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69248.3 (22)申请日 2016.08.29 (73)专利权人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 区漕湖大道39号 (72)发明人 牛军营 朱冰 李忠华 彭小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51)Int.Cl. A47L 9/02(2006.01) A47L 9/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其中,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包 括: 地刷底壳, 地刷底壳内限定有风道, 地刷底壳 具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地刷底壳的 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 通风孔的内壁 面的轮廓线相对于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地 刷上盖, 地刷上盖罩设在地刷底壳上且与地刷底 壳之间限定出消音腔, 消音腔通过多个通风孔与 风道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 件, 通过在地刷底壳上设置多个与风道和消音腔 导通的通风孔, 并将通风孔的内壁相对于通风孔 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使得风道内的急促的气流被 通风孔打散而变得缓和, 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3、 同时风道的真空负压不会发生损失, 可以保证吸 尘器的除尘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206214024 U 2017.06.06 CN 206214024 U 1.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地刷底壳, 所述地刷底壳内限定有风道, 所述地刷底壳具有与所述风道导通的进风口 和出风口, 所述地刷底壳的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 线相对于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地刷上盖, 所述地刷上盖罩设在所述地刷底壳上且与所述地刷底壳之间限定出消音 腔, 所述消音腔通过多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风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
4、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 地刷底壳的顶壁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通风孔的径向尺 寸沿其中心线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 廓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 -5 。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刷底壳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进风口; 环形挡板, 所述环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所述环形挡板 内限定有所述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环形挡板形成从所述 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圆弧过渡的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挡板包括: 斜管段, 所述斜管段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斜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相 连; 水平管段, 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圆 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水平方向上、 所述斜管 段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迎风面, 所述斜管段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背 风面, 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底板圆弧过 渡。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吸尘器。
6、的地刷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腔内设有消音材 料件。 10.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 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14024 U 2 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和具有 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吸尘器在家庭使用中越来越普级, 消费者对吸尘器使用的要求上, 不再是仅 仅满足吸尘功能即可, 而是越来越重操作体验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吸尘器普遍存在吸尘器 工作时噪音大的问题, 而吸尘器噪音的重要的来源之一为地。
7、刷。 具体地, 吸尘器在工作时, 地刷风道口和地面贴合, 使得刷头吸力负压变大, 与此同时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地刷进风 口的风速变得很急促, 使进入风道的气流声音变大。 因此, 降低地刷的噪音可以很大程度地 解决吸尘器工作噪音大的问题带来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 本实 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简单, 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 拆方便, 加工、 制造容易, 气流噪音低, 除尘效果好, 除尘效率高, 用户体验好。 000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吸尘器。 0005 根。
8、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包括: 地刷底壳, 所述地刷底壳内 限定有风道, 所述地刷底壳具有与所述风道导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地刷底壳的壁设 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相对于所述通风孔的中心线倾 斜设置; 地刷上盖, 所述地刷上盖罩设在所述地刷底壳上且与所述地刷底壳之间限定出消 音腔, 所述消音腔通过多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风道导通。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通过在地刷底壳上设置多个与风道和消音 腔导通的通风孔, 并将通风孔的内壁相对于通风孔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使得风道内的急促 的气流被多个通风孔打散而变得缓和, 同时使气流中的。
