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6209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04 CN 101862094 B *CN101862094B* (21)申请号 200910177692.6 (22)申请日 2009.09.30 61/169,727 2009.04.16 US A47D 13/10(2006.01) (73)专利权人 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成业街 15-17 号成 运工业大厦 2 楼 9 室 (72)发明人 张大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刘佳斐 蔡胜利 CN 1511491 A,2004.07.。
2、14, CN 101283868 A,2008.10.15, US 2002/0036417 A1,2002.03.28, CN 2346320 Y,1999.11.03, (54) 发明名称 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57) 摘要 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 包括 : 一支撑架体 ; 一 座椅组件 ; 及至少一座椅调整机构, 其具有一内 侧及相对于该内侧的一外侧, 其中该座椅调整机 构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 一座椅侧耦合件、 一卡合 件及一致动件, 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 体相固定, 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 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 该座椅侧耦合件以及 该架体侧耦合件各具有至少一。
3、齿槽组, 该致动件 的一第一端枢接于该架体侧耦合件, 该致动件的 一第二端则形成一按钮, 其中该按钮设置于该座 椅调整机构的该外侧上, 该卡合件可介于一第一 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 藉由按压该按钮可 推动该致动件, 且经该致动件促使该卡合件由该 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其中当该卡合件在 该第一位置时将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齿槽组以及 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同时相卡合, 当该卡合 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卡合件与该架体侧耦 合件的齿槽组的互相卡合状态。 此外, 本发明另提 供该婴幼儿座椅结构的操作方法。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毕淑影 权利要求书。
4、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8 页 1/2 页 2 1. 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一支撑架体 ; 一座椅组件 ; 至少一座椅调整机构, 其具有一内侧及相对于该内侧的一外侧, 其中该座椅调整机构 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 一座椅侧耦合件、 一卡合件及一致动件, 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 撑架体连接, 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连接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 该座椅侧耦合 件以及该架体侧耦合件各具有至少一齿槽组, 该致动件活动设置于该架体侧耦合件上并突 出于该座椅调整机构。
5、的该外侧上 ; 及 至少一枢转机构, 该支撑架体包含至少一脚架以及至少一摆臂, 该摆臂的一端透过该 枢转机构组接于该脚架上, 而该摆臂的另一端在该座椅调整机构的该内侧上连接于该架体 侧耦合件 ; 其中, 藉由操作该致动件, 使该卡合件由相对于该架体侧耦合件的一第一位置移动至 一第二位置, 其中当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 该卡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齿槽组以及 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相卡合 ; 当该卡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 该卡合件与该架体侧耦合 件的齿槽组分离。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该致动件的一第一端枢接于该 架体侧耦合件, 该致动件的一第二端形成一按钮,。
