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及吸尘器.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7641875
  • 上传时间:2019-10-22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433.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94622.5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号:

    CN206285045U

    公开日:

    2017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00

    主分类号:

    A47L9/00

    申请人: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卞小贤,吕腾蛟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亭融街8号

    优先权:

    CN201620994622U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林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所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纵向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电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导电轨道,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与所述导电轨道相接触,且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导电轨道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包括上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吸尘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了第一滑动件相对于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过程中导线与导电轨道之间摩擦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所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26)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6)沿纵向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滑动件(28),所述第一滑动件(26)包括连接部(30,78,98),所述连接部(30,78,98)上设有导电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滑动件(28)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30,78,98)相对应设置的导电轨道(34),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与所述导电轨道(34)相接触,且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连接有导线(36),所述导线(36)与所述导电轨道(34)位于所述连接部(30,78,98)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导线(36)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0,80,100),与所述导电轨道(34)相接触的第二连接件(42,82,102),所述第一连接件(40,80,100)和第二连接件(42,82,102)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30,78,98)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78,98)包括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机构的固定部(64)和与所述固定部(64)连接的分隔部(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0,80)和第二连接件(42,82)的导电件(44,83),所述连接部(30,78)上设有供所述导电件(44,83)穿过的孔(4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2,102)与所述导电轨道(34)之间为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2,102)包括第一弹性触片(48,104)、第二弹性触片(50,106)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触片(48,104)和第二弹性触片(50,106)的第一中间件(52,108),所述第一中间件(52,108)具有第一中心线(54,110),所述第一弹性触片(48,104)与第二弹性触片(50,106)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54,110)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2,102)包括第一弹性触片(48,104)、第二弹性触片(50,106)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触片(48,104)和第二弹性触片(50,106)的第一中间件(52,108),所述第一中间件(52,108)具有第一中心线(54,110),所述第一弹性触片(48,104)与第二弹性触片(50,106)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54,110)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触片(48,104)具有与所述导电轨道(34)形成线接触的第一弯折部(56),所述第二弹性触片(50,106)具有与所述导电轨道(34)形成线接触的第二弯折部(5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56)和第二弯折部(58)均设有开口部(60,6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触片(48,104)和第二弹性触片(50,106)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82)与所述导电轨道(34)之间为点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82)包括第三弹性触片(84)、第四弹性触片(86)及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触片(84)和第四弹性触片(86)的第二中间件(92),所述第二中间件(92)具有第二中心线(94),所述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94)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82)包括第三弹性触片(84)、第四弹性触片(86)及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触片(84)和第四弹性触片(86)的第二中间件(92),所述第二中间件(92)具有第二中心线(94),所述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94)的同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触片(84)和第四弹性触片(86)的末端均设有与所述导电轨道(34)形成点接触的凸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触片(84)和所述第四弹性触片(86)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6)和/或第二滑动件(28)为管状。 18.一种吸尘器,包括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11~14及16~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所述地刷组件与所述带电伸缩杆组件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性滑动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如立式吸尘器伸缩杆的滑动电性连接,其包括可沿轴向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件10和第二滑动件12。通常情况下,第一滑动件10和第二滑动件12为相互嵌套的空心管,其中第一滑动件10为内管,第二滑动件12为外管,第一滑动件10上设有导电连接件,第二滑动件12设有导电轨道14,导电轨道14通常为铜片。如图2所示,导电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上部16和连接件下部17。连接件上部16与导线18电性连接;连接件下部17包括至少两个向同侧倾斜的弹性触片19、21,弹性触片19、21的一端与连接件上部16相连,弹性触片19、2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凸点20、23。