9、高频声波得到衰减, 从而达到降噪 的目的, 同时由于消音腔为相对密封的空间, 风道的真空负压不会发生损失, 因此可以保证 吸尘器的除尘效率。 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简单, 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加工、 制 造容易, 气流噪音低, 除尘效果好, 除尘效率高, 用户体验好。 0007 另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 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多个所述通风孔设在所述地刷底壳的顶壁上且沿 竖直方向延伸。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每个所述通风孔的径向尺寸沿其中心线从上至下 逐渐减小。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10、, 所述通风孔的内壁面的轮廓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 夹角为1 -5 。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地刷底壳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进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6214024 U 3 风口; 环形挡板, 所述环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所述环形挡板 内限定有所述风道。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环形挡板形成从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圆 弧过渡的弯管。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环形挡板包括: 斜管段, 所述斜管段相对于竖 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斜管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 水平管段, 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
11、 斜管段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斜管段圆弧过渡。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水平方向上、 所述斜管段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 内壁面形成迎风面, 所述斜管段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内壁面形成背风面, 所述迎风面和所 述背风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底板圆弧过渡。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消音腔内设有消音材料件。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 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吸尘器的地刷组 件。 0017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 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12、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0020 附图标记: 0021 100: 地刷组件; 0022 10: 地刷底壳; 101: 风道; 102: 进风口; 103: 出风口; 104: 通风孔; 0023 11: 底板; 0024 12: 环形挡板; 0025 121: 斜管段; 1211: 迎风面; 1212: 背风面; 0026 122: 水平管段; 0027 20: 地刷上盖; 0028 30: 行驶轮; 0029 40: 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
13、出。 下面通过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 0031 吸尘器的地刷风道是由风道上盖和风道下盖通过装配关系组成一个风道, 地刷在 地面上吸尘时, 因考虑除尘效果好就要使刷头吸力负压要大, 这样意味着地刷风道的即封 口需和地面贴合, 然而与此同时使地刷进风口的风速变得急促, 使进入风道内的气流声音 增大。 0032 由于急促的气流是产生噪音的主要原因, 其中, 气流噪音包括高频噪波和低频噪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6214024 U 4 波, 而高频噪音会超出人耳正常可接受的听觉范围。 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通过将地刷风。
14、道 的内壁做的比较光顺, 该种方式虽然对风道的性能有所提高, 但仍然无法消除噪音中的高 频声波。 0033 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该吸尘器的 地刷组件100的结构简单, 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可以消除气流噪音中的高频噪波, 大 幅降低内部气流噪音, 除尘效果好, 用户体验好。 0034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 组件100。 0035 如图1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包括地刷底壳10和地 刷上盖20。 具体而言, 地刷底壳10内限定有风道101, 地刷底壳10具有与风道。
15、101导通的进风 口102和出风口103, 地刷底壳10的壁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104, 通风孔104的内壁 面的轮廓线相对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地刷上盖20罩设在地刷底壳10上且与地 刷底壳10之间限定出消音腔(未示出), 消音腔通过多个通风孔104与风道101导通。 0036 换言之, 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主要由地刷底壳10、 地刷上盖20组成。 其中, 地刷 底壳10和地刷上盖20分别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 地刷底壳10内限定出 用于吸尘的风道101, 地刷底壳10上具有与风道101导通的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 进风口 102设在地刷底壳10。
16、的底壁上。 0037 可选地, 地刷底壳10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孔104, 每个通风孔104分别与 地刷底壳10的风道101导通, 且通风孔104的内壁面相对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倾斜设置, 地 刷上盖20沿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 地刷上盖20可拆卸地罩设在地刷底壳 10上, 并且与地刷底壳10之间通过装配结构形成相对密闭的消音腔, 消音腔通过通风孔104 与风道101导通, 当脏空气从地刷底壳10上的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后, 至少一部分气流 会通过地刷底壳10上的通风孔104进入消音腔, 在此过程中, 急促的脏空气气流会被地刷底 壳10的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
17、和, 气流可以沿着通风孔104的内壁进入消音腔内, 避免气 流发生太大的突变, 从而降低气流的波动, 减少气流噪音的产生, 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0038 当吸尘器开始工作时, 吸尘器的地刷(未示出)清扫地面上的灰尘, 同时, 吸尘器将 带有灰尘、 纸屑等的脏空气可以顺畅且均匀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 气流经过多 个通风孔104后, 急促气流会被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 同时气流中的高频声波也会得 到衰减, 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由于同时由于消音腔是相对密封的空间, 因此风道101的真空 负压并不会受到损失, 也不会影响地刷的除尘效率。 0039 由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
