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7645712
  • 上传时间:2019-10-22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03.4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69248.3

    申请日:

    20160829

    公开号:

    CN206214024U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02,A47L9/00

    主分类号:

    A47L9/02,A47L9/00

    申请人: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牛军营,朱冰,李忠华,彭小康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漕湖大道39号

    优先权:

    CN20162096924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其中,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底壳,地刷底壳内限定有风道,地刷底壳具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地刷底壳的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相对于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地刷上盖,地刷上盖罩设在地刷底壳上且与地刷底壳之间限定出消音腔,消音腔通过多个通风孔与风道导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通过在地刷底壳上设置多个与风道和消音腔导通的通风孔,并将通风孔的内壁相对于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使得风道内的急促的气流被通风孔打散而变得缓和,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风道的真空负压不会发生损失,可以保证吸尘器的除尘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刷底壳,所述地刷底壳内限定有风道,所述地刷底壳具有与所述风道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地刷底壳的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相对于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地刷上盖,所述地刷上盖罩设在所述地刷底壳上且与所述地刷底壳之间限定出消音腔,所述消音腔通过多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风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地刷底壳的顶壁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风孔的径向尺寸沿其中心线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底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进风口;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环形挡板内限定有所述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圆弧过渡的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板包括:斜管段,所述斜管段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斜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水平管段,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斜管段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迎风面,所述斜管段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背风面,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底板圆弧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内设有消音材料件。 10.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吸尘器在家庭使用中越来越普级,消费者对吸尘器使用的要求上,不再是仅仅满足吸尘功能即可,而是越来越重操作体验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吸尘器普遍存在吸尘器工作时噪音大的问题,而吸尘器噪音的重要的来源之一为地刷。具体地,吸尘器在工作时,地刷风道口和地面贴合,使得刷头吸力负压变大,与此同时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地刷进风口的风速变得很急促,使进入风道的气流声音变大。因此,降低地刷的噪音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吸尘器工作噪音大的问题带来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加工、制造容易,气流噪音低,除尘效果好,除尘效率高,用户体验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包括:地刷底壳,所述地刷底壳内限定有风道,所述地刷底壳具有与所述风道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地刷底壳的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相对于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地刷上盖,所述地刷上盖罩设在所述地刷底壳上且与所述地刷底壳之间限定出消音腔,所述消音腔通过多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风道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通过在地刷底壳上设置多个与风道和消音腔导通的通风孔,并将通风孔的内壁相对于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使得风道内的急促的气流被多个通风孔打散而变得缓和,同时使气流中的高频声波得到衰减,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由于消音腔为相对密封的空间,风道的真空负压不会发生损失,因此可以保证吸尘器的除尘效率。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加工、制造容易,气流噪音低,除尘效果好,除尘效率高,用户体验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地刷底壳的顶壁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通风孔的径向尺寸沿其中心线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地刷底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进风口;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环形挡板内限定有所述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挡板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圆弧过渡的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挡板包括:斜管段,所述斜管段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斜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水平管段,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斜管段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迎风面,所述斜管段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背风面,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底板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音腔内设有消音材料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地刷组件;

    10:地刷底壳;101:风道;102:进风口;103:出风口;104:通风孔;

    11:底板;

    12:环形挡板;

    121:斜管段;1211:迎风面;1212:背风面;

    122:水平管段;

    20:地刷上盖;

    30:行驶轮;

    40: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吸尘器的地刷风道是由风道上盖和风道下盖通过装配关系组成一个风道,地刷在地面上吸尘时,因考虑除尘效果好就要使刷头吸力负压要大,这样意味着地刷风道的即封口需和地面贴合,然而与此同时使地刷进风口的风速变得急促,使进入风道内的气流声音增大。

    由于急促的气流是产生噪音的主要原因,其中,气流噪音包括高频噪波和低频噪波,而高频噪音会超出人耳正常可接受的听觉范围。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通过将地刷风道的内壁做的比较光顺,该种方式虽然对风道的性能有所提高,但仍然无法消除噪音中的高频声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和具有其的吸尘器,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可以消除气流噪音中的高频噪波,大幅降低内部气流噪音,除尘效果好,用户体验好。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包括地刷底壳10和地刷上盖20。具体而言,地刷底壳10内限定有风道101,地刷底壳10具有与风道101导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地刷底壳10的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104,通风孔104的内壁面的轮廓线相对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地刷上盖20罩设在地刷底壳10上且与地刷底壳10之间限定出消音腔(未示出),消音腔通过多个通风孔104与风道101导通。

