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99258.4 (22)申请日 2016.12.22 (71)申请人 怀宁县鑫龙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地址 246121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凉亭乡 双湖村 (72)发明人 江海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代理人 张广辉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鱼塘供氧技术设备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包括浮在水上的。
2、遥 控浮船和潜入水下的推进供氧组件, 所述遥控浮 船与所述供氧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到一起; 所 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遥控浮船上的升降电机 和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固定在一起的齿条, 所述 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升降齿轮, 所述升降齿 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到一起。 本发明采用遥控方式 控制浮船的运动, 采用可以四处航行的浮船配合 潜入水中的喷气室为池塘内泵入空气, 提高池塘 的溶氧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6614249 A 2017.05.10 CN 106614249 A 1.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浮在水上的遥控浮船和潜入水下的推进 供氧组件, 所述遥。
3、控浮船与所述供氧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到一起;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遥控浮船上的升降电机和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固定在一起 的齿条, 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升降齿轮, 所述升降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到一起; 所述遥控浮船包括中空的船体, 所述船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出浮力腔和固定在浮力腔 上部的设备腔, 所述浮力腔内开有供齿条通过的通道, 所述设备腔内设有供气组件和方向 控制组件, 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设有进气管的气泵, 所述气泵通过穿过所述浮力腔的输气管 连通到输气软管, 所述输气软管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连通, 所述方向控制组件包括驱动所 述船体方向舵的舵机电机, 所述舵机电机通过减速箱连接有传动杆, 所。
4、述传动杆通过转向 齿轮组与所述方向舵连接; 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齿条、 所述输气软管连通的喷气室, 所述喷气室末 端开有出气口, 所述输气软管与所述喷气室的连接处还设有单向阀; 还包括与外界无线连通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舵机电机连 接和所述气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气室由前到后依次划 分为与所述输气软连通的稳压腔, 与所述稳压腔连通的动力腔和与所述动力腔连通的出气 腔, 弹性罩设置在所述稳压腔前端, 所述出口开在所述出气腔末端, 所述推进供氧组件还包 括推进器, 所述推进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喷气室后部螺旋桨和所述。
5、将螺旋桨连接到所述喷气 室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依次穿过出气腔、 动力腔和稳压腔活动连接到所述喷气室内, 所述 驱动杆上还设有动力涡轮, 所述动力涡轮对应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内以穿过所述动力腔的气 流作为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气软管通过所述通气 接管与所述喷气室连通, 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通气接管设置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气室内还设有与所述 驱动杆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杆摆动的稳定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 连接在所述出气腔后部并将所述螺旋。
6、桨遮罩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罩为金属网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 船体固定到一起的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用于引导齿条运动方向的限位 环, 所述限位环内设有限位销, 所述齿条活动穿装在所述限位环内且所述齿条上开有与所 述限位销对应的孔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电机有两个, 分别 固定在所述齿条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 所述喷气室均采 用不锈钢或者硬质塑料做成。 权 利 要 。
