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7631614
  • 上传时间:2019-10-2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83.6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48150.3

    申请日:

    20160517

    公开号:

    CN205756500U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发明人:

    管敏,郭柏福,班文波

    地址:

    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集锦路2号

    优先权:

    CN201620448150U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成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包括网笼、组合鱼礁,所述网笼包括四周的侧网板组成的网框,网框前后铰接有饵料台,饵料台边缘套接有拉绳;所述组合鱼礁包括多个进鳅通道,进鳅通道之间通过卡接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通过设置网框、饵料台及进鳅通道等,减少长薄鳅驯养过程中受光刺激,方便转池,增加存活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笼(1)、组合鱼礁(2),所述网笼(1)包括四周的侧网板组成的网框(3),网框(3)前后铰接有饵料台(4),饵料台(4)边缘套接有拉绳(5);所述组合鱼礁(2)包括多个进鳅通道(6),进鳅通道(6)之间通过卡接套(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3)为由不锈钢构成的棱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台(4)为与网框(3)端口相适应的不锈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鳅通道(6)为PVC管,进鳅通道(6)分上下两排进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套(7)包括与进鳅通道(6)相适应的卡套组(8)和与卡套组(8)球铰接的挂钩(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转池装置,尤其是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长薄鳅属鲤形目、鳅科、薄鳅属,俗称长溥鳅、花斑鳅等,是鳅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为我国特有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曾获得第三届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金奖,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名贵鱼类。然而,近年来由于长江流域过度捕捞、水质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航道运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长薄鳅生物资源量急剧下降,个体小龄化,亲鱼数量不足,种群结构发生变异,已严重影响其种群的繁衍与延续。如何恢复长薄鳅野生资源量的恢复是目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长薄鳅的全人工繁殖技术是其资源量恢复的重要保障,但近年来通过对长薄鳅研究发现:长薄鳅在人工养殖环境下会出现性腺退化、不发育的现象,长薄鳅的资源保护遇到了瓶颈。因此,如何解决长薄鳅的驯化养殖技术及其繁殖生物学的问题是解决长薄鳅全人工繁殖、增殖恢复长薄鳅野生资源的关键。

    长薄鳅属于避光性鱼类,在其驯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对光刺激的反应大,若不采取措施,可能会使长薄鳅因光照刺激而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最终死亡。除此之外,长薄鳅在转池过程中,因其体表光滑、且喜隐匿于躲避物中,捕捞过程费力,且对鱼的造成的应激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能够减少长薄鳅受光刺激,方便转池,提高长薄鳅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包括网笼、组合鱼礁,所述网笼包括四周的侧网板组成的网框,网框前后铰接有饵料台,饵料台边缘套接有拉绳;所述组合鱼礁包括多个进鳅通道,进鳅通道之间通过卡接套连接。

    所述网框为由不锈钢构成的棱柱状 。

    所述饵料台为与网框端口相适应的不锈钢片。

    所述进鳅通道为PVC管,进鳅通道分上下两排进行设置。

    所述卡接套包括与进鳅通道相适应的卡套组和与卡套组球铰接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网框、饵料台及进鳅通道等,一方面,为长薄鳅提供足够的藏匿躲避空间,解决长薄鳅在驯养过程中对外界光照的强烈应激,提高长薄鳅养殖的成活率;另一方面,便于长薄鳅转池,减少长薄鳅转池时,利用传统捕捞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缩短转池时间,提高转池效率。另外由于结构简单、移动性好,利于长薄鳅的多种驯养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网笼1,组合鱼礁2,网框3,饵料台4,拉绳5,进鳅通道6,卡接套7,卡套组8,挂钩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包括网笼1、组合鱼礁2,所述网笼1包括四周的侧网板组成的网框3,网框3前后铰接有饵料台4,饵料台4边缘套接有拉绳5,拉绳5为尼龙绳,尼龙绳设置在提拉饵料台上;所述组合鱼礁2包括多个进鳅通道6,进鳅通道6之间通过卡接套7连接。

    所述网框3为由不锈钢构成的棱柱状 。

    所述饵料台4为与网框3端口相适应的不锈钢片。

    所述进鳅通道6为PVC管,进鳅通道6分上下两排进行设置。

    所述卡接套7包括与进鳅通道6相适应的卡套组8和与卡套组8球铰接的挂钩9。安装时,可直接将进鳅通道插入到卡接套中,然后将挂钩9穿过网框3,从而防止轴向移动。

    工作过程及原理:通过拉绳5将组合好的该装置放入到池中,牵引拉绳5,使饵料台4呈打开状态,投喂时将饵料放于饵料台4上,一段时间后,长薄鳅聚集于组合鱼礁内,不仅定点提供供料,还提供足够的藏匿躲避空间,解决长薄鳅在驯养过程中对外界光照的强烈应激,提高长薄鳅养殖的成活率;平时长薄鳅躲藏在组合鱼礁内,当需要转池时,提拉牵引拉绳5,饵料台起封闭作用,将网框3前后端封闭,然后将该装置提起,即可实现转池。

    关 键  词:
    一种 便于 长薄鳅转池 人工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便于长薄鳅转池的人工鱼礁.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3161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