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为了适应当前硬笔书法蓬勃发展的需要,向制笔领域提供一种新的制笔技术,使其能够生产一系列(包括硬管、软管和可用金属、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的六种不同类型笔尖)的自来墨大字硬笔。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都没有这类书写工具供应。许多硬笔书法爱好者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制作了诸如木笔、竹笔之类的蘸墨硬笔,今年(87年)11月份出版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第四期上,介绍了一种硬质塑料笔的制作方法,可视为最新成就的代表。但其实也不过是用硬质塑料薄片折叠而成的三角形蘸墨笔尖而已。
附图1是本系列发明中的一种硬管自来墨大字硬笔。它把钢笔的能自动下墨、毛笔的能书写大字两种优点集于一身。但它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笔尖上,而几乎在构成自来水笔的所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变革。
从附图2可以看出,它主要由筒式笔尖、海绵笔舌、笔颈和墨源调控开关、笔管、连顶空心笔塞所构成。现结合附图2和附图3将它们的功能分述如下:
1.筒式笔尖①可用金属或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它的柄端状如圆筒,安装于下墨管与笔颈下端的笔尖筒柄插缝⑩内;它的底部上翘下弧,中间有一条或三条下墨缝③(如筒式笔尖底部平面图②、所示),形成一个由尖端逐渐向颈、胸部位扩大的着纸书写区④,因而它能随着执笔角度的变化,写出富于粗细变化的笔迹。为了使筒式笔尖适于书写各种字体,特将其底部进行变异,设计出六种不同的类型(如附图3所示):
(A)“如锥画沙”着纸书写区状如三角,其尖如锥,最适于书写甲骨、等线美术字和各种外文。
(B)“颜筋柳骨”着纸书写区状如树叶,最适于书写真行草。
(C)“挥洒自如”着纸书写区呈大半椭圆形而略有微尖,开有三条下墨缝,相当于毛笔中的斗笔,最适于书写泼墨渲化,淋漓尽致的特大行草。
(D)“珠圆玉润”着纸书写区呈大半椭圆形,开有一条下墨缝,最适于书写圆笔篆隶。
(E)“刷漆飞白”着纸书写区状如村叶而尖稍长,局部有轻微下凹,最适于书写飞白行草。
(F)“铁画银钩”着纸书写区呈梭头形,最适于书写方笔行楷。
2.海绵笔舌⑤它置入筒式笔尖①之筒内,由海绵剪制而成。海绵是由众多富有弹性地、密集而又细小的孔隙所构成,便于导墨和贮墨;同时对墨汁又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阻遏作用,可称为墨汁的“半导体”,是制作此笔笔舌最理想的材料。
3.笔颈⑥用硬质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它的内部有一内径3-5毫米的下墨管⑦(如虚线所示);笔颈上部正面有一略粗于内部下墨管的螺孔⑧,横穿下墨管上端管口而下,至其底部2-3毫米处,它与一手旋不锈钢螺丝⑨旋合,构成墨源调控开关。其作用与自来水龙头相同,对墨源可开可关,并可对下墨量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控。笔颈的下端,在颈壳与下墨管之间有一笔尖筒柄插缝⑩,供安装筒式笔尖①之用;笔颈上端与笔管下端有螺纹旋接,并用万能胶粘合成为一体。为笔颈与笔管接缝。
4.笔管有硬质、软质两种:硬质笔管由硬质塑料或有机玻璃制成;软质笔管用富有弹性的软质塑料制成。笔管上端有灌墨口,灌墨口附近正面有两个细小的调墨气孔。灌墨口内塞入连顶空心笔塞的一段,要极为光滑,粗细要与笔塞完金一致(如虚线所示)以便塞入后能使两者紧密贴合,不致漏气、漏墨。笔管的下端有螺纹与笔颈⑥上端旋接,并用万能胶粘合为一体。笔管内灌贮墨汁;笔管外用于执笔。
