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上 盖和包含有该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烹饪器具,其功能各异,可以 满足消费者的多种烹饪需求。
目前市场中常见的煲体或锅体类烹饪器具中多设置有密封圈,将密封 圈安装于烹饪器具的上盖与煲体或锅体之间,使该烹饪器具在烹煮食材时 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密封圈安装于烹饪器具的上盖内,但现有技术中烹饪 器具的上盖内固定密封圈的装置过于复杂,增大了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生产 制造难度,或烹饪器具的上盖与密封圈连接不够稳固,使烹饪器具在使用 时存在密封圈错位,甚至密封圈掉落的危险,严重影响了烹饪器具的气密 性,进而影响了烹饪器具的烹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组装、安全可靠的烹饪 器具的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烹饪器具的上盖 的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易于生产组装、结构稳固、安全可靠、具有更好的气 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 上盖,包括:密封圈和内盖;沿所述内盖的周向、在所述内盖的内壁面上离所 述内盖的开口同一距离处设置有向所述内盖的中心凸出的多个凸肩,每一所述 凸肩包括倾斜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过所述内盖的所述开口的平面间的夹角 在-30°至88°之间;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内盖内,且所述密封圈的外边缘 可支撑在所述凸肩上。
凸肩中的导向部可用以支撑密封圈的外边缘,防止密封圈的外边缘脱离凸 肩,导向部与过内盖的开口的平面间的夹角在-30°至88°之间,在上述的角 度范围之内,导向部均可对密封圈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多个凸肩与密 封圈的外边缘相连接,可对密封圈的外边缘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进而将密封 圈固定于内盖中,密封圈的安装更为方便,便于消费者对该烹饪器具的上盖 进行清洗;此外,多个凸肩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密封圈脱离内盖,结构更为安 全可靠。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上盖还可以具有如 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肩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且小于等于 24个,多个所述凸肩沿所述内盖的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内盖的内壁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肩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 一端均与所述内盖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且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内盖的径向向所述内盖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密封圈的边 缘支撑于所述支撑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的长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 等于10mm,且所述支撑部的形状为直板面、弯折板面或曲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内盖的内壁面组成安 装位,所述密封圈的边缘可容纳于所述安装位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内盖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支撑部与 所述内盖的内壁面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盖的内壁面固 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向所述内盖的中心方向凸出,所述密封 圈的边缘支撑在所述自由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内盖的内壁面间的距离 在所述内盖的径向上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10mm,且所述自由端的形状 为直板面、弯折板面或曲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肩与所述内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 密封圈为横截面形状呈“Y”形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上盖,所述 上盖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
装配有该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电压力锅结构相对更为简单,更易于生产制造 和组装;该上盖可更好的将密封圈固定于内盖内部,使上盖与电压力锅的锅体 盖合时,密封圈与上盖的连接更为稳固,进而使电压力锅的气密性更好,防止 出现蒸汽外泄的情况,更为安全、可靠,使该电压力锅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有 助于提高该电压力锅的销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 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 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结构示意 图;
图3是包括有图1所示的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电压力锅的结构示意 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所述电压力锅中所述密封圈未安装位时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所述电压力锅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密封圈,2内盖,21凸肩,211导向部,212支撑部,22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 具的上盖,包括:密封圈1和内盖2;沿所述内盖2的周向、在所述内盖2的 内壁面上离所述内盖2的开口同一距离处设置有向所述内盖2的中心凸出的多 个凸肩21,每一所述凸肩21包括倾斜的导向部211,所述导向部211与过所 述内盖2的所述开口的平面间的夹角在-30°至88°之间;所述密封圈1安装 于所述内盖2内,且所述密封圈1的外边缘可支撑在所述凸肩21上。
凸肩中的导向部可用以支撑密封圈的外边缘,防止密封圈的外边缘脱离凸 肩,导向部与过内盖的开口的平面间的夹角在-30°至88°之间,在上述的角 度范围之内,导向部均可对密封圈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多个凸肩与密 封圈的外边缘相连接,可对密封圈的外边缘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进而将密封 圈固定于内盖中,密封圈的安装更为方便,便于消费者对该烹饪器具的上盖 进行清洗;此外,多个凸肩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密封圈脱离内盖,结构更为安 全可靠。
