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椅子.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7601372
  • 上传时间:2019-10-19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1.0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92126.2

    申请日:

    20141213

    公开号:

    CN204260261U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4/02,A47C3/04

    主分类号:

    A47C4/02,A47C3/04

    申请人:

    方海,广东工业大学

    发明人:

    方海,约里奥·库卡波罗,印洪强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

    优先权:

    CN20142079212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曹志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椅子,使得多个椅子基于锐角的夹角进行夹角间的层叠实现了叠落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实现了圈椅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椅圈,椅背,椅座和椅脚,椅圈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两个扶手杆和至少两个弯杆组成,横杆,扶手杆和弯杆通过榫卯方式相互连接;横杆中部开有第一榫槽,用于与椅背顶部的第一榫头相互配合卯接;椅座与椅背底部的相接处开有第二榫槽,用于与椅背底部的第二榫头相互配合卯接;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与扶手杆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相互配合卯接;椅脚为4根,每两个为左或右侧的椅脚,其与第三榫槽连接,且两根椅脚间夹角为锐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椅子,包括椅圈,椅背,椅座和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圈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两个扶手杆和至少两个弯杆组成,所述横杆,所述扶手杆和所述弯杆通过榫卯方式相互连接;所述横杆中部开有第一榫槽,用于与所述椅背顶部的第一榫头相互配合卯接;所述椅座与所述椅背底部的相接处开有第二榫槽,用于与所述椅背底部的第二榫头相互配合卯接;所述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与所述扶手杆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相互配合卯接;所述椅脚包含有前椅脚和后椅脚,且所述前椅脚和所述后椅脚的椅脚间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杆为弧形结构,两端各包含有对称设计的第四榫头;所述弯杆上的所述第四榫头的后部开有第四榫槽;所述横杆和所述扶手杆的与所述弯杆的连接端均开有第五榫槽与所述第四榫头配合相嵌;所述横杆和所述扶手杆的与所述弯杆的连接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榫槽配合相嵌的第五榫头;所述第四榫槽与所述第五榫槽的槽面为半斜面结构,其两个所述半斜面结构之间具有用于插入扁平形状的楔钉榫的中空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榫头与所述第五榫头均包含有小舌;所述第四榫槽和所述第五榫槽的槽内壁上均开有凹槽,与所述小舌配合相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和所述扶手杆的所述连接端为曲型结构,与弧形结构的所述弯杆流线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顶部还包含有榫头舌,所述榫头舌伸出所述椅脚顶部,并配合嵌入在所述第三榫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与所述椅背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还包括: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椅脚内侧;所述支撑部件结合所述椅座的底面开有的固定孔与所述椅座通过添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前椅脚和所述后椅脚连接;与所述前椅脚连接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倾斜角与所述前椅脚一致;与所述后椅脚连接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倾斜角与所述后椅脚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弯折结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部件为两端包含有第六榫头的支撑板;所述第六榫头与所述椅脚内侧开有的第六榫槽配合相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椅脚的所述第三榫头与连接端为倾斜结构;所述后椅脚的所述第三榫头与连接端为水平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统家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子。

    背景技术

    圈椅,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 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 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中国圈椅和官帽 椅等,其基本结构都源自中原地区发展出来的框架榫卯结构系统,而中国交 椅的基本结构则最早源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或折叠凳。早年用于 军事或狩猎活动中的折叠椅因其合理的设计及便捷的使用功能,很快流传到 中原及南方,并在随后的使用中遵循功能主义的发展模式,逐渐发展出折叠 靠背椅和交椅,以及后来的折叠躺椅,其中交椅更成为中国元代以后中国坐 椅的最尊贵者,对后是影响深远。在人类家具发展的两大体系即欧洲家具系 统和中国家具系统中,折叠式的交椅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值得注意的是,两 大家是系统中主流的折叠家具中,其折叠方式有本质的不同,中国交椅是沿 前后方向折叠,而欧洲折叠椅则是沿左右方向折叠。

