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角柜.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17889.5 (22)申请日 2016.05.31 (73)专利权人 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45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三 路366号 (72)发明人 张友彪 贺进 曾凡平 伍伟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刘静 (51)Int.Cl. A47B 81/00(2006.01) E06B 7/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五角柜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角柜, 包括第一。
2、侧 板、 第一背板、 第二背板及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 板、 第一背板、 第二背板、 第二侧板依次相连形成 框架, 所述框架的上侧设有顶板, 所述框架的下 侧设有底板, 所述顶板、 第一侧板、 底板与第二侧 板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柜门, 所述柜门 与开口的缝隙处设有挡缝条。 上述五角柜, 关闭 柜门时挡缝条能有效地遮挡柜门与开口之间的 缝隙, 避免从柜体外部可以看到柜体内部, 提高 了美观度。 同时挡缝条减少了进入柜体内部的灰 尘和小昆虫, 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存放环境, 大大 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025705 U 2017.03.22 C。
3、N 206025705 U 1.一种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侧板、 第一背板、 第二背板及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 侧板、 第一背板、 第二背板、 第二侧板依次相连形成框架, 所述框架的上侧设有顶板, 所述框 架的下侧设有底板, 所述顶板、 第一侧板、 底板与第二侧板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柜 门, 所述柜门与开口的缝隙处设有挡缝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缝条包括第一挡缝条及第二挡缝 条, 所述柜门铰接在第二侧板上, 所述第一挡缝条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所述第二挡缝条固定 在第二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缝条包括。
4、相连的第一固定部 及第一遮挡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所述第一遮挡部朝向第二侧板延伸设 置, 所述第二挡缝条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及第二遮挡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二侧 板上, 所述第二遮挡部朝向第一侧板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的前端向外延伸至第一遮挡部 及第二遮挡部处, 所述底板的前端向外延伸至第一遮挡部及第二遮挡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缝条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粘 贴胶层, 所述第二挡缝条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粘贴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缝条由塑胶材料制成。 。
5、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呈直 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背板呈直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五角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背板呈直角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25705 U 2 五角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五角柜。 背景技术 0002 小户型住宅的面积有限, 如何充分利用空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 转角空间, 住户经常会选用五角柜放置在住宅转角处。 但是目前常见的五角柜, 关闭柜门时 会。
6、形成较大的门缝, 柜门无法盖严导致从柜体外部可以看到柜体内部, 严重降低了美观度。 而且灰尘容易污染柜体内部环境, 小昆虫也能通过门缝爬入柜体内部, 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的五角柜。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五角柜, 包括第一侧板、 第一背板、 第二背板及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 第一 背板、 第二背板、 第二侧板依次相连形成框架, 所述框架的上侧设有顶板, 所述框架的下侧 设有底板, 所述顶板、 第一侧板、 底板与第二侧板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柜门, 所述柜 门与开口的缝隙处设有挡缝条。。
7、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挡缝条包括第一挡缝条及第二挡缝条, 所述柜门铰接 在第二侧板上, 所述第一挡缝条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所述第二挡缝条固定在第二侧板上。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挡缝条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一遮挡部, 所 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所述第一遮挡部朝向第二侧板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挡缝 条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及第二遮挡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二侧板上, 所述第二遮 挡部朝向第一侧板延伸设置。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顶板的前端向外延伸至第一遮挡部及第二遮挡部处, 所述底板的前端向外延伸至第一遮挡部及第二遮挡部处。 0009 。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挡缝条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粘贴胶层, 所述第二 挡缝条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粘贴胶层。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挡缝条由塑胶材料制成。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呈直角设置。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背板呈直角设置。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二背板呈直角设置。 0014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5 上述五角柜, 关闭柜门时挡缝条能有效地遮挡柜门与开口之间的缝隙, 避免从柜 体外部可以看到柜体内部, 提高了美观度。 同时挡缝条减少了进入柜体内部的灰尘和小昆 虫。
9、, 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存放环境, 大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25705 U 3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五角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挡缝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挡缝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 第一侧板, 2、 第一背板, 3、 第二背板, 4、 第二侧板, 5、 顶板, 6、 底板, 7、 柜门, 8、 第 一挡缝条, 9、 第二挡缝条, 80、 第一固定部, 81、 第一遮挡部, 82、 粘贴胶层, 90、 第二固定部, 9。
10、1、 第二遮挡部, 92、 粘贴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2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五角柜, 包括第一侧板1、 第一背板2、 第二背板3及第 二侧板4, 所述第一侧板1、 第一背板2、 第二背板3、 第二侧板4依次相连形成框架, 所述框架 的上侧设有顶板5, 所述框架的下侧设有底板6, 所述顶板5、 第一侧板1、 底板6与第二侧板4 形成开口, 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柜门7, 所述柜门7与开口的缝隙处设有挡缝条。 上述五角柜, 关闭柜门7时挡缝条能有效地遮挡柜门7与开口之间的缝隙, 避免从柜体外部可以看到柜体 内部, 提高了美观度。 同时挡缝。
11、条减少了进入柜体内部的灰尘和小昆虫, 提供了一个优质的 存放环境, 大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0023 其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侧板1、 第一背板2、 第二背板3及第二侧板4分别为左侧 板、 左背板、 右背板及右侧板。 所述柜门7铰接在第二侧板4上, 柜门7右开。 所述挡缝条包括 第一挡缝条8及第二挡缝条9, 所述第一挡缝条8固定在第一侧板1上, 所述第二挡缝条9固定 在第二侧板4上, 实现对柜门7与开口之间缝隙的遮挡。 可以理解地, 所述柜门7还可以铰接 在第一侧板1、 顶板5或底板6上, 所述挡缝条还可以固定在顶板5、 底板6或柜门7上, 这些都 是可行的方案, 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2、。 0024 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挡缝条8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80及第一遮挡部81, 所述第 一固定部80固定在第一侧板1上, 所述第一遮挡部81朝向第二侧板4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挡 缝条9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90及第二遮挡部91, 所述第二固定部90固定在第一侧板1上, 所述第二遮挡部91朝向第二侧板4延伸设置。 第一遮挡部81、 第二遮挡部91遮盖了柜门7遮 盖不到的缝隙, 从柜体外部无法看到柜体内部, 使得五角柜整体更加美观。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顶板5的前端向外延伸至第一遮挡部81及第二遮挡部91处, 所 述底板6的前端向外延伸至第一遮挡部81及第二遮挡部91处。 柜门7关。
13、闭时能够与第一侧板 1、 第二侧板4相对齐, 美观大方。 0026 其中, 所述第一挡缝条8与第一侧板1之间设有粘贴胶层82, 所述第二挡缝条9与第 二侧板4之间设有粘贴胶层92。 本实施例利用双面胶将第一挡缝条8粘贴在第一侧板1上, 将 第二挡缝条9粘贴在第二侧板4上, 方便组装。 粘贴胶层82、 92直接预设在挡缝条上, 便于更 换。 所述挡缝条由塑胶材料制成, 经久耐用。 本实施例采用PVC材料制成所述挡缝条, 卫生环 保。 所述第一背板2与第二背板3呈直角设置, 与住宅转角相吻合。 所述第一侧板1与第一背 板2呈直角设置, 所述第二侧板4与第二背板3呈直角设置, 方便在五角柜旁布置其它。
14、的柜 子。 0027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25705 U 4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25705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025705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02570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