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pdf

  • 上传人:a2
  • 文档编号:7590016
  • 上传时间:2019-10-19
  • 格式:PDF
  • 页数:23
  • 大小: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40997.7

    申请日:

    20131111

    公开号:

    CN104582521B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4B19/30,A44B19/42

    主分类号:

    A44B19/30,A44B19/42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秋山茂,朝野刚,中川达也,田多茂和,宫本义裕

    地址: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神田和泉町1番地

    优先权:

    JP2013080372W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贝贝;臧建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可在短时间内检查拉片形状、拉片重量不同的滑动件是合格品还是不良品。所述滑动件检查装置使利用滑动件组装机所组装成的滑动件(6)的拉片(2)移位成无负荷姿势及朝下的负荷姿势,利用摄像机(38)对拉片(2)为各姿势时的滑动件(6)进行拍摄,对所述拍摄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检测滑动件(6)的爪杆(3)的位置,将所述检测出的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进行比较,若一致则设为合格品,若不一致则设为不良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对利用滑动件组装机所组装成的滑动件进行检查,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6)包括主体(1)、拉片(2)、爪杆(3)、板簧(4)及帽盖(5),所述主体(1)包括链齿引导部(1a)且在载置拉片(2)的主体(1)的上表面包括爪孔(1e),所述链齿引导部(1a)可供链齿插通,所述爪孔(1e)连通于所述链齿引导部(1a),所述爪杆(3)以能够跨及锁定姿势与非锁定姿势而移位的方式装设于主体(1),所述锁定姿势下爪杆(3)的锁定爪(3a)从主体(1)的爪孔(1e)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所述非锁定姿势下爪杆(3)的锁定爪(3a)从主体(1)的链齿引导部(1a)拔出,所述板簧(4)将所述爪杆(3)保持在锁定姿势,所述拉片(2)以如下方式装设于主体(1),即,在未对拉片(2)施加外力的无负荷状态下,拉片(2)被保持成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无负荷姿势,在对拉片(2)施加有朝下的外力的负荷状态下,拉片(2)移位成朝下的负荷姿势,所述滑动件(6)是当拉片(2)为所述无负荷姿势时,所述爪杆(3)为锁定姿势,当拉片(2)为所述负荷姿势时,所述爪杆(3)移位成非锁定姿势,所述滑动件检查装置包括:外力施加元件,对所述拉片(2)施加朝下的外力及解除朝下的外力施加;及摄像机(38),在所述拉片(2)为无负荷姿势时、拉片(2)从无负荷姿势移位成负荷姿势时、以及负荷姿势的拉片(2)恢复为无负荷姿势时,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且对由所述摄像机(38)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进行检测,将所述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爪杆3的锁定姿势及爪杆3的非锁定姿势下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而判定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所述摄像机(38)对帽盖(5)的开口部(5c)至爪杆(3)的一部分(3b)进行拍摄,对由所述摄像机(38)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实际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进行检测,且将所述实际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与爪杆(3)的锁定姿势及爪杆(3)的非锁定姿势下规定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进行比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外力施加元件包括:拉片按压件(41),将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无负荷姿势的拉片(2)向下按压,而使拉片(2)成为朝下的负荷姿势;及移动机构,使所述拉片按压件(4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可动体(31),所述可动体(31)跨及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拉片按压件(41)安装于可动体(31),且拉片按压件(41)与装设于滑动件(6)的拉片(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当所述可动体(31)处于上方位置时,拉片按压件(41)配置于比拉片(2)更靠上方,拉片按压件(41)与拉片(2)隔开,当可动体(31)处于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拉片按压件(41)与拉片(2)相接,当可动体(31)处于下方位置时,拉片按压件(41)将拉片(2)向下按压,且在可动体(31)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时、处于所述下方位置时、以及从所述下方位置恢复为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在滑动件检查装置设置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所述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对利用所述移动机构而移动的所述可动体(31)的所述中间位置及所述下方位置进行检测,并输出中间位置检测信号及下方位置检测信号,且利用所述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所输出的中间位置检测信号及下方位置检测信号、以及在下方位置检测信号之后输出的中间位置检测信号,使摄像机(38)分别进行拍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在所述可动体(31)安装摄像机(38)及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将摄像机(38)在上下方向定位,当可动体(31)处于所述上方位置时,摄像机(38)未被定位构件定位,摄像机(38)处于比滑动件(6)更上方的待机位置,当可动体(31)从所述上方位置移动至所述中间位置时,摄像机(38)被定位构件定位,且摄像机(38)被定位在与滑动件(6)相向的拍摄位置,当可动体(31)从所述中间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时,摄像机(38)利用定位构件而保持在拍摄位置,拉片按压件(41)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下方移动而将拉片(2)向下按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在所述可动体(31)上,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安装定位构件与摄像机安装构件(35),所述定位构件与摄像机安装构件(35)利用弹簧而向下方移动,定位构件的下部及摄像机安装构件(35)的下部比可动体(31)更向下方突出,在所述摄像机安装构件(35)的下部,安装摄像机(38),若所述可动体(31)从上方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则所述定位构件及摄像机安装构件(35)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下方移动,当所述可动体(31)移动至中间位置时,摄像机(38)被定位构件定位,摄像机(38)被定位在拍摄位置,当所述可动体(31)从中间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时,所述弹簧伸长,所述定位构件、摄像机安装构件(35)不会移动而将摄像机(38)保持在拍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其中,所述滑动件(6)包括具有板簧(4)的帽盖(5),对所述摄像机(38)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分别对实际的板簧(4)的位置与厚度及实际的帽盖(5)的高度进行检测,将所述实际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盖(5)的高度与规定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盖(5)的高度进行比较,参考比较结果而进行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的判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该滑动件组装机将滑动紧固件(slide fastener)用滑动件(slider)进行组装,该滑动件检查装置对组装完成的滑动件进行检查。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滑动紧固件用滑动件。

