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带扣组件.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7594265
  • 上传时间:2019-10-19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628.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11094.7

    申请日:

    20090223

    公开号:

    CN101980626B

    公开日:

    2013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4B11/25

    主分类号:

    A44B11/25

    申请人: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约翰·S·邦达欧

    地址:

    美国伊利诺伊州

    优先权:

    61/040,791,12/388,719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脱颖;杨宇宙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带扣组件包括第一带扣部分,具有向外突出的接合部件。所述组件还包括第二带扣部分,包括具有一个或更多弹性偏置臂的延长的插口结构,所述偏置臂径向分布在延长插口结构的外侧。套筒部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并设置为相对第二带扣部分呈往复运动关系。凸轮表面相对于套筒部件呈基本固定的关系,并径向分布在所述弹性偏置臂的外侧。凸轮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面,接合一个或更多弹性偏置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扣组件,包括:第一带扣部分,包括一个向外突出的接合部件;第二带扣部分,包括:延长的插口结构,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多个弹性插口臂,共同限定了一个可扩张的套管,所述套管适于接收所述接合部件,至少一个锁扣部件从延长的插口结构表面突出,第二带扣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径向分布在延长的插口结构外侧;套筒部件,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和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的范围下,设置为相对第二带扣部分呈往复运动关系;至少一个凸轮表面,径向分布在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外侧,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相对于套筒部件呈确定的轴向关系,所述至少一个凸轮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面区,有效地接合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扣组件,还包括位于锁扣部件后部的阻隔面,该阻隔面适于当第二带扣部分试图从套筒中退出时接合锁扣部件。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一个细长的杆部件,所述杆部件从横构件轴向延伸至套管,所述横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带扣部分。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阻隔面与细长的杆部件在横构件和至少一个锁扣部件之间呈覆盖关系。 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向外突出的接合部件基本上为球茎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向外突出的接合部件为球形。 7.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具有基本呈“J”型的外形,包括从延长的插口结构放射状突出的端部件,所述端部件表明了凸轮表面的轮廓且通常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凹面区。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包括:一对弹性偏置臂,其位于延长的插口结构的邻近的相对侧;和一对凸轮表面,所述一对凸轮表面中的每一个设置成与所述一对弹性偏置臂中的一个呈相对的接触关系。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一对弹性偏置臂中的每一个具有基本呈“J”型的外形,其包括从延长的插口结构放射状突出的端部件,所述端部件表明了凸轮表面的轮廓且通常位于设置在所述一对凸轮表面中的其中之一个上的凹面区。 10.一种带扣组件,包括:第一带扣部分,第一带扣部分具有表面,其包含凸起的平台表面和球茎状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从凸起的平台表面向外突出;第二带扣部分,其包括:延长的插口结构,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可扩张的套管,适于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多个锁扣部件,从延长的插口结构的位于套筒后部的表面突出,第二带扣部分还包括多个弹性偏置臂,径向分布在延长的插口结构的外侧;套筒部件,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和所述弹性偏置臂的范围内,设置为相对第二带扣部分呈往复运动关系,所述套筒部件限定了至少一个贯穿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设置为可以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和凸起的平台表面;多个凸轮表面,在相对于套筒部件呈确定的轴向关系径向分布在所述弹性偏置臂外侧,每个凸轮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凹面区,与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扣组件,还包括位于锁扣部件后部的阻隔面,该阻隔面适于当第二带扣部分试图从套筒中退出时接合锁扣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一个细长的杆部件,所述杆部件从横构件轴向延伸至套管,所述横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带扣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阻隔面与细长的杆部件在横构件和所述多个锁扣部件之间呈覆盖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弹性偏置臂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基本呈“J”型的外形,包括从延长的插口结构放射状突出的端部件,所述端部件表明了凸轮表面的轮廓且通常位于设置在所述多个凸轮表面中的一个上的凹面区。 15.一种带扣组件,包括:第一带扣部分,第一带扣部分具有一表面,其包含凸起的平台表面和球茎状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从凸起的平台表面向外突出;第二带扣部分包括从横构件延伸出的延长的插口结构,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多个弹性插口臂,共同限定一个可扩张的套管以适于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至少一个锁扣部件,从插口臂位于横构件和套筒之间的表面突出,第二带扣部分还包括多个弹性偏置臂,径向分布在延长的插口结构的外侧;套筒部件,具有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所述套筒部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和偏置臂,并设置为相对第二带扣部分呈往复运动关系,所述远端开口的大小设置为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和凸起的平台表面;托架部件,其位于第二带扣部分和套筒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并且相对于套筒部件呈确定的轴向关系,托架部件包括环形部分,在横构件和锁扣部件之间的位置环绕弹性偏置臂,托架部件还包括多个凸轮臂,其从环形部分中伸出,与套筒部件的内表面相邻近,所述凸轮臂确定了包括至少一个凹面区的凸轮表面,所述凹面区接合至少一个弹性偏置臂的至少一个偏置表面,所述环形部分确定了一个阻隔面,适于在第二带扣部分试图从套筒部件退出时接合锁扣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一个细长的杆部件,所述杆部件从横构件轴向延伸至套管。 17.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托架部件为多片式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托架部件是多个-两片式结构,通过环形部分上的联动销和销孔联接起来。 19.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弹性偏置臂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基本呈“J”型的外形,其包括端部件,从延长的插口结构放射状突出,所述端部件表明了凸轮表面的轮廓且通常位于凹面区,该凹面区设置在所述凸轮表面中的其中之一上。 20.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套筒部件包括倾斜的内表面,适于在托架部件插入时推动凸轮臂向内;且随着托架部件的插入,托架部件快速卡入套筒部件内部。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前后对照