5.连顶空心笔塞由硬质塑料、有机玻璃或软质塑料制成。笔塞表面要极为光滑,粗细要与灌墨口内壁一致(也可制成带有若干竹节状叶片的空心笔塞,使其叶片与灌墨口内壁粗细一致)。它长于笔顶的一段,塞入灌墨口内;处于笔顶内的一段,与笔顶内壁之间有一灌墨口插缝,供灌墨口“榫头”插入。连顶空心笔塞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塞住灌墨口,即可“吸”住灌入笔管内的墨汁,不使失控外流;二是把笔塞拔至调墨气孔以上,让少量空气进入笔管,即可驱使下墨量加大。
综上所述,本系列自来墨大字硬笔的特征在于:
1.它的笔管可直接灌贮较多的墨汁;
2.它有连顶空心笔塞塞住灌墨口,便可把灌入笔管内的墨汁“吸”住,不得失控外流;
3.它有较粗的下墨管⑦,可使墨畅其流,不致淤塞;
4.它有墨源调控开关⑨和调墨气孔调控下墨量;
5.它有海绵笔舌⑤导墨、贮墨,使其充满于筒式笔尖之筒内;
6.它有中间开有下墨缝③、上翘下弧的筒式笔尖①底部着纸书写,其着纸书写区④可由笔尖尖端扩展到颈胸部位,因而它可随执笔角度的变化,写出富于粗细变化的笔迹。醒目的大字,其表现力可与毛笔媲美。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比之钢笔,它能灌贮,使用较浓的墨汁书写大字,并可适当调控下墨量;比之毛笔,它携带、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可自动下墨,一次灌墨可写数百大字,用过之后不需涮洗笔尖,能节约用墨。又由于它经常用于着纸书写的是笔尖最不易损坏的颈胸部位,其使用寿命也比钢笔、毛笔长。
本发明可作为一个多功能综合系列,即作为一种硬笔,配备硬、软两种笔管,六种不同类型的笔尖,由用户使用时自行装配、更换笔管、笔尖;也可作为多品种各自独立的系列,即把六种笔尖分别安装于硬管、软管之上,使之成为各有特色的硬笔,由用户选购。
由于本发明是用较浓的墨汁书写大字,生产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这样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笔尖内外表面要极为光滑,并具有高强度的耐磨、耐锈蚀性能。二是下墨管的粗细(一般以内径3-5毫米左右为宜)、筒式笔尖底部下墨缝的宽窄(一般以0.5-1毫米为妥),和海绵笔舌的大小(一般与筒式笔尖之筒内空间大小基本一致为善),三者须配合协调,以使用较浓的墨汁,把墨源调控开关开至中等程度可保持正常书写下墨量为准。这样就可为用户留有调控的余地。
本发明的使用有其独特的方法:启用新笔时,要先用清水灌入,并让其通过海绵笔舌顺笔尖流出,使海绵笔舌充满水分,作为墨汁的先导,再将墨汁灌入,墨汁才可顺利充满海绵笔舌。灌墨前须将墨源调控开关⑨(即手旋不锈钢螺丝)关上,以防灌入的墨汁向外滴漏。灌墨量不可超过调墨气孔。灌墨完成后,要先用连顶空心笔塞塞住灌墨口,再把墨源调控开关开到能保证下墨量正常书写的程度。书写前要在用纸下面适当衬垫几张旧报纸,或衬垫两层旧布,最好是衬垫美术用垫毡,使其把硬笔衬垫得“柔软”些,有“弹性”些,写字的效果就会好些。
本发明的执笔方法有两种:
1.硬管笔的执笔方法。它与使用普通钢笔书写近似,但执笔的角度要随时根据所要书写的粗细笔画而变化:笔尖落纸的重点愈向前移,写出的笔画就越细;笔尖落纸的重点愈向后移,写出的笔画就越粗;笔尖落纸的重点保持不变,就可写出等线笔画。
2.软管笔的执笔方法。它是把软管握于掌心之中,运笔则如手握熨斗把柄熨烫衣服,并随时根据所要书写的粗细笔画,适当握紧或放松软管,以加大或减小下墨量。这种执笔、运笔和控墨方法,运用得好,可收到挥洒自如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为国内外市场所无而又迫切所需者,其用途也相当广泛——从中小学生学书、练字,到各行各业各单位书写通知、布告、标语、表扬,以及用于书法艺术创作,它都可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