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97927.8 (22)申请日 2017.03.02 (73)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号 (72)发明人 曾静 辛姗珊 李佳敏 段可玥 唐晓涵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代理人 邹翠 李斌 (51)Int.Cl. A47B 3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包 括主茶几和辅。
2、茶几, 所述主茶几包括主茶几面, 所述主茶几面为五边形结构, 且主茶几面其中一 边的下方为开放面, 另外四边的下方设置有支撑 板围绕形成的主茶几座, 所述主茶几面的下方为 中空结构; 主茶几面由中部茶几面和边缘茶几面 组成, 中部茶几面的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 所述 辅茶几包括辅茶几面, 辅茶几面为五边形结构, 且辅茶几面五边的下方设置有设置支撑板围绕 形成的辅茶几座, 所述辅茶几的尺寸小于主茶几 座下方开放面的尺寸。 其功能多样化, 设计简洁 纯净, 主茶几和辅茶几可自由分离, 充分提高了 空间的利用率; 主茶几面上的中部茶几面可以升 降, 使得茶几的造型更美观, 功能更多样, 满足不 同的使。
3、用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306387 U 2018.05.04 CN 207306387 U 1.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茶几和辅茶几, 所述主茶几包括主茶几 面, 所述主茶几面为五边形结构, 且主茶几面其中一边的下方为开放面, 另外四边所对应的 下方设置有支撑板围绕形成的主茶几座, 所述主茶几面的下方为中空结构, 内部刚好可容 纳一个辅茶几; 主茶几面由中部茶几面和边缘茶几面组成, 中部茶几面的下方设置有升降 装置; 所述辅茶几包括辅茶几面, 辅茶几面为五边形结构, 且辅茶几面五边所对应的下方设 置有设置支撑板围绕形成的辅茶几座, 所述辅。
4、茶几的尺寸小于主茶几座下方开放面的尺 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组合茶几,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部茶几面为圆形结 构, 且中部茶几面和边缘茶几面的所占面积比为1: 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组合茶几,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茶几座和辅茶几座均为 玻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组合茶几,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 升降主杆以及至少两个升降辅杆, 所述升降主杆的一端连接中部茶几面, 另一端连接升降 气缸, 且升降主杆接近升降气缸的一侧上设有升降缓冲器; 至少两个升降辅杆均为伸缩杆, 至少两个升降辅杆的一端均连接升降气缸, 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边缘茶几面的。
5、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306387 U 2 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背景技术 0002 茶几是家具的一种, 也是房屋的装饰物, 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由于现如今房屋的 空间利用率越来越得到重视,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隐藏的组合茶几。 0003 现有的隐藏式组合茶几通常采用多个茶几拼装在一起, 通过滑块连接, 可以从大 茶几下方抽出小茶几, 这种组合方式简单、 方便, 但是茶几之间是连接在一起的, 如果挪动 茶几, 必须全部一起挪动, 无法分开使用, 使得房屋空间的利用率得不到完美体现。 0。
6、004 而且, 现有的隐藏式组合茶结构过于单一, 茶几面不能升降移动, 使其功能相对单 一, 只能同时提供一种功能服务, 不能满足年轻人对多功能家具的追求, 而且造型也不够美 观, 不能起到点缀房屋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基于此, 针对上述问题, 有必要提出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其功能多样化, 设计简 洁纯净, 主茶几的中空部分可放置辅茶几, 且主茶几和辅茶几可自由分离, 充分提高了空间 的利用率; 而且, 主茶几面上的中部茶几面可以升降, 使得茶几的造型更美观, 功能更多样, 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包括主茶几和辅。
7、茶几, 所述主茶几包括主茶几面, 所述主茶 几面为五边形结构, 且主茶几面其中一边的下方为开放面, 另外四边所对应的下方设置有 支撑板围绕形成的主茶几座, 所述主茶几面的下方为中空结构, 内部刚好可容纳一个辅茶 几; 主茶几面由中部茶几面和边缘茶几面组成, 中部茶几面的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 所述辅 茶几包括辅茶几面, 辅茶几面为五边形结构, 且辅茶几面五边所对应的下方设置有设置支 撑板围绕形成的辅茶几座, 所述辅茶几的尺寸小于主茶几座下方开放面的尺寸。 0008 设计大小两个茶几, 大的为主茶几, 小的为辅茶几, 使辅茶几能自由放置于主茶几 内部, 而且无连接关系, 可自由分离, 随意改变主茶。
8、几和辅茶几之间的位置关系, 设计简洁、 大方, 充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而且, 可通过升降装置实现中部茶几面的上下移动, 从而 使主茶几的结构更多样化, 实现多功能化的目的, 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的中部茶几面为圆形结构, 且中部茶几面和边 缘茶几面的所占面积比为1: 1。 0010 中部茶几面和边缘茶几面的所占面积比为1: 1, 更加充分的利用了主茶几面, 使不 论中部茶几面上升还是下降, 中部茶几面和边缘茶几面都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物品; 如果 比例过大, 则边缘茶几面的面积减小, 当中部茶几面上升或下降时, 只剩一圈小面积的边缘 茶几面, 没有足。
9、够的空间来供人使用, 造成资源和空间的浪费; 如果比例过小, 则中部茶几 面的面积减小, 当中部茶几面上升时, 位于上方的中部茶几面由于空间过小, 不能起到放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306387 U 3 物品的作用, 同样造成资源和空间的浪费。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主茶几座和辅茶几座均为玻璃结构。 0012 主茶几座和辅茶几座均为围绕设置的一圈玻璃板, 主茶几座缺少一块, 留有一个 供辅茶几进出的门, 且主茶几和辅茶几的内部中空, 外观更简洁、 大方; 可从外部透过玻璃 板看到内部的情况, 方便辅茶几放置回主茶几内部, 同时, 方便从主茶几内部拖出辅茶。
