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61012.3 (22)申请日 2016.06.29 (73)专利权人 江卫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电 气工程学院 (72)发明人 江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付生辉 戴元毅 (51)Int.Cl. A47K 13/3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 座盖, 该座盖包括。
2、动力排风机、 排风管道、 坐便器 盖板、 座圈和均压集风槽, 其中座圈包括排风空 腔风口, 该排风空腔风口为设置于座圈内靠近均 压集风槽端内侧下沿与坐便器上沿对应部位的 排风间隙, 用于从坐便器内部向外排出污秽异味 气体; 均压集风槽包括槽体部分、 吸风口和排风 口, 其中吸风口与排风空腔风口连通, 均压集风 槽通过吸风口吸入坐便器内部的污秽异味气体, 排风口通过动力排风机与排风管道连通, 用于排 出均压集风槽内的污秽异味气体。 使用该坐便器 座盖能将污秽异味气体集中、 快速、 高效地直接 从坐便器中抽出, 从而有效避免了污秽异味气体 在卫生间室内扩散。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
3、CN 206007146 U 2017.03.15 CN 206007146 U 1.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包括动力排风机(7)、 排风管道(10)和坐便器盖板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便器座盖还包括座圈(4)、 均压集风槽(1), 其中 座圈(4)包括排风空腔风口(3), 所述排风空腔风口(3)为设置于座圈(4)内靠近均压集 风槽(1)端内侧下沿与坐便器上沿对应部位的排风间隙, 用于从坐便器内部向外排出污秽 异味气体; 均压集风槽(1)包括槽体部分、 吸风口(11)和排风口(6), 其中吸风口(11)与所述排风 空腔风口(3)连通, 均压集风槽(1)通过吸风口(11)吸入坐便器。
4、内部的污秽异味气体, 所述 排风口(6)通过所述动力排风机(7)与所述排风管道(10)连通, 用于排出均压集风槽(1)内 的污秽异味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座盖, 其特征在于, 在吸风口(11)的周围与座圈(4)的 排风空腔风口(3)相对应部位设置有密封条(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便器座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集风槽(1)吸风口(11) 设置为鸭嘴型吸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座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排风机(7)为由电动机驱 动的排风机, 通过轴向端头的排风口(6)与均压集风槽(1)连通, 用于产生负压并将污秽异 味气体从均压集风槽中(11)抽。
5、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坐便器座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排风机(7)包括控制开 关, 用于控制动力排风机(7)的启动或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便器座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开关为自动感应开关, 用 于根据感应到的坐便器的使用状态, 自动控制动力排风机(7)的启动或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座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管道(10)还包括波形排风 管道(8)和变径转向节(9), 所述动力排风机(7)通过波形排风管道(8)与变径转向节(9)连 通, 经排风管道(10)将从坐便器内抽出的污秽异味气体排出室外。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
6、07146 U 2 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卫生清洁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 器座盖。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设置在卫生间内的坐便器, 由于卫生间的空间体积限制和密闭性等因素, 容 易带来室内空气品质恶劣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对卫生间的空气质量也日益关 注, 为防止人们在如厕时产生的污秽异味气体污染, 很多家庭在卫生间内安装了排风装置。 现有的卫生间排风装置主要与采暖装置结合, 通常安装于顶部天棚处, 或者将专用排风装 置直接安装于墙体上和专用风道上。 这类排风装置的共同缺点就是: 由于远离坐便器, 必须 等到从坐。
