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7578454
  • 上传时间:2019-10-18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518.8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40020.6

    申请日:

    20161024

    公开号:

    CN107969923A

    公开日:

    2018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00,G05D23/30

    主分类号:

    A47J36/00,G05D23/30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晶,苏莹,房振,王丽英,曹珊珊,梁玉莲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610940020A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胡海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烹饪阶段: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其中,在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吸水阶段包括:控制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或者,控制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控制电饭煲维持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本发明减少了杂粮在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提高其降血糖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烹饪阶段: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其中,在所述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所述吸水阶段包括: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或者,控制所述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阶段还包括:根据所述烹饪请求获取用户设置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根据预置的GI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获取到的所述GI值匹配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包括沸腾一阶段和沸腾二阶段,其中,所述沸腾二阶段包括:在所述电饭煲进入所述沸腾二阶段时,确定所述电饭煲在沸腾二阶段对应的第一预设功率;控制所述电饭煲以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115-125度,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2-4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阶段包括:控制所述电饭煲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三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预设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一阶段包括: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二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并使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2-8分钟,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10-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饭煲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沸腾二阶段结束,开始所述焖饭阶段,其中,所述焖饭阶段包括:停止加热并控制所述电饭煲的温度在第五预设时长内维持在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焖饭阶段还包括:在所述焖饭阶段开始第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三预设功率加热第七预设时长后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8-12分钟,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为90-100度,所述第七预设时长为1-3分钟。 10.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的控制系统包括吸水模块、升温模块、沸腾模块以及焖饭模块;其中,在所述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所述吸水模块包括:加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温度维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或者,所述温度维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危病(比如糖尿病)人群日益攀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日三餐的主食选择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由于在食用杂粮饭后的血糖反应比较低,同时各种有色杂粮还能提供更多的抗氧化物质,提供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十分关键的,因此,杂粮主食的食疗功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烹饪杂粮,才能既获得好的口感,又起到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效果,成为糖尿病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以目前的电饭煲来说,没有针对杂粮的烹饪方法,杂粮食材由于质地紧密程度不一,吸水、熟化速度和烹饪硬度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杂粮饭的口感及降血糖效果,不正确的烹饪方法会导致营养素的损失。

    所以,即便在同样的烹饪程序下,不同杂粮食材的食疗功效会有很大差异,而即便同一种食材,不同的预先浸泡时间、不同的烹饪时长等,功效也会有很大差异,特别是现有的电饭煲在吸水阶段,对于其温度和吸水时间没有严格的控制,而对于粗粮来说,如果吸水时间过长,烹饪后杂粮饭硬度过小,咀嚼性不足,消化速度太快,GI值过高,会使糖尿病患者无法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另一方面,如果吸水时间过短,烹饪后杂粮饭硬度太高,又会影响到消化效果,也会影响到部分人对杂粮饭的接受能力,进而导致其降血糖的功效降低,故,降血糖杂粮饭一定要有合适的烹饪工艺,才能发挥降血糖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杂粮在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提高其降血糖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所述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烹饪阶段: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其中,在所述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所述吸水阶段包括:

    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或者,控制所述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

    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可选地,所述吸水阶段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请求获取用户设置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

    根据预置的GI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获取到的所述GI值匹配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地,所述沸腾包括沸腾一阶段和沸腾二阶段,其中,所述沸腾二阶段包括:

    在所述电饭煲进入所述沸腾二阶段时,确定所述电饭煲在沸腾二阶段对应的第一预设功率;

    控制所述电饭煲以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115-125度,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2-4分钟。

    可选地,所述升温阶段包括:

    控制所述电饭煲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三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预设沸点。

    可选地,所述沸腾一阶段包括:

    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二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并使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2-8分钟,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10-20分钟。

    可选地,当所述电饭煲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沸腾二阶段结束,开始所述焖饭阶段,其中,所述焖饭阶段包括:

    停止加热并控制所述电饭煲的温度在第五预设时长内维持在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可选地,所述焖饭阶段还包括:

