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7553795
  • 上传时间:2019-10-16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542.4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892139.0

    申请日:

    20170721

    公开号:

    CN207083527U

    公开日:

    2018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F15/00,A01F15/14

    主分类号:

    A01F15/00,A01F15/14

    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发明人:

    常伟,范欣,郭焕鹏,文傲,卓中日,刘极智,刘萌萌,王建武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机电学院

    优先权:

    CN20172089213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包括:爪钩、齿轮盘、架体、联轴器、电机、转动钩、压盘、拨线板、液压缸、刀片、气动夹、顶块、锥齿轮a、轴承、通气管、挡板、弹簧、蜗杆、直齿轮、锥齿轮b、绳子、绳匝;齿轮盘一端突出并有多个齿,电机驱动联轴器转动后带动轴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盘转动,转动钩底端螺钉连接刀片,拨线板由液压缸驱动,齿轮盘转动先带动锥齿轮a转动进而带动气动夹转动,后带动锥齿轮b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转动带动压盘转动,压盘和顶块将绳挤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方形秸秆的精准打捆,打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幅度提高秸秆打包效率,解决了秸秆回收打包问题,节约了人工打捆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爪钩(2)、齿轮盘(3)、架体(4)、联轴器(5)、电机(6)、转动钩(7)、压盘(8)、拨线板(9)、液压缸(10)、刀片(11)、气动夹(12)、顶块(13)、锥齿轮a(14)、轴承(15)、通气管(16)、挡板(17)、弹簧(18)、蜗杆(19)、直齿轮(20)、锥齿轮b(21)、绳子(22)、绳匝(23);所述齿轮盘(3)一端突出并有多个齿,内侧带有多个齿,靠近架体(4)的面上有圆柱凸台;所述电机(6)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联轴器(5);所述联轴器(5)通过螺栓连接轴,轴与齿轮盘(3)内孔通过键连接;所述转动钩(7)底端安装刀片(11),上端通过轴承(15)与架体(4)连接;所述液压缸(10)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架体(4),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拨线板(9);所述气动夹(12)一端通过轴连接锥齿轮a(14);所述顶块(13)通过螺栓和弹簧(18)连接在轴上并紧贴压盘(8);所述锥齿轮b(21)一端通过轴连接蜗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线板(9)转动角度为0-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8)形状为四个三角形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钩(7)底端刀片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打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农作物秸秆回收再利用受到重视,要求秸秆回收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而现状是绝大多数农作物秸秆回收靠人工,回收效率低,还有很多秸秆被就地焚烧污染环境,而目前秸秆打捆装置多数为圆形秸秆打捆,不利于堆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包括爪钩、齿轮盘、架体、联轴器、电机、转动钩、压盘、拨线板、液压缸、刀片、气动夹、顶块、锥齿轮a、轴承、通气管、锥齿轮b、挡板、弹簧、蜗杆、直齿轮、绳子、绳匝;齿轮盘一端突出并有多个齿,齿轮盘内侧带有多个齿;电机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联轴器;连接轴通过螺栓连接轴,轴与齿轮盘内孔通过键进行连接;转动钩底端安装刀片,转动钩上端通过轴承与架体连接;液压缸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架体、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拨线板;气动夹一端通过轴连接锥齿轮a;顶块通过螺栓和弹簧连接在轴上并紧贴压盘,锥齿轮b一端通过轴连接蜗杆。

    拨线板转动角度为0-60度。

    压盘形状为四个三角形切口。

    转动钩底端刀片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需要3个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秸秆的精准打捆,代替了人工打捆,打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幅度提高秸秆打包效率,解决了秸秆回收打包问题,节约了人工打捆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打捆装置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长方体秸秆在打捆装置下绕绳图。

    图3为爪钩进入打捆装置绕绳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6为气动夹细节图。

    图7为压盘细节图。

    图8为转动钩细节图。

    图中:1、长方体秸秆;2、爪钩;3、齿轮盘;4、架体;5、联轴器;6、电机;7、转动轴;8、压盘;9、拨线板;10、液压缸;11、刀片;12、气动夹;13、顶块;14、锥齿轮a;15、轴承;16、通气管;17、挡板;18、弹簧;19、蜗杆;20、直齿轮;21、锥齿轮b;22、绳子、23、绳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爪钩2、齿轮盘3、架体4、联轴器5、电机6、转动钩7、压盘8、拨线板9、液压缸10、刀片11、气动夹12、顶块13、锥齿轮a14、轴承15、通气管16、挡板17、弹簧18、蜗杆19、直齿轮20、锥齿轮b21、绳子22、绳匝23;齿轮盘3一端突出并有多个齿,内侧带有多个齿,靠近架体4的面上有圆柱凸台;电机6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联轴器5;联轴器5通过螺栓连接轴,轴与齿轮盘3内孔通过键连接;转动钩7底端安装刀片11,上端通过轴承15与架体4连接;液压缸10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架体4、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拨线板9;气动夹12一端通过轴连接锥齿轮a14;顶块13通过螺栓和弹簧18连接在轴上并紧贴压盘8,锥齿轮b21一端通过轴连接蜗杆19。

    未有秸秆时打捆装置整体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顶块13由于弹簧18弹力紧贴压盘8,将绳子挤紧,绳子22搭在气动夹12上,通过转动钩7底端凹槽,穿过爪钩2顶端绕线孔,绕到爪钩2底端孔,连接绳匝23。

    压紧后的长方体秸秆1从爪钩2与打捆装置之间进入,如图2所示,绳子22压到长方体秸秆1底部。

    爪钩2带绳子22从下向上转动,爪钩2进入打捆装置,绳子22绕秸秆一圈,拨线板9由液压缸10控制将绳子22下压,绳子22搭在气动夹12上,如图3所示。

    电机6驱动齿轮盘3转动,齿轮盘3最外侧齿与锥齿轮a14啮合,带动气动夹12旋转,气动夹12顺时针旋转90度,齿轮盘3内侧齿与锥齿轮b21啮合,带动蜗杆19转动,蜗杆19与直齿轮20啮合,带动压盘8转动,将爪钩2顶端下方绳子22下压并卡进压盘8三角形切口中,气动夹12顺时针转动180度时,气缸通过通气管16加压使气动夹12打开,在顺时针180度至270度过程中,气动夹12将两股绳夹住,气动夹12顺时针转动360度时,气动夹12闭合,齿轮盘3上有凸台与转动钩7顶端凸台相接处,使转动钩7逆时针旋转,同时压盘8逆时针旋转,转动钩7底端的刀片11将两股绳割断,爪钩2带绳子22向下转动,拨线板9抬起,绳子22完成打结动作。

    3个新型方形打捆装置同共同工作完成打捆。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者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新型 方形 秸秆 打捆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新型方形秸秆打捆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5537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