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脚尖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型脚尖垫.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20425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1.11 CN 101204258 B *CN101204258B* (21)申请号 200710170238.9 (22)申请日 2007.11.15 338946/2006 2006.12.15 JP A43B 1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兴和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爱知县 (72)发明人 小佐佐能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段承恩 陈海红 (54) 发明名称 薄型脚尖垫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脚尖垫。该薄型脚尖垫 是垫在鞋后跟高的鞋的脚尖部。
2、分的脚尖垫, 由作 为垫的材料的更加柔软的弹性材料构成的薄而平 的垫, 该垫中央的大部分是半透明的, 另外在该垫 表面的后侧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凹状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审查员 刘伟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CN 101204258 B1/1 页 2 1. 一种薄型脚尖垫, 是垫在鞋后跟高的鞋的脚尖部分的脚尖垫, 其特征在于 : 是由硬度大于等于 5 度小于 20 度的柔软的弹性材料构成、 厚度在 1.5mm 以上 2.0mm 以 下的薄而平的垫, 该垫中央的大部分是半透明的, 另外在所述。
3、垫表面的后侧部分设置有多 个凸状部, 并且, 所述凸状部的直径在 0.8mm 以上 1.2mm 以下, 所述凸状部的高度在 0.2mm 以上 0.6mm 以下, 所述凸状部相互间的间隔在 3mm 以上 5mm 以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204258 B1/6 页 3 薄型脚尖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型脚尖垫, 其可防止凉拖 (mule)、 凉鞋 (sandal)、 轻舞鞋 (pumps) 等鞋的脚尖部分弄脏, 并通过防止前滑、 且缓和对脚的脚尖侧施加的冲击来减轻穿 着这种鞋时所容易发生的脚部疼痛。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 在穿着鞋后跟高的鞋时, 在原本不是。
4、承担体重的结构的纤弱的脚尖的 脚趾骨上施加过度的体重, 因而容易引起前滑等等, 鞋会在脚尖部侧对脚造成很大的负担 等, 因此会摩脚, 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茧子、 鸡眼、 嵌甲、 拇趾外翻这样的足疾, 另外还会 因走路姿势不自然而引起骨盆、 脊椎骨的形状畸变, 进而会对骨骼、 神经造成重大障碍。特 别是, 在穿着鞋后跟高的鞋的人的脚的形状与该鞋的脚尖部分的形状不吻合时, 多数情况 下会因前滑, 脚的脚尖与鞋的脚尖侧内面强烈地摩擦, 并伴随不可忽视的疼痛。 0003 因此,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 提出一种防止高跟鞋的脚尖疼痛的鞋 垫, 其特征在于, 将大致椭圆形的由塑料材料构成的薄。
