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75933
  • 上传时间:2018-01-2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1.3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3434.9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19309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山东源宝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坤

    地址:

    262200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龙都街办水泊社区206国道南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代理人:

    张曰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内部最前端为混凝区,与混凝区相邻的为气浮区,气浮区的后端为初沉池,初沉池后方为厌氧池,厌氧池的后方为一级好氧池,一级好氧池的后方为二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的后方为二沉池,二沉池的后方为清水池,清水池的一侧为污泥池。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气浮技术和生化技术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连续进水和连续排水的一体化处理设备。该设备集气浮、厌氧、好氧、沉淀于一体,污水通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  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一侧设有有溶气罐,在溶气罐的下方设有空压机,在空压机的下方设有加压泵,加压泵通过管道与溶气罐连接,进水口设在箱体的一侧,箱体的内部最前端为混凝区,与混凝区相邻的为气浮区,在气浮区的下端安装有释放器,所述释放器与溶气罐相连接,在气浮区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前链轴和后链轴,前链轴和后链轴之间安装有刮板,在后链轴的一侧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皮带与后链轴一端的皮带轮联接,在气浮区的内部设有集渣槽,与集渣槽相通设有排渣口,清水回流管设在气浮区的底部,所述清水回流管与加压泵连接,气浮区的后端为初沉池,在初沉池的上端与气浮区相通设有进水管,设在初沉池中间部位的导流筒一侧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下端为喇叭口,在喇叭口的下方设有反射板,在初沉池的中部还设有初沉池气提装置,初沉池的最末端上方设有初沉池溢流堰,初沉池后方为厌氧池,厌氧池的后方为一级好氧池,一级好氧池的后方为二级好氧池,在厌氧池、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的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弹性填料,在弹性填料的下方安装有微孔曝气器,在二级好氧池的末端上方焊接有好氧池溢流堰,二级好氧池的后方为二沉池,二沉池的中部安装有斜管填料,二沉池溢流堰设在二沉池的一侧上部,二沉池的后方为清水池,清水池的一侧为污泥池,在污泥池的下方设有污泥泵,在清水池上部一侧设有清水出水管,罗茨风机设在清水出水管的下方。

