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444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4447A21申请号201410295433422申请日20140626B21C37/15200601B21C25/02200601B21D37/1020060171申请人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43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红岭路108号72发明人莫喜隆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代理人黄为蔡国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拉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与一。
2、连续模具内的打头模具、反挤压模具、第一拉管成型模具、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反挤压模具、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和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拉管成型模具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的结构一致。本发明通过反挤压和拉伸工序来生产拉管类产品,具有生产稳定、效率高和不良率低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4447ACN104084447A1/1页21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与一连续模具内。
3、的打头模具A、反挤压模具B、第一拉管成型模具C、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D、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E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F,其中所述反挤压模具B、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D和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E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反挤压上模1和反挤压下模2,所述的反挤压上模1包括上模本体11及设于上模本体11上的上模冲头12,在所述上模本体11的侧边还设有第一刀口13,所述的反挤压下模2包括下模本体21及设于下模本体21上的下模冲孔22,且所述下模冲孔22为向内侧倾斜的冲孔;所述第一拉管成型模具C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F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拉伸上模3和拉伸下模4,所述拉伸上模3包括拉伸上模本体31及设于拉伸上模本体31上的拉伸上模。
4、冲棒32,所述拉伸下模4包括拉伸下模本体41及设于拉伸下模本体41上的拉伸下模冲孔42,所述拉伸上模本体31上还设有第二刀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冲头12的外侧还设有镀钛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口13和第二刀口33的宽度均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连续模具内的自动送料装置G。权利要求书CN104084447A1/3页3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拉。
5、管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背景技术0002拉管指的是全高在60MM130MM之间,壁厚在0830MM之间的长度管类零件,拉管类产品的加工工艺是通过打头工序打园饼,反挤工序和拉伸成型工序三步完成的生产装置,工序简单,应用范围之广,广泛应用在洗衣机、山地单车脚垫中等有出脚六角头等管类型产品的零配件中。但是,现有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过程不稳定,效率低且产品不良率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该装置具有生产稳定、效率高和不良率低的优点。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
6、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与一连续模具内的打头模具、反挤压模具、第一拉管成型模具、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反挤压模具、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和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反挤压上模和反挤压下模,所述的反挤压上模包括上模本体及设于上模本体上的上模冲头,在所述上模本体的侧边还设有第一刀口,所述的反挤压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及设于下模本体上的下模冲孔,且所述下模冲孔为向内侧倾斜的冲孔;所述第一拉管成型模具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拉伸上模和拉伸下模,所述拉伸上模包括拉伸上模本体及设于拉。
7、伸上模本体上的拉伸上模冲棒,所述拉伸下模包括拉伸下模本体及设于拉伸下模本体上的拉伸下模冲孔,所述拉伸上模本体上还设有第二刀口。0006优选地,所述的上模冲头的外侧还设有镀钛层。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的宽度均为2MM。0008优选地,还包括设于连续模具内的自动送料装置。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连续模具将打头模具、反挤压模具、第一拉管成型模具、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设置于一起,并且通过反挤压和拉伸工序来生产拉管类产品,具有生产稳定、效率高和不良率低的优点。附图说明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1图。
8、1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说明书CN104084447A2/3页4图。0012图2是本发明中胚件打头的结构图。0013图3是本发明中将打头后的胚件进行反挤压的结构图。0014图4是本发明中对反挤压后的胚件进行拉管成型的结构图。0015图5是本发明中对拉管成型后的胚件进行管底反挤压成型的结构图。0016图6是本发明中对管底反挤压成型后的胚件进行六角头反挤压成型的结构图。0017图7是本发明中对六角头反挤压成型后的胚件进行拉管成型的结构图。0018图8是本发明中反挤压模具中反挤压上模的结构图。0019图9是本发明中反挤压模具中反挤压下模的结构图。0020图1。
9、0是本发明中拉伸成型模具中拉伸上模的结构图。0021图11是本发明中拉伸成型模具中拉伸下模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3参阅图1、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反挤压和拉伸工序的拉管类产品的生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与一连续模具内的打头模具A、反挤压模具B、第一拉管成型模具C、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D、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E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F,其中所述反挤压模具B、管底反挤压成型模具D和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模具E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反挤压上模1和反挤压下模2,所述的反挤压上模1包括上模本体11及设于上模本体11上的上模冲头1。
10、2,在所述上模本体11的侧边还设有第一刀口13,所述的反挤压下模2包括下模本体21及设于下模本体21上的下模冲孔22,且所述下模冲孔22为向内侧倾斜的冲孔;所述第一拉管成型模具C和第二拉管成型模具F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拉伸上模3和拉伸下模4,所述拉伸上模3包括拉伸上模本体31及设于拉伸上模本体31上的拉伸上模冲棒32,所述拉伸下模4包括拉伸下模本体41及设于拉伸下模本体41上的拉伸下模冲孔42,所述拉伸上模本体31上还设有第二刀口33。0024为了方便自动送料,本发明还包括设于连续模具内的自动送料装置G,所述的自动送料装置G可以为一个料带。0025具体的本发明的原理为第一步,对胚件进行打头,即打。
11、成如图2所示的胚件100;第二步、将打头后的胚件进行反挤压的步骤,于胚件上形成一中空部200,如图3所示;第三步、对反挤压后的胚件进行拉管成型的步骤,如图4所示;第四步、对拉管成型后的胚件进行管底反挤压成型步骤,于管底形成一六角头胚件300,如图5所示;第五步、对管底反挤压成型后的胚件进行六角头反挤压成型步骤,将六角头胚件成型成六角头400,如图6所示;第六步、对六角头反挤压成型后的胚件进行拉管成型的步骤,形成拉管成品,如图7所示。0026参阅图8和图9所示,反挤压上模1的第一刀口13大小为2毫米,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没有刀口而言,产品不易拉花也能避免产品粘住而影响加工效果,也可以在上模冲头12的。
12、外侧还设有镀钛层,这样模具在使用时比较耐用且可防止拉伤,便于加工更多的产品。0027反挤压下模2的下模冲孔22深度不能过深,其目的是为了留1/3产品露在模具口,而将下模冲孔22设为向内侧倾斜的冲孔的结构,可防止上模冲头12与下模冲孔22在说明书CN104084447A3/3页5配合时而产生粘住上模不脱料的现象。0028参阅图10和图11所示,拉伸上模3的拉伸上模冲棒32较长,这是因为生产时要把产品全部通过拉伸下模4及设于拉伸下模4上的退料板才能完成拉伸脱模,而在拉伸下模上需要再增加一个收缩的退料板图未示,产品一通过退料板,拉力弹簧一收缩套住上冲棒,上冲棒起来把产品卡住脱料,这样即完成了拉伸成型。
13、产品工序;第二刀口33的大小也为2毫米,其可以减少拉伸变薄所产生的阻力,避免模具的拉花。0029在加工过程中,反挤压时胚件的内孔尺寸必须要比拉伸成型产品内孔尺寸大01503MM,其目的在于可使拉伸成型的上模冲头12能够活动放入反挤压胚件的内孔中,上模冲头12直接顶住反挤压胚件内孔底板厚,使冲挤压变薄形成拉伸成型产品。0030而反挤压产品胚件的外径一定要比拉伸成型产品的外径大3MM以上,具体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拉伸成型产品所需用料耗重确定。0031在采用了本发明的生产装置后,整体具有结构和工艺设计合理,模具简单易做,并且经过生产实践的验证,生产过程稳定,效率较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0032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84447A1/3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84447A2/3页7图5图6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84447A3/3页8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844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