    换言之,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主要由地刷底壳10、地刷上盖20组成。其中,地刷底壳10和地刷上盖20分别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地刷底壳10内限定出用于吸尘的风道101,地刷底壳10上具有与风道101导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进风口102设在地刷底壳10的底壁上。

    可选地,地刷底壳10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104,每个通风孔104分别与地刷底壳10的风道101导通,且通风孔104的内壁面相对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地刷上盖20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地刷上盖20可拆卸地罩设在地刷底壳10上,并且与地刷底壳10之间通过装配结构形成相对密闭的消音腔,消音腔通过通风孔104与风道101导通,当脏空气从地刷底壳10上的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后,至少一部分气流会通过地刷底壳10上的通风孔104进入消音腔,在此过程中,急促的脏空气气流会被地刷底壳10的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气流可以沿着通风孔104的内壁进入消音腔内,避免气流发生太大的突变,从而降低气流的波动,减少气流噪音的产生,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当吸尘器开始工作时,吸尘器的地刷(未示出)清扫地面上的灰尘,同时,吸尘器将带有灰尘、纸屑等的脏空气可以顺畅且均匀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气流经过多个通风孔104后,急促气流会被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同时气流中的高频声波也会得到衰减,以达到降噪的目的,由于同时由于消音腔是相对密封的空间,因此风道101的真空负压并不会受到损失,也不会影响地刷的除尘效率。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通过在地刷底壳10上设置多个与风道101和消音腔导通的通风孔104,并将通风孔104的内壁相对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倾斜设置,使得风道101内的急促的气流被多个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同时使气流中的高频声波得到衰减,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由于消音腔为相对密封的空间,风道101的真空负压不会发生损失,因此可以保证吸尘器的除尘效率。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加工、制造容易,气流噪音低,除尘效果好,除尘效率高,用户体验好。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通风孔104设在地刷底壳10的顶壁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多个通风孔104分别间隔开布置在地刷底壳10的顶壁上,且每个通风孔104的中心线沿地刷底壳10的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消音腔位于风道101的上方且通过多个通风孔104与风道101导通。

    吸尘器在工作时,地刷底壳10的底部贴合在地面上,使进入风道101内的气流变得急促,通过在地刷底壳10的顶壁设置多个通风孔104,使风道101内的急促的气流经过地刷底壳10的顶壁时、被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并且可以消除气流噪音中的高频噪波,从而降低吸尘器的气流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通风孔104的径向尺寸沿其中心线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通风孔104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即每个通风孔104在任意位置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圆形,并且,每个通风孔104的横截面面积在上下方向上、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当气流经过通风孔104内时,可以避免气流发生太大的突变,从而降低气流的波动,减少气流噪音的产生。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通风孔104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形成椭圆形、多边形等,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工况以及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优选地,通风孔104的内壁面的轮廓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5°。例如,通风孔104的内壁面轮廓线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3°或者5°,通过调整通风孔104的结构,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气流进入消音腔内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从而降低气流的波动,进而降低气流噪音的产生。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地刷底壳10包括底板11和环形挡板12。具体而言,底板11上设有进风口102,环形挡板12的一端与底板11相连且与进风口102连通,环形挡板12内限定有风道101。

    也就是说,地刷组件100的地刷底壳10主要由底板11和环形挡板12组成,其中,底板11沿水平方向布置,底板11上设有进风口102,环形挡板12设在底板11的上方且环形挡板12内限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风道101,环形挡板12的一端与底板11相连且与底板11上的进风口102导通,环形挡板12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形成出风口103。

    进一步地,环形挡板12的与底板11相连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的内壁与底板11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圆弧过渡,当吸尘器工作时,底板11贴合在地面上,气流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由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形成圆角,有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防止气流在进气位置形成湍流,避免灰尘滞留在环形挡板12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位置处,从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减少清洗次数。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环形挡板12形成从进风口102向出风口103圆弧过渡的弯管。即环形挡板12限定出的风道101从进风口102向出风口103圆弧过渡,由此,可以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在风道101内流动,从而减少气流的湍流问题,既可以减少灰尘的滞留,又可以减少气流在进气时的噪音,提高吸尘器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环形挡板12包括斜管段121和水平管段122。具体而言,斜管段121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斜管段121的第一端与底板11相连,水平管段122与斜管段121的第二端相连且水平管段122与斜管段121圆弧过渡。

