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7622586
  • 上传时间:2019-10-21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484.3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5416.4

    申请日:

    20041001

    公开号:

    CN1754593A

    公开日:

    2006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6/00

    主分类号:

    A63B26/00

    申请人:

    李广锁,李延浩

    发明人:

    李广锁,李延浩

    地址:

    730030甘肃省兰州市白银路71号

    优先权:

    CN200410085416A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张克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以解决舞蹈基本功旋转、翻身技巧训练过程中的动力定型问题。本发明包括轮架、顶杆,轮架与顶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轮架的形状为半圆球骨架形,其上端为轮顶,下端为轮口,轮口分为1~5档。本发明准确的确定垂直于地面的旋转轴,建立正确的直立姿态以及旋转力矩和向心力的垂直运动。迅速掌握旋转的重心与平衡的位置,增强人体腰、骨盆部位的稳定性。规范手、臂、肩在旋转(平圆)翻身(立圆)动态过程中的动力定型。提供科学、快捷、准确、规范、安全的训练途径;避免口传心授的误差和随意性;减少错误动作出现;缩短训练周期。本发明亦适用于戏曲、杂技、艺术体操、冰上芭蕾等专业训练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轮架(9)、顶杆(16),轮架(9)与顶杆(16)之间通过轴承(11)相连;轮架(9)的形状为半圆球骨架形,其上端为轮顶(10),下端为轮口,轮口分为1~5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口分为轮口一(6)、轮口二(7)、轮口三(8)3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6)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升降轨道(5)上,升降轨道(5)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主杆(2)内,升降轨道(5)与主杆(2)的面板间装有轴承;升降轨道(5)与滚动轮(18)上的轮齿相啮合,滚动轮(18)的轴与位于主杆(2)外侧的升降手柄(3)相连,在升降手柄(3)相对侧的主杆(2)上设有固定钮(4);连接杆与顶杆(16)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6)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升降轨道(5)上,升降轨道(5)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主杆(2)内,升降轨道(5)与主杆(2)的面板间装有轴承;升降轨道(5)与滚动轮(18)上的轮齿相啮合,滚动轮(18)的轴与位于主杆(2)外侧的升降手柄(3)相连,在升降手柄(3)相对侧的主杆(2)上设有固定钮(4);连接杆与顶杆(1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6)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升降轨道(5)上,升降轨道(5)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主杆(2)内,升降轨道(5)与主杆(2)的面板间装有轴承;升降轨道(5)与滚动轮(18)上的轮齿相啮合,滚动轮(18)的轴与位于主杆(2)外侧的升降手柄(3)相连,在升降手柄(3)相对侧的主杆(2)上设有固定钮(4);连接杆由支杆(14)和调节杆(17)组成,调节杆(17)与顶杆(16)通过顶杆调节钮(12)连接,调节杆(17)与支杆(14)通过支杆调节钮(13)连接,调节杆(17)与顶杆(16)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6)固定于水平布置的圆形轨道(19)下,圆形轨道(19)上设置有滑轮,滑轮与顶杆(16)的上端相咬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9)中部装有轴承盘(22),轴承盘(22)通过滑轮盒(20)固定于上下平行布置的两条直线轨道(21)之间,滑轮盒(20)在直线轨道(21)上滑动;直线轨道(21)固定于拉杆(23)之间,拉杆(23)通过拉簧(24)固定于升降轨道(5)上,升降轨道(5)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主杆(2)内,升降轨道(5)与主杆(2)的面板间装有轴承;升降轨道(5)与滚动轮(18)上的轮齿相啮合,滚动轮(18)的轴与位于主杆(2)外侧的升降手柄(3)相连,在升降手柄(3)相对侧的主杆(2)上设有固定钮(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3)与升降轨道(5)间设有固定卡(2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舞蹈基本功旋转、翻身技巧的辅助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的舞蹈基本功训练器,基本集中在下腰、扳腿、压胯、纵劈叉等项目 上,如CN2494223Y“多功能辅助练功器”,尚未见舞蹈转翻技巧的训练器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解决舞蹈基本功旋转、翻身 技巧训练过程中的动力定型问题。

    本发明包括轮架、顶杆,轮架与顶杆之间通过轴承相连;轮架的形状为半 圆球骨架形,其上端为轮顶,下端为轮口,轮口分为1~5档。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及优点在于:

    一、根据人体生理机能的基本原理,能够迅速引起大脑皮质的强烈兴奋, 使大脑皮质中以及皮质下的中枢准确的分析处理、传递信号,快速形成旋转反 射弧。

    二、明显改善大脑前庭分析器的旋转判断能力,缩短掌握学习新动作的泛 化过程和分化过程,迅速达到巩固阶段,并且不会反弹(即通常说的“跑法儿”), 缩短了转翻技巧的训练周期。