6、 该按钮突出于该座椅调整机构的该外侧 上。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该座椅调整机构更包括一弹簧 件, 该弹簧件连接于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卡合件之间, 该弹簧件施加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二 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的一偏压。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该座椅组件设有一略呈椭圆形 的座管组, 该座管组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相固定。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各齿槽组的齿槽中的至少一齿 槽的宽度大于其他齿槽, 该卡合件具有数个凸齿, 该些凸齿中的至少一凸齿的宽度大于其 他凸齿。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婴。
7、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各该齿槽组分别包括一第一齿 槽及一第二齿槽, 该第一齿槽及该第二齿槽相对设置并形成至少一缺口, 当该卡合件转动 并导致宽度大于其他凸齿的该至少一凸齿位于该缺口内的位置时, 该座椅组件实质上平行 于该支撑架体。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 其特征在于 : 该架体侧耦合件的一侧设有至 少一挡墙, 该卡合件设有一凸肋, 当该卡合件在该第一位置时, 该凸肋位于于该挡墙内侧。 8. 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婴幼儿座椅结构包括一支撑架 体、 一座椅组件、 至少一座椅调整机构、 及至少一枢转机构, 该座椅调整机构包括一架体侧 耦合件。
8、、 一座椅侧耦合件、 一卡合件及一致动件, 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该支撑架体连接, 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连接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 该座椅侧耦合件以及该架体 侧耦合件各具有至少一齿槽组, 该致动件活动设置于该架体侧耦合件上且突出于该座椅调 整机构的一外侧上, 该支撑架体包含至少一脚架以及至少一摆臂, 该摆臂的一端透过该枢 转机构组接于该脚架上, 而该摆臂的另一端在该座椅调整机构的该内侧上连接于该架体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62094 B 2 2/2 页 3 耦合件, 该操作方法包括 : 藉由使该卡合件位于一第一位置, 同时卡合该卡合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齿槽组, 及 该架体侧。
9、耦合件的齿槽组 ; 推动该致动件, 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 ; 解除该卡合件与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的卡合状态 ; 以及 旋转该座椅组件。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座椅调整机构更包括一弹簧件, 该弹 簧件连接于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卡合件之间, 该操作方法更包括 : 藉由该弹簧件偏压该卡 合件, 将该卡合件由该第二位置移动至该第一位置 ; 同时卡合该卡合件与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 及该座椅侧耦合件的齿槽组。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旋转该座椅组件, 并同时卡合该卡 合件与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 及该座椅侧耦合。
10、件的齿槽组之后, 更包括 : 放开该致动 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62094 B 3 1/5 页 4 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调整座椅角度 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规律的摆动能对婴幼儿产生相当大的抚慰作用, 所以婴幼儿在睡眠前或哭闹 时, 可藉由规律的摆动来稳定婴幼儿情绪。 因此, 市面上便陆续出现婴儿秋千、 婴儿摇椅、 摇 篮等座椅商品皆可提供类似的功能, 以供父母选择使用。 0003 就婴儿秋千来说, 目前大多使用的结构包括一支撑架、 一座椅、 及将座椅组接至。
11、支 撑架的摆臂。但在目前的婴儿秋千上, 较少见到可以调整座椅的结构。 0004 鉴于此, 目前的需求为一种能操作方便且安全的座椅角度调整机构, 以保障婴幼 儿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藉由提供一种操作 方便的角度调整机构, 使得该角度调整机构较不容易损耗而可与座椅牢固地卡合, 达到保 障婴幼儿安全的效果。 0006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该婴幼儿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 包括 : 一支撑架体 ; 一座 椅组件 ; 及至少一座椅调整机构, 其具有一内侧及相对于该内侧的一外侧, 其中该座椅调整 机构包括一架体侧耦合件、 一座椅侧耦合件、 一。