18、尘器的地刷组件100, 通过在地刷底壳10上设置 多个与风道101和消音腔导通的通风孔104, 并将通风孔104的内壁相对于通风孔104的中心 线倾斜设置, 使得风道101内的急促的气流被多个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 同时使气流 中的高频声波得到衰减, 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同时由于消音腔为相对密封的空间, 风道 101的真空负压不会发生损失, 因此可以保证吸尘器的除尘效率。 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 的结构简单, 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加工、 制造容易, 气流噪音低, 除尘效果好, 除尘效 率高, 用户体验好。 0040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多个通风孔104设。
19、在地刷底壳10的顶壁上 且沿竖直方向延伸。 也就是说, 多个通风孔104分别间隔开布置在地刷底壳10的顶壁上, 且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6214024 U 5 每个通风孔104的中心线沿地刷底壳10的高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 消音腔位 于风道101的上方且通过多个通风孔104与风道101导通。 0041 吸尘器在工作时, 地刷底壳10的底部贴合在地面上, 使进入风道101内的气流变得 急促, 通过在地刷底壳10的顶壁设置多个通风孔104, 使风道101内的急促的气流经过地刷 底壳10的顶壁时、 被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 并且可以消除气流噪音中的高频噪波, 。
20、从 而降低吸尘器的气流噪音。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 每个通风孔104的径向尺寸沿其中心线从 上至下逐渐减小。 0043 具体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每个通风孔104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 圆柱状, 即每个通风孔104在任意位置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圆形, 并且, 每个通风孔104的横截 面面积在上下方向上、 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当气流经过通风孔104内时, 可以避免气流发生 太大的突变, 从而降低气流的波动, 减少气流噪音的产生。 0044 当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通风孔104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形成椭圆形、 多边 形等, 具体地, 可以根据实际工况以及。
21、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对此, 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0045 优选地, 通风孔104的内壁面的轮廓线与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 -5 。 例如, 通风 孔104的内壁面轮廓线与通风孔104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 、 3 或者5 , 通过调整通风孔 104的结构, 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 使气流进入消音腔内不会发生较大的突变, 从而降 低气流的波动, 进而降低气流噪音的产生。 0046 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地刷底壳10包括底板11和环形挡板12。 具体 而言, 底板11上设有进风口102, 环形挡板12的一端与底板11相连且与进风口102连通, 环形 挡板12内限定有风道101。。
22、 0047 也就是说, 地刷组件100的地刷底壳10主要由底板11和环形挡板12组成, 其中, 底 板11沿水平方向布置, 底板11上设有进风口102, 环形挡板12设在底板11的上方且环形挡板 12内限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风道101, 环形挡板12的一端与底板11相连且与底板11上 的进风口102导通, 环形挡板12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形成出风口103。 0048 进一步地, 环形挡板12的与底板11相连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的内壁与底板 11的朝向地面的表面圆弧过渡, 当吸尘器工作时, 底板11贴合在地面上, 气流通过进风口 102进入风道101内, 由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
23、口102的内壁形成圆角, 有利于提高气流流动 的顺畅性, 防止气流在进气位置形成湍流, 避免灰尘滞留在环形挡板12的邻近进风口102的 内壁位置处, 从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 减少清洗次数。 0049 可选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环形挡板12形成从进风口102向出风口 103圆弧过渡的弯管。 即环形挡板12限定出的风道101从进风口102向出风口103圆弧过渡, 由此, 可以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在风道101内流动, 从而减少气流的湍流问题, 既可以减 少灰尘的滞留, 又可以减少气流在进气时的噪音, 提高吸尘器的使用性能。 0050 具体地, 环形挡板12包括斜管段121和水平管段。
24、122。 具体而言, 斜管段121相对于 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斜管段121的第一端与底板11相连, 水平管段122与斜管段121的第二 端相连且水平管段122与斜管段121圆弧过渡。 0051 参照图1, 斜管段121相对于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倾斜设置, 斜管段 121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与底板11相连且与进风口102导通, 水平管段122沿水平方向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6214024 U 6 (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 水平管段122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前端)与斜管段121的另一 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相连, 水平管段122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后端)形。
25、成出风口103, 水 平管段122与斜管段121之间圆滑过渡, 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在风道101内流动, 从而减少 气流的湍流问题, 进而既可以减少灰尘的滞留, 又可以减少气流在流动时的噪音, 提高吸尘 器的使用性能。 0052 此外, 斜管段121的第一端与底板11相连的位置形成圆角。 也就是说, 如图1所示, 斜管段121的与底板11相连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的内壁与底板11的朝向地面的表面 圆弧过渡, 当吸尘器工作时, 底板11贴合在地面上, 气流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 由 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形成圆角, 有利于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防止气流在 进气位置。