    在所述焖饭阶段开始第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三预设功率加热第七预设时长后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8-12分钟,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为90-100度,所述第七预设时长为1-3分钟。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所述电饭煲的控制系统包括吸水模块、升温模块、沸腾模块以及焖饭模块;其中,在所述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所述吸水模块包括:

    加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

    温度维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或者,所述温度维持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本发明提出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电饭煲依次按照以下各个阶段对食材进行烹饪: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电饭煲预设有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在接收到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在吸水阶段中,控制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并维持在该温度第一预设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也就是说,用户在烹饪降血糖杂粮时,可以选择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在该烹饪模式下,将吸水阶段的时长和温度进行控制在合适的时间内,能够避免因为吸水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温度过高而导致营养素流失过多,以保持烹饪的杂粮饭的降血糖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各烹饪阶段的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烹饪阶段: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其中,在所述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所述吸水阶段包括:

    步骤S10,控制所述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

    步骤S20,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或者,所述吸水阶段包括:

    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饭煲中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及温度检测装置,加热装置用于为电饭煲内胆的底部加热,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用户检测电饭煲的底部温度。该电饭煲的烹饪控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

    关于降血糖杂粮,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烹饪后的GI值(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数)降低的杂粮食材烹饪的食物后,餐后血糖反映比较低,长期食用有益于降低血糖。其中,杂粮一般为GI值低于60的食材,例如,糙米、荞麦、黑米、莲子、红豆、百合干等。用户在烹饪降血糖杂粮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烹饪,或者选择其中的多种进行合理搭配后烹饪。

    关于电饭煲的控制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电饭煲的控制面板上设置“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控件,当用户要烹饪的食材是降血糖杂粮时,点击该控件,电饭煲进入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降血糖杂粮进行烹饪;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电饭煲控制应用,运行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智能终端与电饭煲建立远程通信或者近场通信,用户可以通智能终端对电饭煲进行控制,例如设置烹饪模式等。在该应用中为用户提供降血糖杂粮的搭配方法以及参考食谱,用户可以按照参考食谱选择食材进行烹饪。同时,在该控制应用的控制界面上设置“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的控件,用户通过上述控件控制电饭煲进入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该控件被触发时,手机向电饭煲发送模式切换指令,电饭煲根据接收到的该指令进入降血糖烹饪模式。

    以下的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用户通过点击应用界面中的“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触发开启降血糖烹饪模式的烹饪请求指令,控制电饭煲进入降血糖烹饪模式。

    为电饭煲预先设置多个烹饪阶段,依次为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在不同的烹饪模式下,每一烹饪阶段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参数,分别按照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电饭煲对食物进行烹饪,控制参数主要包括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时长等。其中,吸水阶段是将食物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维持该温度一段时间,以使食物进行吸水,或者不加热,只是控制电饭煲维持当前的环境温度一段时间;升温阶段为以一定的加热功率将食物加热到沸点温度;在该实施例中,沸腾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子阶段:沸腾一阶段和沸腾二阶段,其中,沸腾一阶段为在将食物加热到沸点后继续加热使其维持在沸点温度一定时长,以使杂粮充分吸收水分,当进入沸腾二阶段时,锅内的水分已经不多,基本上已被杂粮吸收,此时适当增加功率,继续对食物进行加热,到一个大于沸点的温度,当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已达到该温度时,则迁移至下一阶段,即焖饭阶段,该阶段中停止加热,维持在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即完成杂粮的烹饪。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中各个烹饪阶段的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经过试验数据获取到杂粮在吸水阶段中,在不同的吸水时间下,即第一预设时长,烹饪得到的杂粮饭的GI值和硬度,参照表1所示。

    一方面,如果吸水时间过长,烹饪后杂粮饭硬度过小,咀嚼性不足,消化速度太快,GI值过高,会使糖尿病患者无法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另一方面,如果吸水时间过短,烹饪后杂粮饭硬度太高,又会影响到消化效果,胃肠消化能力弱的人就会感觉肠胃不适,胃堵、胃酸、胀气等情况,也会影响到部分人对杂粮饭的接受能力。因此,根据表1的数据,设置合适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为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可选地,确定第一预设温度为60℃,第一预设时长为40分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吸水阶段还包括:

