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及防滑手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及防滑手套.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98067.2 (22)申请日 2017.12.27 (71)申请人 李振华 地址 273200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路 092号 (72)发明人 李振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代理人 齐胜杰 (51)Int.Cl. A41D 19/02(2006.01) A41D 19/015(2006.01) (54)发明名称 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及防滑手套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套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 滑手套加工。
2、方法及防滑手套。 其中, 通过弹射液 态胶体到手套本体上来形成多个液态胶点, 多个 液态胶点固化后形成多个胶质凸点, 上述弹射可 以使多个胶质凸点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密集区 中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1mm, 密集区中每相 邻两个胶质凸点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由此, 获得 了具有上述密集区的防滑手套。 相比于现有技术 中粒径和间距均大于1mm的胶质凸点的分布而 言, 本发明利用弹射方式突破了传统胶质凸点制 作工艺点珠工艺对胶质凸点的粒径和间距 变小的阻碍, 能够加工出更加细小密集胶质凸 点, 有 “磨砂” 质感, 提高了防滑手套的摩擦力, 提 高了防滑性能, 进而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抓握力。。
3、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7927958 A 2018.04.20 CN 107927958 A 1.一种防滑手套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凸点制作步骤: 将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本体上形成多个液态胶点, 多个液态胶点固化 后形成多个胶质凸点, 其中, 所述多个胶质凸点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所述密集区中的胶质 凸点的粒径为0.1-1mm, 所述密集区中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1mm, 优选地, 所述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高 度为0.1-0.5mm。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 手指部内侧和手指部端部均形成所述密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点制作步骤之前, 对所述手套本体进行浸胶处理, 以在所述手套本体的表面 形成一层液态胶层, 在浸胶处理后15-30min的范围内执行所述凸点制作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有密集区中胶质凸点的数量总和占所有胶质凸点的数量的70以上。 所述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优选地,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 点2的粒径为0.1-0.5mm。 除。
5、所述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位于0.1-1mm的范围内, 优选地, 除 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更加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 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除所述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位于0.1-1mm的范围内, 优选地, 除 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为0.1-0.5mm。 6.一种防滑手套, 包括手套本体, 在所述手套本体上粘接有多个胶质凸点,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胶质凸点由液态胶体弹射到所述手套本体上形成的液态胶点固化而成, 其中, 所述 多个胶质凸点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所述密集区中的胶。
6、质凸点的粒径为0.1-1mm, 所述密集 区中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手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1mm, 优选地, 所述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高 度为0.1-0.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手套,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掌部、 手指部内侧和手指部端部均形成所述密集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手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套本体的表面为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手套, 其特征在于, 所有密集区中胶质凸点的数量总和占所有胶质凸点的数量的70以上。 所述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
7、点2的粒径为0.1-0.8mm, 优选地,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 点2的粒径为0.1-0.5mm。 除所述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位于0.1-1mm的范围内, 优选地, 除 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更加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 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927958 A 2 除所述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位于0.1-1mm的范围内, 优选地, 除 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为0.1-0.5mm。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9。