7、求 书 1/1 页 2 CN 106614249 A 2 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供氧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淡水和海水水产养殖过程中, 限制一亩池塘养殖水产数量最大的瓶颈不是饲料 投喂或活动空间, 而是池塘氧气供给量。 池塘中每单位的溶氧量决定该单位中能生存多少 需要进行氧气的水产。 现在淡水养殖中, 在深度1到1.5米的池塘, 混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 鱼塘, 每根据南北以的不同, 一般饲养量在400-700尾左右, 根据平均每条鱼所占水域为 1.6-1.8立方米左右, 而根据小规模鱼缸养殖可以得出, 长度在0.。
8、7m(20斤左右)以下鱼类活 动空间可以缩小到1立方米内(一般养殖鱼类处于经济考虑, 很少有超过0.5m也就是10斤左 右), 且池塘内鱼类又是集体活动, 即使在每亩2000尾鱼的情况下其活动空间仍然有很大富 裕。 影响鱼类放养数量的主要原因是池塘水体含氧量, 一般池塘内通过加种水草提高水体 的含氧量以便提高放养鱼类的数量。 但是仅采用水草造氧的方式, 对池塘含氧量提高并不 明显, 尤其水草受季节以及日照影响较大, 在阴天或者寒冷的季节, 其造氧量几乎可以忽 略。 0003 综上所述, 鱼塘含氧量大大制约了鱼类养殖中单位体积的放养数量。 而目虽然有 针对池塘的供氧机, 一种是采用在池底铺设供气。
9、管道进行氧气供给, 其前期成本高, 不利于 铺设大型鱼塘也不适于承租的鱼塘使用; 另一种是采用曝气增氧机对鱼塘内曝气供氧, 但 是曝气增氧机曝气搅拌过程中容易缠绕到水草或者打伤饲养的鱼, 如果水浅的话曝气搅动 过程中容易搅拌起池底淤泥, 污染池塘环境, 且曝气增氧机噪声较大, 方向不可控, 影响周 边环境。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弥补上述池塘因为溶氧量不足制约鱼塘内饲养鱼类数量, 不能充分利用池塘 的空间, 制约鱼类产出的缺陷, 本发明提出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0005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包括浮在水上的遥控浮船和潜入水下的 推进供氧组件, 所述遥控浮船与所述供氧机构通。
10、过升降机构设置到一起; 0006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遥控浮船上的升降电机和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固定在 一起的齿条, 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升降齿轮, 所述升降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到一 起; 0007 所述遥控浮船包括中空的船体, 所述船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出浮力腔和固定在浮 力腔上部的设备腔, 所述浮力腔内开有供齿条通过的通道, 所述设备腔内设有供气组件和 方向控制组件, 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设有进气管的气泵, 所述气泵通过穿过所述浮力腔的输 气管连通到输气软管, 所述输气软管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连通, 所述方向控制组件包括驱 动所述船体方向舵的舵机电机, 所述舵机电机通过减速箱连接有传动杆, 所。
11、述传动杆通过 转向齿轮组与所述方向舵连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614249 A 3 0008 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齿条、 所述输气软管连通的喷气室, 所述喷气 室顶端设有弹性罩、 末端开有出气口, 所述输气软管与所述喷气室的连接处还设有单向阀; 0009 还包括与外界无线连通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舵机电 机连接和所述气泵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喷气室由前到后依次划分为与所述输气软连通的稳压腔, 与所述 稳压腔连通的动力腔和与所述动力腔连通的出气腔, 弹性罩设置在所述稳压腔前端, 所述 出口开在所述出气腔末端, 所述推进供氧组件。
12、还包括推进器, 所述推进器包括设置在所述 喷气室后部螺旋桨和所述将螺旋桨连接到所述喷气室的驱动杆, 所述驱动杆依次穿过出气 腔、 动力腔和稳压腔活动连接到所述喷气室内, 所述驱动杆上还设有动力涡轮, 所述动力涡 轮对应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内以穿过所述动力腔的气流作为动力。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输气软管通过所述通气接管与所述喷气室连通, 所述单向阀与所 述通气接管设置到一起。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喷气室内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杆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杆摆动的稳 定架。 0013 进一步的, 还包括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连接在所述出气腔后部并将所述螺旋桨遮 罩住。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保护罩为。