    根据所述烹饪请求获取用户设置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

    根据预置的GI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获取到的所述GI值匹配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合适的GI值,基于该GI值发送烹饪请求,电饭煲在接收到烹饪请求时,根据用户设置的GI值以及预先设置的GI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合适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预设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即使用户可以设置GI值,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设置,以避免用户设置的GI值不合理,例如,将GI值的可调整范围限定在41-48。

    表1 在不同吸水时间下的杂粮饭的GI值和硬度

    吸水时间/分钟 硬度/g GI值 0 2383 39 20 2296 41 40 2148 42 60 2087 48 80 2024 53 100 1952 62 120 1836 71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沸腾二阶段包括:

    在所述电饭煲进入所述沸腾二阶段时,确定所述电饭煲在沸腾二阶段对应的第一预设功率;

    控制所述电饭煲以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115-125度。

    沸腾二阶段的迁移温度,即第二预设温度对于杂粮中B族维生素的流失有较大影响。杂粮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对于降血糖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B族维生素受热易分解,沸腾迁移温度越高,则B族维生素的流失越多,经过烹饪实验获取到在第二预设温度为115-125的温度下,烹饪得到的杂粮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最高,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120度。根据第二预设温度的值合理设置第一预设功率以及第二预设时长,例如,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为2-4分钟,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选择为3分钟,即在3分钟内,通过合适的功率将杂粮加热至120度,保证杂粮饭的B族维生素含量。

    进一步地,升温阶段包括:控制所述电饭煲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三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预设沸点。

    沸腾一阶段包括: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二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并使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其中,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为2-8分钟,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10-20分钟。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水的沸点是不一样的,因此,预设沸点可以根据电饭煲的使用环境进行实时的设置。以下以预设沸点为100度为例进行说明。升温阶段中,控制电饭煲在2-8分钟内加热至100度,然后进入沸腾一阶段,以较小的加热功率继续加热,使杂粮饭维持在100度10-20分钟。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为5分钟,第四预设时长为15分钟。以使烹饪得到的杂粮饭不仅能够有较好的口感,而且有较低的GI值,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本实施例提出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电饭煲依次按照以下各个阶段对食材进行烹饪: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电饭煲预设有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在接收到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在吸水阶段中,控制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并维持在该温度第一预设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也就是说,用户在烹饪降血糖杂粮时,可以选择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在该烹饪模式下,将吸水阶段的时长和温度进行控制在合适的时间内,能够避免因为吸水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温度过高而导致营养素流失过多,以保持烹饪的杂粮饭的降血糖功效。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焖饭阶段包括:停止加热并控制所述电饭煲的温度在第五预设时长内维持在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表2 不同沸腾迁移温度以及焖饭时长下杂粮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

    经过试验数据检测到焖饭阶段的时间对于B族维生素的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杂粮加热到120度时,所述沸腾二阶段结束,进入焖饭阶段。

    经过烹饪实验获取到在不同的迁移温度下进行烹饪获取到的降血糖杂粮饭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的含量如表2所示。

    杂粮中B族维生素丰富,受热易分解,沸腾迁移温度过高、焖饭时长过长,会熬制维生素分解严重,因此经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在保证口感和营养素不损失的前提下,选择沸腾迁移温度,即第二预设温度为115-125度,第四预设时长为8-12分钟,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120度,第四预设时长为10分钟。第四预设温度可以设置为稍低于沸点温度,可选地,第四预设温度为90-100度。

    进一步地,焖饭阶段还包括:在所述焖饭阶段开始第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三预设功率加热第七预设时长后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进入焖饭阶段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第六预设时长后,再开启加热装置以较小的加热功率加热一段时间,实现焖饭阶段的补炊,使杂粮饭的水分平衡并激发粳米的香气成分释放,提高杂粮饭的嗅感及口感。其中,第六预设时长和第七预设时长之和小于第五预设时长,可选地,第七预设时长为1-3分钟,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七预设时长为2分钟。

    本实施例提出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对沸腾二阶段的沸腾迁移温度以及焖饭阶段的时间进行控制,进一步降低营养素的流失,使得烹饪得到的杂粮饭中的B族维生素保持较高的含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

