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产育种房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产育种房舍.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64294.8 (22)申请日 2017.03.17 (73)专利权人 余平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高新园水星科 技发展中心 (木星科技大厦厂房二区4 楼3号) (72)发明人 余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成艳 (51)Int.Cl. A01K 1/03(2006.01) A01K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畜养殖技术领域。
2、, 公开了 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包括养殖场本体、 第一房舍、 第二房舍、 第三房舍和第四房舍, 第一房舍位于 养殖场本体内, 第一房舍包括多个屋体, 多个屋 体从左至右依次并列排布, 相邻屋体之间设有通 廊, 第二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上侧, 第三房舍有 两个, 两个第三房舍分别设置在第一房舍的左侧 和右侧, 且第二房舍也位于两个第三房舍之间, 第四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下侧。 通过本实用新型 能够对养殖场圈舍进行合理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6821613 U 2018.01.02 CN 206821613 U 1.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
3、包括养殖场本体、 第一房舍、 第二房舍、 第三房舍和 第四房舍, 所述第一房舍位于养殖场本体内, 第一房舍包括多个屋体, 多个屋体从左至右依 次并列排布, 相邻屋体之间设有通廊, 所述第二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上侧, 所述第三房舍有 两个, 两个第三房舍分别设置在第一房舍的左侧和右侧, 且所述第二房舍也位于两个第三 房舍之间, 所述第四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房舍为保育房, 第二 房舍为设备管理房, 两个第三房舍分别为第一生产房和第二生产房, 第四房舍为综合管理 房, 综合管理房处设有入口, 保育房与设备管理房之间、 保育房与第一生。
4、产房之间、 保育房 与第二生产房之间、 保育房与综合管理房之间均设有人行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生产房包括配种妊娠 房和产房, 配种妊娠房位于第一生产房的上部, 产房位于第一生产房的下部, 配种妊娠房和 产房之间设有走廊, 第二生产房与第一生产房结构相同, 所述保育房与第一生产房之间、 保 育房与第二生产房之间的人行道均与走廊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育房与第一生产房之 间、 保育房与第二生产房之间均设有洗浴中心, 洗浴中心与综合管理房之间均设有人行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第二生产房与综合管理房 之间设有雄性养殖舍, 雄性养殖舍与综合管理房之间、 雄性养殖舍与第二生产房之间、 第一 生产房与综合管理房之间均设有围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墙的外侧设有车道, 车 道分别与入口、 第一生产房、 设备管理房和第二生产房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管理房包括集粪池、 堆肥室和厌氧反应室, 集粪池与厌氧反应室之间、 堆肥室与厌氧反应室之间均连通有管道, 管道铺设在设备管理房的地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道的外侧设有两个黑膜 池, 两个黑。
6、膜池横向并列分布, 两个黑膜池与所述设备管理房之间连通有管道, 管道铺设在 养殖场本体的地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 和保育房的地下均设有地沟和粪沟, 地沟内设有换气管, 换气管的一端与粪沟侧壁的上部 连通, 换气管的另一端向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或保育房的外侧延伸。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821613 U 2 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畜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传统的禽畜养殖场圈舍将综合管理区、 设备管理区、 保育区和生产区在厂区。
7、 内分散排布, 为了便于管理, 将保育区集中起来, 并在保育区的两侧对称设置设备管理区, 通过这两个设备管理区来分别对邻近的保育区进行养殖设备管理与维护, 但是此种平面分 布方式不仅耗费资金修建, 而且集成程度不高, 十分浪费土地资源, 此外, 采用此种分散排 布、 分别管理的方式, 在管理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不便, 当一侧的设备管理区内的设备或电路 等发生故障时, 将导致该侧对应控制的区域无法正常运转, 从而影响该区域内动物的正常 生长, 不利于养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以对养殖场圈舍进行合理布局, 提高土 地利用率。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
