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油壶,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属于厨卫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物资日益丰富,部分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身体活动减少,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病机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中国居民平均每日摄入烹调油42g已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20-25g或30g推荐量,以谷物为主能量平衡弱油少盐突出运动的健康理念已渐入人心。
我国多年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与改革开放继续的深入,随之家庭人口结构趋于小型化、高龄化、三口之家、三高人群的家庭比比皆是;计量油壶特别适合小型家庭和需要控制摄入食用油的家庭使用。
市场上现有计量油壶一是印制有油标线类的开敞式油壶,在忙碌的厨房烹调炊事过程中不易把控日用油量;另一类是装有机械控制的封闭式油壶,除制作成本偏高外,机械零件粘附高分子油脂,不便洁净,易生油腻。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3168985 U,公开日期:2013年09月0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计量油壶”,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抽取食用油的计量油壶,其不足之处是每次抽取食用油时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简易导油方式、卫生安全可靠、便于掌控计量食用油并能自动开启与闭合壶嘴的组合式计量油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它由油盅、贮油罐、硅胶防渗圈、防尘盖、摆砣组成;所述油盅后侧边设一壶把,对应壶把前侧边向外凸出设一壶嘴,壶嘴下面设一滴油托,滴油托斜向底部设一回油孔;滴油托后面设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安装防尘盖尾端转轴的转轴孔,所述摆砣来回摆动,带动尾端转轴在转轴孔中来回转动,防尘盖随转动自动开启与闭合壶嘴;所述油盅内设一导油管,导油管顶端设有两个导油孔,导油管顶端与油盅顶部连为一体,下端贯穿油盅底面形成导油口;所述油盅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置硅胶防渗圈,凹槽下面设一内螺纹与所述贮油罐口的外螺纹联接,组合成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所述定位槽两侧设有安装防尘盖尾端转轴的转轴孔,定位槽前面设有圆弧限位,定位槽后面设有坡度限位,限制摆砣过度摆动;
所述防尘盖尾端设为90度转角结构,水平方向向前为盖柄、盖头;垂直方向向下为摆杆、摆砣套,摆砣套内置摆砣,90度转角中心设置尾端转轴,尾端转轴两头设有限位台阶;
所述油盅底部设一滞油环,滞油环在壶嘴方向设有回油口;
所述油盅为透明塑料制品或玻璃制品,油盅外表面上印制垂直、水平二向油标线;
所述贮油罐为玻璃制品,罐体外表面上印制垂直向油标线;
所述防尘盖为塑料制品;
所述摆砣材质为铁制品或玻璃制品;摆砣造型可为圆柱状或圆球状。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实用,有效控制每日人均食用油用量,且防止油腻污染便于洁净;
简易导油方式、自动开启与闭合的壶嘴使用方便简单适合各类入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油壶效果图;
图2、本实用新型油壶结构爆炸图;
图3、本实用新型防尘盖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摆砣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导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油盅A-A向剖视标示图
图7、本实用新型油盅A-A向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油盅俯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油盅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图1、图2,一种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它由油盅1、贮油罐2、硅胶防渗圈3、防尘盖5、摆砣6组成;所述油盅1后侧边设一壶把13,对应壶把13前侧边向外凸出设一壶嘴8,壶嘴8下面设一滴油托9,滴油托9斜向底部设一回油孔10;滴油托9后面设定位槽11,定位槽11内设有安装防尘盖尾端转轴7的转轴孔12;
图示油盅1外表面印制垂直、水平二向油标线14;贮油罐2外表面印制垂直向油标线14;
所示油盅1底面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置硅胶防渗圈3,凹槽15下面设一内螺纹4与贮油罐2口外螺纹4连接成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
图3、所示防尘盖5尾端设为90度转角结构,水平方向向前为盖柄21、盖头22;垂直方向向下为摆杆23、摆砣套24,摆砣套24内置摆砣6,90度转角中心设置尾端转轴7,尾端转轴7两头设有限位台阶25;
图4、摆砣24材质为铁制品或玻璃制品;摆砣24造型可为圆柱状或圆球状。
图5、导油管16为圆筒状,顶端设有两个导油孔18。
图6、图7、为油盅1内部结构剖视图,所示油盅1后侧边设一壶把13,对应壶把13前侧边向外凸出设一壶嘴8,壶嘴8下面设一滴油托9,滴油托9斜向底部设一回油孔10,滴油托9后面设定位槽11;
所述定位槽11两侧设有尾端转轴孔12,用于安装防尘盖尾端转轴7;所述摆砣6受重力作用来回摆动,带动摆杆23连动尾端转轴7在转轴孔12中来回转动,防尘盖5随转动自动开启与闭合壶嘴8;
定位槽11前面设有圆弧限位26、定位槽11后面设有坡度限位27限制摆砣6过度摆动;
所述油盅1内设一导油管16,导油管16顶端设有两个导油孔18,导油管16顶端与油盅1顶部连为一体,下端贯穿油盅1底面形成导油口17;
所述油盅1底部设一滞油环19,滞油环19在壶嘴8方向设有回油口20;
图示油盅1底部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置硅胶防渗圈3,凹槽15下面设一内螺纹4与贮油罐2口的外螺纹4联接,组合成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
图8、图9、为油盅1外部结构俯视、仰视图,油盅1底部可见贯穿底面导油管16的导油口17;滞油环19、回油口20.
导油
手持壶把13,将油壶侧卧向导油管16方向,油盅1内的空气受压从壶嘴8、回油孔10排出,储油罐2内的食用油从导油口17经导油管16、导油孔18流入油盅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用餐人数确定当日用油量,当注入当日用油量与水平向油标线吻合时,竖立计量油壶停止往油盅1内导油,此时油盅1垂直油标线清晰影现当日用油量。
用油
手持壶把13,计量油壶斜向壶嘴8方向筛油,摆砣6受重力作用带动摆杆23连动尾端转轴7在转轴孔12内转动,防尘盖5随之开启壶嘴8;摆砣6在圆弧限位26处止步;空气从壶嘴8、回油孔10进入,食用油受压从壶嘴8流出;
手持壶把13计量油壶斜向壶嘴8方向筛油,油脂从壶嘴8流出的同时,因导油滞留在滞油环19上的油脂从回油口20流回贮油罐2内;停止筛油时,壶嘴8滴落的油滴从斜向滴油托9经回油孔10流入油壶;
停止筛油竖立计量油壶时,摆砣6受重力控制回转带动防尘盖5闭合壶嘴8。
注油
油盅1内螺纹4旋离储油罐2口外螺纹4;
将油盅1朝壶把13方向侧到放置,油盅1底面滞留油流向滞油环19,滞油环19阻止油脂染污环境;储油罐2注满食用油后旋合油盅1,组合成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可自开启壶嘴的计量油壶适合居家使用。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