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心箭图案的宝石及切割宝石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心箭图案的宝石及切割宝石的方法.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58058.1 (22)申请日 2017.11.01 (30)优先权数据 10201609133U 2016.11.01 SG (71)申请人 约阿希姆韦茨 地址 比利时安特卫普 (72)发明人 约阿希姆韦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魏金霞 王艳江 (51)Int.Cl. A44C 17/00(2006.01) B28D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具有心箭图案的宝石及切割宝石的方法 (57)摘要 。
2、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十心十箭的心箭图案 的圆形宝石(10)。 宝石包括腰部(13)、 冠部(11) 和亭部(12)。 冠部(11)包括: 台面(14); 环绕台面 的十个星形刻面(15); 十个冠部主刻面(16), 其 中, 每个冠部主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星形刻面 之间; 形成十对冠部半刻面的二十个冠部半刻面 (20), 其中, 每对冠部半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 冠部主刻面(16)之间; 以及十个冠部中间半刻面 (21), 其中, 每个冠部中间半刻面(21)排列在两 个冠部半刻面(20)之间。 亭部(12)设置有十个亭 部主刻面(24)和形成十对下腰部刻面的二十个 下腰部刻面(25), 其中, 每。
3、对下腰部刻面排列在 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24)之间。 本发明还涉及 一种切割圆形宝石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08013550 A 2018.05.11 CN 108013550 A 1.一种具有心箭图案的圆形宝石, 所述圆形宝石包括: 腰部(13); 冠部(11), 所述冠部(11)从所述腰部(13)沿第一方向延伸; 亭部(12), 所述亭部(12)从所述腰部(13)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冠部(11)包括: 台面(14); 十个星形刻面(15), 所述十个星形刻面(15)环绕所述台面; 十个冠部主刻面(16), 其中, 每个冠部主刻面排列在。
4、两个相邻的星形刻面(15)之间; 二十个冠部半刻面(20), 所述二十个冠部半刻面(20)形成十对冠部半刻面, 其中, 每对 冠部半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16)之间; 以及 十个冠部中间半刻面(21), 其中, 每个冠部中间半刻面(21)排列在形成一对冠部半刻 面的两个冠部半刻面(20)之间, 所述亭部(12)包括: 十个亭部主刻面(24), 所述十个亭部主刻面(24)从所述亭部的远离所述腰部(13)的点 同心地延伸; 以及 二十个下腰部刻面(25), 所述二十个下腰部刻面(25)形成十对下腰部刻面, 其中, 每对 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24)之间; 并且 其中, 所。
5、述亭部主刻面形成为相对于与所述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40.7 与 41.2 之间的角度, 所述冠部刻面形成为相对于与所述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33.7 与35.4 之间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主刻面(16)中的每个冠部主刻面具有四 条边, 这些边中的两条边形成所述冠部主刻面的第一部分, 并且另外两条边形成所述冠部 主刻面的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半刻面(20)中的每个冠部半刻面呈四边 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宝石, 其中, 每对冠部半刻面包括第一冠部半刻面(20 )和第 二冠部半刻面(2。
6、0” ), 一对冠部半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 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第一冠部主刻面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C), 并且所述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和所述第一冠部主刻面相邻地定位的第二冠部 主刻面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另一公共边缘(C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每对冠部半刻面与一个星形刻面和两个相邻的冠 部主刻面对准以在这对冠部半刻面、 这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和这一个星形刻面相接之处 形成公共点(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中间刻面(21)中的每个冠部中间刻面呈 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的大。
7、致三角形, 其中, 所述冠部中间刻面(21)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 一冠部半刻面(20 )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并且所述冠部中间刻面(21)的所述第二边与所 述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中间刻面(21)中的每个冠部中间刻面与 一对冠部半刻面对准以在该冠部中间刻面和这对冠部半刻面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亭部主刻面(24)中的每个亭部主刻面具有四 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08013550 A 2 条边, 这些边中的两条边形成所述亭部主刻面的第一部分, 。