5、板鞋垫的前方设为脚尖部, 在表面上 设置无数细小的凹凸部, 将主体设为整体能够装入高跟鞋的脚尖部中的大小, 以防止疼痛 ( 专利文献 1)。 0004 另外, 提出一种前铺垫 ( 图 3、 图 9), 其作为用在女式凉鞋的脚尖部的鞋类用护脚 垫, 是由具有 20 至 40 度的硬度、 且具有例如 75至 99的透射率的无色透明的弹性材料 构成的垫, 其中, 其形状主视为五边形, 另外该垫的外周部的内部形成格子状的小凹部 ( 专 利文献 2)。在专利文献 2 中, 说明了没有使用粘接剂而是直接将上述垫垫在女式凉鞋的鞋 垫上面的脚尖部来使用的情况。 0005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5-。
6、253898 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4-194734 号公报 0007 但是, 由于现有的上述垫是由较硬的塑料薄板、 或硬度较高的弹性体形成的, 所以 特别是对在穿上鞋后跟高的鞋时施加在脚尖侧的过度的冲击进行吸收的效果微弱, 另外也 不能充分获得防止在穿着鞋跟高的鞋时所容易发生的脚向鞋的脚尖部侧前滑的效果。 0008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 其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薄型脚尖垫, 该垫作为垫在鞋后跟高的鞋的脚尖部分的垫, 吸收在穿着鞋后跟高的鞋时施加在脚的脚尖 侧的过度的冲击, 另外可有效地防止脚向鞋的脚尖部侧前滑从而减少脚部疼。
7、痛的发生, 且 能够防止凉拖、 凉鞋等内底露出的鞋的脚尖部分弄脏。 0010 本发明者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进行了种种研究, 结果发现不采用由较硬材料构成 的垫而采用硬度低的更柔软的弹性材料作为垫的材料, 另外, 在垫表面的后侧部分设置凸 状部, 且制成薄而平的半透明垫, 由此能够吸收在穿着鞋后跟高的鞋时在脚的脚尖侧所施 加的过度冲击, 并能够防止脚向鞋的脚尖侧前滑, 从而能够减少脚的疼痛的发生, 可获得以 往没有的良好的穿着感, 而且还能够防止内底露出的鞋的脚尖部分弄脏。 说 明 书 CN 101204258 B2/6 页 4 0011 即, 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 是垫在鞋后跟高的鞋的脚尖部分。
8、的脚尖垫, 其特征在 于 : 0012 是由硬度大于等于 5 度小于 20 度的柔软的弹性材料构成、 厚度在 1.5mm 以上 2.0mm 以下的薄而平的垫, 该垫中央的大部分是半透明的, 另外在所述垫表面的后侧部分设 置有多个凸状部, 0013 并且, 所述凸状部的直径在 0.8mm 以上 1.2mm 以下, 所述凸状部的高度在 0.2mm 以 上 0.6mm 以下, 所述凸状部相互间的间隔在 3mm 以上 5mm 以下。 0014 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 构成为, 将比现有的垫硬度低很多的弹性材料用作垫的材 料, 将垫制得薄而平, 且在该垫表面的后侧部分上以特定的分 布设置多个特定尺寸的凸状。
9、 部, 由此能吸收在穿着鞋后跟高的鞋时在脚的脚尖侧所施加的过度冲击, 另外可防止脚在 鞋内部向脚尖侧前滑, 从而降低脚部疼痛的发生。 在此, 通过在垫的前侧部分上不设置凸状 部而在后侧部分上进行设置, 从而能够防止在脚趾触及凹状部、 脚趾活动时因该活动引起 垫卷翘。 0015 另外, 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 通过将垫的大部分制为半透明, 即使垫在能够完全看 到鞋内底的凉拖、 凉鞋等鞋中也不会使垫显眼, 由此不会有损美观, 另外能够防止没有鞋 面、 鞋内底露出的容易弄脏的凉拖等鞋的脚尖部分弄脏, 还具有适于隐藏已经弄脏了的鞋 的脚尖部分的污垢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