    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饭煲的控制系统包括吸水模块、升温模块、加热模块、沸腾模块以及焖饭模块;其中,在所述电饭煲接收到的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所述吸水模块包括:

    加热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

    温度维持单元20,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或者,温度维持单元20还用于:控制所述电饭煲维持在当前环境温度第一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电饭煲内的食物进行吸水,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饭煲中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及温度检测装置,加热装置用于为电饭煲内胆的底部加热,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用户检测电饭煲的底部温度。该电饭煲的烹饪控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

    关于降血糖杂粮,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烹饪后的GI值(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数)降低的杂粮食材烹饪的食物后,餐后血糖反映比较低,长期食用有益于降低血糖。其中,杂粮一般为GI值低于60的食材,例如,糙米、荞麦、黑米、莲子、红豆、百合干等。用户在烹饪降血糖杂粮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烹饪,或者选择其中的多种进行合理搭配后烹饪。

    关于电饭煲的控制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电饭煲的控制面板上设置“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控件,当用户要烹饪的食材是降血糖杂粮时,点击该控件,电饭煲进入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对降血糖杂粮进行烹饪;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电饭煲控制应用,运行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智能终端与电饭煲建立远程通信或者近场通信,用户可以通智能终端对电饭煲进行控制,例如设置烹饪模式等。在该应用中为用户提供降血糖杂粮的搭配装置以及参考食谱,用户可以按照参考食谱选择食材进行烹饪。同时,在该控制应用的控制界面上设置“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的控件,该控件被触发时,手机向电饭煲发送模式切换指令,电饭煲根据接收到的该指令将烹饪模式切换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对降血糖杂粮进行烹饪。

    以下的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用户通过点击应用界面中的“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触发开启降血糖烹饪模式的烹饪请求指令,控制电饭煲进入降血糖烹饪模式。

    为电饭煲预先设置多个烹饪阶段,依次为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在不同的烹饪模式下,每一烹饪阶段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参数,,在进入每一阶段时,先确定该阶段对应的烹饪参数,分别按照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电饭煲对食物进行烹饪,控制参数主要包括加热功率以及加热时长等。其中,吸水阶段是将食物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维持该温度一段时间,以使食物进行吸水,或者不加热,只是控制电饭煲维持当前的环境温度一段时间;升温阶段为以一定的加热功率将食物加热到沸点温度;在该实施例中,沸腾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子阶段:沸腾一阶段和沸腾二阶段,其中,沸腾一阶段为在将食物加热到沸点后继续加热使其维持在沸点温度一定时长,以使杂粮充分吸收水分,当进入沸腾二阶段时,锅内的水分已经不多,基本上已被杂粮吸收,此时适当增加功率,继续对食物进行加热,到一个大于沸点的温度,当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已达到该温度时,则迁移至下一阶段,即焖饭阶段,该阶段中停止加热,维持在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即完成杂粮的烹饪。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中各个烹饪阶段的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经过试验数据获取到杂粮在吸水阶段中,在不同的吸水时间下,即第一预设时长,烹饪得到的杂粮饭的GI值和硬度,参照表1所示。

    一方面,如果吸水时间过长,烹饪后杂粮饭硬度过小,咀嚼性不足,消化速度太快,GI值过高,会使糖尿病患者无法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另一方面,如果吸水时间过短,烹饪后杂粮饭硬度太高,又会影响到消化效果,胃肠消化能力弱的人就会感觉肠胃不适,胃堵、胃酸、胀气等情况,也会影响到部分人对杂粮饭的接受能力。因此,根据表1的数据,设置合适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预设温度,确定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为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可选地,确定第一预设温度为60℃,第一预设时长为40分钟,加热控制单元10控制电饭煲加热,温度维持单元20控制电饭煲维持在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烹饪请求获取用户设置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根据预置的GI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获取到的所述GI值匹配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合适的GI值,基于该GI值发送烹饪请求,电饭煲在接收到烹饪请求时,根据用户设置的GI值以及预先设置的GI值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一预设时长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合适的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预设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即使用户可以设置GI值,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设置,以避免用户设置的GI值不合理,例如,将GI值的可调整范围限定在41-48。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沸腾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电饭煲进入所述沸腾二阶段时,确定所述电饭煲在沸腾二阶段对应的第一预设功率;控制所述电饭煲以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范围为115-125度。