7、便器散出的污秽异味气体扩散以后, 到达排风装置的作用区域范围以内, 才能将 扩散的污秽空气通过排风装置逐渐排除。 用户使用坐便器时, 坐便器上方的排风扇打开, 人 体排泄物的异味上升, 进入人体呼吸区, 造成用户不舒适, 同时异味空气也有扩散到其他房 间的可能,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0003 如此, 不仅排风器量大, 耗电多, 而且必须等到污秽异味气体在整个卫生间的空间 内扩散后才能排出, 因此不可避免的有部分污秽异味气体被人吸收, 有损人体健康。 0004 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该座盖能够。
8、感应到 是否有人使用该坐便器来控制动力排风装置的开启或停止, 通过座盖的集风结构和内置排 风装置, 将人体如厕时产生的污秽异味气体从坐便器内部抽吸出去, 并通过封闭的管道排 出室外, 从而避免污秽异味气体在卫生间室内扩散,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防止人体吸入污秽 异味气体, 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包括动力排风机7、 排风管道10和坐便器盖板5, 该 坐便器座盖还包括座圈4、 均压集风槽1, 其中座圈4包括排风空腔风口3, 所述排风空腔风口 3为设置于座圈4内靠近均压集风槽1端内侧下沿与坐便器上沿对应部。
9、位的排风间隙, 用于 从坐便器内部向外排出污秽异味气体。 0008 均压集风槽1包括槽体部分、 吸风口11和排风口6, 其中吸风口11与排风空腔风口3 连通, 均压集风槽1通过吸风口11吸入坐便器内部的污秽异味气体, 排风口6通过所述动力 排风机7与排风管道10连通, 用于排出均压集风槽1内的污秽异味气体。 均压集风槽1能有效 保证气压的均衡与稳定。 0009 优选地, 在吸风口11的周围与座圈4的排风空腔风口3相对应部位设置有密封条2, 用于防止漏风, 保证排风效果。 0010 优选地, 均压集风槽1吸风口11设置为鸭嘴型吸风口, 鸭嘴型结构能使吸风口向前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
10、206007146 U 3 伸出进入排风空腔风口3, 有效抽出坐便器内的污秽气体, 同时保证了降低坐便器座盖的整 体高度, 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0011 优选地, 动力排风机7为由电动机驱动的排风机, 通过轴向端头的排风口6与均压 集风槽1连通, 用于产生负压并将污秽异味气体从均压集风槽中抽出。 0012 优选地, 排风管道10还包括波形排风管道8和变径转向节9, 动力排风机7通过波形 排风管道8与变径转向节9连通, 经排风管道10将从坐便器内抽出的污秽异味气体排出室 外。 0013 优选地, 动力排风机7包括控制开关, 用于控制动力排风机7的启动或停止。 0014 更加优选地, 动力开关。
11、为自动感应开关, 该自动感应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开关、 电容 式感应开关、 电感式感应开关、 光敏感应开关、 压力感应开关或限位开关, 用于根据感应到 的坐便器的使用状态, 自动控制动力排风机7的启动或停止, 保证坐便器在使用时动力排风 机7工作, 非使用状态时动力排风机7不工作, 缩短排风装置工作时间, 省电节能。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了一种在人们如厕解手时, 排除污秽异味气体, 防 止人体排出的污秽异味气体在室内扩散蔓延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 可以将 污秽异味气体集中、 快速、 高效地直接从坐便器中抽出, 经密闭管道排出室。
12、外, 从而有效避 免了污秽异味气体在卫生间室内扩散, 可避免卫生间室内空气受到污染, 保持室内空气清 洁, 防止人身吸入有害气体, 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同时, 由于直接从坐便器内抽出污秽异味 气体, 排出的气体总量减少, 排风的动力要求也小, 并且排风时间仅需与人们使用坐便器的 时间一致, 排风机工作时间短, 可以减少电能消耗, 还能起到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 0017 该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可以将坐便器内的污秽异味气体直接从座盖下抽出, 经管道排出室外。 不仅可以防止污秽异味气体在室内扩散, 保持卫生间或室内不受污染, 保 持环境卫生, 还可以防止人身吸入污秽异味有害气体, 保持身体健康。 。
