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泡器.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870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7 CN 203828709 U (21)申请号 201320815178.2 (22)申请日 2013.12.11 A47J 3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林聪颖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72)发明人 林聪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胡福恒 (54) 实用新型名称 冲泡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泡器, 包括一主容器, 围构有一第一容室 ; 及一冲泡容器, 围构有一第 二容室 ; 主容器与冲泡容器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抵 结构与。
2、一第二卡抵结构, 并且冲泡容器能以至少 二角度而置入主容器的第一容室, 当冲泡容器以 第一角度置入主容器时, 冲泡容器的滴漏口接触 于主容器在第一容室的内表面而呈封闭状态, 当 冲泡容器以第二角度置入主容器时, 第一卡抵结 构与第二卡抵结构相卡抵而让冲泡容器悬空于主 容器并且滴漏口呈开放状态。冲泡容器能以二角 度而置入主容器内, 能进行冲、 浸泡或悬空过滤滴 漏作业, 并且使用者可在一角度时先将咖啡粉或 茶叶浸泡一段时间后, 再将冲泡容器取出换成另 一角度来进行滴漏, 以控制咖啡或茶叶的冲泡浓 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28709 U CN 203828709 U 1/1 页 2 1. 一种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 : 一主容器, 围构有一第一容室并设有一第一开口 ; 一冲泡容器, 围构有一第二容室及在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开口及至少一滴漏口 ; 其中该主容器与该冲泡容器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抵结构与一第二卡抵结构, 并且该冲泡 容器能以至少二角度而置入该主容器的第一容室,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 时, 该冲泡容器的滴漏口接触于该主容器在该第一容室的内表面而呈封闭状态, 当该冲泡 容器以第二。
4、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第一卡抵结构与该第二卡抵结构相卡抵而让该冲泡容 器悬空于该主容器并且该滴漏口呈开放状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抵结构包含一凸块, 所述第二 卡抵结构包含一凹槽, 当所述冲泡容器以第二角度置入所述主容器时, 所述凸块卡入所述 凹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室的内表面设 有至少一抵撑肋, 当所述冲泡容器以第二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抵顶于所述抵 撑肋。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泡容器在所述第二容室的内表面 设有复数凸肋。 5. 如权利要求 。
5、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泡容器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设 有一往外延伸的凸缘, 所述主容器在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设有一凹口,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 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的凸缘抵顶于该主容器在第一开口的边缘, 并且所述 凸缘与所述凹口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泡容器在靠近所述滴漏口的一端 设有一呈环状的底座, 该底座围绕该滴漏口, 并且该滴漏口高于该底座的底部。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泡容器的断面概呈椭圆形, 该冲泡 容器的口径由所述第一开口往所述滴漏口缩减。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6、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泡容器与所述主容器的断面皆概 呈椭圆形,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与该主容器的长轴方向 相互平行,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二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与该主容器的长轴方向 相互垂直。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更包含一杯盖, 该杯盖能盖合于所述主容 器的第一开口, 该杯盖的表面与所述冲泡容器的底部结构相对应而可供该冲泡容器置放并 卡抵定位。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泡器, 其特征在于, 更包含一杯盖, 该杯盖能盖合于所述主 容器的第一开口, 该杯盖设有一供汤匙固定的夹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
7、828709 U 2 1/4 页 3 冲泡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泡器, 特别是一种咖啡或茶叶用的冲泡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准及经济所得的提升, 饮用咖啡的人口逐渐增加, 咖啡连锁店也随处 可见 ; 目前制作咖啡的方式多种, 而不同制作方式会有不同风味口感 ; 以常见的冲泡式来 说, 其制作方式主要先将咖啡粉置放在装有滤纸的冲泡器上, 再将热开水倒入, 使得热开水 通过咖啡粉时能溶出咖啡成分, 最后会再经过滤纸而获得供饮用的咖啡 ; 冲泡器通常是跨 置在容器顶部, 让咖啡液能通过滤纸并流入容器内 ; 然而, 此种冲泡方式无法直接控制液体 停留在滤纸内的时间, 。