8、并且另外两条边形成所述亭部 主刻面的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宝石, 其中, 每对下腰部刻面包括第一下腰部刻面(25 )和第 二下腰部刻面(25” ), 一对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 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边与第一亭部主刻面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F), 并且所述第二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边与和所述第一亭部主刻面相邻地定位的第二亭部 主刻面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另一公共边缘(F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每对下腰部刻面(25)与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 对准以在这对下腰部刻面和这两个相邻的亭。
9、部主刻面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26)。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还包括底尖(28), 其中, 所述底尖是尖的底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宝石具有总共81个刻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腰部(13)的厚度是总腰部直径的2.5至 4。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11)的高度是所述宝石的总高度的 14至16。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11)的半长为50至6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冠部中间半刻面(21)的高度是常规的冠部 半高的50至6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
10、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台面(14)的尺寸是基于所述宝石的总直径 的55至59。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宝石在其暴露于光时具有十个心形形状和 十个箭头形状的投影。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 其中, 所述宝石是钻石。 20.一种切割具有心箭图案的圆形宝石的方法, 所述圆形宝石包括腰部(13)、 亭部(12) 和具有台面(14)的冠部(11), 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宝石进行抛光以形成台面(14); 以相对于与所述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40.7 与41.2 之间的角度在所述亭部 处形成十个亭部主刻面(24), 使每个亭部主刻面(24)从所述亭部的远离所述腰部的点。
11、同心 地延伸; 以相对于与所述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33.7 与35.4 之间的角度在所述冠部 (11)处形成十个冠部主刻面(16); 在所述亭部(12)处形成二十个下腰部刻面(25), 使所述下腰部刻面(25)中的每个下腰 部刻面与另一下腰部刻面(25)相邻地排列并形成第一公共边缘(E)以形成一对下腰部刻 面, 并且使每对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24)之间; 在所述冠部(11)处形成十个星形刻面(15), 其中, 使每个星形刻面(15)排列在两个相 邻的冠部主刻面(16)之间; 在所述冠部(11)处形成二十个冠部半刻面(20), 使所述冠部半刻面(20)中的每个冠部 半刻面。
12、与另一冠部半刻面(20)相邻地排列并形成公共边缘(B)以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 (20 , 20” ), 并且使每对冠部半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16)之间并与所述星形 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08013550 A 3 刻面(15)对置; 在所述冠部(11)处形成十个冠部中间半刻面(21), 使所述冠部中间刻面(21)中的每个 冠部中间刻面排列在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20 , 20” )的两个相邻的冠部半刻面(20)之间并 且与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并且使所述冠部中间刻面(21)的另一条 边与所述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
13、); 以及 使所述台面(14)平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冠部主刻面(16)中的每个冠部主刻面具有 四条边, 这些边中的两条边形成所述冠部主刻面的第一部分, 并且另外两条边形成所述冠 部主刻面的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冠部半刻面(20)中的每个冠部半刻面呈四 边形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其中, 使每对冠部半刻面(20)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 主刻面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第一冠部主刻面的第二部分的一 条边形成公共边缘(C), 并且使所述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
