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728772.7 (22)申请日 2015.09.21 A44B 13/02(2006.01) A44B 11/25(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春藤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3925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北栅西坊 崩岗工业区二街 6 号 (72)发明人 陈明义 李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张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带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 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包括挂带, 所述挂带包括 由网状纤维制。
2、成的基体, 所述基体的两侧分别连 接有弹性加强带, 所述挂带的两端设置有可相互 连接的扣件, 所述挂带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锁 扣, 所述弹性锁扣包括与挂带连接的固定部, 所述 固定部活动连接有锁钩, 所述锁钩铰接有弹性卡 臂 ; 本挂带使用了卡扣式连接, 在使用时, 无须将 挂带从头部上方向挂戴, 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同 时, 这种挂带相对挂绳来说具有较宽的表面, 可以 防止缠绕现象的发生。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082796 U 2016.03.16 CN 205082796 U。
3、 1/1 页 2 1.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包括挂带 (1)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带 (1) 包括由网状纤 维制成的基体 (11) , 所述基体 (11) 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弹性加强带 (12) , 所述挂带 (1) 的两 端设置有可相互连接的扣件 (2) , 所述挂带 (1) 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锁扣 (3) , 所述弹性 锁扣 (3) 包括与挂带 (1) 连接的固定部 (31) , 所述固定部 (31) 活动连接有锁钩 (32) , 所述 锁钩 (32) 铰接有弹性卡臂 (33) 。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扣件 (2) 包括 公扣。
4、 (21) 和母扣 (22) , 所述公扣 (21) 包括第一固定部 (211) 和与第一固定部 (211) 连接的 卡舌 (212) , 所述母扣 (22) 包括第二固定部 (221) , 所述第二固定部 (221) 内设置有用于卡 接卡舌 (212) 的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卡舌 (212) 为方 形或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带 (1) 的宽度 为 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带 (1) 由弹性 锁扣 (3) 分为。
5、两段, 其中一段的长度是另一段的长度的 1.3 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带 (1) 为涤沦编织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082796 U 2 1/3 页 3 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带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挂带是一种用于手机、 工作牌、 钥匙等随身物品串挂的带子, 其一般结构较为简 单, 采用一个两头连接固定的绳子制成。 当戴上挂带的时候, 我们的证件、 手机、 钥匙就会不 容易丢失。 现有的挂带由于为固定的环形状, 使用者在使用时, 需。
6、要从头部上方向下将挂带 挂于颈部, 如果使用者戴有帽子, 或使用者头部具有相应的装饰物时, 使用则显得较为不便 了, 另外, 现有的挂带由于其长度均为一定的, 在挂带的使用者身高却不尽相同, 当不同身 高的使用者在进出刷卡时, 往往需要弯腰或取下挂带, 极其麻烦, 有鉴于此, 发明人对现有 的挂带作出了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本 挂带具有使用方便和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优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包括挂带, 所述挂带包括由网状纤维制 成的基体, 所述基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弹性加强带, 所述挂带。