8、27958 A 3 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及防滑手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手套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及防滑手套。 背景技术 0002 劳动防护手套在保护劳动者双手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用品, 被用于人们日 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劳动防护手套分为多种种类, 其中, 具有防滑功能的防滑手套应用面 更广。 防滑手套分为材料防滑和物理防滑两大类别, 常见的物料防滑的手套通常包括乳胶 皱纹手套、 点塑手套、 磨砂手套、 发泡手套和点珠手套, 其中, 点珠手套的防滑能力大于前四 种手套, 点珠手套通过点珠工艺在手套上形成规则排布的胶质凸点, 以增大防滑性能。 在实 际加工过程中, 。
9、点珠手套中的胶质凸点的制作方式是通过一个漏板漏下液态胶滴, 形成的 胶质凸点排列规则整齐, 且粒径通常大于1mm, 且相邻胶质凸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mm。 针对于 目前防滑效果较好的点珠手套, 仍有进一步改善其防滑性能以增强用户抓握力的需求, 但 是现有点珠手套中胶质凸点的加工方式限制了点珠手套对防滑性能的改善。 发明内容 0003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强手套防滑性能的防滑手套 加工方法, 以及具有更好的防滑性能的防滑手套。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 本发明提供一。
10、种防滑手套加工方法, 包括: 凸点制作步骤: 将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 本体上形成多个液态胶点, 多个液态胶点固化后形成多个胶质凸点, 其中, 多个胶质凸点形 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1mm, 密集区中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 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0008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1mm。 0009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0.5mm。 0010 根据本发明, 在手套本体的手掌部、 手指部内侧和手指部端部均形成密集区。 0011 根据本发明, 在凸点制作步骤之前, 对手套本体进行浸胶处理, 在手套本体的表面 形成一层液态胶。
11、层, 在浸胶处理后15-30min的范围内执行凸点制作步骤。 0012 根据本发明, 所有密集区中胶质凸点的数量总和占所有胶质凸点的数量的70以 上。 0013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0014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0015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位于0.1-1mm的范围内。 0016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0.8mm。 0017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0.5mm。 说 明 书 1/5 页 4 。
12、CN 107927958 A 4 0018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位于0.1-1mm的范围内。 0019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0.5mm。 0020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滑手套, 包括手套本体, 在手套本体上粘接有多个胶 质凸点, 胶质凸点由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本体上形成的液态胶点固化而成, 其中, 多个胶质 凸点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1mm, 密集区中每相邻两个胶 质凸点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0021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0.5mm。 0022 根据本发明。
13、,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1mm。 0023 根据本发明, 在手套本体的手掌部、 手指部内侧和手指部端部均形成密集区。 0024 根据本发明, 手套本体的表面为胶层。 0025 根据本发明, 所有密集区中胶质凸点的数量总和占所有胶质凸点的数量的70以 上。 0026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0027 根据本发明,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0028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位于0.1-1mm的范围内。 0029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0.8mm。
14、。 0030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0.5mm。 0031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位于0.1-1mm的范围内。 0032 根据本发明,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的高度为0.1-0.5mm。 0033 (三)有益效果 00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5 本发明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中, 通过弹射液态胶体到手套本体上形成多个胶质凸 点, 可以使多个胶质凸点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1mm, 密 集区中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粒径和间距均大于1mm 的胶质凸。
15、点的分布而言, 本发明利用弹射方式突破了传统胶质凸点制作工艺点珠工艺 对胶质凸点的粒径和间距变小的阻碍, 能够加工出更加细小密集胶质凸点, 有 “磨砂” 质感, 提高了防滑手套的摩擦力, 提高了防滑性能, 进而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抓握力。 0036 本发明的防滑手套中, 通过弹射液态胶体到手套本体而获得了多个胶质凸点, 多 个胶质凸点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的粒径为0.1-1mm, 密集区中每相邻 两个胶质凸点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粒径和间距均大于1mm的胶质凸点的 分布而言, 本发明利用弹射方式突破了传统胶质凸点制作工艺点珠工艺对胶质凸点的 粒径和间距变小的阻碍。