    参照图1,斜管段121相对于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倾斜设置,斜管段121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与底板11相连且与进风口102导通,水平管段122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水平管段122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前端)与斜管段121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相连,水平管段122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后端)形成出风口103,水平管段122与斜管段121之间圆滑过渡,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在风道101内流动,从而减少气流的湍流问题,进而既可以减少灰尘的滞留,又可以减少气流在流动时的噪音,提高吸尘器的使用性能。

    此外,斜管段121的第一端与底板11相连的位置形成圆角。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斜管段121的与底板11相连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的内壁与底板11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圆弧过渡,当吸尘器工作时,底板11贴合在地面上,气流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由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形成圆角,有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防止气流在进气位置形成湍流,既可以避免灰尘滞留在环形挡板12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位置处,从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减少清洗次数,又可以避免进气噪音的产生。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水平方向上、斜管段121的邻近出风口103的内壁面形成迎风面1211,斜管段121的远离出风口103的内壁面形成背风面1212,迎风面1211和背风面1212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背风面1212与底板11圆弧过渡。

    参照图1,箭头所示出的方向为气流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并在风道101内的流动方向,其中,定义在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底板11的位于进风口102的前部的区域为底板11的前部,底板11的位于进风口102的后部的区域为底板11的后部,定义在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斜管段121的与底板11的前部相连的内壁面为背风面1212,定义斜管段121的与底板11的后部相连的内壁面为迎风面1211。

    有利地,迎风面1211和背风面1212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其中,迎风面1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30°≤α≤60°。例如,迎风面1211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30°、45°或者60°,从而避免气流在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位置产生湍流,使灰尘可以沿迎风面1211向内部移动,并且可以使风道101内的气流流动得更加顺畅,从而提高地刷组件100的除尘能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迎风面1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可以根据实际工况以及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出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背风面1212与底板11圆弧过渡。参照图1,背风面1212的下边沿与地刷底壳10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段光滑的曲面连接,可以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从而减小气流在进风口102和风道101内的波动,进而减少进气噪音的产生。

    可选地,背风面1212与底板11的圆弧过渡角的半径为2mm-15mm。例如,背风面1212与底板11的圆弧过渡角的半径为2mm、6mm、10mm或者15mm,使气流在从地面通过进风口102向风道101内流动时、更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背风面1212与底板11通过多段圆弧过渡。也就是说,背风面1212的下边沿与地刷底壳10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多段光滑的曲面自然过渡连接,进一步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从而减小气流在进风口102和风道101内的波动,进而减少进气噪音的产生。

    由此,通过将地刷底壳10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底壁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圆弧过渡设置,对地刷底壳10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保证能更加顺畅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从而减小气流在进风口102和风道101内的波动,进而减少进气噪音的产生。再者,地刷底壳10与地刷上盖20之间的消音腔可以对气流进行降噪处理,从而降低工作噪音。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工作噪音低,用户体验好。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消音腔内设有消音材料件(未示出)。例如,消音材料件可以为消音棉,当气流进入消音腔内时,消音腔内的消音材料件可以对气流进行进一步降噪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地刷组件100的降噪效果,进而提升吸尘器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

    具体地,该吸尘器主要由地刷组件100、机体组件(未示出)、尘杯组件(未示出)、行驶轮30组成,行驶轮30可转动地设在地刷组件100上,地刷组件100还包括导风管40,导风管40与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的出风口103连通。

    吸尘器在使用时,地刷组件100的底部贴合地面以将带有灰尘等的脏空气吸入地刷组件100的风道101内,在此过程中,由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形成圆角,有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防止气流在进气位置形成湍流,避免灰尘滞留在环形挡板12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位置处,从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

    再者,急促的脏空气气流会被地刷底壳10的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同时,气流中的高频声波也会得到衰减,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尘器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该吸尘器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吸尘过程中、工作噪音低,除尘效果好,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关 键  词:
    吸尘器 组件 具有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457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