13、金属网状。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弹性罩内还填充有弹性球。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船体固定到一起的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 固定有至少两个用于引导齿条运动方向的限位环, 所述限位环内设有限位销, 所述齿条活 动穿装在所述限位环内且所述齿条上开有与所述限位销对应的孔槽。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升降电机有两个, 分别固定在所述齿条的两侧。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齿条、 所述喷气室均采用不锈钢或者硬质塑料做成。 0019 本发明采用遥控方式控制浮船的运动, 采用可以四处航行的浮船配合潜入水中的 喷气室为池塘内泵入空气, 提高池塘的溶氧量。 本发明通过气泵泵入喷气室内。
14、的气体向外 喷出作为动力, 推动水下的喷气室进而推动浮船进行航行, 浮船设有舵机和接收器, 在遥控 指令下在池塘内航行, 带动喷气室四处运动, 为池塘均匀供氧, 提高鱼塘的含氧量, 进而提 高鱼塘的养殖数量。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 0021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图2实施例的喷气室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4 图中, 箭头线标识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15、,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614249 A 4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直” 、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
16、、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8 结合图1,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 0029 一种池塘遥控供氧装置, 包括浮在水上的遥控浮船和潜入水下的推进供氧组件, 所述遥控浮。
17、船与所述供氧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设置到一起; 0030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遥控浮船上的升降电机和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固定在 一起的齿条32, 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31安装有升降齿轮33, 所述升降齿轮与所述齿条啮 合到一起; 0031 所述遥控浮船包括中空的船体11, 所述船体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出浮力腔12和固定 在浮力腔上部的设备腔13, 所述浮力腔内开有供齿条通过的通道14, 所述设备腔内设有供 气组件和方向控制组件, 所述供气组件包括设有进气管的气泵151, 所述气泵通过穿过所述 浮力腔的输气管152连通到输气软管153, 所述输气软管与所述推进供氧组件连通, 所述方 向控制组件包括驱动所述。
18、船体方向舵165的舵机电机161, 所述舵机电机通过减速箱162连 接有传动杆163, 所述传动杆通过转向齿轮箱164与所述方向舵连接; 0032 所述推进供氧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齿条、 所述输气软管连通的喷气室21, 所述喷 气室顶端设有弹性罩22、 末端开有出气口23, 所述输气软管与所述喷气室的连接处还设有 单向阀; 0033 还包括与外界无线连通的控制器4,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舵机电 机连接和所述气泵连接。 0034 本实施例中, 为了降低在供氧工程中的噪音, 尽量减少对池塘淤泥和环境的干扰, 本发明采用水下注气供氧的方式。 利用气泵向水下泵入氧气, 同时以气体喷出的动。
19、力作为 航行动力推动船体在鱼塘内航行, 利用遥控器控制船体的方向, 使其实现对整个鱼塘的均 匀可控供氧。 气泵的动力源可以采用电池或者防水电线供电, 利用电池的话船体行进空间 大, 防水电线保证其续航能力。 本发明中, 为了避免船体在航行过程中与鱼产生碰撞对于产 生伤害, 在喷气室的前端设置弹性罩, 既能避免对鱼产生伤害, 也可以在碰到一些障碍时对 喷气室产生缓冲, 保护其不受剧烈碰撞。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 根据鱼塘的深浅, 调节喷气 室的位置, 使其可以对鱼塘进行深度供氧, 空气在鱼塘内扩散时间长, 扩散面积大, 增强溶 氧量。 在调节完成后将其放入鱼塘内, 并通过控制器将气泵开机, 气泵。