8、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 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包括养殖 场本体、 第一房舍、 第二房舍、 第三房舍和第四房舍, 第一房舍位于养殖场本体内, 第一房舍 包括多个屋体, 多个屋体从左至右依次并列排布, 相邻屋体之间设有通廊, 第二房舍位于第 一房舍的上侧, 第三房舍有两个, 两个第三房舍分别设置在第一房舍的左侧和右侧, 且第二 房舍也位于两个第三房舍之间, 第四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下侧。 0005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整体布局以第一房舍为中心, 第二房舍、 第三房舍和第四房舍 均围绕第一房舍设置, 使由第一房舍能够便捷地到达其他房舍。 实际应用时, 由于养殖场主 要用于生产育种, 因此可以将第一房。
9、舍作为保育房, 而其他房舍可以作为设备管理房、 生产 房和综合管理房中的任意一种, 以便于动物生产后的及时保育, 和便于对保育房的日常管 理。 第一房舍位于养殖场本体上, 第二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上侧, 两个第三房舍分别位于第 一房舍的左右两侧, 第四房舍位于第一房舍的下侧, 如此, 将房舍在养殖场本体上按三角形 式或菱形式分布, 相比分散式或矩形式的分布方式, 使养殖房舍集成程度更高, 大大减小了 养殖场的占地面积, 多余的土地可用于其他房舍的建设, 提高了养殖场的土地利用率。 同 时, 第一房舍包含了多个屋体, 不同屋体可用于对不同生长程度的动物的保育, 进入一个保 育房后, 通过内部相通的。
10、通廊即可直接进入另外的屋体, 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屋体内 动物生长情况的勘察。 0006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第一房舍为保育房, 第二房舍为设备管理房, 两个第 三房舍分别为第一生产房和第二生产房, 第四房舍为综合管理房, 综合管理房处设有入口, 保育房与设备管理房之间、 保育房与第一生产房之间、 保育房与第二生产房之间、 保育房与 综合管理房之间均设有人行道。 由于养殖场主要用于生产保育, 将房舍布局中心的第一房 舍作为保育房, 能够便于从其余房舍及时到达保育房, 以尽快展开工作; 将第三房舍作为第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821613 U 3 一生产房和第二生产。
11、房, 一方面, 通过两个生产房的同时运作, 能够提高对动物的生产管理 强度, 另一方面, 生产后的动物, 能够直接由人行道送至中间的保育房进行保育管理, 利于 动物的健康生长; 第二房舍距离第一房舍最近, 将第二房舍作为设备管理房, 能够便于对保 育房内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当保育房内出现设备运作故障时, 能够由设备管理房直接进 入保育房内进行故障处理, 以将故障尽快排除, 从而保证动物的正常成长, 同时, 保育房的 多个屋体均由设备管理房统一控制和管理, 便于对保育房的集中监控; 将第四房舍作为综 合管理房, 由于综合管理房是单独排列的, 由综合管理房处能够方便、 快捷地同时对其余各 房舍进。
12、行观察和管理, 以便于对其余房舍的情况掌控, 和对养殖场整体运作情况的监控, 以 及时调整管理决策, 加强管理强度。 0007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 第一生产房包括配种妊娠房和产房, 配种妊娠房位于第一 生产房的上部, 产房位于第一生产房的下部, 配种妊娠房和产房之间设有走廊, 第二生产房 与第一生产房结构相同, 保育房与第一生产房之间、 保育房与第二生产房之间的人行道均 与走廊连接。 通过走廊将配种妊娠房和产房分隔开, 使配种环境与生产环境相互独立, 以便 于对两种不同环境的分别控制与调节, 使动物均能够达到最佳配种环境或生产环境, 利于 动物的正常活动。 将人行道与走廊连接, 由人行道进入。
13、第一生产房或第二生产房的走廊后, 可选择直接进入配种妊娠房或产房, 从而保持配种妊娠房与产房工作的相互独立, 以防止 配种妊娠房或产房内的动物发生交叉感染。 0008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保育房与第一生产房之间、 保育房与第二生产房之间均设 有洗浴中心, 洗浴中心与综合管理房之间均设有人行道。 当工作完成后, 在洗浴中心进行清 洁后, 不需穿过其他房舍, 由人行道即可到达综合管理房, 并由入口离开养殖场, 从而防止 工作人员清洁后被再次污染, 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0009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第二生产房与综合管理房之间设有雄性养殖舍, 雄性养殖 舍与综合管理房之间、 雄性养殖舍与。
14、第二生产房之间、 第一生产房与综合管理房之间均设 有围墙。 如此, 使雄性养殖舍独立设置, 而与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和保育房相隔离, 从而 避免雄性动物的攻击天性对其他房舍内的雌性动物或幼崽造成伤害, 利于动物的健康生 长。 0010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围墙的外侧设有车道, 车道分别与入口、 第一生产房、 设备 管理房和第二生产房连通。 车道设在围墙外侧, 而不是在养殖场内贯穿设置, 能够将人车分 离, 从而保证养殖场内工作人员行走时的安全。 并且, 车道与设备管理房、 第一生产房和第 二生产房连通, 通过车道能够将设备直接由设备管理房运进运出, 或是将动物及时由第一 生产房或第二。
15、生产房运进运出, 便于动物的及时处理, 降低养殖场内疫病发生的风险。 0011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设备管理房包括集粪池、 堆肥室和厌氧反应室, 集粪池与 厌氧反应室之间、 堆肥室与厌氧反应室之间均连通有管道, 管道铺设在设备管理房的地下。 设备管理房距离保育房和生产房均较近, 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或保育房内动物产生的 粪便可直接送入设备管理房内进行处理, 以保证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或保育房内动物 养殖环境的卫生, 通过集粪池、 堆肥室和厌氧反应室对粪料中的能源进行再利用处理, 降低 养殖时的能源消耗。 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或保育房内死亡的动物, 也可直接送入设备管 理室内进。
