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86624.0 (22)申请日 2017.04.13 (73)专利权人 陕西科技大学 地址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学园 区陕西科技大学 (72)发明人 周越 林斐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61215 代理人 段俊涛 (51)Int.Cl. A45F 3/04(2006.01) A45C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57)摘要 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包括背包本 体, 背。
2、包本体的内部通过夹层分为前空间与后空 间, 前空间通过拉链一实现开闭功能, 后空间通 过拉链二实现开闭功能, 后空间内部偏下方放有 框架, 框架上方放置有小包, 小包连接在后空间 顶部, 在学生上学或外出时可将小型物品放在框 架上, 并通过物品尺寸调节隔板的组合方式, 其 次可将小型衣物放于支架上部的小包内; 背包外 部有一松紧带和贴袋, 可将雨伞放在贴袋内, 并 用松紧带固定, 同时松紧带也可固定人们出行携 带的外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实用, 经济适用 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7页 CN 206729500 U 2017.12.12 CN 206729500 U 1.一种。
3、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包括背包本体(1), 其特征在于, 背包本体(1)的内部 通过夹层分为前空间(2)与后空间(3), 前空间(2)外侧设置有拉链一(4), 后空间(3)外侧设 置有拉链二(7), 后空间(3)内部偏下方放有可分隔物品框架(8), 框架(8)上方放置有小包 (9), 小包(9)连接在后空间(3)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8) 的四个面内侧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凹槽分别两两对应设置, 对应凹槽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 隔板(13), 隔板(13)上设置有凹槽一(14), 凹槽一(14)与位于隔板(13)同一水平位置框架 。
4、(8)上的凹槽在同一竖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凹槽一 (14)与位于隔板(13)同一水平位置框架(8)上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空间 (2)靠近背包背部周边安装有拉链三(5), 拉链三(5)内部设置有折叠布(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背包本体 (1)的外部上方设有松紧带一(10), 下方设有小贴袋(11), 在小贴袋周边设有松紧带二 (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
5、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框架(8) 为正方形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29500 U 2 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包, 特别涉及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背包多种多样, 但从物品的盛装方式而言, 重物在背包中大多是集 中放置, 不管是背包处于高背部、 中背部或是处于低背部, 虽然其重心位置不同, 但重物大 多自然搁置一处, 从而使人们在背负过程中压力过于集中; 另一方面, 当人们外出携带多种 小物品时, 物品会杂乱无章地集中在包体下部, 这样难免会造成取物不便。 发明内容 000。
6、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 功能背包, 此背包可用于学生上学, 也可用于户外出行, 它通过夹层、 隔板等可将重物分隔 放置, 又能实现扩容的效果, 具有方便实用、 经济适用并且舒适的特点。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可分散压力的多功能背包, 包括背包本体1, 背包本体1的内部通过夹层分为 前空间2与后空间3, 前空间2外侧设置有拉链一4, 后空间3外侧设置有拉链二7, 后空间3内 部偏下方放有正方形塑料可分隔物品框架8, 框架8上方放置有小包9, 小包9连接在后空间3 顶部。 0006 所述的框架。
7、8的四个面内侧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凹槽分别两两对应设置, 对应凹槽 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13, 隔板13上设置有凹槽一14, 凹槽一14与位于隔板13同一水平 位置框架8上的凹槽在同一竖直线上。 0007 所述的凹槽一14与位于隔板13同一水平位置框架8上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 板15。 0008 所述的前空间2靠近背包背部周边安装有拉链三5, 拉链三5内部设置有折叠布6。 0009 所述的背包本体1的外部上方有一松紧带一10, 下方有一小贴袋11, 在小贴袋周边 有一松紧带二12。 0010 所述的小包9通过中间的拉链13实现开闭功能。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
8、新型一方面具有分散压力、 使盛装物品井然有序的作用, 另一方面具有扩 容的效果; 0013 背包在内部结构上时尚新颖, 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需求对背包进行合理利用, 极大地给外出旅游以及在校的学生带来极大地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729500 U 3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包本体内部结构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架8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板13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板13与板15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9、 0021 图8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2 图9为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0为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1为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2为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3为折叠布6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背包本体1内部有前空间2与后空间3。 前空间2为一个大空 间, 可盛装书籍、 电脑等物品, 并可通过拉链三5、 折叠布6实现扩容效果; 空间3下部有一个 可旋转的十字框架8, 上部有一小包9; 背包本体1外部偏下方有一贴袋11, 上方有一松紧带 一10,。
10、 贴袋11周围有一松紧带二12。 0029 如图4图5图6所示: 所述的框架8的四个面内侧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凹槽分别两两 对应设置, 对应凹槽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13, 隔板13上设置有凹槽一14, 凹槽一14与位 于隔板13同一水平位置框架8上的凹槽在同一竖直线上。 0030 所述的凹槽一14与位于隔板13同一水平位置框架8上的凹槽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 板15。 0031 如图13所示: 所述的前空间2靠近背包背部周边安装有拉链三5, 拉链三5内部设置 有折叠布6。 0032 实施例一: 如图7所示, 为框架8内部隔板13与上下板15组合示意图。 0033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 为框架。
11、8内部单独隔板13示意图。 0034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 为上下板15组合示意图。 0035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 为框架8内部隔板13与上板15组合示意图。 0036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 为框架8内部隔板13与下板15组合示意图。 0037 实施例六, 如图12所示, 为框架8内部左隔板13与上下板15组合示意图。 0038 根据缩放物品的大小人们可以进行补贴组合, 从而可实现上下、 左右等不同分隔。 0039 根据图13所示: 所述的前空间2靠近背包背部周边安装有拉链三5, 拉链三5内部设 置有折叠布6, 拉链三5和折叠布6可实现扩容效果。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
12、理: 0041 此实用新型背包克服了以往常规的盛装模式, 打破了重物自然搁置一处的缺陷, 在不影响盛装大物品的基础上利用隔板将后空间3进行分隔, 实现了分散压力、 使物品盛放 井然有序。 0042 当学生上学时, 可将小的物品(杯子、 文具、 小词典等)放在后空间3的框架8上, 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729500 U 4 带的零食等可放在支架上部的小包9里面; 在背负书籍过于多时, 可将背包前空间2靠近背 部周边的拉链三5拉开, 通过折叠布6可实现扩容效果; 0043 当外出时, 携带的电脑等大型物品可放在靠近背部的前空间2里, 根据需求选择是 否需要扩容; 携带的鞋子、。
13、 化妆品等可放在框架8上; 一些小型衣物可装在框架8上部的小包 9里面; 携带的雨伞可放在背包本体1外部下方的小贴袋11里面, 并通过上方的松紧带一10 固定; 其次, 携带的外套也可通过松紧带一10、 松紧带二12固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72950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6 CN 206729500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7 CN 206729500 U 7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8 CN 206729500 U 8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9 CN 206729500 U 9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0 CN 206729500 U 10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1 CN 206729500 U 11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2 CN 206729500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