12、卡合件及一致动件, 其中该架体侧耦合件与 该支撑架体相固定。该座椅侧耦合件与该座椅组件相固定且与该架体侧耦合件枢接, 该座 椅侧耦合件以及该架体侧耦合件各具有至少一齿槽组, 该致动件的一第一端枢接于该架体 侧耦合件, 该致动件的一第二端则形成一按钮, 其中该按钮设置于该座椅调整机构的该外 侧上。该卡合件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 藉由按压该按钮可推动该致动 件, 且经该致动件促使该卡合件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其中当该卡合件在该第 一位置时将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齿槽组以及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同时相卡合。 当该卡 合件在该第二位置时为解除该卡合件与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的互相。
13、卡合状态。 0007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亦提供一种婴幼儿座椅结构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操作 方法包括 : 使该卡合件位于一第一位置, 以将该卡合件同时与该座椅侧耦合件的齿槽组以 及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相卡合 ; 藉由按压该按钮推动该致动件, 藉以促使该卡合件由 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 藉此解除该卡合件与该架体侧耦合件的齿槽组的互相卡合 状态 ; 以及施力于该座椅组件而使其旋转, 来改变该座椅组件相对于该支撑架体的倾斜角 度。 0008 藉由前述的婴幼儿座椅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由于卡合件的凸齿不需挤压齿槽组的 内壁, 以致于卡合件的凸齿不容易磨损而可与齿槽组牢固地卡合, 而使得婴幼。
14、儿坐在座椅 组件上时能更加地安全, 故能改善习知的缺点。 说 明 书 CN 101862094 B 4 2/5 页 5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幼儿座椅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0010 图 2 为绘示图 1 的座椅调整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11 图 3 为绘示本发明的架体侧耦合件及卡合件的示意图。 0012 图 4 为绘示该座椅调整机构的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0013 图 5 为绘示图 4 的座椅调整机构的俯视图。 0014 图 6 为绘示该座椅调整机构的释锁状态的示意图。 0015 图 7 为绘示调整座椅组件倾斜角度后的座椅调整机构的俯视图。 0016 图 。
15、8 为绘示座椅组件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幼儿座椅结构, 为一种具备多段位角度调整且不容易损耗的机 构设计, 所以对婴幼儿的安全具有更高的保障。 此外, 可以配合架体收合调整座椅角度以减 少包装材积。 0018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 为本发明婴幼儿的座椅结构 100 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依据 此实施例, 该座椅结构 100 例如为婴幼儿秋千, 其包括一支撑架体 1、 一座椅组件 3、 及一对 座椅调整机构 5。该支撑架体 1 的前、 后两侧各设有一略呈 U 形的脚架 11, 该座椅组件 3 设 有略呈椭圆形的座管组 31, 其设置于该二脚架 11 之间。
16、。该支撑架体 1 更于该二脚架 11 之 间设有二摆臂 13, 该二摆臂 13 的顶端经由二个枢转机构 7 与该二脚架 11 组接, 该二摆臂 13的底端则藉由该对座椅调整机构5与座椅组件3组接, 其中各该摆臂13的底端为固定于 该座椅调整机构 5 的内侧 5A。为控制该座椅组件 3 的转动, 各座椅调整机构 5 具有一锁定 状态与一释锁状态, 且可透过该座椅调整机构 5 在其外侧 5B 所设置的一按钮 593( 参照图 2) 切换锁定状态及释锁状态。而藉由该二枢转机构 7, 该二摆臂 13 可带动该座椅组件 3 摆 动。 0019 参照图 2 至图 4 所示, 各座椅调整机构 5 包括一座椅。