14、与和所述第一冠部主刻 面相邻地定位的第二冠部主刻面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另一公共边缘(C )。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亭部主刻面(24)中的每个亭部主刻面具有 四条边, 这些边中的两条边形成所述亭部主刻面的第一部分, 并且另外两条边形成所述亭 部主刻面的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 其中, 使成对的下腰部刻面(25)围绕所述亭部(12)的 外周排列, 每对下腰部刻面包括第一下腰部刻面(25 )和第二下腰部刻面(25” ), 并且使一 对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 边与第一亭部主。
15、刻面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F), 并且使所述第二下腰部 刻面(25” )的一条边与和所述第一亭部主刻面相邻地定位的第二亭部主刻面的所述第二部 分的一条边形成另一公共边缘(F )。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 对所述宝石进行磨削; 使所述亭部(12)成形; 以及 在形成所述亭部主刻面(24)之前在所述冠部(11)处使所述冠部主刻面(16)成形。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 使所述宝石预成形; 对所述宝石进行预磨削; 使所述亭部(12)成形; 在所述冠部(11)处使所述冠部主刻面(16)成形; 使所述宝石经受进一步磨削; 以及 在形成所述亭部主刻面。
16、(24)之前对所述台面(14)进行进一步抛光。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 使所述亭部(12)进一步成形; 在所述冠部(11)处使所述冠部主刻面(16)进一步成形; 对所述宝石进行进一步磨削; 以及 权 利 要 求 书 3/4 页 4 CN 108013550 A 4 在形成所述亭部主刻面(24)之前使所述台面(14)平滑。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宝石在所述宝石暴露于光时具有十个心形 形状和十个箭头形状的投影。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宝石是钻石。 权 利 要 求 书 4/4 页 5 CN 108013550 A 5 具有心箭。
17、图案的宝石及切割宝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宝石,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十心十箭的心箭图案的圆形宝石及切割 该圆形宝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圆形明亮式切割是用于钻石的最通用的切割形状。 钻石具有多种特性, 并且这些 主要特性中的三个主要特性是亮光、 色散和闪光。 0003 亮光是钻石的重要属性, 并且亮光通常指的是照射在钻石的顶部上并往回反射的 光的量。 光亮的钻石从周围环境反射大量的光给观察者。 0004 色散, 也称为火彩, 指的是从切割钻石内折射的光的光谱, 并且涉及当钻石相对于 观察者移动时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由宝石发出的彩虹色彩。 0005 闪光是在钻石移动时钻石内。
18、的剧烈闪耀。 0006 钻石的光特性尤其受到切割钻石上的刻面的数量、 形状、 角度和布置的影响。 一个 因素的略微变化可以改变钻石的亮光和外观。 0007 市场上可提供多种明亮式宝石切割件。 常规的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由包括底尖的 57个刻面或58个刻面构成。 然而, 即使具有这些数量的刻面, 常规的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仍 不能解决使切割的宝石展示优异的亮光、 闪光和色散的特殊方式的特定需求。 0008 因此, 期望提供一种新的宝石切割件以及相应的用于切割宝石的方法, 该新的宝 石切割件及相应的方法试图解决上文所描述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或者试图向公众至 少提供替代选择。 发明内容 0009 根据。
19、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具有心箭图案的圆形宝石。 该圆形宝石包括: 腰部; 冠部, 冠部从腰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亭部, 亭部从腰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延伸。 冠部包括: 台面; 环绕台面的十个星形刻面; 十个冠部主刻面, 其中, 每个冠部主刻面 排列在两个相邻的星形刻面之间; 二十个冠部半刻面, 这二十个冠部半刻面形成十对冠部 半刻面, 其中, 每对冠部半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之间; 以及十个冠部中间半刻 面, 其中, 每个冠部中间半刻面排列在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的两个冠部半刻面之间。 亭部包 括: 十个亭部主刻面, 这十个亭部主刻面从亭部的远离腰部的点同心地延伸; 二十个。
20、下腰部 刻面, 这二十个下腰部刻面形成十对下腰部刻面, 其中, 每对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 亭部主刻面之间, 其中, 亭部主刻面形成为相对于与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40.7 与 41.2 之间的角度, 冠部刻面形成为相对于与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33.7 与35.4 之间的角度。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每对冠部半刻面与一个星形刻面和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 面对准以在这对冠部半刻面、 这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和这一个星形刻面相接之处形成公 共点。 说 明 书 1/6 页 6 CN 108013550 A 6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冠部中间刻面中的每个冠部中间刻面与一。
