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5676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03 CN 202456763 U *CN202456763U* (21)申请号 201220059222.7 (22)申请日 2012.02.22 A43D 8/36(2006.01) (73)专利权人 周洪湖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仙降镇东 川村 (72)发明人 周洪湖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代理人 吴继道 (54) 实用新型名称 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 工作效率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技术方案。
2、 要点是, 包括鞋底修边机机架, 所述鞋底修边机机 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鞋底的输送组件以及将鞋底从 输送组件传递去修边的传递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 包括用于放置且输送鞋底的输送板, 输送板输送 的鞋底可沿输送方向被输送到与输送板连接的且 可升降的过渡部, 过渡部设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 一驱动组件, 所述传递组件包括用于将鞋底从过 渡部输送去修边且可水平滑移的传递板, 传递板 置于输送板的上方, 传递板设置有驱动其水平移 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操作人 员只需按一定方向将鞋底放置于输送板上即可, 简单方便, 鞋底修边的工作效率更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
3、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包括鞋底修边机机架, 其特征是 : 所述鞋底修边机机 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鞋底的输送组件以及将鞋底从输送组件传递去修边的传递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用于 放置且输送鞋底的输送板, 输送板输送的鞋底可沿输送方向被输送到与输送板连接的且可 升降的过渡部, 过渡部设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4、 : 所述传递组件包括用于 将鞋底从过渡部输送去修边且可水平滑移的传递板, 传递板置于输送板的上方, 传递板设 置有驱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所述输送板两侧均 设置有输送链条, 输送链条置于输送板相对放置鞋底一面的另一面, 输送链条设置有驱动 其沿输送鞋底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所述输送链条设置有均 匀分布的若干用于分隔各个鞋底的分隔件, 分隔件穿过输送板延伸至输送板对应放置鞋底 一面, 输送板设有用于供分隔件移动的轨道。 6. 根据权利要求 。
5、5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分隔件与分隔件之间的 距离和每个鞋底的最宽处的宽度相适配。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气缸。 8.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气缸。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其特征是 :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驱动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56763 U 2 1/3 页 3 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鞋的机械设备 ,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
6、鞋底修边机的进 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较常见的鞋底以橡胶材料为主, 制造橡胶鞋底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 生产出所需的鞋底形状, 该方法虽然生产效率较高, 但是通常由于注塑模具存在结构上的 缺陷, 以至于鞋底的边缘往往存在多余凸边或留有加工余量, 影响产品的外形、 后续加工及 质量等, 需要将其去除。而公知的鞋底打磨方式是由鞋厂内有经验的打磨工人用手紧握鞋 底及鞋面, 根据鞋底的形状沿着高速转动的砂轮将鞋底侧边打磨平滑。但是这种传统的打 磨方式, 是靠技术人员将一个鞋底修整完成后继续拿下一个鞋底去修整, 这样效率极其低 下。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
7、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 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包括鞋底修边机机架, 所述鞋底修边机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鞋底的输送组件以及将鞋底从 输送组件传递去修边的传递组件。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只要将鞋底放置在输送组件上 , 传递组件就可将鞋底输 送去进行修边工作, 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用于放置且输送鞋底的输送板, 输 送板输送的鞋底可沿输送方向被输送到与输送板连接的且可升降的过渡部, 过渡部设置有 驱。
8、动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输送板上的鞋底被输送到过渡部时, 过渡板可以上 升, 方便传递组件对鞋底的传递。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传递组件包括用于将鞋底从过渡部输送去修边且 可水平滑移的传递板, 传递板置于输送板的上方, 传递板设置有驱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驱 动组件。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传递板的设置方式, 能够简单快速地对过渡部上的鞋底 完成传递工作。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输送板两侧均设置有输送链条, 输送链条置于输 送板相对放置鞋底一面的另一面, 输送链条设置有驱动其沿输送鞋底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 组。