16、, 能够加工出更加细小密集胶质凸点, 有 “磨砂” 质感, 提高了防滑手 套的摩擦力, 提高了防滑性能, 进而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抓握力。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如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加工完成的防滑手套的结构示意 图。 0038 图2为图1中沿AA的局部剖视图。 0039 【附图标记】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927958 A 5 0040 1: 手套本体; 2: 胶质凸点; 3: 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 以便于理解,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 明作详细描述。 0042 实施例1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防滑手。
17、套加工方法, 图1和图2所示为通过本实施例的加工 方法制成的防滑手套, 供参考。 0044 具体地, 本实施例的防滑手套加工方法包括凸点制作步骤, 该凸点制作步骤包括: 将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本体1上形成多个液态胶点, 多个液态胶点固化后形成多个胶质凸 点2, 其中, 弹射能够使得多个胶质凸点2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该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 粒径为0.1-1mm, 密集区中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2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其中, 胶质凸点2不局 限于为标准的圆形, 因此胶质凸点2的粒径指胶质凸点2的外接圆的直径; 密集区中的胶质 凸点2的大小也不局限于相同, 因此只要弹射使得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
18、粒径为0.1- 1mm中的任一值即可; 密集区中的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2的间距并不局限于同一值, 因此只 要弹射使得密集区中的每相邻两个胶质凸点2的距离为小于等于1mm的任一值即可。 0045 由此,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粒径和间距均大于1mm的胶质凸点2的分布而言, 本实施 例利用弹射方式突破了传统胶质凸点制作工艺点珠工艺对胶质凸点的粒径和间距变 小的阻碍, 能够加工出更加细小密集胶质凸点2, 有 “磨砂” 质感, 提高了防滑手套的摩擦力, 提高了防滑性能, 进而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抓握力。 0046 通过弹射形成的多个胶质凸点2与现有技术的点珠手套相比, 可能并非完全规则 整齐的排列(即并非如点珠手。
19、套那样横竖规则排列), 且弹射形成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大小 可能有差别, 且因是弹射而导致胶质凸点2可能存在非标准圆形的情况, 也可能会有相邻的 胶质凸点2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出现。 而这种排列不规则、 粒径形状不统一、 粒径大小不统一 的多个胶质凸点2, 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滑性能。 0047 进一步, 优选地,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更加优选地, 密 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0048 在本实施例中,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为0.1-1mm, 胶质凸点2的高度过低可 能会降低摩擦力, 过高则可能会导致抓握不稳, 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高度为0。
20、.1-1mm的胶质 凸点2能够使用户获得稳定的抓握感以及提高摩擦力。 优选地,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高 度为0.1-0.5mm。 0049 而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也优选位于0.1-1mm的范围内。 更 加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更进一步优选地, 除 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 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为0.1-1mm, 更加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 度优选为0.1-1mm。 0050 进一步, 在本实施例中, 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 手指。
21、部内侧和手指部端部均形成 上述密集区, 所有密集区中胶质凸点2的数量总和占所有胶质凸点2的数量的70以上。 如 此, 在手套本体1的各个主要受力部位设置密集区以及保证密集区的覆盖度, 有利于使得手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927958 A 6 套获得更大程度的防滑性。 当然, 密集区可形成在手套本体1的任意部位, 不局限于本实施 例所示。 0051 更进一步,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液态胶体的弹射采用弹射设备进行, 手套本体1套 在手模上固定不动, 弹射设备运动来在手套本体1的不同位置弹射形成液态胶点。 具体地, 弹射设备包括毛刷和挡片, 毛刷上的弹性毛粘附有液态胶体, 带有液态。
22、胶体的弹性毛随毛 刷相对于挡片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 弹性毛碰到挡片后逐渐弯曲, 当弹性毛弯曲至越过挡 片后, 弹性毛复位产生的弹力将其上粘附的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本体1上, 由此完成上述加 工方法中的弹射。 0052 更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 毛刷沿其自身轴线旋转, 毛刷上沿周长方向分布设置有 多排弹性毛, 每排弹性毛中还设有多个弹性毛, 由此可同时形成多个液态胶点。 在毛刷受驱 动旋转时, 弹性毛也跟随毛刷旋转。 当弹性毛靠近挡片时, 由于弹性毛与挡片之间形成重叠 区域, 弹性毛继续跟随毛刷旋转的同时在挡片作用下弯曲, 毛刷继续旋转过程中, 弹性毛离 开挡片, 利用弹性毛的弹性和毛刷旋转。