具体地,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所述凸肩21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且 小于等于24个,多个所述凸肩21沿所述内盖2的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内盖2 的内壁面上。
一般来说凸肩的数量越多,对与密封圈的限位效果越好,根据密封圈的具 体材质以及该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具体尺寸而言,凸肩的数量可为3至24个; 另外,均匀设置与内壁面上的多个凸肩可对密封圈的外边缘进行更好的限 位,使密封圈与内盖的连接更为稳固。
具体地,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所述凸肩21还包括:支撑部212, 所述支撑部212的一端均与所述内盖2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 部2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部212沿所述内盖2的径向向所述内盖2 的中心方向延伸,所述密封圈1的边缘支撑于所述支撑部212上。
支撑部和导向部均与内盖的内壁面相连接,并且支撑部还与导向部相连 接,使支撑部、导向部、内盖的内壁面三者的截面形成三角形,众所周知,三 角形截面十分稳固,可提高凸肩的强度,并防止凸肩发生形变。
当然,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所述支撑部212的长度大于等于1mm 且小于等于10mm,且所述支撑部212的形状为直板面、弯折板面或曲面,在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12为直板面。
根据密封圈的截面形状的不同可选择不同形状的支撑部,使支撑部与密封 圈更好的接触,并对密封圈进行限位。
具体地,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在所述支撑部212与所述内盖2的内 壁面组成安装位22,所述密封圈1的边缘可容纳于所述安装位22中。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在所述内盖2的轴向方向上, 所述支撑部212与所述内盖2的内壁面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密封圈1的厚度。
支撑部与内盖的内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密封圈的厚度,可使密封圈装入安 装位后,密封圈与内壁面之间仍存在间隙,这样的结构可实现密封圈的动态密 封,防止蒸汽外泄,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具体地,如图1和图3至图5所示,所述凸肩21与所述内盖2为一体式 结构,所述凸肩21为所述内盖2的周向的侧壁向所述内盖2的中心冲压而成; 所述密封圈1,如图3-5所示,为横截面形状呈“Y”形的密封圈1。
凸肩与内盖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该结构更易于生产制造,减少生产制 造所需的工序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凸肩与内盖之间的 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对称的“Y” 形,可提高密封效果并易于密封圈的安装。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包括有实施例一中的部分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 二中不再设置有所述支撑部212,即导向部211直接形成凸肩21,以下具体说 明实施例二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211的一端与所 述内盖2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向所述内盖2的中 心方向凸出,所述密封圈1的边缘支撑在所述自由端上。
导向部的一端与内盖的内壁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安装有该导向部的 烹饪器具的上盖结构更为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内盖2的内壁面间的距离在所述 内盖2的径向上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10mm,且所述自由端的形状为直 板面、弯折板面或曲面,在本实施中,所述自由端的形状为直板面。
根据密封圈的截面形状的不同可选择不同形状的支撑部,使支撑部与密封 圈更好的接触,并对密封圈进行限位。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部211与所述内盖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 导向部211为所述内盖2的周向的侧壁向所述内盖2的中心冲压而成;所述密 封圈为横截面形状呈“Y”形的密封圈。
导向部与内盖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该结构更易于生产制造,减少生产 制造所需的工序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导向部与内盖之 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对称的 “Y”形,可提高密封效果并易于密封圈的安装。
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力锅,包 括上盖,所述上盖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上盖。
装配有该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电压力锅结构相对更为简单,更易于生产制造 和组装;该上盖可更好的将密封圈固定于内盖内部,使上盖与电压力锅的锅体 盖合时,密封圈与上盖的连接更为稳固,进而使电压力锅的气密性更好,防止 出现蒸汽外泄的情况,更为安全、可靠,使该电压力锅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有 助于提高该电压力锅的销量。
综上所述,凸肩中的导向部可用以支撑密封圈的外边缘,防止密封圈的外 边缘脱离凸肩,导向部与过内盖的开口的平面间的夹角在-30°至88°之间, 在上述的角度范围之内,导向部均可对密封圈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多 个凸肩与密封圈的外边缘相连接,可对密封圈的外边缘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进而将密封圈固定于内盖中,密封圈的安装更为方便,便于消费者对该烹饪器 具的上盖进行清洗;此外,多个凸肩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密封圈脱离内盖,结 构更为安全可靠;此外,装配有该烹饪器具的上盖的电压力锅结构相对更为简 单,更易于生产制造和组装;该上盖可更好的将密封圈固定于内盖内部,使上 盖与电压力锅的锅体盖合时,密封圈与上盖的连接更为稳固,进而使电压力锅 的气密性更好,防止出现蒸汽外泄的情况,更为安全、可靠,使该电压力锅更 受消费者的青睐,有助于提高该电压力锅的销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 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 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 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 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 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