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及烹饪物料投放系统和投放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及烹饪物料投放系统和投放方法.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023977.6 (22)申请日 2012.01.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2115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24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爱可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留仙大 道同富裕工业城1号厂房12、 45栋 (72)发明人 刘信羽 严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戴建波 (51)Int.Cl. A47J 36/00(2006.01) 。
2、审查员 贺轶 (54)发明名称 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及烹饪物料投放系统 和投放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包 括用于夹持装有烹饪物料料袋且限制所述料袋 形态的料袋夹持装置, 用于在料袋夹持工位与投 料工位之间移动被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夹持的料 袋、 并且将所述料袋内烹饪物料倾倒入所述烹饪 锅具内的移送倾倒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 于上述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的烹饪物料投放系 统和投放方法, 实现了物料以料袋作为盛装方式 的自动烹饪加工, 被夹持的料袋可准确移动到达 投料地点, 且保证了烹饪物料在夹持、 移送、 投放 过程中不被散落和/或溢出, 其结构布局避免了 烹饪锅具。
3、周边复杂的结构布局可能造成的机构 干涉, 为烹饪物料的进一步翻炒及其他辅料的投 放提供了空间, 达到了烹饪加工过程方便、 快捷、 简化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03211500 B 2016.12.14 CN 103211500 B 1.一种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夹持装有烹饪物料料袋且限制所 述料袋形态的料袋夹持装置, 用于在料袋夹持工位与投料工位之间移动被所述料袋夹持装 置夹持的料袋、 并且将所述料袋内烹饪物料倾倒入烹饪锅具内的移送倾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包括夹 具、 夹持驱动。
4、装置和夹持轨迹变换装置; 所述夹具设置在料袋夹持工位, 用于夹持或者释放 料袋; 所述夹持轨迹变换装置设于所述料袋夹具和夹持驱动装置之间, 用于将夹持驱动装 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具夹持料袋的夹持力矩和用于释放料袋的释放力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和 转动夹具; 所述固定夹具具有一固定夹板, 所述转动夹具具有与所述固定夹板位置相对、 且 与所述固定夹板相对转动的转动夹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夹臂以 及设置在所述夹臂一端的轴套, 所述固定夹板固定在所述夹臂上, 所述轴套。
5、内插设有可转 动的夹持销轴, 所述转动夹板与所述夹持销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夹板和转 动夹板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夹持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驱动装置是夹持 驱动电机, 所述夹持轨迹变换装置包括与所述夹持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的第二主动皮带 轮、 与所述轴套内的夹持销轴相连的第二从动皮带轮以及用于联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和 第二从动皮带轮的第二传动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倾倒装置包括移 送倾倒驱动装置和移送倾倒轨迹变换装置; 所述移送倾倒。
6、轨迹变换装置设于所述料袋夹持 装置与所述移送倾倒驱动装置之间, 用于将移送倾倒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 料袋夹持装置在料袋夹持工位和投料工位之间移动的力矩, 并且将所述倾倒驱动装置输出 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置从投料工位倾倒所述料袋的倾倒力矩和驱使所述料 袋夹持装置回复至非倾倒状态的回位力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倾倒驱动装置是 移送倾倒驱动电机; 所述移送倾倒轨迹变换装置包括与所述移送倾倒驱动电机相连第一主 动皮带轮、 第一从动皮带轮、 连接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和第一从动皮带轮的第一传动皮带、 丝杆、 导杆, 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丝。