10、几。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 升降主杆以及至少 两个升降辅杆, 所述升降主杆的一端连接中部茶几面, 另一端连接升降气缸, 且升降主杆接 近升降气缸的一侧上设有升降缓冲器; 至少两个升降辅杆均为伸缩杆, 至少两个升降辅杆 的一端均连接升降气缸, 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边缘茶几面的下方。 0014 升降装置为中部茶几面的上升和下降提供了支持, 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主杆上 下移动, 升降辅杆随之伸缩, 达到升降的目的; 同时, 采用升降缓冲器, 使升降过程更平稳, 更轻松。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 辅茶几放置于主茶几内部, 且无连接关。
11、系, 可自由分离, 随意改变主茶几和辅茶 几之间的位置关系, 外观简洁、 大方, 充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有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0017 2、 实现中部茶几面的上下移动, 从而使主茶几的结构更多样化, 实现多功能化的 目的, 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0018 3、 升降装置为中部茶几面的上升和下降提供了支持, 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升降主杆 上下移动, 升降辅杆随之伸缩, 达到升降的目的; 同时, 采用升降缓冲器, 使升降过程更平 稳, 更轻松。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隐藏式组合茶几的正视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隐藏式组合茶几的俯视图; 0021 图3是本。
12、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0-主茶几; 101-主茶几面; 101a-中部茶几面; 101b-边缘茶几面; 102-主茶几座; 20-辅茶几; 201-辅茶几面; 202-辅茶几座; 30-升降装置; 301-升降气缸; 302-升降主杆; 303-升降辅杆; 304-升降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5 实施例 0026 如图1-3所示, 一种隐藏式组合茶几, 包括主茶几10和辅茶几20, 所述主茶几10包 括主茶几面101, 所述主茶几面101为五边形结构, 且主茶几面101其中。
13、一边的下方为开放 面, 另外四边所对应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围绕形成的主茶几座102, 所述主茶几面101的下 方为中空结构, 内部刚好可容纳一个辅茶几20; 主茶几面101由中部茶几面101a和边缘茶几 面101b组成, 中部茶几面101a的下方设置有升降装置30; 所述辅茶几20包括辅茶几面201, 辅茶几面201为五边形结构, 且辅茶几面201五边所对应的下方设置有设置支撑板围绕形成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306387 U 4 的辅茶几座202, 所述辅茶几20的尺寸小于主茶几座102下方开放面的尺寸。 0027 设计大小两个茶几, 大的为主茶几10, 小的为辅茶几20, 。
14、使辅茶几20能自由放置于 主茶几10内部, 而且无连接关系, 可自由分离, 随意改变主茶几10和辅茶几20之间的位置关 系, 设计简洁、 大方, 充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而且, 可通过升降装置30实现中部茶几面 101a的上下移动, 从而使主茶几10的结构更多样化, 实现多功能化的目的, 满足更多的使用 需求。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的中部茶几面101a为圆形结构, 且中部茶几面101a和边缘 茶几面101b的所占面积比为1: 1。 0029 中部茶几面101a和边缘茶几面101b的所占面积比为1: 1, 更加充分的利用了主茶 几面101, 使不论中部茶几面101a上升还是下降, 。
15、中部茶几面101a和边缘茶几面101b都有足 够的空间来放置物品; 如果比例过大, 则边缘茶几面101b的面积减小, 当中部茶几面101a上 升或下降时, 只剩一圈小面积的边缘茶几面101b, 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供人使用, 造成资源和 空间的浪费; 如果比例过小, 则中部茶几面101a的面积减小, 当中部茶几面101a上升时, 位 于上方的中部茶几面101a由于空间过小, 不能起到放置物品的作用, 同样造成资源和空间 的浪费。 00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主茶几座102和辅茶几座202均为玻璃结构。 0031 主茶几座102和辅茶几座202均为围绕设置的一圈玻璃板, 主茶几座102缺少一块。
16、, 留有一个供辅茶几20进出的门, 且主茶几10和辅茶几20的内部中空, 外观更简洁、 大方; 可 从外部透过玻璃板看到内部的情况, 方便辅茶几20放置回主茶几10内部, 同时, 方便从主茶 几10内部拖出辅茶几20。 003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升降装置30包括升降气缸301、 升降主杆302以及至少两 个升降辅杆303, 所述升降主杆302的一端连接中部茶几面101a, 另一端连接升降气缸301, 且升降主杆302接近升降气缸301的一侧上设有升降缓冲器304; 至少两个升降辅杆303均为 伸缩杆, 至少两个升降辅杆303的一端均连接升降气缸301, 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边缘茶几面 10。
17、1b的下方。 0033 升降装置30为中部茶几面101a的上升和下降提供了支持, 通过升降气缸301带动 升降主杆302上下移动, 升降辅杆303随之伸缩, 达到升降的目的; 同时, 采用升降缓冲器 304, 使升降过程更平稳, 更轻松。 003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30638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306387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306387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306387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