将海绵层包覆在尼龙层和手背部分之间,橡胶防护层粘附在尼龙层上;手背部分粘贴有一橡胶缓冲垫。本实用新型耐磨层及其上的摩擦片具有耐磨防滑功能,橡胶条可防冲击,防撞,保护手指;关节处具有缓冲防撞功能;该实用新型可用于摩托车、赛车户外防护、机械加工和建筑工程等,功能多样,保护手部不受伤害。

    公告号为CN 20556792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击透气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连接,所述手掌部与所述手腕部连接,所述手掌部设置有防撞贴,所述手指部设置有透气贴。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击透气手套,通过在手掌部设置有防撞贴,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撞击或敲击作业时,能够通过手套本体上的防撞贴减缓手掌承受的撞击或敲击力,保护使用者手掌的安全;通过在手指部设置有透气贴,在保护手指安全的同时能够透气排汗,时刻保持手部的干燥清爽,避免汗液长时间淤积于手部的皮肤,使手部的皮肤受到伤害,以全面保护使用者手部的健康和安全。

    公告号为CN 20427334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防事故用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包括指部、掌部、背部和腕部,所述的指部上设有防滑层,指部的虎口部位还设有加厚防护层,指部背面上设还有防撞保护壳,所述的掌部上设有凸起的海绵防撞层,所述的背部上设有背部保护壳,所述的腕部设有松紧带,该实用新型采用优质透气网格布制成,非常透气,掌心处优质的海绵垫,更加透气,耐用,舒适,背部和指部背面的防护壳可以更好地保护手部关节,且可以灵活活动,不影响手部动作,虎口处加设二层牛皮增加抗震和防滑功能,防止长时间使用造成的酸痛感,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可给手部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尤其适用于赛车手或户外骑行者。

    公告号为CN 203986255 U和CN 205567928 U均较为笨重,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使用不便。公告号为CN 204273349 U相对较为轻便,但两只手套分开设置,容易遗失,一定程度上给使用者的携带带来麻烦。

    因此,亟需研制一种便携防护手套,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还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防护手套,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还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

    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

    所述手指部与所述手掌部连接,所述手掌部与所述手腕部连接,所述手掌部设置有手掌防撞块,所述手指部设置有手指防撞块;

    所述手腕部设置有用于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的可拆卸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手掌部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所述手背部设置有手背防撞块,所述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

    所述手指部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所述手指内侧部和所述手指外侧部连接,所述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所述手指防撞块。

    此结构的设置,当手受到撞击时,手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能有效分散和吸收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使用者的手部。

    优选地,所述手背防撞块和所述手指防撞块上设置有防撞块保护层。

    防撞块保护层的设置能有效对手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进行保护,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手背防撞块包括第一手背防撞块和第二手背防撞块;

    所述第一手背防撞块设置在手指部与手掌部连接处的关节处,用于保护手指与手背连接处的关节;

    所述第二手背防撞块设置在手背处,用于保护手背。

    第一手背防撞块与第二手背防撞块的设置,在保证具有较高的防撞性的同时,减轻了便携防护手套的重量,使得便携防护手套更轻便、使骑行者佩戴更轻松。

    优选地,所述手指防撞块包括第一手指防撞块和/或第二手指防撞块;

    所述第一手指防撞块内嵌设有用于防磨伤的金属防撞扣;

    所述第二手指防撞块为风琴工艺的褶皱。

    金属防撞扣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撞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防止磨伤的功能,能在骑行的过程中,对骑行者的手指进行更好的保护。

    风琴工艺的褶皱既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性能,又具有轻便、舒适的优点,能有效提高骑行者的佩戴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处的手心防撞块为防撞保护壳。

    防撞保护壳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能有效对骑行过程中手部易受伤手心外侧位置进行更好的保护。

    优选地,所述手套本体的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

    优选地,所述手腕部设置有两个收口带,所述两个收口带的端部通过粘附层活动连接。

    收口带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更加贴合于不同使用者的手腕,提高了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性,且保证了使用者手腕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手背部设置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的透气孔较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效果更好,且能有效保护手指的安全。另一方面,透气孔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手套本体的重量,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

    优选地,所述手腕部的边缘设置有PU包边。

    PU包边的设置,提高了使用者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通过手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进行骑行时,能够通过手套本体内表面的手掌防撞块和手指防撞块减缓手掌和手指承受的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使用者的手部,保障使用者骑行时的手部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腕部设置有用于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的可拆卸固定件,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还能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手掌部; 2-手指部;

    3-手腕部; 4-手掌防撞块;

    5-手指防撞块; 6-可拆卸固定件;

    7-虎口加强贴片; 8-收口带;