    三、准确的确定垂直于地面的旋转轴,建立正确的直立姿态以及旋转力矩和 向心力的垂直运动。

    四、迅速掌握旋转的重心与平衡的位置,增强人体腰、骨盆部位的稳定性。

    五、对于舞蹈人体躯干直立、重心移动、留头甩头以及头、手、臂、肩、背、 腰、臀胯部位的协调配合和旋转力量(肌肉)明显提高。

    六、规范手、臂、肩在旋转(平圆)翻身(立圆)动态过程中的动力定型。

    本发明提供科学、快捷、准确、规范、安全的训练途径;避免口传心 授的误差和随意性;减少错误动作出现。

    本器械可提高训练效率50%以上。

    本发明亦适用于戏曲、杂技、艺术体操、冰上芭蕾等专业训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基座1、主杆2、升降手柄3、固定钮4、升降轨道5、轮口一6、轮口二7、 轮口三8、轮架9、轮顶10、轴承11、顶杆调节钮12、支杆调节钮13、支杆14、 顶封15、顶杆16、调节杆17、滚动轮18、圆形轨道19、滑轮盒20、直线轨道 21、轴承盘22、拉杆23、拉簧24、固定卡25

    本发明包括轮架9、顶杆16,轮架9与顶杆16之间通过轴承11相连;轮 架9的形状为半圆球骨架形,其上端为轮顶10,下端为轮口,轮口分为1~5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轮口设计为3档,即轮口一6、轮口二7、轮口三8。 可供臂长140cm-180cm者挑选使用。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原地旋转(平圆),顶杆16 通过连接杆固定于升降轨道5上,升降轨道5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主杆2内,升 降轨道5与主杆2的面板间装有轴承,主杆2固定在基座1上;升降轨道5与 滚动轮18上的轮齿相啮合,滚动轮18的轴与位于主杆2外侧的升降手柄3相 连,在升降手柄3相对侧的主杆2上设有固定钮4;连接杆与顶杆16相垂直。 主杆2的顶部设有顶封15。训练时可根据使用者身高,轻松摇动升降手柄3, 随意调整轮口的高低;调整合适后扳下固定钮4。

    图5-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原地翻身(立圆),与第一 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连接杆与顶杆1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图1-8示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可制成原地旋转(平圆)与原地翻身(立 圆)两用训练器,使第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互转换,连接杆由支 杆14和调节杆17组成,调节杆17与顶杆16通过顶杆调节钮12连接,调节杆 17与支杆14通过支杆调节钮13连接,调节杆17与顶杆16相垂直。图1-4为 训练原地旋转状态,调节杆17与支杆1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训练原地翻身时, 调整支杆调节钮13,使调节杆17与支杆14相垂直,调整顶杆调节钮12,将顶 杆16向右旋转180°,由立圆转为平圆即可。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为圆圈行进旋转(平圆)训练器, 在实施时,在教室顶部装设圆形轨道19,顶杆16固定于水平布置的圆形轨道 19下,圆形轨道19上设置有滑轮,滑轮与顶杆16的上端相咬合。顶杆16上可 设置有高低调节器,以适应不同身高者使用,如圆平转等。

    图10-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用于训练直线行进翻身(立圆)。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用于训练直线行进旋转(平圆)。第四 种实施方式与第五种实施方式还可相互转换。轮架9中部装有轴承盘22,轴承 盘22通过滑轮盒20固定于上下平行布置的两条直线轨道21之间,滑轮盒20 在直线轨道21上滑动;直线轨道21固定于拉杆23之间,拉杆23通过拉簧24 固定于升降轨道5上,升降轨道5沿垂直方向设置于主杆2内,升降轨道5与 主杆2的面板间装有轴承;升降轨道5与滚动轮18上的轮齿相啮合,滚动轮18 的轴与位于主杆2外侧的升降手柄3相连,在升降手柄3相对侧的主杆2上设 有固定钮4。拉杆23与升降轨道5间设有固定卡25。需要将直线行进翻身训练 转换为训练直线行进旋转时,摇动升降手柄3,将拉杆23升到最高处,调整固 定卡25,使轮架9的轮口向下,由立圆转为平圆即可。在实施时,在教室一侧 装设轨道,调整轮架9的高低,以适应不同身高者使用,如串翻身等。

    本训练器使用说明:1、在训练旋转技巧时,将轮口调至朝下(平圆),调整 轮架9的高低至合适高度,练习者立于轮口中央,可练习原地旋转。如练习左 旁腿转:右手握住轮口,左手六位经七位,带动身体向左反复旋转,如图4所 示。2、训练翻身技巧时,将轮口调至直立(立圆),练习者将上肢置于轮口内, 可训练各种翻身。如练习点步翻身:双臂垂直于地面,两手握住轮口,即可反 复练习,如图8所示。

    本发明亦适用于戏曲、杂技、艺术体操、冰上芭蕾等专业训练使用。

    关 键  词:
    舞蹈 技巧 训练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舞蹈转翻技巧训练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225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