10、实施例的薄型脚尖垫的图。(I) 是实施例的薄型脚尖垫的主 视图, (II) 是垫 1 的 A-A 剖切线处的端面图, (III) 是 B-B 剖切线处的端面图, (IV) 是 (II) 的 x 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V) 是 (III) 的 y 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VI) 是 (III) 的 z 部 分的放大剖视图。 0017 图 2 是表示图 1 的薄型脚尖垫的立体图。 0018 图 3 是表示将图 1 的薄型脚尖垫垫在凉鞋里时的使用状态的图。 0019 标号说明 0020 1 : 垫 2 : 垫外周部 0021 3 : 垫中央部 4 : 凸状部 0022 5 : 施华洛氏奇制品 6 : 。
11、凉鞋 0023 a : 凸状部的直径 b : 凸状部的高度 0024 c : 凸状部相互间的间隔 d : 垫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1, 特别垫在凉拖、 凉鞋(例如图3所示)、 轻舞鞋等鞋跟较高的鞋中。 0026 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 1, 支撑人的脚掌的脚尖部分、 例如从脚的骨骼来说的与脚趾 骨和跖骨相对应的部分的范围。考虑到鞋的设计有多种多样, 垫 1 的长度和宽度被设计成 垫 1 能够很好地被收纳在鞋的脚尖部分处的尺寸。 0027 薄型脚尖垫 1, 由柔软的弹性材料例如 SBS(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三嵌段共聚 说 明 书 CN 10。
12、1204258 B3/6 页 5 物 )、 SIS( 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 等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 从应赋予垫 1 足够的柔软性以及冲击吸收性的观点来看, 垫 1 的硬度应从大于等于 5 度小 于 20 度的范围内选择。当硬度不足 5 度时, 在穿上垫有垫的鞋时会感觉垫粘着在脚掌上, 不适合于使用, 当硬度在 20 度以上时, 难于灵活地适应各种脚的形状, 不能充分吸收对脚 尖部分所施加的过度的冲击。该硬度, 如下文具体所述, 是以 JISK6253 为基准利用类型 A 或杜罗回跳式硬度计而测定的。另外, 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 1 能够通过将其垫在鞋内底上 而。
13、防止脚尖部分弄脏, 其中, 垫 1 的外周部 2 是透明的, 另一方面该外周部 2 所包围的其中 央部 3 是半透明的, 所以即使垫在能够完全看到鞋内底的凉拖、 凉鞋等鞋中, 仍会隐藏该垫 用垫的脚尖部分的污垢而垫 1 也不会显眼。该半透明部分的光透射率优选为 50至 80。 该透射率, 如下文具体所述, 是根据 JIS K7105 求出的。当将上述光透射率设为不到 50, 而使垫更加白色化时, 会因该垫与鞋内底的颜色不协调而使垫 1 的存在本身变得显眼, 另 外当设为超过 80而使垫 1 的透明度增加时, 减弱了在鞋内底已经弄脏的情况下使该污垢 不显眼的效果。 0028 另外, 为了进一步提。
14、高设计性, 可以根据需要在垫 1 的表面上描绘图案花纹, 另外 还可以在垫 1 的前方的外周部上埋入或贴附施华洛世奇水晶 5 等等, 实施装饰。施华洛氏 世奇水晶 5 的直径优选在 2 至 4mm 左右。 0029 薄型脚尖垫 1 的厚度 d 从 1.5 以上 2.0 以下的范围内选择。当将薄型脚尖垫 1 的 厚度 d 设为不足 1.5mm 垫 1 较薄时, 吸收冲击的效果会减弱, 这就成为脚疼痛的原因, 另外, 当使薄型脚尖垫 1 的厚度 d 设为 2.0mm 以上垫 1 较厚时, 会因垫有垫而使鞋的脚尖部分的 空间变窄, 穿着时感到挤 脚, 这就成为脚痛发生的原因。 进而, 薄型脚尖垫1,。
