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煮茶、泡茶两用茶壶.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7618409
  • 上传时间:2019-10-2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12.2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26861.6

    申请日:

    20170110

    公开号:

    CN206809060U

    公开日:

    201712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14

    主分类号:

    A47G19/14

    申请人:

    张泽武

    发明人:

    张泽武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西8号401房

    优先权:

    CN201720026861U

    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丽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煮茶、泡茶两用茶壶,包括壶体、内胆、把手及壶盖,所述壶体和内胆上部都具有开口,壶体的开口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并呈凹陷状的出水口;所述内胆固定设于壶体内底部上,内胆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圆形通水孔,而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壶体侧壁的外表面,所述壶盖盖设于内胆的开口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在壶体中设置带有通水孔的内胆,可实现煮茶和泡茶两用目的,同时,内胆通过内胆座镶嵌在壶体内,煮茶时,内胆中的温度较内胆外的水温低,从而避免煮茶时内胆中水温过高将茶叶煮烂,此外,泡茶时,热水可在浸泡茶叶后均匀从内胆壁上的通水孔流出,流出的茶水浓度均匀,口感佳;而设置的固锁机构可防止倒茶时壶盖跌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煮茶、泡茶两用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内胆、把手及壶盖,所述壶体和内胆上部都具有开口,壶体的开口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并呈凹陷状的出水口;所述内胆固定设于壶体内底部上,内胆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圆形通水孔,而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壶体侧壁的外表面,所述壶盖盖设于内胆的开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底部设有内胆座,所述内胆通过所述内胆座镶嵌在壶体内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的外盖面设有通气孔和提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高度与壶体高度一致,内胆侧壁上的通水孔设置方式为竖向地四孔和两孔交替设置,所有通水孔设置在内胆的腰部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为陶瓷壶,所述把手为木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和内胆整体呈南瓜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固锁机构,固锁机构包括卡柱和卡槽,所述卡柱横向设于壶盖内盖面上的扣环上,所述卡槽呈“L”形,并设于内胆侧壁上,卡柱和卡槽的方位都与所述出水口相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器皿,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泡茶、煮茶的壶。

    背景技术

    饮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一种物质享受及精神享受,由此产生的茶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厚而又悠远的影响。而作为茶文化的泡茶、煮茶器皿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泡茶、煮茶器皿也形成了一定的形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的泡茶、煮茶用具。市场上存在一种两用茶壶,该茶壶上设置有窄形槽孔,用于阻留茶叶于壶内,另外,在倒茶时,茶壶盖会翻出而掉落下来,体验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出一种煮茶、泡茶两用茶壶,煮茶不易煮烂茶叶,而且泡茶时茶水浓度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煮茶、泡茶两用茶壶,包括壶体、内胆、把手及壶盖,所述壶体和内胆上部都具有开口,壶体的开口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并呈凹陷状的出水口;所述内胆固定设于壶体内底部上,内胆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圆形通水孔,而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壶体侧壁的外表面,所述壶盖盖设于内胆的开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内底部设有内胆座,所述内胆通过所述内胆座镶嵌在壶体内底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壶盖的外盖面设有通气孔和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高度与壶体高度一致,内胆侧壁上的通水孔设置方式为竖向地四孔和两孔交替设置,所有通水孔设置在内胆的腰部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茶壶为陶瓷壶,所述把手为木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和内胆整体呈南瓜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壶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固锁机构,固锁机构包括卡柱和卡槽,所述卡柱横向设于壶盖内盖面上的扣环上,所述卡槽呈“L”形,并设于内胆侧壁上,卡柱和卡槽的方位都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壶盖在内胆口盖上后稍转动进行锁定,用于防止单手倒茶时壶盖跌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在壶体中设置带有通水孔的内胆,可实现煮茶和泡茶两用目的,同时,内胆通过内胆座镶嵌在壶体内,煮茶时,内胆中的温度较内胆外的水温低,从而避免煮茶时内胆中水温过高将茶叶煮烂,此外,泡茶时,热水可在浸泡茶叶后均匀从内胆壁上的通水孔流出,流出的茶水浓度均匀,口感佳;而设置的固锁机构可防止倒茶时壶盖跌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茶壶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茶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壶盖内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壶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11-出水口;12-内胆座;2-内胆;21-通水孔;3-把手;4-壶盖;41-通气孔;42-提手;43-扣环;5-卡柱;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煮茶、泡茶两用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1、内胆2、木质把手3及壶盖4,壶体1和内胆2上部都具有开口,壶体1的开口一侧设有向外延伸并呈凹陷状的出水口11;壶体1内底部设有内胆座12,内胆2通过内胆座12镶嵌在壶体1内底部上,内胆2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圆形通水孔21,内胆2高度与壶体1高度一致,内胆2侧壁上的通水孔21设置方式为竖向地四孔和两孔交替设置,所有通水孔21设置在内胆2的腰部以下;而把手3固定连接于壶体1侧壁的外表面,壶盖4盖设于内胆2的开口上,壶盖4的外盖面设有通气孔41和提手42。

    本实施例中,壶体和内胆整体呈为南瓜形状,此外,在壶盖4与内胆2之间设有固锁机构,固锁机构包括卡柱5和卡槽6,卡柱5横向设于壶盖4内盖面上的扣环43上,卡槽6呈“L”形,并设于内胆2侧壁上,卡柱5和卡槽6的方位都与出水口11相对,壶盖4在内胆2开口上盖合后稍转动进行锁定,用于防止单手倒茶时壶盖4跌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泡茶 两用 茶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煮茶、泡茶两用茶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184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