    另外,第一滑动件10包括与铜片即导电轨道14对应设置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与铜片之间的距离小于导电连接件13的连接件上部16与凸点20之间的距离。导电连接件安装在连接部22与铜片之间,其中连接件上部16与连接部22固定连接,弹性触片19在朝向连接件上部16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凸点20在弹性触片19的弹力作用下与铜片紧密接触,从而实现第一滑动件10和第二滑动件12之间的电连接。但该现有技术中,在第一滑动件10和第二滑动件12的相对滑动过程中,导线18的绝缘皮会与铜片接触并发生摩擦,从而影响滑动的手感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凸点与铜片之间为点接触,接触面积小,且弹性触片向同侧倾斜,在滑动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磨损不一致,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甚至连接失效断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及吸尘器,该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中,有效避免了导线与导电轨道之间摩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所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件沿纵向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电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应设置的导电轨道,所述导电连接机构与所述导电轨道相接触,且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导电轨道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导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导电轨道相接触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所述导电连接机构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分隔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导电件,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所述导电件穿过的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电轨道之间为线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的第一中间件,所述第一中间件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弹性触片与第二弹性触片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弹性触片、第二弹性触片及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的第一中间件,所述第一中间件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弹性触片与第二弹性触片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具有与所述导电轨道形成线接触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弹性触片具有与所述导电轨道形成线接触的第二弯折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均设有开口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触片和第二弹性触片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电轨道之间为点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弹性触片、第四弹性触片及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触片和第四弹性触片的第二中间件,所述第二中间件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三弹性触片与第四弹性触片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弹性触片、第四弹性触片及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触片和第四弹性触片的第二中间件,所述第二中间件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三弹性触片与第四弹性触片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弹性触片和第四弹性触片的末端均设有与所述导电轨道形成点接触的凸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弹性触片和所述第四弹性触片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或第二滑动件为管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地刷组件,其中吸尘器还包括上述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所述地刷组件与所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及吸尘器被设计为:所述导线与所述导电轨道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从而连接部将导线和导电轨道分隔在两个空间内,有效地避免了第一滑动件相对于第二滑动件的滑动过程中导线与导电轨道之间摩擦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性滑动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导电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第二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该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该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可应用于立式吸尘器,打草机等工具,具体的,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滑动件26和相对于第一滑动件26沿纵向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二滑动件28,第一滑动件26包括连接部30,连接部30上设有导电连接机构,第二滑动件28上设有与连接部30相对应设置的导电轨道34,导电连接机构与导电轨道34相接触,且导电连接机构连接有导线36,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位于连接部30的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26和第二滑动件28为管状,且第二滑动件28套设在第一滑动件26中,第二滑动件28可沿轴向在第一滑动件26中滑动。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件26和第二滑动件28可分别为任意形状。

    本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位于连接部30的两侧,从而连接部30将导线36和导电轨道34分隔在两个空间内,有效地避免了第一滑动件26相对于第二滑动件28的滑动过程中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之间摩擦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使用寿命。

    导电连接机构和导线36之间具有连接点38,连接点38与导电轨道34位于连接部30的两侧。当然,也可以将连接点38与导电轨道34设于连接部30的同一侧,具体的,连接部30上设有供导线36穿过的孔(未图示),导线36与导电连接机构连接后,再从上述孔中穿过,最终使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不接触,同样避免了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之间的摩擦。

    另外,导电连接机构包括与导线36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0,与导电轨道34相接触的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42位于连接部30的两侧。本优选实施例中,导电连接机构还包括连接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42的导电件44,连接部30上设有供导电件44穿过的孔46。具体的,导电件44为铆钉,连接部30上设有供铆钉穿过的孔46。相应的,第二连接件42也设有供铆钉穿过的孔46。当然,导电件44也可以设置成螺栓等其它结构。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0和第二连接件42的加工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安装方便。

    导电连接机构与导电轨道34之间为线接触,具体的,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之间为线接触。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42受力均匀,避免了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之间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当然,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之间也可以设置为点接触,在之后的实施例中会做详细介绍。

    具体的,第二连接件42包括第一弹性触片48、第二弹性触片50和连接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的第一中间件52,第一中间件52具有第一中心线54,优选的,第一弹性触片48与第二弹性触片50位于第一中心线54的两侧。当第二滑动件28相对于第一滑动件26滑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弹性触片48与第二弹性触片50位于第一中心线54的两侧,使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的接触过程中,第二连接件42受力更加均匀,使得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之间的接触更好。进一步的,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相对于第一中心线54对称设置。当然,第一弹性触片48与第二弹性触片50也可以设置成位于第一中心线54的两侧,另外,第一中间件52上也设有供铆钉穿过的孔53。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触片48、第一中间件52和第二弹性触片50一体设置。当然,第一弹性触片48、第一中间件52和第二弹性触片50之间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

    第一弹性触片48具有与导电轨道34形成线接触的第一弯折部56,第二弹性触片50具有与导电轨道34形成线接触的第二弯折部58。第一弯折部56与第二弯折部58均成V型弯折,第一弯折部56与第二弯折部58在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的弹力作用下,与导电轨道34紧密接触,进一步解决了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之间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同样,当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与导电轨道34之间设置成点接触时,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的末端均设置与导电轨道34形成点接触的凸点。

    另外,第一弯折部56和第二弯折部58均设有至少一个开口部60、62。开口部60将第一弹性触片48包括第一弯折部56分为至少两部分,开口部62将第二弹性触片50包括第二弯折部58分为至少两部分,从而可以起到增强弹性,进一步提高了第二连接件42与导电轨道34之间接触的可靠性。

