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80622.X (22)申请日 2016.08.30 (73)专利权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丰都 分公司 地址 408200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平都大 道西段37号 (72)发明人 赵龙杰 马啸 杨通华 岑小红 胡丽涛 (51)Int.Cl. A01C 5/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包括打孔柱和打孔 锥, 打孔柱下端与打孔锥连接, 所述。
2、打孔柱上端 设有扶手, 所述打孔柱上设有倒置的U形上壳体, 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在打孔柱上, 所述上壳体外 设有阻尼板, 所述阻尼板外设有下壳体, 所述阻 尼板和下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平面, 所 述底座下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脚, 所述上壳体 内的打孔柱上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上端设有连接 在打孔柱上的弹簧上挡板, 所述打孔柱穿过上壳 体和底座, 所述打孔锥置于底座下端, 该装置利 用弹簧的压缩与回位带动打孔锥拔出土壤中, 使 操作人员更轻松, 达到了提高效率, 降低工人劳 动力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136620 U 2017.05.03 CN 20613。
3、6620 U 1.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包括打孔柱和打孔锥, 打孔柱下端与打孔锥连接, 所述 打孔柱上端设有扶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孔柱上设有倒置的U形上壳体, 所述上壳体固定 连接在打孔柱上, 所述上壳体外设有阻尼板, 所述阻尼板外设有下壳体, 所述阻尼板和下壳 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平面, 所述底座下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脚, 所述上壳体内的 打孔柱上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上端设有连接在打孔柱上的弹簧上挡板, 所述打孔柱穿过上 壳体和底座, 所述打孔锥置于底座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烟移栽打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下端左右两侧设置的 支撑脚与扶手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
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烤烟移栽打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孔锥的上方底座的 下方设有定距器, 所述定距器垂直于两侧的支撑脚, 所述定距器包括脚蹬杆和定位桩, 所述 脚蹬杆左侧与打孔柱连接, 右侧连接向下垂直的定位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烟移栽打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距器和打孔锥之间设有 定位片, 所述定位片的直径大于打孔锥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烟移栽打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桩的底部低于定位片 的底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36620 U 2 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械领域, 尤其。
5、涉及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背景技术 0002 烟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属茄科, 对于提高烤烟质量, 烤烟移栽是比较重要的 关键环节, 为促进栽后烟苗早生快发, 提高栽后烟苗抗旱性, 在进行膜下小苗移栽时, 需要 在烟垄上用工具打出用于放置烟苗的移栽孔穴, 移栽孔穴直径5-6cm, 深15-18cm孔穴底部 有高5-6cm左右漏斗形植苗区, 每两个移栽孔穴之间相距50-55cm。 打移栽孔穴涉及打孔质 量和打孔间距两个指标, 高质量的移栽孔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温湿度, 有利于烟苗早生 快发, 提高烟苗抗旱性, 是烟草移栽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打孔间距是决定移栽密度的关键 因素之一, 而。
6、移栽密度又严重影响烟叶产量质量。 因此, 高质量的打孔工作对烟叶生长至关 重要。 0003 然而, 现有烤烟移栽打孔器具可以实现打孔与定距一体, 扶手和打孔柱呈T字形连 接, 然后在打孔柱的下端设有类圆锥形的打孔锥, 这样的设计的使用方法是手动下压, 打孔 锥进行打孔, 但是此设计打孔过后不易拔出来, 工人需使用一定的拉力将打孔器上提, 就存 在加大劳动力的缺点, 且面对大面积的烟草打孔臂力逐渐减小, 不仅打的移栽孔不符合规 定, 效率也慢慢降低。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孔和拔出都便利的弹簧式烤烟移 栽打孔器, 降低工人劳动力, 提高移栽孔的打孔质量,。