    然而,圈椅的圆润设计使其在便捷上远远落后于现代的主流折叠家具, 因此,如何实现便捷与圈椅的结合的设计已经成为了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 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椅子,用于通过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 与扶手杆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相互配合卯接,椅脚为4根,每两个为左或右 侧的椅脚,其与第三榫槽连接处的夹角为锐角的设计,使得多个椅子基于锐 角的夹角进行夹角间的层叠实现了叠落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实现了圈椅的便 捷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椅子,包括:

    椅圈,椅背,椅座和椅脚;

    所述椅圈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两个扶手杆和至少两个弯杆组成,所述 横杆,所述扶手杆和所述弯杆通过榫卯方式相互连接;

    所述横杆中部开有第一榫槽,用于与所述椅背顶部的第一榫头相互配合 卯接;

    所述椅座与所述椅背底部的相接处开有第二榫槽,用于与所述椅背底部 的第二榫头相互配合卯接;

    所述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与所述扶手杆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相互配 合卯接;

    所述椅脚包含有前椅脚和后椅脚,且所述前椅脚和所述后椅脚的椅脚间 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

    所述弯杆为弧形结构,两端各包含有对称设计的第四榫头;

    所述弯杆上的所述第四榫头的后部开有第四榫槽;

    所述横杆和所述扶手杆的与所述弯杆的连接端均开有第五榫槽与所述第 四榫头配合相嵌;

    所述横杆和所述扶手杆的与所述弯杆的连接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榫槽 配合相嵌的第五榫头;

    所述第四榫槽与所述第五榫槽的槽面为半斜面结构,其两个所述半斜面 结构之间具有用于插入扁平形状的楔钉榫的中空处。

    可选地,

    所述第四榫头与所述第五榫头均包含有小舌;

    所述第四榫槽和所述第五榫槽的槽内壁上均开有凹槽,与所述小舌配合 相嵌。

    可选地,

    所述横杆和所述扶手杆的所述连接端为曲型结构,与弧形结构的所述弯 杆流线性配合。

    可选地,

    所述第三榫头顶部还包含有榫头舌,所述榫头舌伸出所述椅脚顶部,并 配合嵌入在所述第三榫槽中。

    可选地,

    所述椅座与所述椅背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可选地,

    所述椅子还包括:

    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椅脚内侧;

    所述支撑部件结合所述椅座的底面开有的固定孔与所述椅座通过添头连 接。

    可选地,

    所述支撑部件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前椅脚和所述后椅脚连接;

    与所述前椅脚连接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倾斜角与所述前椅脚一致;

    与所述后椅脚连接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倾斜角与所述后椅脚一致。

    可选地,

    所述支撑部件为弯折结构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部件为两端包含有第六榫头的支撑板;

    所述第六榫头与所述椅脚内侧开有的第六榫槽配合相嵌。

    可选地,

    所述前椅脚的所述第三榫头与连接端为倾斜结构;

    所述后椅脚的所述第三榫头与连接端为水平结构。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 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椅子,包括椅圈,椅背,椅座和椅脚,椅 圈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两个扶手杆和至少两个弯杆组成,横杆,扶手杆和 弯杆通过榫卯方式相互连接;横杆中部开有第一榫槽,用于与椅背顶部的第 一榫头相互配合卯接;椅座与椅背底部的相接处开有第二榫槽,用于与椅背 底部的第二榫头相互配合卯接;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与扶手杆底部开有 的第三榫槽相互配合卯接;椅脚包含有前椅脚和后椅脚,且前椅脚和后椅脚 的椅脚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施例中,通过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与扶手 杆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相互配合卯接;椅脚包含有前椅脚和后椅脚,且前椅 脚和后椅脚的椅脚间的夹角为锐角的设计,使得多个椅子基于锐角的夹角进 行夹角间的层叠实现了叠落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实现了圈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 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前椅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后椅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椅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一个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另一个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椅圈;2、椅背;3、椅座;4、椅脚;5、横杆;6、扶手 杆;7、弯杆;8、第一榫槽;9、第一榫头;10、第二榫槽;11、第二榫头; 12、第三榫槽;13、28、第三榫头;14、第四榫头;15、第四榫槽;16、第 五榫槽;17、第五榫头;18、楔钉榫;19、小舌;20、凹槽;21、榫头舌; 22、25、支撑部件;23、第六榫头;24、第六榫槽;26、前椅脚;27、后椅 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椅子,用于通过椅脚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 与扶手杆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相互配合卯接,椅脚为4根,每两个为左或右 侧的椅脚,其与第三榫槽连接处的夹角为锐角的设计,使得多个椅子基于锐 角的夹角进行夹角间的层叠实现了叠落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实现了圈椅的便 捷性。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椅子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椅圈1,椅背2,椅座3和椅脚4;