8、使得冲泡后的咖啡液浓度常会因为流速温度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而 容易有浓度过淡或过浓的情况发生, 是以如何提供一种能控制冲泡浓度的冲泡器即为业界 有待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泡器, 其可供使用者能控制咖啡 的冲泡浓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泡器, 包含一主容器及一冲泡容器 ; 0006 该主容器围构有一第一容室并设有一第一开口 ; 该冲泡容器围构有一第二容室及 在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开口及至少一滴漏口 ; 其中该主容器与该冲泡容器分别设有一第 一卡抵结构与一第二卡抵结构,。
9、 并且该冲泡容器能以至少二角度而置入该主容器的第一容 室,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的滴漏口接触于该主容器在第 一容室的内表面而呈封闭状态,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二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第一卡抵结 构与该第二卡抵结构相卡抵而让该冲泡容器悬空于该主容器并且该滴漏口呈开放状态。 0007 所述第一卡抵结构包含一凸块, 所述第二卡抵结构包含一凹槽, 当所述冲泡容器 以第二角度置入所述主容器时, 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 0008 所述主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室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抵撑肋, 当所述冲泡容器以第二 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抵顶于所述抵撑肋。 0009 所述冲泡容器在。
10、所述第二容室的内表面设有复数凸肋。 0010 所述冲泡容器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设有一往外延伸的凸缘, 所述主容器在所述 第一开口的边缘设有一凹口,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的凸 缘抵顶于该主容器在第一开口的边缘, 并且所述凸缘与所述凹口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0011 所述冲泡容器在靠近所述滴漏口的一端设有一呈环状的底座, 该底座围绕该滴漏 口, 并且该滴漏口高于该底座的底部。 0012 所述冲泡容器的断面概呈椭圆形, 该冲泡容器的口径由所述第一开口往所述滴漏 口缩减。 说 明 书 CN 203828709 U 3 2/4 页 4 0013 所述冲泡容器与所述主容器的断面。
11、皆概呈椭圆形,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一角度置入 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与该主容器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 当该冲泡容器以第二角度置入 该主容器时, 该冲泡容器与该主容器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0014 所述的冲泡器, 更包含一杯盖, 该杯盖能盖合于所述主容器的第一开口, 该杯盖的 表面与所述冲泡容器的底部结构相对应而可供该冲泡容器置放并卡抵定位。 0015 所述的冲泡器, 更包含一杯盖, 该杯盖能盖合于所述主容器的第一开口, 该杯盖设 有一供汤匙固定的夹口。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藉此, 使用者将冲泡容器在第一角度或第二角度置放, 即能进行冲、 浸泡或悬空过滤滴漏作业, 并且使用者可在。
12、第一角度时先将咖啡粉浸泡一段 时间后, 再将冲泡容器取出换成第二角度来进行滴漏, 以控制咖啡的冲泡浓度, 具使用便利 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8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0019 图 3 至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 附图标号 : 1 : 主容器 ; 11 : 第一容室 ; 13 : 凸块 ; 15 : 凸部 ; 16 : 抵撑肋 ; 18 : 凹口 ; 2 : 冲泡容器 ; 21 : 第二容室 ; 22 : 滴漏口 ; 24 : 底座 ; 26 : 凹槽 ; 27 : 凸肋 ; 28 : 凸缘 ; 3 : 杯盖 ; 30 。
13、: 汤匙 ; 31 : 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以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 然并非用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 合先叙明。 0022 请参考图 1 至图 3, 本实用新型的冲泡器, 包含一主容器 1 及一冲泡容器 2。 0023 该主容器 1 的断面概呈椭圆形, 该主容器 1 围构有一第一容室 11 并设有一第一开 口, 该主容器 1 于第一容室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卡抵结构, 该第一卡抵结构包含二凸块 13, 该二凸块 13 分别位于第一容室 11 的相对两侧, 其两侧位于较窄的两侧 (椭圆的短轴处) 。 0024 该冲泡容器 2 的断面概呈椭。
14、圆形, 其形状对应该主容器 1 而能重迭以置入该主容 器 1 的第一容室 11 内 ; 该冲泡容器 2 围构有一第二容室 21 及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 开口及复数滴漏口 22, 该第二容室 21 可供置放滤纸, 该冲泡容器 2 的口径由该第二开口往 该滴漏口22缩减 ; 该冲泡容器2在靠近该滴漏口22的一端设有一呈环状的底座24, 该底座 24 围绕该些滴漏口 22, 并且该滴漏口 22 高于该底座 24 的底部 (由图 3 角度观之) , 即该底 座 24 为该冲泡容器 2 的最低点, 该冲泡容器 2 是利用该底座 24 而置放于表面, 并且该滴漏 口 22 仍会与置放表面留有一间隙。该。