9、件。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明确输送板的传送方式, 传动稳定, 结构合理。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输送链条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用于分隔各个鞋 说 明 书 CN 202456763 U 3 2/3 页 4 底的分隔件, 分隔件穿过输送板延伸至输送板对应放置鞋底一面, 输送板设有用于供分隔 件移动的轨道。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鞋底能够均匀地被放置在输送板上, 输送更加有序。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分隔件与分隔件之间的距离和每个鞋底的最宽处的宽 度相适配。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鞋底能够均匀地被放置在输送板上, 各个鞋。
10、底不会 因为输送板的输送速度的变化而叠加, 且结构紧凑, 不浪费输送板的使用空间。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明确驱动方式, 结构更加合理。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明确驱动方式, 结构更加合理。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明确驱动方式, 结构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 ; 0023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鞋底修边机的输送组件与传递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 0024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过渡板与第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传递组件与第三驱动件、 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照图 1 至图 4 对本实用新型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7 一种鞋底修边机的进料机构, 包括鞋底修边机机架 1, 所述鞋底修边机机架 1 上设 有用于输送鞋底 8 的输送组件 2 以及将鞋底 8 从输送组件 2 传递去修边的传递组件 3。 0028 所述输送组件 2 包括用于放置且输送鞋底 8 的输送板 21, 输送板 21。
12、 沿输送鞋底 8 方向的终端设有可升降的过渡部211, 过渡部211设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51, 所 述第一驱动组件 51 包括第一驱动气缸 511(此处需说明的是, 所述的过渡部 211 下方连接 设置有对过渡部 211 进行支撑的顶撑件 512, 顶撑件 512 与第一驱动气缸 511 连接设置, 第 一驱动气缸 511 通过驱动顶撑件 512 做升降运动, 从而促使顶撑件 512 带动过渡部 211 做 升降运动) 。所述输送板 21 两侧均设置有输送链条 22 (此处需说明的是, 所述输送板 21 的 两侧设置的输送链条 22 也可以为传送带, 为使传动更可靠, 同时也便于分隔。
13、件 23 的设置, 本实施例优选的, 所述输送板 21 两侧均设置的是输送链条 22) , 输送链条 22 置于输送板 21 相对放置鞋底 8 一面的另一面, 输送链条 22 设置有驱动其沿输送鞋底 8 方向移动的第三驱 动组件 53,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 53 包括第三驱动电机 531。所述输送链条 22 设置有均匀分 布的若干用于分隔各个鞋底 8 的分隔件 23, 分隔件 23 与分隔件 23 之间的距离和每个鞋底 8 的最宽处的宽度相适配 (此处需说明的是, 所述的各个分隔件 23 之间的距离可比每个鞋 底 8 的最宽处的宽度大, 为使结构最合理, 不浪费空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 所述的各。
14、个分隔 件 23 之间的距离与每个鞋底 8 的最宽处的宽度相适配) , 分隔件 23 穿过输送板 21 延伸至 输送板 21 对应放置鞋底 8 一面, 输送板 21 设有用于供分隔件 23 移动的轨道 212。 说 明 书 CN 202456763 U 4 3/3 页 5 0029 所述传递组件 2 包括用于将鞋底 8 从过渡部 211 输送去修边且可水平滑移的传递 板 31, 传递板 31 置于输送板 21 的上方, 传递板 31 设置有驱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52,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 52 包括第二驱动气缸 521。 0030 根据输送板 21 沿输送鞋底 8 的的输送轨迹, 可将输。
15、送板 21 的两端分为输送起始 端 213 和输送终端 214, 输送起始端 213 为输送鞋底 8 的起始一端, 输送终端 214 为输送鞋 底 8 的终止一端, 传递板 31 相对输送终端 214 的一端 311 形状与鞋底 8 形状相适配, 即传 递板 31 在传递鞋底 8 过程中需与鞋底 8 的某一侧边 81 接触, 所述鞋底 8 该侧边 81 的轮廓 形状与传递板 31 相对输送终端 214 的一端 311 形状互补) 。 0031 工作原理 : 第三驱动电机531驱动输送链条22工作时, 输送链条22就能同时带动 分隔件 23 在轨道 212 中运动, 从而被放置在输送板 21 上的鞋底 8 就能有序的被输送到处 于降到最低处时的过渡部211, 之后过渡部211升高到与传递板3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 传递板 31 开始工作, 将鞋底 8 传递去修边。 说 明 书 CN 202456763 U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6763 U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6763 U 7 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6763 U 8 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6763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