21、对冠部半刻面 对准以在该冠部中间刻面和这对冠部半刻面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每对下腰部刻面与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对准以在这对 下腰部刻面和这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宝石具有总共81个刻面。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宝石在其暴露于光时具有十个心形形状和十个箭头形状 的投影。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切割具有心箭图案的圆形宝石的方法, 该圆 形宝石包括腰部、 亭部和具有台面的冠部。 该方法包括: 对宝石进行抛光以形成台面; 以相 对于与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40.7 与41.2 之。
22、间的角度在亭部处形成十个亭部主 刻面, 使每个亭部主刻面从亭部的远离腰部的点同心地延伸; 以相对于与腰部的水平平面 平行的平面成33.7 与35.4 之间的角度在冠部处形成十个冠部主刻面; 在亭部处形成二十 个下腰部刻面, 使下腰部刻面中的每个下腰部刻面与另一下腰部刻面相邻地排列并形成第 一公共边缘E以形成一对下腰部刻面, 并且使每对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 面之间; 在冠部处形成十个星形刻面, 其中, 每使个星形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 之间; 在冠部处形成二十个冠部半刻面, 使冠部半刻面中的每个冠部半刻面与另一冠部半 刻面相邻地排列并形成公共边缘B以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 并。
23、且使每对冠部半刻面排列在 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之间并与星形刻面对置; 在冠部处形成十个冠部中间半刻面, 使冠 部中间半刻面中的每个冠部中间半刻面排列在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的两个相邻的冠部半 刻面之间并与第一冠部半刻面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并且使冠部中间半刻面的另一条边与 第二冠部半刻面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 以及使台面平滑。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方法还包括: 对宝石进行磨削; 使亭部成形; 以及在形 成亭部主刻面之前在冠部处使冠部主刻面成形。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方法还包括: 使宝石预成形; 对宝石进行预磨削; 使亭 部12成形; 在冠部处使冠部主刻面成形; 使宝。
24、石经受进一步磨削; 以及在形成亭部主刻面之 前对台面进行进一步抛光。 附图说明 0018 出于说明本发明的目的, 在附图中示出了当前优选的形式。 然而, 应当理解的是, 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的精确设置。 0019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宝石的侧视图。 0020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宝石的俯视图。 0021 图3是图1的宝石的仰视图。 0022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宝石中的箭头形图案的平面图。 0023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宝石中的心形图案的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现在参照附图, 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形切割宝。
25、石10的侧视图。 如图1中所示, 宝 说 明 书 2/6 页 7 CN 108013550 A 7 石10包括顶部或冠部11、 基部或亭部12以及沿着冠部11与亭部12的边界设置在侧表面上的 腰部13。 0026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宝石10的冠部11的俯视图。 如图2中所示, 冠部11包括台面14以 及十个等距间隔开的被称为星形刻面15的大致三角形刻面。 星形刻面15紧密地排列成环绕 台面14并与台面14相邻。 这十个星形刻面15的尺寸大致相同。 0027 冠部11还包括从台面14延伸至腰部13的十个冠部主刻面16。 冠部主刻面16中的每 个冠部主刻面均呈四边形风筝的形状, 其中, 这些边中的。
26、两条边形成冠部主刻面16的第一 部分并且另外两条边形成冠部主刻面的与第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 冠部主刻面16的第一 部分的一条边与第一星形刻面15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A, 并且冠部主刻面16的第一部分 的另一条边与和第一星形刻面15相邻地排列的第二星形刻面15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A 。 所述十个冠部主刻面16的尺寸大致相同。 0028 冠部11还包括绕冠部11的外周设置的二十个冠部半刻面20。 冠部半刻面20中的每 个冠部半刻面的形状为大致四边形。 0029 所述二十个冠部半刻面20形成十对冠部半刻面。 每对冠部半刻面包括第一冠部半 刻面20 和与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相邻地排列的第二冠部半刻面。
27、20” , 并且第一冠部半刻面 20 与第二冠部半刻面20” 形成公共边缘B。 每对冠部半刻面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 16之间, 使得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第一冠部主刻面16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 公共边缘C, 并且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和第一冠部主刻面相邻地定位的第二冠部 主刻面16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C 。 每对冠部半刻面20 、 20” 连同两个相邻的 冠部主刻面16以及设置在这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之间的一个星形刻面15对准成使得这 五个公共刻面在其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23。 0030 冠部11还包括十个冠部中间刻面21。 冠部中间刻面21中的每个冠部中间刻。