16、行及时处理, 一方面能够降低养殖场内疫病发生的风险, 另一方面能够将死亡体 发酵后进行能源再利用处理。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821613 U 4 0012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车道的外侧设有两个黑膜池, 两个黑膜池横向并列分布, 两个黑膜池与所述设备管理房之间连通有管道, 管道铺设在养殖场本体的地下。 动物的粪 料可送入黑膜池内进行发酵处理, 产生的沼气等则可用于冬季养殖场内各房舍的供暖, 从 而提升废物利用率, 利于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工作人员的保暖。 0013 优选的, 作为一种改进, 第一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和保育房的地下均设有地沟和粪 沟, 地沟内设有换气管, 换。
17、气管的一端与粪沟侧壁的上部连通, 换气管的另一端向第一生产 房、 第二生产房或保育房的外侧延伸。 地沟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外部空气由地沟进入第一 生产房、 第二生产房或保育房而对房内的空气进行更换时, 在地沟内流动的过程中, 被地沟 冷却或升温, 从而使流入房内的空气冬暖夏凉, 以利于房内动物的养殖, 降低动物的患病风 险。 房内的浊气由粪沟流向换气管, 并由换气管排出至室外。 由于夏季时室内的浊气温度低 于外部空气, 浊气在换气管内流动时, 可对地沟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而在冬季时, 室内的浊 气温度高于外部空气, 浊气在换气管内流动时, 可对地沟内的空气升温, 从而增强对进入的 外部空气的。
18、升温或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物生产育种房舍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生产房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保育房1、 设备管理房2、 第一生产房3、 第二生产房 4、 综合管理房5、 配种妊娠房6、 产房7、 走廊8、 人行道9、 洗浴中心10、 雄性养殖舍11、 围墙12、 车道13、 黑膜池14、 地沟15、 粪沟16、 换气管17。 0018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 动物生产育种房舍, 包括养殖场本体、 保育房1、 设备管理 房2、 第。
19、一生产房3、 第二生产房4和综合管理房5, 保育房1位于养殖场本体的上部, 保育房1 包括四个屋体, 四个屋体从左至右依次并列排布, 相邻屋体之间设有通廊, 设备管理房2位 于保育房1的上侧, 第一生产房3和第二生产房4分别设置在养殖场本体的左部和右部, 综合 管理房5位于养殖场本体的下部, 综合管理房5处设有入口, 保育房1与设备管理房2之间、 保 育房1与第一生产房3之间、 保育房1与第二生产房4之间均设有人行道9。 0019 第一生产房3包括配种妊娠房6和产房7, 配种妊娠房6和产房7分别位于第一生产 房3的上部和下部, 配种妊娠房6和产房7之间设有走廊8, 第二生产房4与第一生产房3结。
20、构 相同, 保育房1与第一生产房3之间、 保育房1与第二生产房4之间的人行道9均与走廊8连接。 保育房1与第一生产房3之间、 保育房1与第二生产房4之间均设有洗浴中心10, 洗浴中心10 与综合管理房5之间均设有人行道9。 0020 第二生产房4与综合管理房5之间设有雄性养殖舍11, 雄性养殖舍11与综合管理房 5之间、 雄性养殖舍11与第二生产房4之间、 第一生产房3与综合管理房5之间均设有围墙12。 围墙12的外侧设有车道13, 车道13同时与入口、 第一生产房3、 设备管理房2和第二生产房4 连通。 车道13的外侧设有两个黑膜池14, 两个黑膜池14横向并列分布, 两个黑膜池14与设备 。
21、管理房2之间连通有管道, 管道铺设在养殖场本体的地下。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821613 U 5 0021 设备管理房2包括集粪池、 堆肥室和厌氧反应室, 集粪池与厌氧反应室之间、 堆肥 室与厌氧反应室之间均连通有管道, 管道铺设在设备管理房2的地下。 如图2所示, 第一生产 房3的地下均设有地沟15和粪沟16, 地沟15内设有换气管17, 换气管17的一端与粪沟16侧壁 的上部连通, 换气管17的另一端向第一生产房3的外侧延伸, 第二生产房4和保育房1的结构 与第一生产房3的结构相同。 0022 实际应用时, 由入口进入综合管理房5, 由综合管理房5两侧的人行道9经洗浴中。
22、心 10可至第一生产房3、 第二生产房4或保育房1进行工作。 由四个屋体间的通廊, 可进入任意 一个屋体进行情况勘察。 穿过保育房1可达设备管理房2进行设备管理操作。 设备管理房2对 保育房1进行集中操控管理, 并结合黑膜池14对保育房1、 第一生产房3和第二生产房4内的 动物粪便进行发酵处理, 而对能源进行回收利用。 需要运输设备或动物时, 经车道13可直接 到达第一生产房3、 第二生产房4或设备管理房2。 0023 完成工作后, 步行至洗浴中心10进行清洗, 而后由人行道9即可穿过综合管理房5 离开养殖场。 0024 外部空气由地沟15进入第一生产房3、 第二生产房4或保育房1而对房内的空。
23、气进 行更换, 空气在地沟15内流动的过程中, 被地沟15冷却或升温, 使流入房内的空气冬暖夏 凉。 房内的浊气由粪沟16流向换气管17, 并由换气管17排出至室外。 浊气在换气管17内流动 时, 通过自身的温度对地沟15内的空气进行降温或升温, 从而增强对进入的外部空气的升 温或降温效果。 002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 在此未作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 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 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 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821613 U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682161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