15、冲泡容器 2 设有一第二卡抵结构, 该第二卡抵结构包 含二凹槽 26, 该二凹槽 26 设于该底座 24 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侧, 其两侧位于较宽的两侧 (椭 圆的长轴处) 。 0025 在使用时, 该冲泡容器 2 能以至少二角度而置入该主容器 1 的第一容室 11, 下面 以相垂直的两种角度做说明 ; 当该冲泡容器 2 以第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 1 时, 该冲泡容器 2 与该主容器1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 该冲泡容器2能完全置入于第一容室11, 冲泡容器2的 说 明 书 CN 203828709 U 4 3/4 页 5 顶部边缘抵靠于主容器 1 的顶部边缘, 该冲泡容器 2 的滴漏口 22 接触于该。
16、主容器 1 在第一 容室 11 的内表面而呈封闭状态 (主容器 1 在内表面的底部设有结构与滴漏口 22 对应的凸 部 15, 滴漏口 22 会抵顶于凸部 15 而呈封闭状态) ; 当该冲泡容器 2 以第二角度置入该主容 器 1 时, 该冲泡容器 2 与该主容器 1 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该第一卡抵结构与该第二卡抵结 构相卡抵而让该冲泡容器 2 悬空于该主容器 1 并且该滴漏口 22 呈开放状态, 更明确地说, 当该冲泡容器 2 以第二角度置入主容器 1 时, 该凸块 13 卡入该凹槽 26 而形成一卡抵作用 使得冲泡容器 2 仅能部分伸入主容器 1 内, 让滴漏口 22 悬空而呈开放状态。 。
17、0026 藉此, 在实际进行冲泡使用时 (搭配参考图 2 及图 3) , 可先将该冲泡容器 2 以第一 角度置入该主容器1内, 接着把滤纸展开而铺在冲泡容器2的第二容室21, 并且在滤纸内放 入欲冲泡的咖啡粉末, 再将适量热水倒入第二容室21而进行冲泡 ; 其中由于滴漏口22会接 触抵顶于主容器 1 而封闭, 使得第二容室 21 内的液体无法经由滴漏口 22 而流入主容器 1, 以让热水与咖啡粉末能够维持在浸泡状态 ; 待浸泡完成后 (搭配参考图 4 及图 5) , 使用者可 将冲泡容器2向上提取并转向以第二角度来置放于主容器1, 使得冲泡容器2悬空并让第二 容室 21 内的液体通过滤纸后再经。
18、由该滴漏口 22 而落入主容器 1 的第一容室 11, 则滴落于 第一容室 11 的液体即可供饮用。 0027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一特点在于, 可先冲、 浸泡萃取出咖啡后, 再将冲泡容器 2 取 出而以第二角度置放悬空, 使得通过滤纸的咖啡会自动流入主容器 1, 待静置一段时间后即 能享用咖啡, 使用方式相当简单, 提供一更为简单方便使用的冲泡器。 0028 再者, 使用者可在第一角度时先将热水与咖啡粉浸泡一预设时间后, 再将冲泡容 器 2 取出换成第二角度来进行滴漏, 利用浸泡时间来控制冲泡浓度, 能依个人口味来增加 或减少浸泡时间, 改变冲泡后的咖啡浓度。 又或者在其他使用方式, 能呈第。
19、二角度直接将热 水倒入进行冲泡也可 (如图 6 所示) , 具多种使用状态, 相当实用。 0029 此外, 在将热水倒入冲泡容器 2 时, 冲泡容器 2 会受到主容器 1 的容置围绕而能避 免液体溅出, 即便液体从冲泡容器 2 的滴漏口 22 流出时也会直接进入主容器 1 内, 避免造 成烫伤或溢出的情况, 具使用安全性。 0030 需补充的是, 本实施例中, 该主容器1在第一容室11的内表面设有复数抵撑肋16, 各抵撑肋 16 设于邻近凸块 13 处, 当该冲泡容器 2 以第二角度置入该主容器 1 时, 除了凹槽 26 与凸块 13 相卡抵外, 该冲泡容器 2 的底座 24 会抵顶于该抵撑肋。
20、 16, 利用多点接触的方 式来增加冲泡容器 2 置放的稳固性。 0031 再者, 该冲泡容器 2 在第二容室 21 的内表面设有复数凸肋 27, 此举的目的在于当 滤纸置放时能够以凸肋27接触, 使滤纸与第二容室21的内表面能留有些许间隙, 让空气流 通, 使滴漏时更为顺畅, 同时也避免滤纸沾湿后会过于粘贴第二容室 21 的内表面, 方便使 用完毕后将滤纸取下。 0032 又, 该冲泡容器 2 在第二开口 21 的边缘设有一往外延伸的凸缘 28, 该主容器 1 在 第一开口的边缘两侧各设有一凹口 18(较窄的两侧边设有凹口 18) ; 藉此, 当该冲泡容器 2 以第一角度置入该主容器 1 时。
21、, 该冲泡容器 2 的凸缘 28 抵顶于该主容器 1 在第一开口 11 的边缘, 并且该凸缘 28 与该凹口 18 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而该间隙主要可供手指伸入, 以方 便使用者抓取凸缘 28 将冲泡容器 2 从主容器 1 取出。 0033 此外, 本实施例的冲泡器更包含一杯盖 3, 该杯盖 3 能盖合于该主容器 1 的第一开 说 明 书 CN 203828709 U 5 4/4 页 6 口, 该杯盖 3 设有一供汤匙 30 固定的夹口 31, 供汤匙 30 能够夹持固定于该夹口 31 ; 再者, 该杯盖 3 的表面与该冲泡容器 2 的底部结构 (底座 24) 相对应而可供该冲泡容器 2 置放。
22、并 卡抵定位 (两者设有相对应的凹凸结构) , 也表示可把杯盖3至于表面当垫体, 以在冲泡容器 取出或使用完毕后置放于该杯盖 3 上, 杯盖的实用性佳。 0034 总结上述, 本实用新型的冲泡器不仅结构创新, 且极具进步的功效。 说 明 书 CN 203828709 U 6 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8709 U 7 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8709 U 8 3/6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8709 U 9 4/6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8709 U 10 5/6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8709 U 11 6/6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28709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