    所述滑动件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组装,即,在主体上依次装设拉片、爪杆、板簧、帽盖(cover),且对帽盖进行压紧加工。

    所述滑动件是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滑动件,若爪杆的锁定爪为从主体的爪孔突出至链齿引导部(element guide portion)的锁定姿势,则爪杆的锁定爪咬入至链齿(fastener element),借此,滑动件成为锁定状态。

    若通过对拉片进行操作而使爪杆抵抗板簧的弹力进行移动,从而锁定爪为从链齿引导部拔出的非锁定姿势,则爪杆的锁定爪与链齿隔开,滑动件成为非锁定状态。

    所述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滑动件是利用滑动件组装机而组装,因此有如下情况:因拉片、爪杆、板簧、帽盖的任一个未被装设或者错误装设等,而导致组装完成的滑动件成为不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不良品。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滑动件检查装置,对滑动件是合格品还是不良品进行检查。

    所述滑动件检查装置使滑动件的拉片上下摇动,利用侦测杆(lever)与侦测单元(unit)对所述拉片的上下摇动量进行侦测,通过该拉片的上下摇动量与合格品不同而侦测其为不良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95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7-111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滑动件检查装置是通过滑动件的拉片的上下摇动量与合格品不同而设为不良品,因此,当对拉片的形状、拉片的重量不同的滑动件进行检查时,每次均需调整侦测棒(bar)的位置等,且所述调整耗费时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制成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可在短时间内检查拉片形状、拉片重量不同的滑动件是合格品还是不良品。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对利用滑动件组装机所组装成的滑动件进行检查,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6包括主体1、拉片2、爪杆3、板簧4及帽盖5,

    所述主体1包括链齿引导部1a且在载置拉片2的主体1的上表面包括爪孔1e,该链齿引导部1a可供链齿插通,该爪孔1e连通于所述链齿引导部1a,

    所述爪杆3可跨及锁定姿势与非锁定姿势而移位地装设于主体1,该锁定姿势下爪杆3的锁定爪3a从主体1的爪孔1e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该非锁定姿势下爪杆3的锁定爪3a从主体1的链齿引导部1a拔出,

    所述板簧4将所述爪杆3保持在锁定姿势,

    所述拉片2以如下方式装设于主体1,即,在未对拉片2施加外力的无负荷状态下,拉片2被保持成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无负荷姿势,在对拉片2施加有朝下的外力的负荷状态下,拉片2移位成朝下的负荷姿势,

    所述滑动件6是当拉片2为所述无负荷姿势时,所述爪杆3为锁定姿势,当拉片2为所述负荷姿势时,所述爪杆3移位成非锁定姿势,

    所述滑动件检查装置包括:

    外力施加元件,对所述拉片2施加朝下的外力及解除朝下的外力施加;及

    摄像机(camera)38,在所述拉片2为无负荷姿势时、拉片2从无负荷姿势移位成负荷姿势时、以及负荷姿势的拉片2恢复为无负荷姿势时,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且

    对由所述摄像机38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进行检测,将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爪杆3的锁定姿势及爪杆3的非锁定姿势下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而判定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所述摄像机38可对帽盖5的开口部5c至爪杆3的一部分3b进行拍摄,

    对由所述摄像机38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实际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进行检测,且