7、的两端设置有可相互连接的 扣件, 所述挂带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锁扣, 所述弹性锁扣包括与挂带连接的固定部, 所述 固定部活动连接有锁钩, 所述锁钩铰接有弹性卡臂。 0005 优选的是, 所述扣件包括公扣和母扣, 所述公扣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第一固定部 连接的卡舌, 所述母扣包括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内设置有用于卡接卡舌的容置槽。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卡舌为方形或半圆形。 0007 优选的是, 所述挂带的宽度为 10-15MM。 0008 优选的是, 所述挂带由弹性锁扣分为两段, 其中一段的长度是另一段的长度的 1.3 倍以上。 0009 优选的是, 所述挂带为涤沦编织带。 0010 。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包括挂带, 所 述挂带的两端设置有可相互连接的扣件, 所述挂带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锁扣, 所述弹性 锁扣包括与挂带连接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活动连接有锁钩, 所述锁钩铰接有弹性卡臂 ; 本 挂带使用了卡扣式连接, 在使用时, 无须将挂带从头部上方向挂戴, 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同时, 在出入门禁时, 无须弯下腰部, 直接利用其弹性作用力, 拉长即可。 附图说明 0011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 何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
9、 获得其它的附图。 说 明 书 CN 205082796 U 3 2/3 页 4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挂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包括 : 0015 挂带 -1, 基体11, 加强带12, 扣件 -2, 公扣 -21, 第一固定部 -211, 卡 舌 -212, 母扣 -22, 第二固定部 -221, 弹性锁扣 -3, 固定部 -31, 锁钩 -32, 弹性卡臂 3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式弹性挂带结构, 包括挂带1, 所述挂带1包括由。
10、 网状纤维制成的基体 11, 所述基体 11 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弹性加强带 12, 所述挂带 1 的两端 设置有可相互连接的扣件 2, 所述挂带 1 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弹性锁扣 3, 所述弹性锁扣 3 包 括与挂带 1 连接的固定部 31, 所述固定部 31 活动连接有锁钩 32, 所述锁钩 32 铰接有弹性 卡臂 33 ; 在使用时, 将证件挂设于锁钩 32 内, 在所述弹性卡臂 33 的作用下将证件卡锁于弹 性锁扣 3 内, 然后, 将挂带 1 的两端分别从颈部两侧穿过, 利用扣件 2 卡接即可, 当然也可以 将本挂带 1 先佩戴于颈部后再将证件卡等装于锁钩 32 上。 0018 本挂带 1 。
11、使用了卡扣式连接, 无须将挂带 1 从头部上方向挂戴, 为使用者提供便 利, 同时, 在出入门禁时, 无须弯下腰部, 直接利用其弹性作用力, 拉长即可, 经有效的实验, 采用这种网状纤维基体11和弹性加强带12的配合, 可以实现延伸带长的三分之一长度, 在 拉长过程中, 由于有弹性加强带的保护, 使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不易损坏。 0019 具体地说, 所述扣件2包括公扣21和母扣22, 所述公扣21包括第一固定部211和 与第一固定部 211 连接的卡舌 212, 所述母扣 22 包括第二固定部 221, 所述第二固定部 221 内设置有用于卡接卡舌 212 的容置槽。另外, 还可以在所述容。
12、置槽设置有凹孔, 所述卡舌 212 设置有与凹孔配合的凸点, 使用者在使用时, 将卡舌 212 直接插于容置槽中, 利用凹孔 与凸点的塑性配合即可, 拆出时, 公扣21与母扣22在外力作用下直接强行分离, 当我在, 也 可以直接利用容置槽与卡舌 212 紧配的方式, 也可以实现较佳的连接效果。 0020 同时, 所述卡舌 212 为方形或半圆形。优选为半圆形, 这种半圆形使公扣 21 与母 扣 22 在扣接时更容易对位, 插接更加准确。 0021 在本技术方案中, 所述挂带1的宽度为10-15MM。 这种宽度的挂带1不但可以防止 与外在物品的打结, 还具有美观、 佩戴舒适的优点。 0022 作。
13、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挂带1由弹性锁扣3分为两段, 其中一段的长度是另一段的 长度的 1.3 倍以上。这样, 使用者只需要将挂带 1 的较长一端绕过颈部, 使扣件 2 大致位 于使用者的胸部位置, 从而方便使用者在可以观察的视线下扣接, 还能够避免较硬的扣件 2 对颈部的不适影响。 0023 在本技术方案中, 所述挂带 1 为涤沦编织带。这种材质的挂带 1 更加光滑, 使其在 与衣物的摩擦系数下降, 保证挂带 1 在使用时, 总是处于垂挂伸直状态。 0024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 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 说 明 书 CN 205082796 U 4 3/3 页 5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205082796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82796 U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8279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