17、侧耦合件 51、 一弹簧件 53、 一 卡合件 55、 一架体侧耦合件 57、 及该致动件 59。其中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包含一盖体 511 以 及一凸台 513, 该凸台 513 连接于该盖体 511 的一外侧。该盖体 511 的一内侧面环设有一第 一齿槽组 515, 该第一齿槽组 515 的齿槽中有至少一齿槽 515A 的宽度大于其他齿槽 515B。 该盖体 511 的内侧中央区则设有一突柱 517, 而该突柱 517 开设有一轴孔 519。该座管组 31 穿设且固定于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的凸台 513。 0020 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包含有一第一壳体 571A 以及一第二壳体 57。
18、1B, 该第一壳体 571A 及该第二壳体 571B 各开设有一第一穿孔 573A 及一第二穿孔 573B, 该第一壳体 571A 的一端部 574 与该摆臂 13 连接, 该第一壳体 571A 与该第二壳体 571B 相卡合, 以构成该架 体侧耦合件 57。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的凸台 513 的宽度略小于与该第一穿孔 573A 的内径, 故当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组接于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内时, 该凸台 513 为穿设于该第一穿孔 573A并可于该第一穿孔573A中作旋动。 此外, 由于该盖体511的外径大于该第一穿孔573A 的内径, 所以使得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不会因为旋动而由第一。
19、穿孔 573A 脱离该架体侧耦合 件 57。 说 明 书 CN 101862094 B 5 3/5 页 6 0021 该弹簧件 53 的一端抵接于该盖体 511 的设有轴孔 519 的内侧面上, 而另一端连接 于该卡合件 55 的一第一侧表面 551 上, 其中该轴孔 519 位于该弹簧件 53 的内侧。 0022 如图3所示, 该第二壳体571B的一内侧面上突设有一枢轴575, 该枢轴575穿设于 该致动件 59、 该卡合件 55、 及该弹簧件 53, 且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透过该轴孔 519 与该枢轴 575 的接合而与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相枢接, 使得座椅侧耦合件 51 及该座管组 。
20、31 可相对于 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作旋转, 而该卡合件 55 可沿该枢轴 575 的方向位移。此外, 该第二壳体 571B 的内侧更设有两相对的第二齿槽组 577 以及两相对弧状的挡墙 579, 该二挡墙 579 介 于该二第二齿槽组 577 之间, 而该枢轴 575 位于该二挡墙 579 之间。该第二齿槽组 577 的 两末端与另一该第二齿槽组577的两末端之间设有二缺口572, 每一第二齿槽组577的齿槽 中有一个齿槽 577A的宽度大于其他齿槽577B。 依据此实施例, 该些第二齿槽组577以及挡 墙 579 可相对于该枢轴 575 对称地设置。此外, 该第二壳体 571B 的内侧面。
21、亦设有一卡合槽 578, 藉以组接该致动件 59。 0023 继续参照图 3, 该卡合件 55 例如为圆形状, 其中开设有一开孔 553, 藉以接受该枢 轴575穿设过于其中。 该卡合件55的外缘具有数个第一凸齿555以及至少一第二凸齿557, 其中该第二凸齿 557 的宽度大于各该第一凸齿 555 的宽度, 所以第二凸齿 577 仅能卡合于 第二齿槽组 577 的较宽的齿槽 577A 或伸入该二缺口 572 中。 0024 继续参照图 2 及图 3, 该致动件 59 的一第一端设有一接合端 592, 其可卡合于该第 二壳体 571B 的该卡合槽 578。该致动件 59 在该接合端 592 的。
22、相对侧端还设有该按钮 593, 该按钮 593 穿设于该第二穿孔 573B, 并暴露于座椅调整机构 5 的外侧 5B。此外, 该致动件 59 在其接合端 592 与按钮 593 之间开设有一孔洞 595, 该孔洞 595 接受该枢轴 575 穿设于 其中, 使得该致动件 59 顺着该枢轴 575 的轴向方向作移动, 而该致动件 59 在移动时将不易 偏离枢轴 575 的轴心。藉由该接合端 592 的连接点, 当使用者对该按钮 593 施力时, 将带动 该致动件 59 的摆动, 使位于其内侧的一接触面 591 推顶该卡合件 55 的一第二侧表面 559。 其中, 该第二侧表面559朝向该第二壳体。
23、571B的内侧突设有二凸肋5591, 该二凸肋5591可 分别抵靠于该二挡墙 579 上达到限位功能。 0025 接着, 请参照图 4 至图 7 说明该座椅调整机构 5 的操作方式。其中, 图 4 及图 5 为 绘示该座椅调整机构 5 的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 6 及图 7 则绘示该座椅调整机构 5 的释锁 状态的示意图。如图 4 及图 5 所示, 当该卡合件 55 相对于架体侧耦合件 57 位于一第一位 置, 该卡合件 55 与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的第一齿槽组 515 以及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的第二齿 槽组 577 相卡合。其中第二齿槽组 577 的较宽的齿槽 577A 中卡合有一个第一。