15、 通过将其表面 制成没有倾斜面或隆起部分等的平面, 就不会因垫有垫而引起不适感。 0030 另外, 薄型脚尖垫 1, 在其表面的后侧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凸状部 4。设置凸状部 4 的范围, 是不会因脚趾的活动而使垫 1 卷翘或错位等的、 例如与至少从脚趾根往后的部分 对应的范围, 一般占垫 1 的表面整体的 4 成至 6 成, 优选占 5 成。 0031 凸状部 4 的直径 a 在 0.8mm 以上 1.2mm 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当将凸状部 4 的 直径 a 设为不到 0.8mm 而使凸状部 4 变小时, 在步行时脚掌难以挂住凸状部 4, 防止前滑的 效果减弱, 不能抑制脚疼的发生。另外, 当。
16、将凸状部 4 的直径 a 设为 1.2mm 以上而使凸状部 4变大时, 会因垫有垫而给脚掌带来不适感、 异物感。 凸状部4的高度b在0.2mm以上0.6mm 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当将凸状部 4 的高度 b 设为不到 0.2mm 而使凸状部 4 变小时, 与 使凸状部4的直径a变小的情况相同, 防止前滑的效果减弱, 不能减轻脚疼, 另外, 当将凸状 部 4 的高度 b 设为 0.6mm 以上而使凸状部 4 变大时, 与将凸状部 4 的直径 a 变大的情况相 同, 会因垫有垫而给脚掌带来不适感、 异物感。另外, 凸状部 4 相互间的间隔 c 在 3mm 以上 5mm 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当将凸。
17、状部 4 相互间的间隔 c 设为不到 3mm 而增加凸状部 4 的个数时, 难以使脚掌较深地挂住凸状部 4, 因脚掌与凸状部 4 的勾挂而产生的摩擦力就会 降低, 防止脚向鞋的脚尖侧前滑的效果就会减弱。另外, 当将凸状部 4 相互间的间隔 c 设为 5mm 以上而减少凸状部 4 的个数时, 因脚掌与凸状部 4 勾挂而产生的摩擦力整体下降, 不能 充分发挥防止前滑的效果, 也不能降低脚疼的发生。 0032 实施例 0033 在下面的例子中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但是这些例子并不是为了将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1204258 B4/6 页 6 限制在某种特定形态。 0034 在下面例子中。
18、所示出的如下物理参数是通过下述方法求得的。 0035 硬度 : 对于具有平滑表面的厚度为 8mm 的试验片, 以 JIS K6253 为基准, 使用类型 A 或 E 杜罗回跳式硬度计测定硬度 ( 杜罗回跳式硬度计 A 或 E 硬度 )。 0036 透射率 : 根据 JIS K7105( 测定法 A), 使用积分球式光线透射率测定装置, 求出平 行光线透射率。 0037 实施例 1 : 0038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薄型脚尖垫 1, 由将垫的外周部 2 制为透明、 将外 周部 2 所包围的中央部 3 制为半透明的硬度为 8 的透明的 SIS 类弹性材料形成, 是具有宽 度在图 1。
19、 的 (II) 中示出的 A-A 剖面线处为 63mm、 长度在图 1(III) 中示出的 B-B 剖面线 处为 93mm 的尺寸的、 厚度 d 为 1.8mm 的薄而平的垫 ; 其中, 在垫 1 表面的后侧部分上设置有 多个凸状部 4, 而且具有这样的尺寸规格 : 凸状部 4 的直径 a 为 1.0mm, 凸状部 4 的高度 b 为 0.5mm, 以及凸状部 4 相互间的间隔 c 为 4.0mm。另外, 垫 1, 在其前方的外周部 2 上贴附有 三个直径为 2mm 的施华洛氏奇制品 5。 0039 比较例 0040 比较例 1 : 0041 本例的垫1, 其凸状部4的直径a为2.0mm, 除。
20、此之外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垫相同。 0042 比较例 2 : 0043 本例的垫1, 其凸状部4的直径a为0.5mm, 除此之外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垫相同。 0044 比较例 3 : 0045 本例的垫 1, 其凸状部 4 的相互间的间隔 c 为 6mm, 除此之外的构造与实施例 1 的 垫相同。 0046 比较例 4 : 0047 本例的垫 1, 其凸状部 4 的相互间的间隔 c 为 2mm, 除此之外的构造与实施例 1 的 垫相同。 0048 比较例 5 : 0049 本例的垫 1, 不仅在其表面的后侧部分而且遍及前侧部分也设置有多个凸状部 4, 凸状部 4 的直径 a 为 1.0mm, 凸状。