    将该实际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与爪杆3的锁定姿势及爪杆3的非锁定姿势下规定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进行比较。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所述外力施加元件可包括:拉片按压件41,将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无负荷姿势的拉片2向下按压,而使拉片2成为朝下的负荷姿势;及移动机构,使所述拉片按压件41移动。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可动体31及拉片按压件41,所述可动体31跨及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拉片按压件41安装于可动体31,且拉片按压件41与装设于滑动件6的拉片2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当所述可动体31处于上方位置时,拉片按压件41配置于比拉片2更靠上方,拉片按压件41与拉片2隔开,当可动体31处于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拉片按压件41与拉片2相接,当可动体31处于下方位置时,拉片按压件41将拉片2向下按压,且

    在可动体31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时、处于所述下方位置时、以及从所述下方位置恢复为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如此,将主体1载放于进行间歇旋转的转台(turntable)10,且依次装设拉片2、爪杆3、具有板簧4的帽盖5的滑动件组装机中,当使转台10进行间歇旋转时,可防止拉片2与拉片按压件41相干涉。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可在滑动件检查装置设置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该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对利用所述移动机构而移动的所述可动体31的所述中间位置及所述下方位置进行检测,并输出中间位置检测信号及下方位置检测信号,且

    利用所述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所输出的中间位置检测信号及下方位置检测信号、以及在下方位置检测信号之后输出的中间位置检测信号,使摄像机38分别进行拍摄动作。

    如此,在可动体31处于中间位置时、处于下方位置时、以及恢复为中间位置时,可利用摄像机38高精度地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可在所述可动体31安装摄像机38及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将摄像机38在上下方向定位,

    当可动体31处于所述上方位置时,摄像机38未被定位构件定位,摄像机38处于比滑动件6更上方的待机位置,

    当可动体31从所述上方位置移动至所述中间位置时,摄像机38被定位构件定位,摄像机38被定位在与滑动件6相向的拍摄位置,

    当可动体31从所述中间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时,摄像机38利用定位构件而保持在拍摄位置,拉片按压件41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下方移动而将拉片2向下按压。

    如此,通过使可动体31移动而可使摄像机38移动,因此使该可动体31、摄像机38移动的构成简单。

    另外,在使用转台10的滑动件组装机中,可防止滑动件6与摄像机38相干涉。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可在所述可动体31上,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地安装定位构件与摄像机安装构件35,

    所述定位构件与摄像机安装构件35利用弹簧而向下方移动,定位构件的下部及摄像机安装构件35的下部比可动体31更向下方突出,

    在所述摄像机安装构件35的下部安装摄像机38,

    若所述可动体31从上方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则所述定位构件及摄像机安装构件35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下方移动,

    当所述可动体31移动至中间位置时,摄像机38被定位构件定位,且摄像机38被定位在拍摄位置,

    当所述可动体31从中间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时,所述弹簧伸长,所述定位构件、摄像机安装构件35不会移动而将摄像机38保持在拍摄位置。

    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中,所述滑动件6包括具有板簧4的帽盖5,

    对所述摄像机38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实际的板簧4的位置与厚度及实际的帽盖5的高度分别进行检测,将该实际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盖5的高度与规定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帽盖5的高度进行比较,参考比较结果而进行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的判定。

    如此,可高精度地判定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拍摄滑动件6所得的图像对爪杆3的位置进行检测,且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进行比较,借此,判定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因此,在拉片2的形状、拉片2的重量不同的滑动件6的情况下,只变更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即可,所以可在短时间内检查是合格品还是不良品。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进行组装的滑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组装成的滑动件的纵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在主体装设有拉片的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图4中的拉片为无负荷状态的滑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图4中的拉片为负荷状态的滑动件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图8的右侧视正面图。

    图10是利用摄像机对拉片为无负荷状态的滑动件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

    图11是利用摄像机对拉片为负荷状态的滑动件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

    符号的说明

    1:主体

    1a:链齿引导部

    1b:上片

    2:拉片

    2a:链环部

    2b:抓手部

    2c:枢轴

    3:爪杆

    3a:锁定爪

    4:板簧

    5:帽盖

    6:滑动件

    10:转台

    31:可动体

    32:气缸(移动源)

    36:照明安装构件

    38:摄像机

    41:拉片按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利用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进行组装的滑动件包括主体1、拉片2、爪杆3、板簧4以及帽盖5。利用滑动件组装机在主体1上依次装设拉片2、爪杆3,且将安装有板簧4的帽盖5以覆盖爪杆3的方式装设于主体1之后,将所述帽盖5对主体1压紧,借此,组装图2所示的滑动件。