    沸腾二阶段的迁移温度,即第二预设温度对于杂粮中B族维生素的流失有较大影响。杂粮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对于降血糖能够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B族维生素受热易分解,沸腾迁移温度越高,则B族维生素的流失越多,经过烹饪实验获取到在第二预设温度为115-125的温度下,烹饪得到的杂粮饭的B族维生素的含量最高,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120度。根据第二预设温度的值合理设置第一预设功率以及第二预设时长,例如,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为2-4分钟,可选地,第二预设时长选择为3分钟,即在3分钟内,温度维持单元20通过合适的功率将杂粮加热至120度,保证杂粮饭的B族维生素含量。

    进一步地,温度维持单元20还用于在所述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电饭煲在第三预设时长内加热至第三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预设沸点。

    温度维持单元20还用于在所述沸腾一阶段,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二预设功率的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并使所述电饭煲维持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其中,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为2-8分钟,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为10-20分钟。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水的沸点是不一样的,因此,预设沸点可以根据电饭煲的使用环境进行实时的设置。以下以预设沸点为100度为例进行说明。升温阶段中,控制电饭煲在2-8分钟内加热至100度,然后进入沸腾一阶段,以较小的加热功率继续加热,使杂粮饭维持在100度10-20分钟。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长为5分钟,第四预设时长为15分钟。以使烹饪得到的杂粮饭不仅能够有较好的口感,而且有较低的GI值,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本实施例提出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电饭煲依次按照以下各个阶段对食材进行烹饪:吸水阶段、升温阶段、沸腾阶段以及焖饭阶段,电饭煲预设有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在接收到烹饪请求对应的烹饪模式为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时,在吸水阶段中,控制电饭煲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并维持在该温度第一预设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时长为20-6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大于当前的环境温度且小于70度,也就是说,用户在烹饪降血糖杂粮时,可以选择降血糖杂粮烹饪模式,在该烹饪模式下,将吸水阶段的时长和温度进行控制在合适的时间内,能够避免因为吸水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及温度过高而导致营养素流失过多,以保持烹饪的杂粮饭的降血糖功效。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温度维持单元20还用于在所述焖饭阶段,停止加热并控制所述电饭煲的温度在第五预设时长内维持在大于第四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经过试验数据检测到焖饭阶段的时间对于B族维生素的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杂粮加热到120度时,所述沸腾二阶段结束,温度维持单元20控制电饭煲进入焖饭阶段。

    经过烹饪实验获取到在不同的迁移温度下进行烹饪获取到的降血糖杂粮饭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的含量参照表2所示。

    杂粮中B族维生素丰富,受热易分解,沸腾迁移温度过高、焖饭时长过长,会熬制维生素分解严重,因此,经过对表2数据的分析,在保证口感和营养素不损失的前提下,选择沸腾迁移温度,即第二预设温度为115-125度,第五预设时长为8-12分钟,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120度,第五预设时长为10分钟。第四预设温度可以设置为稍低于沸点温度,可选地,第四预设温度为90-100度。

    进一步地,温度维持单元20还用于:在所述焖饭阶段开始第六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电饭煲以第三预设功率加热第七预设时长后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

    进入焖饭阶段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第六预设时长后,再开启加热装置以较小的加热功率加热一段时间,实现焖饭阶段的补炊,使杂粮饭的水分平衡并激发粳米的香气成分释放,提高杂粮饭的嗅感及口感。其中,第六预设时长和第七预设时长之和小于第五预设时长,可选地,第七预设时长为1-3分钟,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七预设时长为2分钟。

    本实施例提出的电饭煲的烹饪控制系统,通过对沸腾二阶段的沸腾迁移温度以及焖饭阶段的时间进行控制,进一步降低营养素的流失,使得烹饪得到的杂粮饭中的B族维生素保持较高的含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在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等的描述仅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电饭煲 烹饪 控制 方法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57845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