28、面设置 在形成所述一对冠部半刻面20 、 20” 的两个相邻的冠部半刻面20之间。 冠部中间刻面21中 的每个冠部中间刻面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 冠部中间刻面21的一条边与第一冠部半刻面 20 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D, 并且冠部中间刻面21的另一条边与和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相 邻地排列的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D 。 冠部中间刻面21中的每个冠部 中间刻面与成对的冠部半刻面对准成使得这三个公共刻面在其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22。 0031 优选地, 冠部11具有相对于与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33.7 与35.4 之间的 角度。 00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冠部11具有14至1。
29、6的高度。 冠部半长在50至60的范 围内。 冠部中间半高是常规冠部半高的50至60。 台面14的尺寸为55至59。 0033 图3是示出了图1的宝石10的亭部12的仰视图。 如图3中所示, 亭部12包括从亭部12 的远离腰部的点延伸至腰部13的十个同心地大致等距地间隔开的亭部主刻面24。 亭部主刻 面24中的每个亭部主刻面具有四条边, 其中, 这些边中两条边形成亭部主刻面24的第一部 分, 并且另外两条边形成亭部主刻面24的与第一部分对置的第二部分。 亭部主刻面的第一 部分的每条边紧邻另一亭部主刻面24的第一部分的一条边并与该边形成公共边缘G。 在优 选形式中, 亭部主刻面24中的每个亭部主。
30、刻面的第一部分比同一亭部主刻面的第二部分 短。 0034 亭部12还包括绕亭部12的外周设置的二十个下腰部刻面25。 下腰部刻面25中的每 说 明 书 3/6 页 8 CN 108013550 A 8 个下腰部刻面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 0035 所述二十个下腰部刻面25形成十对下腰部刻面。 每对下腰部刻面包括第一下腰部 刻面25 和与第一下腰部刻面25 相邻地排列的第二下腰部刻面25” , 并且第二下腰部刻面 25” 与第一下腰部刻面25 形成公共边缘E。 每对下腰部刻面设置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 24之间, 使得第一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边与第一亭部主刻面24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 公共边缘。
31、F, 并且第二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边与和第一亭部主刻面相邻地定位的第二亭部 主刻面24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F 。 每对下腰部主刻面与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 面24排列成使得这四个公共刻面在其相接之处形成公共点26。 003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亭部主刻面24和下腰部刻面25形成为相对于与腰部 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40.7 与41.2 之间的角度。 优选地, 亭部的半长在75至78的 范围内。 0037 亭部主刻面24所延伸的点包括底尖28(如图1中所示)。 优选地, 底尖是尖的底尖, 但是也可以是具有刻面的平坦底尖。 0038 宝石的腰部13可以被刻面或者不被刻面。 在优。
32、选实施方式中, 腰部13不被刻面。 在 一个实施方式中, 腰部13的厚度为基于宝石10的总厚度的2.5至4。 0039 本发明的宝石10用10重对称法对称地切割并且具有总共81个刻面。 所述81个刻面 由冠部处的50个刻面、 亭部处的30个刻面以及台面刻面构成。 004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宝石10的总深度优选地在59.5至62.5的范围内。 这是通 过用宝石的高度除以宝石的直径来计算的。 根据宝石的尺寸, 宝石可以具有任何高度和直 径。 0041 与相同直径的常规的57个刻面的明亮式切割的宝石相比, 本发明使用角度、 参数 和刻面的独特组合形成了从视觉上看起来更大的宝石。 这通过在宝石的冠。
33、部处增加冠部中 间半刻面而成为可能。 如图4和图5所描绘的, 这种独特的刻面设置还在宝石暴露于光下时 产生包括十个心形形状和十个箭头形状的完美的心箭图案。 0042 与冠部处仅具有八个主刻面和亭部处仅具有八个主刻面的宝石相比, 由于冠部处 和亭部处的刻面数目增加, 还减少了用于实现心箭图案的刻面的参数。 已经发现, 只有通过 本发明的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刻面的这些精确参数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才可以产生期望的心 箭图案。 0043 通过向宝石增加附加的刻面, 切割/抛光宝石的难度和精确度的等级将呈指数增 大。 通过向宝石增加附加的刻面, 宝石的延伸方向将相应地改变。 在本发明中, 发明人已经 找到克服此。
34、困难的方法。 通过在冠部处和亭部处使用更多数目的刻面的组合以及调节每个 刻面的参数, 刻面的不同角度以及宝石的完美对称性在本发明中得以实现, 与相同直径的 常规的57个刻面的圆形明亮式切割的宝石相比, 发明人已经实现了视觉上地看起来更大的 宝石。 与常规的57个刻面的圆形明亮式切割的宝石相比, 本发明的宝石还具有增强的闪光 特性、 亮光特性和色散特性。 004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宝石的返光量在83.5至87的范围内。 此量比由 常规的圆形明亮式切割的具有八心八箭图案且通常具有约82.0至86.0的返光量的宝 石返回的光的量略大。 与常规的圆形明亮式切割的宝石相比, 这给予了本发明的。