    本申请要求2008年3月31日提交的第61/040,791号美国临时申请为优 先权,其内容在此被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带扣,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以固定的方式连接到卷材 末端的对接带扣组件。

    背景技术

    使用球窝联接的对接带扣组件很常见。仅以此为例,此类对接带扣组件可 用于固定卷材的末端,卷材包括用于儿童安全带、个人漂浮装置、腰带和背带、 头部保护装置、行李和手提袋以及大量其他装置中的带子。申请人为Keller 等的美国第6,003,213号专利已描述了各种典型的对接带扣组件结构,其内容 在此被全部引入作为参考。虽然此类已知的结构据信在许多使用环境下极其有 效,但整体设计略显复杂。因此,在简化结构和/或加强操作性能的同时,又 具有前述装置优点的构造是令人想要的。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具有优势且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其提 供了一种带扣组件,包括具有向外突出的接合部件的第一带扣部分。所述带扣 组件还包括具有延长的插口结构的第二带扣部分。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弹 性插口臂,所述弹性插口臂共同限定了具有向外可扩张的插孔的套筒,所述套 筒适于接收所述接合部件。至少一个锁扣部件,在套筒的后部处,从延长的插 口结构表面突出。第二带扣部分还包括弹性偏置臂,径向分布在延长的插口结 构外侧。套筒部件,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和所述偏置臂,设置为 往复运动关系。凸轮表面径向分布在弹性偏置臂外侧。所述凸轮表面包括至少 一个凹面区,有效地接合一个或多个弹性偏置臂中的至少一个偏置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扣带组件,其包括第一扣带部分,所述第一带 扣部分具有表面,其包含凸起的平台表面和球茎状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从凸 起的平台表面向外突出。该带扣组件还包括第二扣带部分,其包括延长的插口 结构。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一个可扩张的套筒,适于接收所述球茎状接合 部件。锁扣部件从延长的插口结构的位于套筒后部的表面突出。多个弹性偏置 臂径向分布在延长的插口结构的外侧。套筒部件,设置为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 延长的插口结构和偏置臂的范围内呈往复运动关系。所述套筒部件限定了一个 贯穿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设置为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和凸起的平台表面。凸 轮表面径向分布在弹性偏置臂外侧。凸轮表面包括与弹性偏置臂接合的凹面 区。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扣组件,包括第一带扣部分,其具有表面, 所述表面包括凸起的平台表面和球茎状接合部件,该接合部件从凸起的平台表 面向外突出。所述带扣组件还包括第二带扣部分,其包括从横构件延伸出的延 长的插口结构。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包括多个弹性插口臂,共同限定了一个可 扩张的套筒以适于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至少一个锁扣部件,从延长的插口结 构位于横构件和套筒之间的表面突出。多个弹性偏置臂径向分布在延长的插口 结构的外侧。套筒部件设置为在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延长的插口结构和偏置臂的 范围内呈往复运动关系。所述套筒部件限定了一个贯穿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 设置为接收球茎状接合部件和凸起的平台表面。托架部件位于第二带扣部分和 套筒部件的内表面之间。托架部件包括环形部分,在横构件和锁扣部件之间的 位置环绕弹性偏置臂。托架部件还包括多个凸轮臂,其从与套筒部件内表面相 邻的环形部分突出。凸轮臂限定了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包括接合一个或多个 弹性偏置臂的偏置表面的凹面区。环形部分限定了一个阻隔面,其位于锁扣部 件的后部。当第二带扣部分试图从套筒部件中退出时,所述阻隔面适于接合所 述锁扣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适用于连接细长的卷状部件的示范性球窝带扣组件的分解透 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球窝带扣组件在球窝锁住的装配状态下的剖开顶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球窝带扣组件在如图2所示的在球窝锁住的装配状态下 的剖开侧视图;