    椅圈1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5,两个扶手杆6和至少两个弯杆7组成,横 杆5,扶手杆6和弯杆7通过榫卯方式相互连接;

    横杆5中部开有第一榫槽8,用于与椅背2顶部的第一榫头9相互配合卯 接,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第一榫头9有两个;

    如图6和图7所示,椅座3与椅背2底部的相接处开有第二榫槽10,用 于与椅背2底部的第二榫头11相互配合卯接,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第二榫 头11和第二榫槽10有两个;

    椅脚4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13与扶手杆6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12相互 配合卯接,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椅脚4顶部还可以是通过弯折结构的金属 件与扶手杆6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椅脚4为4根,包含有前椅脚26和后椅脚27,且前 椅脚26和后椅脚27的椅脚间夹角为锐角,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锐角角度 与人体工学设计相对应,其最优角度为30°,此处具体不做限定,必须说明 的是,前椅脚26的第三榫头13与连接端为倾斜结构,后椅脚27的所述第三 榫头28与连接端为水平结构,第三榫头13,28以及扶手杆6底部开有的第 三榫槽12的结构为相配合的设计结构,例如后椅脚27的第三榫头28为45° 的斜角设计,则与后椅脚27的第三榫头28配合相嵌的第三榫槽12的槽型为 相对应的45°槽,此处具体不做限定。

    如图3所示,弯杆7为弧形结构,两端各包含有对称设计的第四榫头14;

    弯杆7上的第四榫头14的后部开有第四榫槽15;

    横杆5和扶手杆6的与弯杆7的连接端均开有第五榫槽16与第四榫头14 配合相嵌;

    横杆5和扶手杆6的与弯杆7的连接端还设置有与第四榫槽15配合相嵌 的第五榫头17;

    第四榫槽15与第五榫槽16的槽面为半斜面结构,其两个半斜面结构之 间具有用于插入扁平形状的楔钉榫18的中空处。

    第四榫头14与第五榫头17均包含有小舌19;

    第四榫槽15和第五榫槽16的槽内壁上均开有凹槽20,与小舌19配合相 嵌。

    如图3所示,横杆5和扶手杆6的连接端为曲型结构,与弧形结构的弯 杆7流线性配合。

    如图4所示,第三榫头13、18顶部还包含有榫头舌21,榫头舌21伸出 椅脚4顶部,并配合嵌入在第三榫槽12中,使得椅脚4与椅圈1在垂直空间 上错位相连接。

    如图2所示,椅座3与椅背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需要说明的是,椅圈1, 椅背2,椅座3,椅脚4的尺寸结构设计与人体工学结构相对应。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椅子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支撑部件22、28,安装在椅脚4内侧,支撑部件22、28结合椅座3的底 面开有的固定孔与椅座3通过添头连接,进一步地,支撑部件22、28有两个, 分别与前椅脚26和后椅脚27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与前椅脚26连接 的支撑部件22的倾斜角与前椅脚26一致;与后椅脚27连接的所述支撑部件 25的倾斜角与后椅脚27一致。其中,支撑部件22可以为弯折结构的支撑架, 该支撑架可以是金属材质,或木材质,此处具体不做限定,支撑部件22还可 以为两端包含有第六榫头23的支撑板,例如横枨等,此处具体不做限定,前 述的第六榫头23与椅脚4内侧开有的第六榫槽24配合相嵌。