21、部 4 的高度 b 为 0.5mm, 以及凸状部 4 相互间的间隔 c 为 4mm, 除此之外的构造与实施例 1 的垫相同。 0050 试验例 0051 试验例 1 : 0052 将在实施例 1 中所制造的垫 1, 垫在凉拖、 凉鞋、 轻舞鞋等鞋后跟高的鞋中, 以 5 名 女性为对象让她们穿着 3 天, 例如如图 3 所示垫在凉鞋 6 中请她们穿着, 并请她们对穿着感 作出评价。 0053 试验例 2 至 6 : 0054 将比较例 1 至比较例 5 的垫 1, 垫在与试验例 1 相同的鞋中, 请与试验例 1 相同的 试验对象进行穿着, 并请她们对穿着感作出评价。 0055 在表 1 中示出试。
22、验例 1 至 6 的结果。 0056 表 1 说 明 书 CN 101204258 B5/6 页 7 0057 0058 注 : 为无前滑为稍有前滑 为有前滑 0059 在试验例 1 中, 对象 E 穿着了垫有实施例 1 的垫 1 的鞋后跟高度为 9cm 的凉鞋, 认 为稍有前滑, 除此之外的对象的评价是没有前滑。在此, 对象 E 评价为稍有前滑, 对此, 对 象 E 认为原因在于垫有实施例 1 的垫 1 的鞋的后跟高度。对象 E, 在除试验例 1 之外的试 验中, 作出有前滑的评价, 并且认为有因该前滑而引起的脚部疼痛, 但是在穿着垫有本发明 的实施例 1 的垫 1 的鞋时, 认为虽然有些前。
23、滑然而没有发生脚部疼痛。即, 一般来说在试验 例 1 中所穿着的 9cm 这样高的鞋后跟是高跟鞋, 鞋后跟的高度在鞋后跟高的鞋中也算是很 高的, 因为该高度, 在穿着垫有本发明的薄型脚尖垫 1 的鞋时会稍有前滑, 但是不至于使脚 部发生疼痛。 0060 在试验例 2 中, 几乎所有的体验者都评价多少有些前滑, 而且回答认为是由于将 凸状部 4 的直径设置得过大而给脚掌带来了异物感、 不适感。 0061 在试验例3至5中, 穿着鞋后跟较低的鞋的体验者评价稍微有前滑, 除此之外的多 数体验者除了评价为有前滑之外, 还回答说脚部发生疼痛。 对此, 穿着鞋后跟较低的鞋的体 验者认为这是由于该体验者穿着。
24、的鞋的后跟较低, 所以难以引起前滑, 即便出现一些前滑 也不至于使脚部发生疼痛。在试验例 3 至 5 中, 认为由于将垫 1 的凸状部 4 的大小设置得 较小、 或者将凸状部 4 相互间的间隔设置得大或小, 从而使在凸状部 4 和与该凸状部 4 接触 的脚掌面之间作用的摩擦力的大小在整体上降低, 因此不能防止前滑, 其结果是存在导致 脚部发生疼痛的情况。 0062 在试验例 6 中, 一些觉得多少有些前滑的体验者认为疼痛与前滑有关, 但是问题 不大。但是, 多数体验者回答垫 1 错位或卷起翘等等的穿着感差, 评价为不适合垫用。在试 说 明 书 CN 101204258 B6/6 页 8 验例 。
25、6 中垫在鞋中的垫 1, 与在试验例 1 中所使用的垫 1, 设置凸状部 4 的范围不同, 不仅在 垫 1 的后侧部分还遍及整个表面设置了凸状部 4。也就是说, 可以认为体验者所回答的垫 1 错位、 卷翘等穿着感不良是因将凸状部 4 遍及垫 1 的整个表面而设置所引起的。 0063 根据上述结果, 可知 : 在将比较例 1 的垫 1 垫在鞋中进行穿着时, 虽然在各种情况 下在评价中所描述的前滑的程度不同,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不能降低前滑的发生。与此相 对, 证实了实施例 1 的薄型脚尖垫 1, 在穿着具有各种鞋后跟高度的鞋的情况下, 都能够分 别充分降低前滑的发生。 说 明 书 CN 101204258 B1/2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204258 B2/2 页 10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