    说明书

    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具体说是一种集气浮处理和生化处理于一体的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采气浮处理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气浮能除去大部分SS和COD,但污水还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传统的生化处理设施多以土建为主,占地面积达大,基建投资高,而且构筑物度多,不便于日常操作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气浮处理技术和生化处理技术结合在一体的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箱体的一侧设有有溶气罐,在溶气罐的下方设有空压机,在空压机的下方设有加压泵,加压泵通过管道与溶气罐连接,进水口设在箱体的一侧,箱体的内部最前端为混凝区,与混凝区相邻的为气浮区,在气浮区的下端安装有释放器,所述释放器与溶气罐相连接,在气浮区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前链轴和后链轴,前链轴和后链轴之间安装有刮板,在后链轴的一侧设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皮带与后链轴一端的皮带轮联接,在气浮区的内部设有集渣槽,与集渣槽相通设有排渣口,清水回流管设在气浮区的底部,所述清水回流管与加压泵连接,气浮区的后端为初沉池,在初沉池的上端与气浮区相通设有进水管,设在初沉池中间部位的导流筒一侧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下端为喇叭口,在喇叭口的下方设有反射板,在初沉池的中部还设有初沉池气提装置,初沉池的最末端上方设有初沉池溢流堰,初沉池后方为厌氧池,厌氧池的后方为一级好氧池,一级好氧池的后方为二级好氧池,在厌氧池、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的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弹性填料,在弹性填料的下方安装有微孔曝气器,在二级好氧池的末端上方焊接有好氧池溢流堰,二级好氧池的后方为二沉池,二沉池的中部安装有斜管填料,二沉池溢流堰设在二沉池的一侧上部,二沉池的后方为清水池,清水池的一侧为污泥池,在污泥池的下方设有污泥泵,在清水池上部一侧设有清水出水管,罗茨风机设在清水出水管的下方。
    通过以上设置,本发明气浮技术和生化技术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连续进水和连续排水的一体化处理设备。该设备集气浮、厌氧、好氧、沉淀于一体,污水通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箱体,2、溶气罐,3、空压机,4、加压泵,5、进水口,6、混凝区,7、气浮区,8、释放器,9、前链轴,10、刮板,11、后链轴,12、电动机,13、集渣槽,14、排渣口,15、清水回流管,16、初沉池,17、进水管,18、导流筒,19、喇叭口,20、反射板,21、初沉池溢流堰,22、厌氧池,23、弹性填料,24、微孔曝气器,25、一级好氧池,26、二级好氧池,27、好氧池溢流堰,28、二沉池,29、斜管填料,30、二沉池溢流堰,31、清水池,32、清水出水管,33、罗茨风机,34、污泥泵,35、初沉池气提装置,36、二沉池气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在箱体1的一侧设有有溶气罐2,在溶气罐2的下方设有空压机3,在空压机3的下方设有加压泵4,加压泵4通过管道与溶气罐2连接,进水口5设在箱体1的一侧,箱体1的内部最前端为混凝区6,与混凝区6相邻的为气浮区7,在气浮区7的下端安装有释放器8,所述释放器8与溶气罐2相连接,在气浮区7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前链轴9和后链轴11,前链轴9和后链轴11之间安装有刮板10,在后链轴11的一侧设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通过皮带与后链轴11一端的皮带轮联接,在气浮区7的内部设有集渣槽13,与集渣槽13相通设有排渣口14,清水回流管15设在气浮区7的底部,所述清水回流管15与加压泵4连接,气浮区7的后端为初沉池16,在初沉池16的上端与气浮区7相通设有进水管17,设在初沉池16中间部位的导流筒18一侧与进水管17连接,所述导流筒18的下端为喇叭口19,在喇叭口19的下方设有反射板20,在初沉池16的中部还设有初沉池气提装置35,初沉池16的最末端上方设有初沉池溢流堰21,初沉池16后方为厌氧池22,厌氧池22的后方为一级好氧池25,一级好氧池25的后方为二级好氧池26,在厌氧池22、一级好氧池25和二级好氧池26的中间部位分别安装有弹性填料23,在弹性填料23的下方安装有微孔曝气器24,在二级好氧池26的末端上方焊接有好氧池溢流堰27,二级好氧池26的后方为二沉池28,二沉池28的中部安装有斜管填料29,二沉池溢流堰30设在二沉池28的一侧上部,二沉池28的后方为清水池31,清水池31的一侧为污泥池35,在污泥池36的下方设有污泥泵34,在清水池31上部一侧设有清水出水管32,罗茨风机33设在清水出水管32的下方。
    通过以上设置,污水从本发明的进水口5进入,打开空压机3和加压泵4,使空气和回流水同时进入溶气罐2中,并使空气溶于回流水中,污水从进水口5进入后在混凝区6与药品混合后进入气浮区7,同时溶气水在气浮区中释放,使污水中的悬浮物黏附气泡后上浮,并通过电动机12带动前链轴9和后链轴11,继而带动刮板10将浮渣刮入集渣槽13中,并通过排渣口14排出,气浮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7进入初沉池16中沉淀后,污水由初沉池溢流堰21溢流到厌氧池22,随后进入一级好氧池25,再进入二级好氧池26,通过利用微孔曝气器24供给氧气,利用弹性填料23上附着的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被处理后的污水由好氧池溢流堰27进入二沉池28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在二沉池28中利用斜管填料29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由二沉池溢流堰30溢流后流入清水池31,清水池31中的清水经清水出水管32,排出。当需要曝气时,打开罗茨风机33,污泥池中的污泥由污泥泵34排出,二沉池28中的污泥由二沉池气提装置36排入污泥池,初沉池中的污泥由初沉池气提装置35排出。

    关 键  词:
    浮生 一体化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气浮生化一体化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59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