7、 也进一步提高打孔速率。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包括打孔柱和打孔锥, 打孔柱下端与打孔锥连接, 所 述打孔柱上端设有扶手, 所述打孔柱上设有倒置的U形上壳体, 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在打孔 柱上, 所述上壳体外设有阻尼板, 所述阻尼板外设有下壳体, 所述阻尼板和下壳体的下端固 定连接在底座上平面, 所述底座下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支撑脚, 所述上壳体内的打孔柱上设 有弹簧, 所述弹簧上端设有连接在打孔柱上的弹簧上挡板, 所述打孔柱穿过上壳体和底座, 所述打孔锥置于底座下端。 手扶扶手施加压力便可带动上壳体在阻尼板上向下滑动, 进而 。
8、压缩弹簧, 打孔锥就在土壤上打孔, 打孔完成后松开扶手, 弹簧延伸回位自然带动打孔锥拔 出土壤, 此设计结构操作起来更轻松, 即使需打孔的面积大, 工人的体力也不会随着工作时 间长而下降, 自然打孔的效率和质量就会提高, 有利于后期烤烟的移栽。 0007 进一步限定, 根据工人的常规操作习惯, 所述底座下端左右两侧设置的支撑脚与 扶手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两个支撑脚用来承受整个装置的压力, 用于打孔柱和弹簧的上下 压缩回位的运动支撑点, 两者同一平面更方便打孔时候的定位, 并且这样设计整个装置的 体积更小, 利于搬运和存放。 0008 进一步限定, 所述打孔锥的上方底座的下方设有定距器, 所述定。
9、距器垂直于两侧 的支撑脚, 所述定距器包括脚蹬杆和定位桩, 所述脚蹬杆左侧与打孔柱连接, 右侧连接向下 垂直的定位桩。 打孔的时候打孔器横放在烟垄上, 那么定距器就会沿着烟垄的走向而顺延,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136620 U 3 这样就完成了打孔和定位工作的一体化, 在打孔的同时可同时进行定距, 保证了移栽孔穴 的距离基本保持一致。 0009 进一步限定, 所述定距器和打孔锥之间设有定位片, 所述定位片的直径大于打孔 锥的直径, 由于打孔锥是严格按照标准移栽孔穴尺寸进行设计, 加之有定位片, 确保了移栽 孔穴的深度基本保持一致。 0010 更进一步限定, 为了保证打孔锥向。
10、下打孔至最深处时, 定位桩能对下一个空穴定 位明显, 所述定位桩的底部低于定位片的底部。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的正常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13 图3为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的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标示分别对应: 1. 扶手; 2.打孔柱; 3.上壳体; 4.下壳体; 5.阻尼板; 6.弹簧上 挡板; 7.弹簧; 8.底座; 9.打孔锥; 10.支撑脚; 11.脚蹬杆; 12定位桩; 13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
11、0016 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 包括打孔柱2和打孔锥9, 打孔柱2下 端与打孔锥9连接, 所述打孔柱2上端设有扶手1, 所述打孔柱2上设有倒置的U形上壳体3, 所 述上壳体3固定连接在打孔柱2上, 所述上壳体3外设有阻尼板5, 所述阻尼板5外设有下壳体 4, 所述阻尼板5和下壳体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8上平面, 所述底座8下平面左右两侧设有 支撑脚10, 所述上壳体3内的打孔柱2上设有弹簧7, 所述弹簧7上端设有连接在打孔柱2上的 弹簧上挡板6, 所述打孔柱2穿过上壳体3和底座10, 所述打孔锥9置于底座8下端。 使用时将 打孔器放在烟垄上用支撑脚10作支撑, 将打孔锥。
12、9对准打孔位置下压扶手1, 上壳体3和打孔 柱2就压缩弹簧7向下运动, 上壳体3沿着阻尼板5向下滑动, 打孔锥9就可以进行打孔, 打孔 完成后释放下压扶手1的压力, 弹簧7回位自然推动上壳体3向上运动, 上壳体3与打孔柱2是 焊接固定的, 自然就带动打孔锥9拔出土壤, 打孔成功后手提扶手1移动至下一个移栽定位 孔即可, 定位孔已在打孔锥9下压的时候定位好。 0017 如图2所示, 所述底座8下端左右两侧设置的支撑脚10与扶手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所述打孔锥9的上方底座8的下方设有定距器, 所述定距器垂直于两侧的支撑脚10, 所述定 距器包括脚蹬杆11和定位桩12, 所述脚蹬杆11左侧与打孔柱2。
13、连接, 右侧连接向下垂直的定 位桩12, 所述定距器和打孔锥9之间设有定位片13, 所述定位片13的直径大于打孔锥9的直 径, 所述定位桩12的底部低于定位片13的底部。 在打孔锥9上下运动打孔的时候定距器也会 随之而运动, 在烟垄上把定距器放在前面打孔, 对打孔锥9施加压力就是对定位桩12施加压 力, 如果定位桩12打的定位孔不太明显, 也可以使用脚踩来加深定位孔的定位程度, 以便于 下次打孔能快速找到, 当然也可以延长定位桩12的长度。 001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簧式烤烟移栽打孔器进行了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例的 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136620 U 4 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 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13662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13662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13662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13662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