    9-透气孔; 10-PU包边;

    41-手背防撞块; 42-手心防撞块;

    411-第一手背防撞块; 412-第二手背防撞块;

    51-第一手指防撞块; 52-第二手指防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

    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掌部1、手指部2和手腕部3;

    所述手指部2与所述手掌部1连接,所述手掌部1与所述手腕部3连接,所述手掌部1设置有手掌防撞块4,所述手指部2设置有手指防撞块5;

    所述手腕部3设置有用于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的可拆卸固定件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通过手掌防撞块4和手指防撞块5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进行骑行时,能够通过手套本体内表面的手掌防撞块4和手指防撞块5减缓手掌和手指承受的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使用者的手部,保证骑行者骑行时的手部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腕部3设置有用于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的可拆卸固定件6,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在对手部进行防撞击保护的同时,还能将左右两只手套固定在一起,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手指防撞块5为1mm~5mm厚的乳胶,手掌防撞块4为6mm~10mm厚的乳胶,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功能。

    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固定件6可以采用子母扣、魔术贴等实现将左右两只手套可拆卸固定在一起。

    所述手掌部1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所述手背部设置有手背防撞块41,所述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42;

    所述手指部2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所述手指内侧部和所述手指外侧部连接,所述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所述手指防撞块5。

    骑行者在骑行的过程中,手心部、手背部和手指外侧容易受到撞击,因此,手背部设置手背防撞块41,手心部设置有手心防撞块42,手指外侧部设置有手指防撞块5。此结构的设置,当手受到撞击时,手掌防撞块4和手指防撞块5能有效分散和吸收撞击力,避免发生手部撞击伤害事故,全面保护骑行者的手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手心部和手背部缝制连接,通过缝制连接,使得手心部和手背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更加贴合于手掌的形状;手指部2包括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缝制连接,手指内侧部和手指外侧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更加贴合于手指的形状,从而使骑行者佩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手套时,更加便捷和舒适。其中,手心部和手指内侧部连接,手背部和手指外侧部连接,手指部2和手掌部1既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缝制连接,还可以通过粘合连接,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方式连接。

    所述手背防撞块41和所述手指防撞块5上设置有防撞块保护层。

    防撞块保护层的设置能有效对手背防撞块41和手指防撞块5进行保护,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手背防撞块41包括第一手背防撞块41和第二手背防撞块41;

    所述第一手背防撞块41设置在手指部2与手掌部1连接处的关节处,用于保护手指与手背连接处的关节;

    所述第二手背防撞块41设置在手背处,用于保护手背。

    第一手背防撞块41与第二手背防撞块41的设置,在保证具有较高的防撞性的同时,减轻了便携防护手套的重量,使得便携防护手套更轻便、使骑行者佩戴更轻松。

    所述手指防撞块5包括第一手指防撞块51和/或第二手指防撞块52;

    所述第一手指防撞块51内嵌设有用于防磨伤的金属防撞扣;

    所述第二手指防撞块52为风琴工艺的褶皱。

    金属防撞扣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撞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防止磨伤的功能,能在骑行的过程中,对骑行者的手指进行更好的保护。

    风琴工艺的褶皱既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性能,又具有轻便、舒适的优点,能有效提高骑行者的佩戴舒适性。

    所述手心部和所述手背部连接处的手心防撞块42为防撞保护壳。

    防撞保护壳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能有效对骑行过程中手部易受伤手心外侧位置进行更好的保护。

    所述手套本体的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7。

    在本实用新型中,拇指内侧部和拇指外侧部缝制连接,使拇指内侧部和拇指外侧部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更加贴合于拇指的形状。在手套本体虎口位置设置有虎口加强贴片7,通过虎口加强贴片7增大拇指内侧部的抗撕裂强度,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拇指内侧部的防护功能。

    所述手腕部3设置有两个收口带8,所述两个收口带8的端部通过粘附层活动连接。

    收口带8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更加贴合于不同使用者的手腕,提高了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性,且保证了使用者手腕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收口带8结构的设置,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穿戴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粘附层可以采用除魔术贴、金属按扣等能实现其功能的连接部件。

    所述手背部设置有透气孔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防护手套的透气孔9较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效果更好,且能有效保护手指的安全。另一方面,透气孔9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手套本体的重量,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性。

    本实施例中,透气孔9设计为长圆形,且透气孔9的下端通过收口带8封闭,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穿戴便捷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透气孔9不限定为长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均可。

    所述手腕部3的边缘设置有PU包边10。

    PU包边10的设置,提高了使用者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手套本体内侧还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为棉毛布、棉毛拉绒布或两者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便携 防护 手套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便携防护手套.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470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