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06650.5 (22)申请日 2016.06.21 (73)专利权人 重庆界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02460 重庆市荣昌县昌州街道灵方 大道19号 (72)发明人 雷敏 (51)Int.Cl. A47G 19/2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 料茶杯, 包括茶杯盖、 第一茶水室、 杯身、 第二茶 水室、 握持凹槽、 把手、 印制。
2、图案和夹持钳; 所述 茶杯盖设置在第一茶水室的正上方, 且茶杯盖与 第一茶水室水平螺旋锁紧; 所述茶杯盖设置有橡 胶垫圈和透明玻璃; 所述橡胶垫圈设置在茶杯盖 的内侧顶部; 所述透明玻璃设置在茶杯盖的顶 部; 所述第一茶水室设置在杯身的正上方, 且第 一茶水室与杯身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所述杯身设 置在第二茶水室的正上方; 所述杯身设置有温度 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具 有结构简单, 使用寿命长, 能够稳固放置在桌面 上; 能够警示杯中水温, 防止烫伤; 能够添加茶 叶、 泡片等; 能够防止掉落摔坏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994182 U 2。
3、017.03.08 CN 205994182 U 1.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包括茶杯盖、 第一茶水室、 杯身、 第二茶水室、 握持凹 槽、 把手、 印制图案和夹持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杯盖设置在第一茶水室的正上方, 且茶杯 盖与第一茶水室水平螺旋锁紧; 所述茶杯盖设置有橡胶垫圈和透明玻璃; 所述橡胶垫圈设 置在茶杯盖的内侧顶部; 所述透明玻璃设置在茶杯盖的顶部; 所述第一茶水室设置在杯身 的正上方, 且第一茶水室与杯身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所述杯身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正上方; 所述杯身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杯身的外表, 且温度感应器与警示灯 通过电线连通; 所述第二茶。
4、水室设置在杯身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茶水室设置有警示灯、 茶叶 放置室、 固定扣和防滑凸块; 所述警示灯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圆周面外壁上; 所述茶叶放置 室设置在第二茶水室内的固定扣上, 且茶叶放置室与固定扣顺时针锁合; 所述茶叶放置室 设置有旋盖; 所述旋盖设置在茶叶放置室的上表面上, 且旋盖与茶叶放置室逆时针螺旋锁 紧固定; 所述固定扣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底部表面中央位置; 所述防滑凸块设置在第二茶 水室的正下方; 所述握持凹槽设置在杯身的外侧, 且握持凹槽与杯身间设计有隔热腔; 所述 隔热腔设置在第一茶水室、 杯身和第二茶水室的外侧四周; 所述把手设置在右侧握持凹槽 的外侧, 且把手垂直外壁无。
5、缝焊接固定; 所述印制图案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外表面上; 所述 夹持钳设置在茶叶放置室上旋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垫圈设置在 茶杯盖的内侧顶部, 且橡胶垫圈与茶杯盖水平凹槽固定并能够拆卸清洗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身设置在第二 茶水室的正上方, 且杯身与第二茶水室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杯身的内径小于第一茶水室的 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茶水室设置 在杯身的正下方, 且第二茶水室水平无缝焊接在防滑凸块上, 且第二茶水室第一茶水室内 径相。
6、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警示灯设置在第 二茶水室的圆周面外壁上, 且警示灯均匀分布在第二茶水室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制图案设置在 第二茶水室的外表面上, 且印制图案与第二茶水室无缝粘接并能够起到防滑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钳设置在茶 叶放置室上旋盖上, 且夹持钳能够夹持旋盖顺时针旋转将茶叶放置室取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94182 U 2 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7、塑料制品, 具体是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大多数的塑料茶杯为了更加美观都选用割舍装储容量来换取; 而茶杯的第 一个功能就是用于装储茶水的, 而大多数人所使用的茶杯不能够满足其饮水的量需求; 而 且一般玻璃杯掉落容易损毁, 表面光滑不容易握持; 一般塑料杯不能够警示温度, 不能够提 醒使用的人现在杯中茶水的大概温度, 容易造成喝水烫伤等后果; 因此, 我们需要一种两用 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