26、形成湍流, 既可以避免灰尘滞留在环形挡板12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位置处, 从 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 减少清洗次数, 又可以避免进气噪音的产生。 0053 此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在水平方向上、 斜管段121的邻近出风口103 的内壁面形成迎风面1211, 斜管段121的远离出风口103的内壁面形成背风面1212, 迎风面 1211和背风面1212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背风面1212与底板11圆弧过渡。 0054 参照图1, 箭头所示出的方向为气流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 并在风道101 内的流动方向, 其中, 定义在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 底板1。
27、1的位于进风口102 的前部的区域为底板11的前部, 底板11的位于进风口102的后部的区域为底板11的后部, 定 义在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 斜管段121的与底板11的前部相连的内壁面为背 风面1212, 定义斜管段121的与底板11的后部相连的内壁面为迎风面1211。 0055 有利地, 迎风面1211和背风面1212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或 者水平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倾斜设置, 其中, 迎风面1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 30 60 。 例如, 迎风面1211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可以为30 、 45 或者60 , 从而避免气流在风道1。
28、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位置产生湍流, 使灰尘可以沿迎风面1211向内 部移动, 并且可以使风道101内的气流流动得更加顺畅, 从而提高地刷组件100的除尘能力。 0056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迎风面1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可以根据实际工况以及 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对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做出限定。 005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 背风面1212与底板11圆弧过渡。 参照图1, 背风面1212的下边沿与地刷底壳10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段光滑的曲面连接, 可以保证气流 能更加顺畅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 从而减小气流在进风口102和风道101内的波 动, 进而减少进气。
29、噪音的产生。 0058 可选地, 背风面1212与底板11的圆弧过渡角的半径为2mm-15mm。 例如, 背风面1212 与底板11的圆弧过渡角的半径为2mm、 6mm、 10mm或者15mm, 使气流在从地面通过进风口102 向风道101内流动时、 更顺畅。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 背风面1212与底板11通过多段圆弧过 渡。 也就是说, 背风面1212的下边沿与地刷底壳10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多段光滑的曲面自然 过渡连接, 进一步保证气流能更加顺畅地通过进风口102进入风道101内, 从而减小气流在 进风口102和风道101内的波动, 进而减少进气噪音的产生。 0060。
30、 由此, 通过将地刷底壳10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底壁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 内壁圆弧过渡设置, 对地刷底壳10的结构进行优化, 可以保证能更加顺畅地通过进风口102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206214024 U 7 进入风道101内, 从而减小气流在进风口102和风道101内的波动, 进而减少进气噪音的产 生。 再者, 地刷底壳10与地刷上盖20之间的消音腔可以对气流进行降噪处理, 从而降低工作 噪音。 该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的结构简单, 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工作噪音低, 用户 体验好。 0061 有利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消音腔内设有消音材料件。
31、(未示出)。 例 如, 消音材料件可以为消音棉, 当气流进入消音腔内时, 消音腔内的消音材料件可以对气流 进行进一步降噪处理, 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地刷组件100的降噪效果, 进而提升吸尘器的使用 性能。 0062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 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 组件100。 0063 具体地, 该吸尘器主要由地刷组件100、 机体组件(未示出)、 尘杯组件(未示出)、 行 驶轮30组成, 行驶轮30可转动地设在地刷组件100上, 地刷组件100还包括导风管40, 导风管 40与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的出风口103连通。 0064 吸尘器在使用时, 地刷组件100的底部贴。
32、合地面以将带有灰尘等的脏空气吸入地 刷组件100的风道101内, 在此过程中, 由于风道101的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形成圆角, 有利 于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防止气流在进气位置形成湍流, 避免灰尘滞留在环形挡板12的 邻近进风口102的内壁位置处, 从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果。 0065 再者, 急促的脏空气气流会被地刷底壳10的通风孔104打散而变得缓和, 同时, 气 流中的高频声波也会得到衰减, 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 0066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地刷组件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因此, 根 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尘器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即该吸尘器的结构简单, 各部件连接可靠, 吸尘过程中、 工作噪音低, 除尘效果好, 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 用户体 验好。 006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都是已知的, 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6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6214024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9 CN 20621402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