    主体1具有可供链齿插通的链齿引导部1a,并且在上片1b具有前方安装部1c、后方安装部1d及向链齿引导部1a开口的爪孔1e。

    拉片2在前后方向一侧具有链环(ring)部2a,并且在前后方向另一侧具有抓手部2b。拉片2以如下方式装设:使链环部2a的枢轴2c位于主体1的前方安装部1c与后方安装部1d之间而载置于主体1的上片1b上。

    爪杆3以如下方式装设:在主体1的前方安装部1c与后方安装部1d之间,跨越拉片2的枢轴2c,且使爪杆3的锁定爪3a从爪孔1e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

    板簧4预先安装于帽盖5,且以如下方式安装:以横跨的方式载置于前方安装部1c、后方安装部1d。

    帽盖5以如下方式安装:嵌合于前方安装部1c、后方安装部1d而装设在主体1的上片1b上,且通过将帽盖5的左右两侧面压紧,而固定于前方安装部1c、后方安装部1d。

    如图2所示,多个零件组装而成的滑动件6若为未对拉片2施加外力的无负荷状态,则板簧4与爪杆3相接,将爪杆3利用板簧4保持在锁定姿势,该锁定姿势下使锁定爪3a从爪孔1e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从而锁定爪3a咬入至未图示的链齿,借此,滑动件6成为锁定状态,不会沿链齿移动。

    无负荷状态的拉片2为如下的无负荷姿势:枢轴2c与爪杆3相接,拉片2载置于主体1的上片1b(即,上表面)。

    通过用手抓着拉片2的抓手部2b将其向滑动件6的移动方向拉拽,拉片2的枢轴2c会向上方移动,而爪杆3使板簧4变形,且爪杆3向上方摇动,从而爪杆3成为非锁定姿势,该非锁定姿势下锁定爪3a从链齿引导部1a拔出。借此,滑动件6成为沿链齿移动自如的非锁定状态。

    通过手放开拉片2的抓手部2b,爪杆3利用板簧4的弹力而恢复为图2所示的锁定姿势,从而滑动件6成为锁定状态。

    即,所述滑动件6是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滑动件。

    如图3中概略性所示,本发明的滑动件组装机是在作为旋转盘的转台10的周围,沿转台10的旋转方向隔开间隔而安装有以下装置:零件供给装置,例如为主体供给装置20、拉片供给装置21、爪杆供给装置22及帽盖供给装置23;帽盖压紧装置24;滑动件检查装置25;及滑动件排出装置26,所述转台10每隔规定角度地沿箭头方向进行间歇旋转。

    转台10为圆盘状,在其周缘部沿旋转方向以等间隔具有多个主体支撑部,所述主体支撑部例如为收容凹部10a,支撑滑动件的主体1使之无法移动。

    所述滑动件组装机以如下方式组装滑动件。

    使转台10间歇旋转而使一个收容凹部10a与主体供给装置20相向,从所述主体供给装置20供给主体1将其载放于收容凹部10a。

    之后,通过转台10的旋转而使载放有主体1的收容凹部10a与拉片供给装置21相向,利用该拉片供给装置21供给拉片2将其装设于主体1。

    以下同样地,利用爪杆供给装置22供给爪杆3将其装设于主体1,利用帽盖供给装置23供给安装有板簧4的帽盖5将其装设于主体1。

    然后,利用帽盖压紧装置24将帽盖5对主体1压紧而组装完成,制成滑动件。

    利用滑动件检查装置25对该组装完成的滑动件进行检测,利用滑动件排出装置26从转台10的收容凹部10a分选排出至未图示的合格品收集部与不良品收集部。

    如图4所示,转台10包括圆盘12及多个主体载放体13,所述圆盘12绕纵轴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组装机本体11,所述多个主体载放体13在该圆盘12的周围沿周向隔开间隔而安装,各主体载放体13以在上表面及外周侧面开口的方式具有收容凹部10a,在所述收容凹部10a中将主体1以无法移动的方式嵌入而载放,且该收容凹部10a成为转台10的主体支撑部。

    在各主体载放体13的收容凹部10a的外周附近,安装有拉片支承台10b。

    图4中,为了易于理解,而图示有两个主体载放体13,但实际上如图3所示,安装有三个以上的主体载放体13。

    另外,也可将圆盘12与主体载放体13设为一体。

    如图4的左侧及图5所示,主体1嵌入至收容凹部10a而载放。

    在该载放完的主体1上,将拉片2以链环部2a与前方安装部1c嵌合的方式载置于上片1b(上表面),且以抓手部2b比主体1及主体载放体13更向外周侧伸出的方式装设。

    因为如此装设拉片2,所以有拉片2因抓手部2b的重量而从主体1下落的情况,因此,设置拉片支承台10b,使拉片2的抓手部2b与该拉片支承台10b相接而使拉片2不会从主体1下落。