    如图1和图2所示,椅座3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为3°至12°,本实施 例中,根据人体工学设计,最优角度为5°和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椅子的椅背与垂直线的倾斜度为 15°至28°之间,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椅座3与椅背2之间的夹角的钝 角角度的范围可以是102°至107°之间的范围,根据人体工学设计,最优的 椅背与垂直线的倾斜度为25°和18°,椅座3与椅背2之间的夹角的钝角角 度则为106°和103°,此处具体不做限定。

    必须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椅子的材质可以是木质,例如红 木等,还可以是竹制,例如合成竹材质,此处具体不做限定,进一步地,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椅子的椅背2和支撑部件22为横枨的时候,其椅背2和 横枨表面可以进行进一步图案结构的融合,此处具体不做限定。

    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椅子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下面 将对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椅子变形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实际应用中, 变形结构有多种,下面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双人椅;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一个变形例包括:

    椅圈1,椅背2,椅座3和椅脚4;

    椅圈1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5,对于双人椅来说,横杆5可以是“一木连 做”结构的一个横杆5,亦或是两个榫卯相连接的横杆5组合为一个长杆的设 计,两个扶手杆6和至少两个弯杆7组成,横杆5,扶手杆6和弯杆7通过榫 卯方式相互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双人椅的连接方式与图1至图8所示的椅 子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一致,此处便不再详细赘述。

    必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双人椅的椅圈的中间段及横杆5需要相应 延长,同时,椅背2也根据相应的座椅人数增加至两个,进一步地,前述的 支撑部件22为横枨时,其宽度相应地需要进一步增加,例如增加15%和25% 尺寸,此处具体不做限定。

    二、三人椅;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椅子的另一个变形例包括:

    椅圈1,椅背2,椅座3和椅脚4;

    椅圈1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5,对于三人椅来说,横杆5可以是“一木连 做”结构的一个横杆5,亦或是多个榫卯相连接的横杆5组合为一个长杆的设 计,两个扶手杆6和至少两个弯杆7组成,横杆5,扶手杆6和弯杆7通过榫 卯方式相互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三人椅的连接方式与图1至图8所示的椅 子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一致,此处便不再详细赘述。

    必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三人椅的椅圈的中间段及横杆5需要相应 延长,同时,椅背2也根据相应的座椅人数增加至三个,进一步地,前述的 支撑部件22为横枨时,其宽度相应地需要进一步增加,例如增加15%和25% 尺寸,此处具体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椅子,包括椅圈1,椅背2,椅座3和椅脚 4,椅圈1主要由至少一个横杆5,两个扶手杆6和至少两个弯杆7组成,横 杆5,扶手杆6和弯杆7通过榫卯方式相互连接;横杆5中部开有第一榫槽8, 用于与椅背2顶部的第一榫头9相互配合卯接;椅座3与椅背2底部的相接 处开有第二榫槽10,用于与椅背2底部的第二榫头11相互配合卯接;椅脚4 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13与扶手杆6底部开有的第三榫槽12相互配合卯接; 椅脚4包含有前椅脚26和后椅脚27,且前椅脚26和后椅脚27的椅脚间的夹 角为锐角。本实施例中,通过椅脚4侧部设置有第三榫头13与扶手杆6底部 开有的第三榫槽12相互配合卯接;椅脚4包含有前椅脚26和后椅脚27,且 前椅脚26和后椅脚27的椅脚间的夹角为锐角的设计,使得多个椅子基于锐 角的夹角进行夹角间的层叠实现了叠落结构的设计,进一步实现了圈椅的便 捷性。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椅子的技术方 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 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椅子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椅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6013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