24、凸齿 555 及 二个第二凸齿 557( 参照图 5)。此时该座椅组件 3 的座管组 31 及该座椅侧耦合件 51 无法 相对于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旋转, 此时座椅调整机构 5 位于锁定状态。 0026 如图 6 及图 7 所示, 若使用者按压该按钮 593( 如箭头 P 所示的施力方向 ), 可使 得该致动件 59 推动该卡合件 55 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 进而压缩该弹簧件 53。 而当该卡合件 55 在该第二位置时, 则解除该卡合件 55 与该架体侧耦合件 57 的第二齿槽组 577的卡合状态。 此时座椅调整机构5由先前的锁定状态转换为释锁状态, 使用者便可藉由 对该座椅组件 。
25、3 的座管组 31 的施力, 来调整该座管组 31 相对于该支撑架体 1 的倾斜角度。 0027 当使用者调整完座椅组件 3 相对于支撑架体 1 的倾斜角度后, 释放该按钮 593, 此 时该弹簧件 53 的弹力作用将促使该卡合件 55 由该第二位置复位至该第一位置。该卡合件 说 明 书 CN 101862094 B 6 4/5 页 7 55再次卡合该第二齿轮组577使座椅调整机构5位于锁定状态, 且因为卡合件55随着座椅 侧耦合件 51 作旋动, 所以凸齿与齿槽的卡合位置亦有所变化。其中第二齿轮组 577 的较宽 的齿槽 577A 中的第二凸齿 557 作顺时针移动, 其移动距离大约一个第一。
26、凸齿 555 的宽度, 如图 7 所示。 0028 如图 8 所示, 该座椅组件 3 还可调整至完全直立的状态, 而减小整架构的包装材 积。 操作方式即是转动该座椅组件3及座椅侧耦合件51, 使得该卡合件55卡合于第二齿轮 组 577 时, 该些第二凸齿 557 位于如图 3 的该二缺口 572 处。 0029 由此可知, 在调整座椅组件 3 角度的过程中, 该些第一凸齿 555 及该些第二凸齿 557 完全没有去挤压第一齿槽组 515 的内壁及第二齿槽组 577 的内壁, 所以该些第一凸齿 555 及该些第二凸齿 557 比较不容易磨损。该卡合件 55 在长期使用下仍可与第一齿槽组 515 。
27、的内壁及第二齿槽组 577 牢固地卡合, 所以婴幼儿坐在座椅组件 3 上能更加安全。 0030 此外, 因该按钮593设置于该座椅调整机构5的外侧5B, 使得其操作十分便利。 虽 然上述的实施例为应用于秋千, 相同的设计方式亦适用于其它的婴幼儿座椅商品, 诸如婴 儿摇椅、 摇篮、 传统座椅等等。 0031 以上叙述了依据本发明的多个不同实施例, 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 式实施。 因此,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的具体实施例, 应不拘限本发明所 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 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 并不受其限制。其他元 件的变化或组合皆有可能, 且不悖于本发明的精。
28、神与范围。 0032 主要符号名称列表 0033 座椅结构 100 0034 支撑架体 1 脚架 11 0035 摆臂 13 0036 座椅组件 3 座管组 31 0037 座椅调整机构 5 内侧 5A 0038 外侧 5B 0039 座椅侧耦合件 51 盖体 511 0040 凸台 513 第一齿槽组 515 0041 齿槽 515A、 515B 突柱 517 0042 轴孔 519 0043 弹簧件 53 0044 卡合件 55 第一侧表面 551 0045 开孔 553 第一凸齿 555 0046 第二凸齿 557 第二侧表面 559 0047 凸肋 5591 0048 架体侧耦合件 5。
29、7 第一壳体 571A 0049 第二壳体 571B 0050 缺口 572 第一穿孔 573A 0051 第二穿孔 573B 端部 574 0052 枢轴 575 第二齿槽组 577 说 明 书 CN 101862094 B 7 5/5 页 8 0053 齿槽 577A、 577B 卡合槽 578 0054 挡墙 579 0055 致动件 59 接触面 591 0056 接合端 592 按钮 593 0057 孔洞 595 0058 枢转机构 7 说 明 书 CN 101862094 B 8 1/8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9 2/8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0 3/8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1 4/8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2 5/8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3 6/8 页 14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4 7/8 页 15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5 8/8 页 16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62094 B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