    如图2所示,组装完成的滑动件6是包括主体1、拉片2、爪杆3、板簧4及帽盖5的滑动件。如图4的右侧及图6所示,若为未对拉片2施加外力的无负荷状态,则拉片2在如上所述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无负荷姿势下为大致水平,此姿势下拉片2的抓手部2b比主体1、帽盖5更向外周侧伸出。

    若拉片2为载置于主体1的无负荷姿势,则拉片2的一面或其一部分与主体1的上片1b相接,且爪杆3的锁定爪3a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从而爪杆3为锁定姿势。

    当施加朝下的外力将拉片2的抓手部2b向下按压,而拉片2为负荷状态时,如图7所示,拉片2成为朝下的负荷姿势,该姿势下以与主体1的上表面相接的部分为支点而抓手部2b向下移动,链环部2a向上移动。即,与抓着拉片2的抓手部2b并进行拉拽时同样地,成为朝下的负荷姿势,该姿势下拉片2的枢轴2c向上移动。

    若拉片2为负荷姿势,则拉片2的一面或其一部分与主体1的上片1b相接,且爪杆3的锁定爪3a从链齿引导部1a拔出,从而爪杆3为非锁定姿势。

    如图2所示,从侧面看时拉片2的厚度从抓手部2b到链环部2a均相同,但并不限于此,拉片2也可为厚度从抓手部2b到链环部2a不同的形态或具有凹凸的形态等。

    对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的检查进行说明。

    当在未对滑动件6的拉片2施加外力的无负荷状态下时,拉片2如图6所示,在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无负荷姿势下,爪杆3未接触于板簧4,且爪杆3的锁定爪3a从主体1的爪孔1e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从而爪杆3为锁定姿势。

    当从图6的状态对拉片2的抓手部2b施加朝下的外力而将拉片2向下按压,使拉片2成为负荷状态时,如图7所示,拉片2成为朝下的负荷姿势。借此,拉片2的枢轴2c向上方移动,爪杆3接触于板簧4而使板簧4向上方变形且向上方移动,并且锁定爪3a从主体1的链齿引导部1a拔出,从而爪杆3为非锁定姿势。

    若从图7的状态解除按压拉片2的抓手部2b的朝下的外力施加,板簧4会恢复为原本的状态,爪杆3的锁定爪3a会突出至主体1的链齿引导部1a,从而爪杆3成为锁定姿势。

    如此,若当使拉片2成为无负荷状态、负荷状态、无负荷状态时,爪杆3会成为锁定姿势、非锁定姿势、锁定姿势,滑动件便为合格品。

    当如上所述使拉片2成为无负荷状态、负荷状态、无负荷状态时,爪杆3并未成为锁定姿势、非锁定姿势、锁定姿势的滑动件为不良品。

    如图6及图7所示,滑动件6的爪杆3的锁定爪3a从外部不可见,因此,从外部无法看见该锁定爪3a是突出至主体1的链齿引导部1a还是拔出,而无法确认爪杆3是锁定姿势还是非锁定姿势。

    本发明中,帽盖5如图1所示为朝下的U字状,且在左右两侧面具有开口部5c,该开口部5c向下表面开口,因为在帽盖5与主体1的上片1b(上表面)之间具有开口,所以着眼于通过所述开口从外部可见锁定姿势的爪杆3及非锁定姿势的爪杆3的一部分的情况,利用该爪杆3的从外部可见的一部分的位置来对锁定爪3a是突出至主体1的链齿引导部1a的锁定姿势还是拔出的非锁定姿势进行判断,而检查滑动件6的合格品、不良品。

    即,本发明进行爪杆位置检查。

    若滑动件6为合格品,则当如图6所示爪杆3为锁定姿势时,爪杆3的从外部可见的一部分3b在较低的位置,当如图7所示爪杆3为非锁定姿势时,爪杆3的从外部可见的一部分3b在较高的位置,因此,预先规定合格品的滑动件6的爪杆3为锁定姿势及爪杆3为非锁定姿势时的所述爪杆3的一部分3b的规定位置,当实际上检查滑动件6时,对爪杆3的一部分3b的实际位置进行检测,若该检测位置与规定位置一致则为合格品,若不一致便为不良品。

    本发明不仅对滑动件6的爪杆3的一部分3b的位置进行检测,且对滑动件6的帽盖5的高度、板簧4的位置及厚度进行检测,若与规定高度、规定位置、规定厚度一致则为合格品,若不一致便为不良品。