    图4为类似于图2所示的如图1中的球窝带扣组件在球窝松脱的装配状态 下的剖开顶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3所示的如图1中的球窝带扣组件在球窝松脱的装配状态 下的剖开侧视图;

    图6为类似于图2所示的如图1中的球窝带扣组件在球窝缩回的装配状态 下的剖开顶视图;

    图7为类似于图3所示的如图1中的球窝带扣组件在球窝缩回的装配状态 下的剖开侧视图;以及

    图8为类似于图3所示的剖开侧视图,去除了球窝以说明内部支撑结构的 锁定关系。

    虽然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并将在后文内结合特定的实施例及操作进行 描述,但本发明绝不限于此类说明和描述的实施例和操作。相反,本发明意在 延伸至所有包含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变化和改进。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将尽可能标记附图标记,在各视图中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表示。图1所示为一种可用于连接或紧固卷材末端的示范性带扣100。带扣100 通常包括第一带扣部分102,其具有向外突出的阳性接合部件104。如图所示, 阳性接合部件104大体上是球形结构。在图示结构中,阳性接合部件104从凸 起的平台表面106向外突出,所述平台表面106设置成横贯第一带扣部分102 的表面108。在图示结构中,第一带扣部分102还包括第一穿绳孔110,用来 连接和容纳细长的带子或其他卷材(未显示)。

    带扣100还包括第二带扣部分112。第二带扣部分112包括第二穿绳孔 114,适用于接收带子或其他卷状部件(未显示)。在图示的示范性结构中, 第二带扣部件112包括一个伸出的插口结构116,所述插口结构116从横构件 118向外突出。在图示结构中,伸出的插口结构116包括一个可扩张的套管120, 其由两个或更多的喇叭形弹性插口臂122组成。如图所示,插口臂122由扩展 槽124隔开,所述扩展槽124周向地沿着套筒120间隔分布。所述示例性插 口结构116还包括一个杆部件126,其在横构件118和套筒120之间延伸。在 图示结构中,一个或多个锁扣130在横构件118和套筒120之间从杆部件126 向外突出。

    在图示的布置中,第二带扣部分112还包括一对弹性偏置臂132从横构件 118伸出。弹性偏置臂132设置为邻近杆部件126的两相反侧面。在图示结构 中,偏置臂132为大致“J”型外形,其包括从杆部件126向外突出的末梢段 134。正如后文中将进一步描述的,末梢段134与联动的凸轮表面互相作用, 不断地将第二带扣部分推向带扣100中的被限制的、中性的轴向位置。

    示例性带扣100还包括一个套筒部件140。套筒部件140包括一个近端开 口142,适于接收并容纳第二带扣部分112。套筒部件140还包括一个远端开 口144,大致朝向第一带扣部分102突出。因此,套筒部件140适于包围第二 带扣部分112。

    在图示的示范性结构中,托架结构150包围第二带扣部分112。如图所示, 示例性的托架结构150是两片式结构。但是,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单片或两片 以上的结构。图示作为示范例的托架结构150包括环形部分152,在最终组装 好的状态下,环形部分152安装于靠近横构件118的前部,在横构件118和锁 扣130之间。托架结构150还包括一对对向的凸轮臂154。参考图2、图4、 图6和图8可清楚地看到,凸轮臂154在套筒部件140内部临近套筒部件140 的内侧壁以和杆部件126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凸轮臂在偏置臂132 外侧。在这一布局中,凸轮臂154向内,朝向对面的凸轮表面156。凸轮表面 156适于接合偏置臂132的向外突出的末梢端134。特别地,凸轮表面156包 括相对的凹面区160。凹面区160和偏置臂132的末梢端134间的相互作用不 断地将末梢端134推向凹面区的底部。在图示的示范性结构中,托架结构150 由相配合的两部分组成,该两部分通过设置在环形部分152的相对部分上的联 动销162(只显示一个)以及接收孔164(只显示一个)组装在一起。当然, 可以使用其他连接方式。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单片结构或两片以上的结构。 同样地,虽然所述实施例中的凸轮表面156独立于套筒部件140,但是如果需 要,也可通过模制、机械加工或类似方法,使凸轮表面156与套筒部件一体形 成。