8、005 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包括茶杯盖、 第一茶水室、 杯身、 第二茶水室、 握持 凹槽、 把手、 印制图案和夹持钳; 所述茶杯盖设置在第一茶水室的正上方, 且茶杯盖与第一 茶水室水平螺旋锁紧; 所述茶杯盖设置有橡胶垫圈和透明玻璃; 所述橡胶垫圈设置在茶杯 盖的内侧顶部; 所述透明玻璃设置在茶杯盖的顶部; 所述第一茶水室设置在杯身的正上方, 且第一茶水室与杯身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所述杯身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正上方; 所述杯身 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杯身的外表, 且温度感应器与警示灯通过电线 连通; 所述第二茶水室设置在杯身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茶水室设置有警示灯、 茶叶。
9、放置室、 固定扣和防滑凸块; 所述警示灯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圆周面外壁上; 所述茶叶放置室设置 在第二茶水室内的固定扣上, 且茶叶放置室与固定扣顺时针锁合; 所述茶叶放置室设置有 旋盖; 所述旋盖设置在茶叶放置室的上表面上, 且旋盖与茶叶放置室逆时针螺旋锁紧固定; 所述固定扣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底部表面中央位置; 所述防滑凸块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正 下方; 所述握持凹槽设置在杯身的外侧, 且握持凹槽与杯身间设计有隔热腔; 所述隔热腔设 置在第一茶水室、 杯身和第二茶水室的外侧四周; 所述把手设置在右侧握持凹槽的外侧, 且 把手垂直外壁无缝焊接固定; 所述印制图案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外表面上; 所述夹持。
10、钳设 置在茶叶放置室上旋盖上。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橡胶垫圈设置在茶杯盖的内侧顶部, 且橡胶 垫圈与茶杯盖水平凹槽固定并能够拆卸清洗设计。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杯身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正上方, 且杯身与 第二茶水室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杯身的内径小于第一茶水室的内径。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二茶水室设置在杯身的正下方, 且第二茶 水室水平无缝焊接在防滑凸块上, 且第二茶水室第一茶水室内径相等。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警示灯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圆周面外壁上,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99418。
11、2 U 3 且警示灯均匀分布在第二茶水室上。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印制图案设置在第二茶水室的外表面上, 且 印制图案与第二茶水室无缝粘接并能够起到防滑作用。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夹持钳设置在茶叶放置室上旋盖上, 且夹 持钳能够夹持旋盖顺时针旋转将茶叶放置室取出。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的茶杯盖用于盖紧防止异物掉落进茶杯中; 第一茶水室、 杯身和第二 茶水室用于装储茶水和造型设计使用; 杯身外侧的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杯中茶水的温度, 继而将感应温度信号传输到警示灯中, 而警示灯通过发出不同颜色的灯。