    即,本发明进行帽盖高度检查、板簧位置检查、板簧厚度检查。

    在所述说明中,所谓一致、不一致包含如下情况:规定容许范围,若在该容许范围内则为一致,若超出容许范围则为不一致。

    滑动件6的爪杆位置检查、帽盖高度检查、板簧位置检查、板簧厚度检查难以通过目测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利用摄像机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基于拍摄出的图像来检查位置、高度。

    参照图8、图9对滑动件检查装置25进行说明。

    组装机本体11包括平板(plate)14,该平板14比圆盘12位于更靠上方且不会旋转。

    安装于平板14的安装构件30包括引导件30a,且沿该引导件30a在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有可动体31,该上下方向即接近滑动件6的方向及远离滑动件6的方向。

    在安装构件30上安装有气缸(cylinder)32,该气缸32的可动杆(活塞杆(piston rod))32a连结于可动体31。

    通过使该气缸32的可动杆32a进行伸缩动作,而使可动体31在上下方向移动。可动体31是作为使后述的拉片按压件41移动的移动机构。

    在可动体31上,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安装有作为定位构件的左右一对杆体33。所述左右一对杆体33在转台10的旋转方向即左右方向两侧相隔开,且固定于平板34,该平板34比可动体31的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

    在平板34的左右两侧,朝向下方安装有摄像机安装构件35与照明安装构件36。

    跨及平板34与可动体31而安装拉伸弹簧(spring)37,借此,使平板34与可动体31的上表面相接,且使一对杆体33及摄像机安装构件35、照明安装构件36比可动体31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

    在摄像机安装构件35的下部,以如下方式安装有摄像机38,即,该摄像机38比主体载放体13更向左右一侧伸出,且朝向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的一侧面。

    在照明安装构件36的下部,以如下方式安装有照明39,即,该照明39比主体载放体13更向左右另一侧伸出,且朝向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面。

    左右一对杆体33比可动体31的下表面更向下方突出,且与主体载放体13的上表面上的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的两侧方相向。在各杆体33的下部,以可调整高度的方式安装有螺钉等止动件(stopper)40。若该止动件40接触于主体载放体13的上表面,则摄像机38、照明39在上下方向被定位成与滑动件6在左右方向上相向。

    即,具有止动件40的杆体33是定位构件,将摄像机38、照明39定位成与滑动件6在左右方向上一致为同一高度。

    在可动体31上,以如下方式安装有拉片按压件41,即,该拉片按压件41与滑动件6的拉片2的抓手部2b在上下方向上相向。

    所述拉片按压件41与可动体31一体地上下移动。因此,拉片按压件41是作为外力施加元件,将拉片2向下方按压及解除按压,而对拉片2施加朝下的外力及解除朝下的外力施加。

    接下来,对滑动件6的检查动作进行说明。

    当未进行检查动作时,使气缸32的可动杆32a进行缩短动作而使可动体31处于图8、图9所示的上方位置。

    当可动体31在上方位置时,平板34与可动体31的上表面相接,摄像机38、照明39及止动件40在比主体载放体13的上表面更上方的待机位置,从而当转台10进行间歇旋转时不会与滑动件6相干涉。

    拉片按压件41比摄像机38、照明39、止动件40位于更上方。

    当开始检查时,将照明39点灯,并且使气缸32的可动杆32a进行伸长动作而使可动体31从上方位置向下方移动,从而使一对杆体33及摄像机38、照明39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下方移动。

    当可动体31从上方位置下降且移动至规定的中间位置时,安装于一对杆体33的止动件40与主体载放体13的上表面相接。借此,摄像机38被定位在与滑动件6的帽盖5部分的一侧面相向的拍摄位置,并且照明39被定位在与滑动件6的另一侧面的帽盖5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位置,从而在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一侧配置有摄像机38,在另一侧配置有照明39。

    此时,如图6的虚拟线所示,拉片按压件41与拉片2的抓手部2b相接,但不会将抓手部2b向下按压。

    即,当可动体31在中间位置时,滑动件6的拉片2为无负荷姿势,即,拉片2以无负荷状态载置于主体1的上表面。

    所述说明中,中间位置可为以下任一位置: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的靠上方位置的位置、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的靠下方位置的位置、及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的中央位置。即,所谓中间位置是指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的位置。

    当可动体31从上方位置下降至规定的中间位置,而摄像机38与照明39配置于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时,利用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如图10所示,在所拍摄出的图像上,滑动件6的帽盖5部分中,比帽盖5的外侧面5a更外侧部分及比内侧面5b更内侧部分变亮,帽盖5、爪杆3的可见的部分3b及板簧4变暗。即,因为光对滑动件6的另一侧面进行照射,且利用摄像机38从滑动件6的一侧面进行拍摄,所以成为此种图像。