13、同时, 也可以高效快 速排除污秽气体, 缩短排风装置工作时间, 省时省电, 有利于节能。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图1示出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的侧视图。 0020 图2示出一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 步的说明。 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下面 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
14、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 种带排风装置的坐便器座盖, 包括带有排风空腔风口3的坐便器座圈4, 均压集风槽1、 动力 排风机7、 排风管道10和坐便器座盖板5为主要结构组成。 0023 该排风空腔风口3为设置在座圈4的内侧下沿与坐便器上沿口对应邻近部位的排 风间隙, 同时, 该排风空腔风口3也是从坐便器内部向外排除污秽异味气体的排风口。 本实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07146 U 4 施例将该排风空腔3和排风口置于坐便器座圈4的后部, 与均压集风槽1的鸭嘴型吸风口11 对接连通。 座圈4的材料采用卫生洁具行业一般常用的材料, 优选的但不限于使用酚醛树脂 材料, 改。
15、性PVC, PVC以及其他工程塑料等材料。 0024 均压集风槽1是安装于坐便器后部的中空容器, 通过鸭嘴型吸风口11吸走坐便器 内的污秽异味气体, 并在动力排风机7形成的负压作用下, 从轴向端部的排风口6排出。 本实 用新型中采用均压集风槽1, 其相对于普通集风槽来说, 具有更加均匀的压强, 进而保证流 量的均等, 带来更加平稳的气流和良好的集风效果。 均压集风槽1同时也是本座便器座盖整 体的基座, 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坐便器上。 其材料可以选用卫生洁具行业常用的材料, 优选的 但不限于使用酚醛树脂材料, 改性PVC, PVC以及其他工程塑料等材料。 0025 选用鸭嘴型吸风口11具有如下有益效。
16、果: (1)能够满足均压集风槽1对截面积和体 积的要求; (2)前端风口压低或扁平状, 可用于在其上部布置坐便器座盖和座圈的转铰结 构, 有利于降低坐便器座盖的高度, 使其结构紧凑; (3)吸风口向前伸出, 接近坐便器的内 侧, 有利于直接抽出污秽异味气体, 保证排风效果。 0026 更进一步的, 在鸭嘴型吸风口11的外侧上面和左右两个侧面, 在与座圈4的排风空 前3对应邻近面上, 安装有密封条2, 当座圈4向下翻转放于坐便器上时, 密封条2受挤压密 合, 防止漏风。 密封条11的材料, 优选的但不限于选用橡胶、 毛毡、 聚氨酯材料或棉质材料, 或选用聚乙烯材料等材料。 0027 动力排风机7。
17、, 置于均压集风槽1的一端。 本实施例将动力排风机7置于均压集风槽 1的左端, 通过均压集风槽1端头的排风口6抽出其内的污秽异味气体, 在动力排风机7的作 用下, 增压后, 污秽异味气体经由波形排风软管8排出, 动力排风机7采用电动-机械排风。 其 中, 电动机优选的但不限于选用交流单相异步电机, 直流电动机; 排风机7则优选但不限于 选用离心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 更进一步的, 动力排风机7通过人体感应开关控制其电动机 的启动或停止状态。 感应开关处于常断状态, 当感应到人体使用坐便器时, 感应开关转为开 通状态, 关闭电机, 排风机7停止工作。 感应开关优选的但不限于选用红外线感应开关, 。
18、电 容, 或者电感式感应开关, 光敏感应开关或者压力感应开关。 0028 更进一步的, 动力排风机7通过波形排风软管8与变径转向节9相接, 并通过变径转 向节9和安装于卫生间墙体的排风管道口连通, 将从坐便器内抽出的污秽异味气体排除室 外。 变径转向节9不仅使排风管道可以按照预设的需要转向, 而且可以使后续风道10改变截 面形状, 以利于安装和美观。 同时也可扩大风道10的截面, 降低排风风速, 减少风道阻力。 根 据安装现场的具体情况, 风道10可以采用墙内安装, 也可以采用贴附于墙面的墙外安装。 风 道10的出口, 可以向上进入天棚后, 再与天棚内的公共排风道连接, 或者接入其他设备的排 。
19、风管道, 或者直接通向室外。 变径转向节9和排风管道10的材料, 采用卫生洁具行业常用的 管道材料, 优选的但不限于使用PVC, 改性PVC, 等工程塑料材料, 也可以选用铝材料或铝合 金材料。 0029 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列。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0714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00714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