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运动球拍,如一种羽球拍,网球拍或是璧球拍等,发 明的重点在于球拍的框架与护线钉的结合方式。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3,运动球拍如羽球拍,网球拍或是壁球拍等,为了要将 拍线50a设于框架20a,框架20a包括有复数的穿线孔25a,而为了保护 拍线50a在各穿线孔25a中装设有护线钉(grommet)60a。有些每一个护线 钉60a是独立的,譬如用于羽球拍的护线钉60a大都是独立的设计,有些 护线钉60a有时会连在一起,譬如用于网球拍的部分护线钉60a的设计是 连在一起的。不管如何穿线孔25a在框架20a所形成的内侧孔251a与外 侧孔252a基本上是同样面积的圆孔。而拍线50a则以护线钉60a的前端 61a作为支点而上下或前后进行摆动(如图2~3图虚线的示意)。
由于拍线50a则以护线钉60a的前端61a作为支点,因此拍线50a所 形成的网线51区域(请参考图4)基本上是由框架20a的内缘为起始点(亦 即护线钉60a的前端61a)。所以对于同一形状、同一大小、同一材质以 及同一穿线的磅数而言,甜蜜区(sweatpot)的形成是由框架20a的内缘为 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扩大拍线所形成的网线区域,使得球拍的甜蜜 区也因此扩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吸收球拍拍线的震动。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主要是使护线钉的前端能有空间能摆动。根据其 中二个实施例,本发明穿线孔在拍框所形成的内侧孔大于外侧孔,造成 护线钉前端可以装设缓冲件。
根据其中另一个实施例,穿线孔在拍框所形成的内侧孔亦可实质等于 外侧孔,但护线钉的柱状体在靠近前端处较细而靠近后端处较粗,使得 护线钉前端亦可以装设缓冲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现有球拍框架与护线钉结合的剖视图;
图2是显示现有拍线以护线钉的前端作为支点进行摆动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现有拍线以护线钉的前端作为支点进行摆动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球拍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球拍框架与护线钉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球拍框架与护线钉结合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根据第一实施例,拍线以护线钉的前端作为支点进行摆 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根据第一实施例,拍线以护线钉的前端作为支点进行摆 动的另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球拍框架与护线钉结合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球拍框架与护线钉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球拍框架与护线钉结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三个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运动球拍以羽球拍为例。如图4,球拍10基本上包括一框架 20,一球杆30,一握柄40以及一拍线50。球杆顶端31与框架底端22 固定的,握柄顶端41与球杆底端32固定的,而拍线50则固定于框架20 以形成网线51。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5~图7,以了解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框架20包 括有一内侧面23及一外侧面24,且框架20包括有复数的穿线孔(string hole)25,每一穿线孔25是贯穿框架20的内侧面23及外侧面24,而拍 线50是穿过复数的穿线孔25而在框架20的内侧面23方向形成网线51(见 图4)。穿线孔25在框架20的内侧面23形成内侧孔251,穿线孔25在框 架20的外侧面24形成外侧孔252,由于穿线孔25通常为圆柱形状,因 此内侧孔251与外侧孔252通常为圆形孔。
在本发明的特征中,至少有部分复数的穿线孔25的内侧孔251大于外 侧孔252,而这些内侧孔251大于外侧孔252的穿线孔25在本说明书中 定义为特殊穿线孔26。需注意的是,所有穿线孔25也都可以是特殊穿线 孔26。
为了保护拍线50在各穿线孔25中装设有护线钉60,然而在特殊穿线 孔26中的护线钉60,更有对应一缓冲件70套于护线钉60的前端61部 位。
由于护线钉60的前端61部位基本上是圆柱形,因此缓冲件70最好成 圆柱形,且缓冲件70的中央有一柱形穿孔71,使得护线钉60的前端61 是可插入柱形穿孔71中。缓冲件70的材质需有弹性且硬度较护线钉60 小,请一并参考图7~图8,拍线50将以护线钉60的后端62或是较传统 接近后端62作为支点而上下或前后进行摆动,使得拍线50所形成的网 线51区域扩大,因此甜蜜区也会扩大。而且缓冲件70亦可吸收球触碰 到拍线50时产生的震动。
请参考图9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不同点在 于去除缓冲件70。由于内侧孔251大于外侧孔252,因此在护线钉60的 前端61周围形成空隙231,使得护线钉60的前端61可向空隙231稍微移 动,同样的拍线50将以护线钉60的后端62或是较传统接近后端62作为 支点而上下或前后进行摆动。
请参考图10~图11关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上述两实 施例最大不同处在于内侧孔251与外侧孔252的大小实质上是相同的,但 护线钉60b的柱状体63b在靠近前端61b处较细而靠近后端62b处较粗, 因此数缓冲件70仍可套于柱状体63b的前端61b,所以第三实施例的内 侧孔251不需要大于外侧孔252。当然第三实施例亦可如第二实施例一 样,缓冲件70不一定是需要的(图未示)。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回异于现有技术 的特征。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 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 述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