35、宝石增强 的亮光。 说 明 书 4/6 页 9 CN 108013550 A 9 0045 本发明的宝石可以是珍贵宝石或半珍贵宝石。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宝石是钻 石。 宝石是大致圆形的并且可以具有任何直径、 尺寸或重量。 0046 本发明还设想到形成如上文中所描述的宝石10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004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提供了一种切割圆形宝石的方法, 其中, 圆形宝石具 有心箭图案并且包括腰部、 亭部以及具有台面的冠部。 该方法包括以相对于与腰部的水平 平面平行的平面成40.7 与41.2 之间的角度在宝石的亭部处形成十个亭部主刻面24。 亭部 主刻面24中的每个亭部主刻面从亭。
36、部的远离腰部的点同心地延伸。 0048 该方法还包括以相对于与腰部的水平平面平行的平面成33.7 与35.4 之间的角 度在宝石的冠部处形成十个冠部主刻面16。 0049 该方法还包括在宝石的亭部处形成二十个下腰部刻面25。 下腰部刻面25中的每个 下腰部刻面与另一下腰部刻面相邻地排列并形成公共边缘E以形成一对下腰部刻面。 每对 下腰部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24之间。 0050 每对下腰部刻面包括第一下腰部刻面25 和第二下腰部刻面25” 。 每对下腰部刻面 排列在两个相邻的亭部主刻面24之间, 使得第一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边与第一亭部主刻 面24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F, 。
37、并且第二下腰部刻面25” 的一条边与和第一亭部 主刻面24相邻地定位的第二亭部主刻面24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F 。 0051 在冠部11处形成十个星形刻面15, 其中, 星形刻面15中的每个星形刻面排列在两 个冠部主刻面16之间。 0052 该方法还包括在宝石的冠部处形成二十个冠部半刻面20。 冠部半刻面20中的每个 冠部半刻面与另一冠部半刻面相邻地排列并形成公共边缘B以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 每对 冠部半刻面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16之间并与星形刻面15对置。 0053 每对冠部半刻面包括第一冠部半刻面20 和第二冠部半刻面20” 。 每对冠部半刻面 排列在两个相邻的冠部主刻面1。
38、6之间, 使得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第一冠部主刻 面16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C, 并且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与和第一冠部 主刻面16相邻地定位的第二冠部主刻面16的第二部分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C 。 0054 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十个冠部中间半刻面21。 冠部中间刻面21中的每个冠部中间刻 面设置在形成一对冠部半刻面20 、 20” 的两个相邻的冠部半刻面20之间, 使得冠部中间刻 面21的一条边与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的一条边形成公共边缘D, 并且冠部中间刻面21的另一 条边与和第一冠部半刻面20 相邻地排列的第二冠部半刻面20” 的边形成公共边缘D 。 0055 本发明。
39、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宝石进一步加工成最终产品的其他步骤。 这些步骤包 括但不限于对宝石进行预磨削、 使宝石的亭部成形、 在冠部处使冠部主刻面成形、 进一步磨 削、 对台面进行抛光并且对亭部进行刻面。 0056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 “磨削(bruting)” 指的是建立宝石的腰部轮廓的过程。 0057 尽管不限于此, 上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例如可四点锯切的宝石 的抛光。 005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该方法还包括对台面进行抛光或者使台面经受激 光、 使宝石预成形、 对宝石进行预磨削、 使亭部主刻面成形、 在冠部处使冠部主刻面成形、 对 宝石进行进一步磨削、 对台面进行进一步。
40、抛光、 使亭部主刻面进一步成形、 在冠部处使冠部 主刻面进一步成形以及在形成宝石的刻面之前对宝石进行最终磨削。 说 明 书 5/6 页 10 CN 108013550 A 10 0059 尽管不限于此, 上文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例如可 两点制造或三点制造的宝石的抛光。 0060 “可锯切” 宝石是可以切成两半以形成两个较小宝石的宝石。 0061 “可制造” 宝石是指代下述宝石的名称: 所述宝石的形状自身适于从其切割出一个 较大的宝石。 0062 应指出的是, 为了在宝石中实现完美的十心十箭图案, 镗(Tang)机、 打磨(scaive) 机与抛光机之间的平衡是非常关键。
41、的。 如果这三者中一者失去平衡, 则宝石的整个图案可 能会错乱。 由于宝石在冠部被切割成十个主刻面并且在亭部处被切割成十个主刻面, 因此 第一刻面的起点是非常关键的以保持宝石的脉理纹。 如果脉理纹被打乱, 则将几乎不可能 实现所有刻面的良好平滑化。 0063 上文描述了包括其优选形式的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显的变型和改型 均意在被包括于在此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6/6 页 11 CN 108013550 A 11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2 CN 108013550 A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3 CN 108013550 A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4 CN 108013550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