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7630870
  • 上传时间:2019-10-2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89.9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69764.1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号:

    CN106719536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5/02

    主分类号:

    A01M5/02

    申请人:

    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

    刘春明,董家红,李宏光,陈永对,肖俊华,吴阔,梁兵,阙劲松,黄坤,李兴勇,张朋,范文彪,杨晓琳

    地址:

    6614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温泉路

    优先权:

    CN201611069764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王远同;张秋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3~5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20~30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1~13点,药剂喷洒完毕后0.5~1.5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的真实情况,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3~5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20~30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1~13点,药剂喷洒完毕后0.5~1.5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蓟马麻醉药剂为乙醇和乙酸乙酯按1~1.2:0.8~1比例制成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蓟马寄主植物为藜、鬼针草、莴苣、苣荬菜、野豌豆、牛皮菜或粉花月见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捕虫使用的捕虫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的侧面均为挡虫网(2),且其中一侧的挡虫网与箱体(1)之间通过尼龙子母搭扣活动连接,所述的箱体(1)内的底面上设置有解剖盘,所述的解剖盘内嵌入有粘虫板(3),所述的挡虫板(3)上划有若干个正方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挡虫网为150~200目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方格的数量为16个,且每个正方格的面积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挡虫网(2)的材质为尼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粘虫板(3)的两侧设置有提勾(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上设置有提手(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

    背景技术

    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花蓟马是园艺和蔬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分布广、为害重,尤其是其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快速、准确了解田间蓟马种群密度及发生动态,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然而由于蓟马体型小,活动隐蔽,而且有干扰时飞散快,给田间调查其种群密度带来极大困难。通常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办法是在田间挂放粘虫板,蓟马飞碰到粘虫板上被黏住,然后工作人员等待一定时间后定时进行统计数量,然而这种方法存在随机性太强,受风向影响较大的问题,调查结果误差较大,有时甚至调查结果比实际数量小一倍以上,并且这种方法需要等一定时间,无法及时获取数据。

    为此,研发一种能够快速高效,且调查结果接近田间真实情况的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3~5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20~30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1~13点,药剂喷洒完毕后0.5~1.5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的真实情况,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捕虫装置的捕获速度快,只需要简单操作即可将待测区域的蓟马捕获完成,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捕虫装置具有受风向影响小、能够及时获得准确数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捕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箱体一侧能够活动的挡虫网打开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挡虫网,3-粘虫板,4-提勾,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3~5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20~30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1~13点,药剂喷洒完毕后0.5~1.5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

    所述的蓟马麻醉药剂为乙醇和乙酸乙酯按1~1.2:0.8~1比例制成的混合物。

    所述的蓟马寄主植物为藜、鬼针草、莴苣、苣荬菜、野豌豆、牛皮菜或粉花月见草。

    所述的捕虫使用的捕虫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的侧面均为挡虫网2,且其中一侧的挡虫网与箱体1之间通过尼龙子母搭扣活动连接,所述的箱体1内的底面上设置有解剖盘,所述的解剖盘内嵌入有粘虫板3,所述的挡虫板3上划有若干个正方格。

    所述的挡虫网为150~200目网。

    所述的正方格的数量为16个,且每个正方格的面积相同。

    所述的挡虫网2的材质为尼龙。

    所述的粘虫板3的两侧设置有提勾4。

    所述的箱体1上设置有提手5。

    下面结合实施例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3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20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1点,药剂喷洒完毕后0.5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

    实施例2

    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5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30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3点,药剂喷洒完毕后1.5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

    实施例3

    随机选田间区域内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选取4种蓟马寄主植物,每种蓟马寄主植物选25株喷洒蓟马麻醉药剂,喷洒时间为晴天的12点,药剂喷洒完毕后1小时再进行捕虫,然后分别统计该田间区域内每种植物上蓟马数量的总和,作为该田间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

    实施例4

    调查时间:2016年3月20日12:30至15:00;调查地点:泸西县中枢镇大兴地村、糯布村调查蓟马种群密度;调查对象:调查植物有藜、鬼针草、莴苣、苣荬菜、牛皮菜、青蒿、野豌豆;调查方法:每调查点随机选5株植物,共选5个调查点,统计计算调查区域内百株虫量,作为该区域内的蓟马种群密度;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本装置与传统挂放粘虫板调查结果

    地点 植物种类 本发明调查百株虫量 田间传统挂放百株虫量 大兴地村 藜 1316 400 大兴地村 鬼针草 912 326 大兴地村 苣荬菜 2487 436 大兴地村 牛皮菜 10310 513 大兴地村 青蒿 745 264 大兴地村 野豌豆 3187 417 糯布村 藜 963 275 糯布村 鬼针草 757 302 糯布村 苣荬菜 1427 346 糯布村 牛皮菜 5964 427 糯布村 青蒿 653 241 糯布村 野豌豆 4143 340

    关 键  词:
    一种 高效 准确 调查 田间 种群 密度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高效、准确调查田间蓟马种群密度的捕虫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308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