    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所成的夹角为钝角。当然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所成的夹角也可以设置为锐角。当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所成的夹角为锐角时,第一弹性触片48和第二弹性触片50可设置在第一中心线54的两侧,也可设置在第一中心线54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连接部30包括连接导电连接机构的固定部64和与固定部64连接的分隔部66,分隔部66设置在第一滑动件26的内部,特别地当第一滑动件26为管状时,分隔部66将第一滑动件26的内部分隔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分隔部66向第一滑动件26外部延伸形成固定部64。优选的,分隔部66相对于固定部64更靠近导电轨道34,以形成更大的导线容纳腔体。具体的,导线36连接于第一连接件40,导线36与第一连接件40的连接点38位于固定部64处,导线36朝分隔部66的方向延伸,由于分隔部66相对固定部64更靠近导电轨道34,因此分隔部66与导电轨道34相背离的一侧具有容纳导线36的空间,这样,分隔部66将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分隔开。另外,第一连接件40通过导电件44与第二连接件42连接在一起,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0通过铆钉与第二连接件42连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下面仅对该优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做详细介绍,其它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优选实施例中,导电连接机构与导电轨道34之间同样为线接触。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位于连接部70的同一侧。导电连接机构同样包括与导线36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72,与导电轨道34相接触的第二连接件74,第二连接件74的设置形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42(见图3)的设置形式类似。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2和第二连接件74位于连接部70的同一侧,第一连接件72和第二连接件74之间采用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下面仅对该优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做详细介绍,其它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优选实施例中,导电连接机构与导电轨道34之间为点接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位于连接部78的两侧,因此将导线36和导电轨道34分隔在两个空间内,同样避免了滑动过程中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摩擦的问题。且导电连接机构同样包括与导线36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80,与导电轨道34相接触的第二连接件82,第一连接件80和第二连接件82位于连接部78的两侧,其中第一连接件80与第二连接件82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是利用导电件83即铆钉连接在一起。

    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82与导电轨道34之间为点接触。具体的,第二连接件82包括第三弹性触片84、第四弹性触片86及连接第三弹性触片84和第四弹性触片86的第二中间件92,第二中间件92具有第二中心线94,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位于第二中心线94的同一侧。当然,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中心线94的两侧。当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位于第二中心线94的同一侧时,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所成的夹角为锐角。当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位于第二中心线94的两侧时,第三弹性触片84与第四弹性触片86所成的夹角可设置为锐角,也可设置为钝角。

    具体的,第三弹性触片84上设有与导电轨道34形成点接触的第一凸点88,第四弹性触片86上设有与导电轨道34形成点接触的第二凸点90。当然,第二连接件82与导电轨道34之间也可以设置为线接触。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例,下面仅对该优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做详细介绍,其它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该优选实施例中,导电连接机构与导电轨道34之间同样为线接触。当然,导电连接机构与导电轨道34之间也可以设置为点接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位于连接部98的两侧,因此将导线36和导电轨道34分隔在两个空间内,同样避免了滑动过程中导线36与导电轨道34摩擦的问题。

    另外,导电连接机构同样包括与导线36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0,与导电轨道34相接触的第二连接件102,第一连接件100和第二连接件102位于连接部98的两侧,其中第一连接件100与第二连接件102一体设置。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00在连接部98的端部向下弯折与第二连接件102相连。当然,第一连接件100还可在连接部98的侧面向下弯折与第二连接件102相连,同样,也可在连接部98上设置通孔(未图示),第一连接件100在上述通孔处向下弯折与第二连接件102相连。

    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02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形式类似,同样包括第一弹性触片104和第二弹性触片106和连接第一弹性触片104和第二弹性触片106的第一中间件108,第一中间件108具有第一中心线110,优选的,第一弹性触片104与第二弹性触片106位于第一中心线110的两侧。且第一弹性触片104、第一中间件108和第二弹性触片106一体设置。当然,第一弹性触片104与第二弹性触片106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中心线110的同一侧。另外,第一弹性触片104和第二弹性触片106均是设置V型的弯折部与导电轨道34线接触,弯折部上可设置开口部或不设置开口部。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连接件100、第二连接件102和连接部98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第二中间件上不用设置铆钉孔,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00、第二连接件102和连接部98之间为一体设置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吸尘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吸尘器为立式吸尘器、杆式吸尘器或配有伸缩连杆的便携式吸尘器。该吸尘器包括地刷组件,地刷组件与上述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相连接。该地刷组件内设有用电器(如驱动电机、地刷自清洁设备、感应设备或辅助照明设备等),该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地刷组件连接,另一端与供电组件(如电池包)连接。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带电 伸缩 连接 组件 吸尘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带电伸缩杆连接组件及吸尘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418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