12、光来反映此时的杯 中温度; 第二茶水室内的茶叶放置室用于放置茶叶或者泡片等物品; 夹持钳用于夹持茶叶 放置室上的旋盖将茶叶放置室取出, 清洗和重新装储茶叶使用; 把手用于方便使用者携带 或端着使用; 握持凹槽用于使用者手指握持使用; 隔热腔用于隔热保温作用, 有益于使用端 持而不被烫伤使用; 印制图案用于增加美观和防滑设计; 茶杯盖上的透明玻璃采用钢化玻 璃设计, 用于观察茶叶形状以及茶水色泽使用; 本实用新型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具有 结构简单, 使用寿命长, 能够稳固放置在桌面上; 能够警示杯中水温, 防止烫伤; 能够添加茶 叶、 泡片等; 能够防止掉落摔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 图。
13、1为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剖视图。 0016 图3为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中夹持钳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茶杯盖, 2-橡胶垫圈, 3-第一茶水室, 4-隔热腔, 5-握持凹槽, 6-温度感应 器, 7-杯身, 8-警示灯, 9-夹持钳, 10-第二茶水室, 11-防滑凸块, 12-固定扣, 13-茶叶放置 室, 14-旋盖, 15-把手, 16-印制图案, 17-透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 请参阅图1-3, 一种两用型温度警示塑料茶杯, 包括茶杯盖。
14、1、 第一茶水室3、 杯身7、 第二茶水室10、 握持凹槽5、 把手15、 印制图案16和夹持钳9; 所述茶杯盖1设置在第一茶水室 3的正上方, 且茶杯盖1与第一茶水室3水平螺旋锁紧; 所述茶杯盖1设置有橡胶垫圈2和透明 玻璃17; 所述橡胶垫圈2设置在茶杯盖1的内侧顶部, 且橡胶垫圈2与茶杯盖1水平凹槽固定 并能够拆卸清洗设计; 所述透明玻璃17设置在茶杯盖1的顶部; 所述第一茶水室3设置在杯 身7的正上方, 且第一茶水室3与杯身7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所述杯身7设置在第二茶水室10 的正上方, 且杯身7与第二茶水室10水平无缝焊接固定, 杯身7的内径小于第一茶水室3的内 径; 所述杯身7设置。
15、有温度感应器6; 所述温度感应器6设置在杯身7的外表, 且温度感应器6 与警示灯8通过电线连通; 所述第二茶水室10设置在杯身7的正下方, 且第二茶水室10水平 无缝焊接在防滑凸块11上, 且第二茶水室10第一茶水室3内径相等; 所述第二茶水室10设置 有警示灯8、 茶叶放置室13、 固定扣12和防滑凸块11; 所述警示灯8设置在第二茶水室10的圆 周面外壁上, 且警示灯8均匀分布在第二茶水室10上; 所述茶叶放置室13设置在第二茶水室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994182 U 4 10内的固定扣12上, 且茶叶放置室13与固定扣12顺时针锁合; 所述茶叶放置室13设置有旋 盖。
16、14; 所述旋盖14设置在茶叶放置室13的上表面上, 且旋盖14与茶叶放置室13逆时针螺旋 锁紧固定; 所述固定扣12设置在第二茶水室10的底部表面中央位置; 所述防滑凸块11设置 在第二茶水室10的正下方; 所述握持凹槽5设置在杯身7的外侧, 且握持凹槽5与杯身7间设 计有隔热腔4; 所述隔热腔4设置在第一茶水室3、 杯身7和第二茶水室10的外侧四周; 所述把 手15设置在右侧握持凹槽5的外侧, 且把手15垂直外壁无缝焊接固定; 所述印制图案16设置 在第二茶水室10的外表面上, 且印制图案16与第二茶水室10无缝粘接并能够起到防滑作 用; 所述夹持钳9设置在茶叶放置室13上旋盖14上, 且。
17、夹持钳9能够夹持旋盖14顺时针旋转 将茶叶放置室13取出; 茶杯盖1用于盖紧防止异物掉落进茶杯中; 第一茶水室3、 杯身7和第 二茶水室10用于装储茶水和造型设计使用; 杯身7外侧的温度感应器6用于感应杯中茶水的 温度, 继而将感应温度信号传输到警示灯8中, 而警示灯8通过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来反映 此时的杯中温度; 第二茶水室10内的茶叶放置室13用于放置茶叶或者泡片等物品; 夹持钳9 用于夹持茶叶放置室13上的旋盖14将茶叶放置室13取出, 清洗和重新装储茶叶使用; 把手 15用于方便使用者携带或端着使用; 握持凹槽5用于使用者手指握持使用; 隔热腔4用于隔 热保温作用, 有益于使用端持而不。
18、被烫伤使用; 印制图案16用于增加美观和防滑设计; 茶杯 盖1上的透明玻璃17采用钢化玻璃设计, 用于观察茶叶形状以及茶水色泽使用。 002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994182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994182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994182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994182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