    在组装带扣100组件时,第二带扣部分112及包围它的托架结构150被插 入套筒部件140的近端开口142。在插入过程中,凸轮臂154向内弯曲并沿套 筒部件140倾斜的内表面165前进(图2)。参考图1和图8可清楚地看到, 在所示结构中,凸轮臂154包括在高度方向上加强的喇叭形终端167。托架结 构150完全插入时,凸轮臂154的喇叭形终端167在通过倾斜的内表面165 后快速向外移动并终止在远端开口144处的横向凹槽169中。这种快速卡入式 关系其后防止了托架结构150从近端开口142退出。此外,托架结构150和套 筒部件140之间基本没有相对的轴向移动。

    在组装状态下,托架结构150以基本稳定和固定的状态容纳于整个套筒部 件140的内表面。但是,第二带扣部分112能够相对于托架结构150和包围它 的套筒部件140滑动。具体而言,第二带扣部分112可以相对于近端开口142 向内移动,直至遇到横构件118和托架结构的环形部件152之间的阻碍,如图 4和图5所示。同样地,第二带扣部件112可以从近端开口142向外移动,直 至遇到托架结构150的环形部分152和锁扣130之间的阻碍,使环形部分152 成为阻隔面,如图6和图7所示。

    在实施时,支撑第一卷材(未显示)的第一带扣部分102可以被推入套筒 120,后者在套筒部件140内部得到支撑。在这一关系中,插口臂122张开并 钳住阳性接合部件104。该钳制接合关系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带扣100总 体处于无挤压的中性状态。在该中性状态下,偏置臂132的末梢端134基本位 于由横贯凸轮臂154的凸轮表面156的相对的凹面区160形成的凹陷底部。可 以理解为,如不施加拉力或推力,偏置臂132的末梢端134将被不断地推向凹 面底部,在那里坡度基本为零。因此,通过对凹面区160的定位,可以确定第 二带扣部分112沿套筒部件长度方向的中性轴的位置。

    可以理解为,尽管所示作为范例的结构使用一对凸轮臂154来接合一对位 于凸轮表面156的相对的凹面区,以此类推,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 数量的凸轮臂154和/或凸轮表面156。仅以此为例,但不限于此例,单个凸 轮臂可以和单个凸轮表面配合使用。同样地,如有需要,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 凸轮臂和凸轮表面。

    图2和图3清楚地显示,根据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在中性位置,套筒120 的末端连同套筒部件140末端和凸轮臂154的终端167形成基本齐平的表面。 这一齐平的布置有助于凸起的平台表面106更紧地抵靠住套筒120的终端,从 而帮助防止灰尘或其他污染物在正常操作时进入带扣内部。

    同时参考图4和图5,当施加方向箭头所示的分离力时,可以把阳性接合 部件104从套筒120拉出,从而导致第一带扣部分102和第二带扣部分112 之间的接合松脱。如图所示,在松脱过程中,第二带扣部分112在套筒部件 140中向前移动,直到进一步移动受到阻碍。在这一向前延伸的过程中,偏置 臂132的末梢端134沿着凹面区160的倾斜表面移动。一旦第一带扣部分102 和第二带扣部分112完全分开,末梢段134相对凹面区160的倾斜表面的偏置 力导致了第二带扣部分112和套筒部件140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末梢段134 退回到凹面区底部,回到图2所示位置。可以理解为,在这个方向,套筒120 回到相对于套筒部件140和托架结构150的末端完全齐平的位置。保持这一齐 平关系有助于防止外部污染物的进入。

    如图6和图7所示,如对第二带扣部分112施加提升力或类似的力,如方 向箭头所示,第二带扣部分112相对于套筒部件140移动,并将阳性接合部件 104进一步带入套筒部件140的内部。然而,图7清楚地显示,套筒部件140 和第二带扣部分112之间的相对移动程度受到锁扣130和托架结构150的环形 部分152之间接合的限制。因此,第一带扣部分102和第二带扣部分112之间 不会松脱。因而,如有需要,带扣100可以用于提升装置。

    如前所述,在所示的示范性结构中,阳性接合部件104从凸起的平台表面 106突出。在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套筒部件140的远端开口的大小设置为允 许凸起的平台表面通过,同时阻止第一带扣部分102的包围的表面108的插入。 在这一布局中,凸起的平台表面106与插口臂122的终端建立并保持接触。此 外,这一布局有助于避免由于施加扭转力而发生的意外松脱。

    当然,可以理解,上述的变化和修改也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以理解,此处 所披露和定义的发明可延伸到文字和/或附图所提到或显而易见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单个特征的可选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了本发明的各种变化。 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解释了本发明的已知的最佳应用模式,并能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用本发明。权利要求将会解释包括现有技术所允许的可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如之后的权利要求所述。

    关 键  词:
    组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带扣组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5942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