20、通过输气软管向喷气 室内泵入气体, 气体在喷出时推动喷气室向前运动, 喷气室进而通过推动齿条带动船体航 行。 通过遥控控制器带动舵机电机调节船体的前进方向, 进而调节喷气室的前进方向, 根据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614249 A 5 需要进行鱼塘供氧作业。 本发明的喷气室可以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方式。 多个喷气室可以分 别通过齿条连接到所述船体上, 或者多个喷气室之间相互连接, 通过一根齿条连接到所述 船体上。 由于喷气室是中空结构, 其内部通入气体, 所述喷气室的自重并不算太重, 采用一 根齿条完全可以实现承载多个喷气室的上下重量。 0035 结合图2,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21、 所述喷气室由前到后依次划分为与所述输气软连 通的稳压腔211, 与所述稳压腔连通的动力腔212和与所述动力腔连通的出气腔213, 弹性罩 设置在所述稳压腔前端, 所述出口开在所述出气腔末端, 所述推进供氧组件还包括推进器, 所述推进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喷气室后部螺旋桨241和所述将螺旋桨连接到所述喷气室的驱 动杆242, 所述驱动杆依次穿过出气腔、 动力腔和稳压腔活动连接到所述喷气室内, 所述驱 动杆上还设有动力涡轮243, 所述动力涡轮对应设置在所述动力腔内以穿过所述动力腔的 气流作为动力。 本技术方案中, 由于气体离开喷气室后会立刻向上散逸, 导致其推进力并不 太大, 在气泵供气压力比较小的。
22、时候导致本发明的船体和喷气室向前移动速度不够快。 为 了提高其移动速度, 实现快速均匀的散布氧气, 本发明为喷气室内加装推进器, 推进器为涡 桨结构。 同时动力腔与稳压腔和出气腔相比更加狭窄, 气体在经过动力腔的时候流速加快, 冲击力增加, 本发明的动力涡轮设置在相对狭窄, 气流比较急的动力腔内, 在气体通过的时 候冲击动力涡轮, 动力涡轮通过驱动杆带动螺旋桨转动, 产生推进力。 相较气体直接喷射散 逸到水中的推进方式相比, 加装螺旋桨和动力涡轮后, 喷气室的推进更加有力和平稳, 同时 不影响气体的散逸总量。 动力腔与稳压腔之间的气体进口孔径较小, 仅比所述驱动杆直径 大0.8-1.2cm, 。
23、在气泵停止向泵气后, 稳压腔内仍然可以储存相当部分的气体, 液体在表面 张力和粘滞作用下不会穿过气体进口, 保存住稳压腔内的气体, 增加喷气室的浮力。 使船体 在提升喷气室的时候减轻总重量, 节省升降电机的能量。 0036 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方便拆装连接, 还可以在喷气室上加装通气接管, 所述输气软 管通过所述通气接管与所述喷气室连通, 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通气接管设置到一起。 0037 所述喷气室内还设有与所述驱动杆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杆摆动的稳定架214。 本发明中, 由于水下的喷气室存在与鱼类进行碰撞的可能, 为了提高螺旋桨在转动时候的 稳定性, 在碰撞的时候不会偏移晃动, 本发明为其加装稳定。
24、架, 提高其稳定性, 保证其寿命。 0038 还包括保护罩25, 所述保护罩连接在所述出气腔后部并将所述螺旋桨遮罩住。 本 发明中, 为了防止螺旋桨在工作的时候划伤鱼类, 也防止有大块杂物干扰螺旋桨工作, 在螺 旋桨外侧套装保护罩用来保护鱼类和螺旋桨。 同时参照图3, 所述保护罩为金属网状。 采用 金属网状的保护罩, 气体在通过金属网的时候被分隔成小气泡, 阻滞了大气泡的生成。 同时 螺旋桨在对金属网内空间进行不停搅拌, 水流将气泡进一步扩散和打碎, 提高了溶氧量, 增 加了溶氧效率。 0039 所述弹性罩内还填充有弹性球221。 本发明中, 为了进一步增加水下的喷气室的防 撞效果, 为弹性罩。
25、内填充弹性球, 弹性球在防撞的同时维持了弹性罩的流线外形, 进一步提 高了减阻效果, 避免了弹性罩在移动过程中凹陷变形增加阻力。 0040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船体固定到一起的安装板34, 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至 少两个用于引导齿条运动方向的限位环35, 所述限位环内设有限位销351, 所述齿条活动穿 装在所述限位环内且所述齿条上开有与所述限位销对应的孔槽321。 本技术方案中, 为了提 高设备腔的安装空间, 为齿条上下运动时候提供导向, 本发明采用安装板及安装板上设置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614249 A 6 限位环来引导齿条的上下移动。 同时在齿条中开设孔槽, 孔槽内。
26、设置限位销, 限位销的外径 比孔槽稍微小一点, 保证其可以插在孔槽中又不会给孔槽晃动空间。 0041 所述升降电机有两个, 分别固定在所述齿条的两侧。 本技术方案中, 为了提高齿条 的升降速度, 同时为了提供比较平衡的升降力, 本发明采用两个升降电机进行操作, 保证升 降平稳。 0042 所述齿条、 所述喷气室均采用不锈钢或者硬质塑料做成。 本发明的上述采用耐腐 蚀的不锈钢或者塑料做成, 保证其使用寿命, 降低其成本。 0043 结合图4本发明在工作的时候, 将其放入池塘中, 遥控控制器通过升降电机调节好 喷气室的深度后, 控制气泵开机, 气泵向喷气室内泵入气体。 在气体带动下推进器进行工 作。
27、, 带动喷气室和船体移动。 在航行过程中, 使用者可以随时根据需要通过舵机电机控制航 行方向, 通过调节气泵控制泵气速度等, 完成对鱼塘内供氧。 0044 本发明的控制器可以采用遥控航模或者遥控船遥控车的控制电路, 为其重新编写 控制程序即可。 本发明的控制器也可以采用安卓旧手机, 为其编写一个简单的操控程序, 将 手机拆开改装成控制器。 0045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614249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6614249 A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6614249 A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6614249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