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环机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耳环机的生产工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5820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05 CN 102058209 B *CN102058209B* (21)申请号 201010567485.4 (22)申请日 2010.12.01 A44C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奔马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 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振兴路下 一村工业区 B 座 2 楼 (72)发明人 罗圣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刘林 EP 0778741 B1,1999.05.19, 全文 . KR 10-0771956 B1,。
2、2007.10.31, 全文 . KR 2002-0082805 A,2002.10.31, 全文 . CN 2888948 Y,2007.04.18,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 步骤 : 将固定座与活动座分别放入第一振动盘和 第二振动盘直振进入下料槽, 送入夹具中, 将铜线 通过调节轮张紧机构, 穿过导向孔, 由弹簧切刀将 铜线切断, 在自重的作用下, 铜线进入到移针位, 送到压针的位置, 将压针下压到固定座与活动座 的接合孔中, 转盘旋转进入下一工序, 在上下气缸 的带动下, 上下气缸将针压紧, 同时上下气。
3、缸推动 马达和铆压头正反向旋转, 铆压该铜线, 使固定座 和活动座固定不分开, 还达到活动的功能 ; 转盘 旋转进入到下料站, 通过顶头将成品顶压到下料 槽中, 完成下料。由于是机械工作代替手工, 不仅 组装速度快、 生产率高, 而且成品的良好率也相对 提高。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媛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所述耳环包括固定座, 及与固定座活动连接的活动座。
4、, 所述 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设置有转动销, 耳环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固定座与活动座分别放入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 ; 2). 固定座经过第一振动盘, 直振进入下料槽中 ; 3). 通过进料气缸送入夹具中卡持 ; 4). 转盘转动进入下一个工序, 将活动座从第二振动盘中送入到夹具中, 具体过程与上 述步骤相同 ; 5). 转盘转动进入下一个工序, 将铜线通过调节轮张紧机构, 穿过导向孔进到弹簧切 刀的位置, 通过弹簧切刀将铜线切断 ; 6). 在自重的作用下, 铜线进入到移针位, 通过气缸送到压针的位置, 压针下压将其压 到固定座与活动座的接合孔中 ; 7). 转盘旋转进入下。
5、一工序, 在上下气缸的带动下, 上下气缸将针压紧, 同时上下气缸 推动马达和铆压头正反向旋转, 铆压该铜线, 使固定座和活动座固定不分开, 还达到活动的 功能 ; 8). 转盘旋转进入到下料站, 通过顶头将成品顶压到下料槽中, 完成下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第 6 步与第 7 步之 间还可以设置有压紧的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2 步中下料槽内设 置有传感器, 分别感应上下位, 当没料时第二振动盘自动打开下料。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
6、5 步中将铜线切断 成 2.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58209 B 2 1/2 页 3 一种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耳环的生产组装是通过手工完成, 即是由人工依次将加工好的固定座、 活动 座及用于连接固定座与活动座的转动销组合在一起, 工序繁琐、 组装速度慢, 生产率低, 且 成品的良好率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同时, 通过人工手动来操作, 不能 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 能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 产的耳环机的生产工。
7、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04 本发明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所述耳环包括固定座, 及与固定座活动连接的活动 座, 所述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设置有转动销, 耳环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1). 将固定座与活动座分别放入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 ; 0006 2). 固定座经过第一振动盘, 直振进入下料槽中 ; 0007 3). 通过进料气缸送入夹具中卡持 ; 0008 4). 转盘转动进入下一个工序, 将活动座从第二振动盘中送入到夹具中, 具体过程 与上述步骤相同 ; 0009 5). 转盘转动进入下一个工序, 将铜线通过调节轮张紧机构, 穿过导向孔进到弹 簧切刀的。
8、位置, 通过弹簧切刀将铜线切断 ; 0010 6). 在自重的作用下, 铜线进入到移针位, 通过气缸送到压针的位置, 压针下压将 其压到固定座与活动座的接合孔中 ; 0011 7). 转盘旋转进入下一工序, 在上下气缸的带动下, 上下气缸将针压紧, 同时上下 气缸推动马达和铆压头正反向旋转, 铆压该铜线, 使固定座和活动座固定不分开, 还达到活 动的功能 ; 0012 8). 转盘旋转进入到下料站, 通过顶头将成品顶压到下料槽中, 完成下料。 0013 作为优选, 在所述第 6 步中与第 7 步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压紧的步骤。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第 2 步中下料槽内设置有传感器, 分别感应。
9、上下位, 当没料时第二 振动盘自动打开下料。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第 5 步中将铜线切断成 2.5mm。 0016 本发明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由于是机械工作代替手工, 不仅组装速度快、 生产率 高, 而且成品的良好率也相对提高。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说 明 书 CN 102058209 B 3 2/2 页 4 0018 图 1 是本发明耳环机的立体示意图 ; 0019 图 2 是本发明耳环机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阅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
10、所述耳环包括固定座, 及与 固定座活动连接的活动座, 所述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设置有转动销。 0021 所述耳环机包括送料 1 站 1、 送料 2 站 2、 送针站 3、 铆压站 4、 下料站 5 和转盘 6。 所述转盘 6 上设置有夹具 11, 所述送料 1 站 1 和送料 2 站 2 均设置有进料气缸 10, 所述送 针站 3 包括有调节轮张紧机构 30、 导向孔、 气缸、 移针位、 压针和弹簧切刀, 所述铆压站 4 包 括上、 下气缸, 所述下料站 5 包括顶头和下料槽。 0022 所述耳环机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0023 1). 将固定座与活动座分别放入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 (均。
11、未图示) ; 0024 2). 固定座经过第一振动盘, 直振进入下料槽中 (均未图示) ; 0025 3). 通过进料气缸 10 送入夹具 11 中卡持 ; 0026 4).转盘6转动进入下一个工序, 将活动座从第二振动盘中送入到夹具11中, 具体 过程与上述步骤相同 ; 0027 5). 转盘 6 转动进入下一个工序, 将铜线通过调节轮张紧机构 30, 穿过导向孔进 到弹簧切刀的位置, 通过弹簧切刀将铜线切断 ; 在本实施例中, 将铜线切断成 2.5mm。 0028 6). 在自重的作用下, 铜线进入到移针位, 通过气缸送到压针的位置, 压针下压将 其压到固定座与活动座的接合孔中 ; 002。
12、9 7). 转盘旋转进入下一工序, 在上下气缸的带动下, 上下气缸将针压紧, 同时上下 气缸推动马达和铆压头正反向旋转, 铆压该铜线, 使固定座和活动座固定不分开, 还达到活 动的功能 ; 0030 8). 转盘旋转进入到下料站, 通过顶头将成品顶压到下料槽中, 完成下料。 0031 其中, 在所述第6步中与第7步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压紧的步骤, 以使固定座与活动 座连接牢固。在所述第 2 步中下料槽内设置有传感器, 分别感应上下位, 当没料时第二振动 盘自动打开下料。 0032 本发明的耳环机的生产工艺, 由于是机械工作代替手工, 不仅组装速度快、 生产率 高, 而且成品的良好率也相对提高。可以实现产业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0033 上述实施例, 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例, 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与权利范围, 凡依据本发明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结构制作工艺方法所作的等效变化和修饰, 均应包 括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058209 B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058209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