    另外,因拉片2为大致水平,所以拉片2的链环部2a不会造成妨碍,而可良好地对爪杆3的一部分3b、板簧4、帽盖5进行拍摄。

    通过利用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检测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例如,预先在主体1规定基准位置6A,根据从该基准位置6A到检查部分3A的距离H1而对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进行检测。

    将该检测出的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预先设定的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比较而进行判定。

    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不一致,则爪杆3的锁定爪3a未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因此判定爪杆3并非锁定姿势。

    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一致,则爪杆3的锁定爪3a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因此判定爪杆3为锁定姿势。

    借此,可检查当使拉片2为无负荷状态时,爪杆3是否为锁定姿势。

    通过对图10所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帽盖5的高度进行检测。例如,将帽盖5的外侧面5a的前后方向两侧的检查部分5A、检查部分5A的位置作为距基准位置6A的距离而检测出,借此,设为帽盖5的高度。

    将该检测出的帽盖5的检查部分5A、检查部分5A的位置(实际的帽盖5的高度)与预先设定的帽盖5的检查部分5A、检查部分5A的位置(规定的帽盖5的高度)比较而进行判定。

    若实际的帽盖5的高度与规定的帽盖的高度一致,则判断帽盖5正确地装设于主体1,若不一致,则判定帽盖5未被正确地装设。

    例如,当主体1与帽盖5之间隔着异物时,实际的帽盖5的高度变得高于规定的帽盖5的高度。

    另外,若帽盖5的前后方向的高度相同,则判断帽盖5是以水平姿势安装,当帽盖5的前后方向的高度不同时,则判定帽盖5是以向前后方向倾斜的姿势安装。

    通过对图10所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板簧4的位置进行检测。例如,将板簧4的前后方向两侧的检查部分4A、检查部分4A的位置作为距基准位置6A的距离而检测出。

    将该检测出的板簧4的检查部分4A、检查部分4A的位置(实际的板簧的位置)与预先规定的板簧4的检查部分4A、检查部分4A的位置(规定的板簧4的位置)比较而进行判定。

    若实际的板簧4的位置与规定的板簧4的位置一致,则判定板簧4被正确地装设,若不一致,则判定板簧4未被正确地装设。

    例如,若板簧4未载置于主体1的前方安装部1c、后方安装部1d中的一安装部或两安装部,则板簧4的位置相对于规定的位置向下方偏移,若前方安装部1c、后方安装部1d与板簧4之间隔着异物,则板簧4的位置变得高于规定的位置。

    通过对图10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板簧4的厚度进行检测。例如,对板簧4的前后方向中间的检查部分4B的厚度进行检测。

    将该检测出的板簧4的检查部分4B的厚度(实际的板簧4的厚度)与预先规定的板簧4的检查部分4B的厚度(规定的板簧4的厚度)比较而进行判定。

    若实际的板簧4的厚度与规定的板簧4的厚度一致,则判定板簧4在所述板簧4的宽度方向上为水平,若不一致,则判定板簧4在宽度方向上倾斜。

    若从所述止动件40与主体载放体13的上表面相接的状态,使气缸32的可动杆32a进一步进行伸长动作,则一面使拉伸弹簧37伸长,一面使可动体31从规定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向下方移动,该规定的中间位置是可动体31从上方位置下降到的位置,且在该位置下摄像机38与照明39配置于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借此,拉片按压件41将拉片2的抓手部2b向下按压,但因为止动件40与主体载放体13的上表面相接,一对杆体33不会向下方移动,所以摄像机38、照明39保持在所述拍摄位置。

    然后,当可动体31移动至规定的下方位置时,利用拉片按压件41将拉片2向下按压,而使拉片2成为被施加有朝下的外力的负荷状态,从而拉片2成为图7所示的朝下的负荷姿势。

    此时,因为拉片支承台10b会造成妨碍,所以如图7所示,使拉片支承台10b向下方移动。

    例如图8、图9所示,在拉片支承台10b上连结作动杆50,利用设于组装机本体11的气缸51使钩形片52向下方移动而卡止于作动杆50的卡止片50a,从而使拉片支承台10b向下方移动。

    当可动体31处于下方位置时,利用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所述图像如图11所示。

    因为拉片2为朝下的负荷姿势,所以拉片2的链环部2a不会造成妨碍,而可良好地进行拍摄。

    通过对图11所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与所述同样地,将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作为距基准位置6A的距离H2而检测出。