23、的离心力, 将液态胶体弹出。 其中, 弹性毛可以采用 金属纤维、 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 每个弹性毛的直径在0.1-1mm之间, 弹性毛长度在2-30mm之间, 为了确保弹性毛在复位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弹力将液态胶体弹 出, 挡片伸入到弹性毛所形成的弹性区域的距离为可以为0.5-4mm。 另外, 在使用过程中, 可 以人工向毛刷上浇注液态胶体, 也可以在毛刷的下方设置盛放有液态胶体的容器, 位于毛 刷底部的弹性毛浸在容器, 或者, 可以采用供料设备向毛刷上浇注液态胶体。 0053 由上述弹射设备将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本体1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点珠处理 过程, 能够形成相比于现。
24、有技术中粒径和间距均大于1mm的胶质凸点2的分布而言更细小密 集的胶质凸点2, 并且简化了胶质凸点2的形成过程, 降低了防滑手套的加工成本, 提高了加 工效率。 此外, 由于通过弹力将液态胶体弹出, 使得弹出的液态胶体颗粒能够深入空隙, 对 手套本体1的指缝、 拐角、 空隙和凹凸不平的部位亦可很好地形成胶状凸点。 另外, 胶状凸点 形成机械咬合, 增强液态胶体附着力。 0054 进一步, 在本实施例中, 在凸点制作步骤之前, 对手套本体1进行浸胶处理, 在手套 本体1的表面形成一层液态胶层3, 在浸胶处理后15-30min的范围内, 也即在液态胶层3未完 全干透的时候, 执行凸点制作步骤, 由。
25、此, 未完全干透的液态胶层3和液态胶点继续一起干 燥, 形成胶层3和胶质凸点2。 如此, 能够提高胶质凸点2与手套本体1的粘结程度。 当然, 本发 明不局限于此, 也可采用喷涂的方式在手套本体1上喷涂形成胶层3。 并且, 胶层3可以不是 形成整个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 而是可根据需要, 设在手套本体1的任意区域上, 即手套本体 1可部分表面为胶层3。 0055 实施例2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防滑手套, 防滑手套也可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 0057 具体地, 本实施例的防滑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 在手套本体1上粘接有多个胶质凸 点2, 胶质凸点2由液态胶体弹射到手套本体1上形成的液态胶点固。
26、化而成, 其中, 多个胶质 凸点2形成至少一个密集区,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1mm, 密集区中每相邻两个 胶质凸点2的距离小于等于1mm。 其中, 胶质凸点2不局限于为标准的圆形, 因此胶质凸点2的 粒径指胶质凸点2的外接圆的直径;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大小也不局限于相同, 因此只 要弹射使得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1mm中的任一值即可; 密集区中的每相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927958 A 7 邻两个胶质凸点2的间距并不局限于同一值, 因此只要弹射使得密集区中的每相邻两个胶 质凸点2的距离为小于等于1mm的任一值即可。 0058 由此, 。
27、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粒径和间距均大于1mm的胶质凸点2的分布而言, 本实施 例利用弹射方式突破了传统胶质凸点制作工艺点珠工艺对胶质凸点的粒径和间距变 小的阻碍, 能够加工出更加细小密集胶质凸点, 有 “磨砂” 质感, 提高了防滑手套的摩擦力, 提高了防滑性能, 进而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抓握力。 0059 通过弹射形成的多个胶质凸点2与现有技术的点珠手套相比, 可能并非完全规则 整齐的排列(即并非如点珠手套那样横竖规则排列), 且弹射形成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大小 可能有差别, 且因是弹射而导致胶质凸点2可能存在非标准圆形的情况, 也可能会有相邻的 胶质凸点2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出现。 而这种排列不规则、 粒径。
28、形状不统一、 粒径大小不统一 的多个胶质凸点2, 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滑性能。 0060 进一步, 优选地, 密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更加优选地, 密 集区中的每个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0061 进一步, 在本实施例中, 密集区中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为0.1-1mm, 胶质凸点2的高 度过低可能会降低摩擦力, 过高则可能会导致抓握不稳, 因此本实施例中形成高度为0.1- 1mm的胶质凸点2能够使用户获得稳定的抓握感以及提高摩擦力。 优选地, 密集区中的胶质 凸点2的高度为0.1-0.5mm。 0062 而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也优选位。
29、于0.1-1mm的范围内。 更 加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8mm, 更进一步优选地, 除 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粒径为0.1-0.5mm。 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 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度为0.1-1mm, 更加优选地, 除密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胶质凸点2的高 度优选为0.1-1mm。 0063 进一步, 在本实施例中, 在手套本体1的手掌部、 手指部内侧和手指部端部内侧均 形成上述密集区, 所有密集区中胶质凸点2的数量总和占所有胶质凸点2的数量的70以 上。 如此, 在手套本体1的各个主要受力部位设置密集区以及保证密集区的覆盖度, 有利。
30、于 使得手套获得更大程度的防滑性。 当然, 密集区可形成在手套本体1的任意部位, 不局限于 本实施例所示。 0064 更进一步,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胶质凸点2的加工方法可参见实施例1中详细的描 述, 在此不再赘述。 0065 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 手套本体1的表面为胶层3, 该胶层3可通过浸胶处理或喷涂 处理形成, 胶质凸点2粘结在胶层3上。 当然,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 胶层3可以不是形成 整个手套本体1的外表面, 而是可根据需要, 设在手套本体1的任意区域上, 即手套本体1可 部分表面为胶层3。 0066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的 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927958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7927958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792795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