    将该检测出的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即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预先规定的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即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比较而进行判定。

    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一致,则判定为爪杆3的锁定爪3a从链齿引导部1a拔出,爪杆3为非锁定姿势,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不一致,则判定为爪杆3的锁定爪3a未从链齿引导部1a拔出,爪杆23不为非锁定姿势。

    借此,可检查当使拉片2为负荷状态时,爪杆3是否为非锁定姿势。

    通过对图11所示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与所述同样地对帽盖5的实际的高度进行检测。

    将该检测出的帽盖5的实际高度与规定的帽盖5的规定高度比较而进行判定。

    若实际的帽盖5的高度与规定的帽盖5的高度一致,则判定为帽盖5被牢固地压紧于主体1而不会移动,若不一致,则判定为帽盖5的压紧不牢固或并未压紧,会因拉片2而向上方移动。

    若在可动体31处于规定的下方位置之后,使气缸32的可动杆32a进行缩短动作而使可动体31向上方移动,则拉片按压件41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上方移动,借此,拉片按压件41与拉片2的抓手部2b隔开。

    而且,通过使气缸32的可动杆32a进一步进行缩短动作,而使拉伸弹簧37收缩,从而一对杆体33、摄像机38、照明39与可动体31一起向上方移动而处于所述上方位置。

    如此,使可动体31从规定的下方位置向上方移动而处于规定的中间位置时,利用摄像机38再次对主体1进行拍摄。

    所述图像与图10所示的图像相同,对该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而对爪杆3的检查部分3A的位置、板簧4的检查部分4A的位置、检查部分4B的厚度进行检测,将这些位置、厚度分别与规定的位置、厚度比较而进行判定。

    借此,可检查当使拉片2从负荷状态成为无负荷状态时,爪杆3是否为锁定姿势。

    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一致,则判定为爪杆3利用板簧4而恢复为原本的状态,锁定爪3a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从而爪杆3为锁定姿势,若实际的爪杆3的位置与规定的爪杆3的位置不一致,则判定为因板簧4的弹性不够或未装设板簧4等,而爪杆3的锁定爪3a未突出至链齿引导部1a,从而爪杆3不为锁定姿势。

    根据实际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与规定的板簧4的位置、厚度的一致、不一致,以所述方式进行判定。

    如上所述,进行拉片2为无负荷状态时的检查、拉片2为负荷状态时的检查、及拉片2从负荷状态成为无负荷状态时的检查,将在以上检查中均判断为正确地被装设的滑动件6设为合格品,在以上检查中即便仅有一次判断为未正确地被装设也将该滑动件6设为不良品。

    为了如上所述配合可动体31处于规定的中间位置的时间及处于规定的下方位置的时间,利用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而如图8、图9所示,设置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对可动体31的中间位置、下方位置进行检测,利用该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的检测信号使摄像机38进行拍摄动作,例如使快门(shutter)进行动作,借此,可配合可动体31处于中间位置的时间及处于下方位置的时间,利用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如图8及图9所示,可动体位置检测元件60包括:检测块61,安装于可动体31;及第一传感器(sensor)63、第二传感器64,在上下方向上隔开地设于托架(bracket)62,且通过对检测块61进行检测而输出检测信号,该托架62安装于安装构件30。

    而且,当可动体31处于中间位置时,第一传感器63检测到检测块61,并输出中间位置检测信号。当可动体31处于下方位置时,第二传感器64检测到检测块61,并输出下方位置检测信号。

    第一传感器63的中间位置检测信号及第二传感器64的下方位置检测信号被输入至未图示的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当被输入第一传感器63的检测信号及第二传感器64的检测信号时,输出摄像机38的拍摄信号,从而摄像机38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借此,当可动体31处于中间位置时,可利用摄像机38高精度地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并且当可动体31处于下方位置时,可利用摄像机38高精度地对滑动件6进行拍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摄像机作为摄像机38,且使用发光二极管灯(LED lamp)作为照明39,但并不限于此,可使用各种摄像机、照明。

    所述实施方式中,将摄像机38与照明39相向地设于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的两侧,但也可将摄像机38与照明39设于滑动件6的左右方向的同一侧,或者也可不设置照明39。

    另外,以上是使摄像机38跨及比滑动件6更靠上方的上方位置和与滑动件6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拍摄位置而上下移动,但也可将摄像机38固定于拍摄位置,或者也可使摄像机38在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上跨及待机位置与拍摄位置而移动。

    另外,也可不对板簧4的位置、厚度与帽盖5的高度中的两个或一个进行检测。

    关 键  词:
    滑动 组装 检查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滑动件组装机的滑动件检查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5900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