7、杆和导杆两端的前端支架和末端支架; 所述丝杆与导杆 平行设置, 且与所述前端支架和末端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所述丝杆连接; 于所述末端支架侧端, 还连接有从动齿轮, 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倾倒装置还包括 一移送承托装置, 所述移送承托装置包括平移滑块, 所述平移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丝杆和 导杆上, 所述平移滑块上端与所述料袋夹持装置连接, 下端连接可与主动齿轮移动啮合的 倾倒齿条。 10.一种烹饪物料投放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和移送 倾倒机构。 11.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0所。
8、述的烹饪物料投放系统的投放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烹饪物 料投放系统设置料袋夹持工位和投料工位, 将装有烹饪物料的料袋置于所述料袋夹持工位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3211500 B 2 上, 在控制系统控制下, 通过料袋夹持装置在夹持工位上将所述料袋一端夹持并对其进行 限制, 然后将处于夹持状态的料袋通过移送倾倒装置移送到投料工位上; 在投料工位上, 被 夹持的料袋再由所述移送倾倒装置翻转或/和倾倒, 从而令该料袋内的烹饪物料投放入所 述烹饪锅具内。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3211500 B 3 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及烹饪物料投放系统和投放方法 技。
9、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烹饪物料投放系统中的夹持和移送 倾倒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投放系统和投放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吃的要求也就 越讲究, 同时, 由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 都不愿意再拖着疲惫的身躯去 厨房准备饭菜, 希望能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追求更多的休闲和更少的家务劳动。 0003 传统的烹饪过程中, 物料的选择、 搭配、 入锅、 烹调、 出锅、 装盘全部由厨师手工完 成, 每个厨师的烹调手艺的差别都将影响饭菜的色香味。 更重要的是, 烹调的过程不但劳动 强度。
10、很大, 而且厨师长期在充满着火、 烟、 油的环境中工作必将导致各种疾病。 因此, 机器正 在逐步代替人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 烹饪机器人也在走进我们的厨房, 取代人们进行繁琐 的烹调工作, 由于其烹调过程完全基于专家系统, 因此保证了烹调具有科学的营养搭配、 设 定的烹饪时间和火候和甚佳的色香味, 这样不仅使人能吃到通常在酒店里才能吃到的美味 佳肴, 而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0004 目前, 有关烹饪机器人相关的技术资料较多, 但大多都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将备 好的料盒通过投料机构投入烹饪锅具内。 如200610033780.5 烹饪设备的自动投料装置 , 其是将料盒内封装的物料按照预定程序投。
11、放到所述烹饪设备/系统中, 该投料装置包括框 架本体和夹膜装置; 其中, 所述的夹膜装置能在所述框架本体内运动, 其由两个夹膜体构 成, 所述的两个夹膜体通过相对运动结合在一起而夹紧所述料盒的封装膜; 所述的料盒与 所述的夹膜装置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而打开所述料盒的封装膜。 然而, 由于料盒具有一定的 长度和宽度, 且封装膜一般是对料盒周边的密封, 而采用料盒与夹膜装置之间产生相对运 动打开料盒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封装膜开启不完整或开启不可靠, 且料盒和封装膜形式使用 成本相对较高。 0005 同样地, 200820123775.8提供了 一种用于自动化烹饪系统的投料装置 , 包括多 个料盒、 放置并。
12、移动多个料盒的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位于炒锅一侧, 于所述炒锅同一侧 中心线位置设有一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卡持所述料盒向炒锅中心翻扣。 虽然与现有技 术相比, 该装置料盒装料后无需用塑料膜封装, 取消了复杂的撕膜机构, 但由于料盒不具有 密封性, 对周围环境有一定要求, 且不利于物料在烹饪加工前的保存及自动化生产、 包装和 运输。 0006 目前还有一种自动烹饪机, 其是将原料密封于原料包中, 一道菜的原料按烹饪时 投放顺序的不同分别装入几个不同的原料包中, 然后按投料顺序将原料包的两端分别沿长 度方向连接在两根原料包连接带上, 即原料包水平放置且夹持在两输送带之间, 形成类似 子弹带的。
13、结构。 切割刀具处于锅体上方, 并介于两个输送带之间, 操作时通过传动系统将被 夹持的原料包输送到锅体上方, 当原料包经过锅体上方时, 由切割刀具将原料包划破, 使其 内的物料落入锅体中。 这种将原料包通过两个输送带跨越于锅体上方再切割投料的设计模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3211500 B 4 式, 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0007 1、 整个烹饪系统结构的复杂布局, 容易导致各机构的干涉。 0008 2、 锅具为经常需要清洗的部件, 锅体上方两输送带及切割刀具的设置给锅具的清 洗带来了麻烦。 0009 3、 由输送带夹持的原料包在装载和料包的拆卸上非常不便。 0010 4、 自投。
14、料开始至投料完毕过程中, 原料包始终位于锅体上方, 易与锅体形成交叉 影响, 如, 锅体受热时, 对原料包产生持续的热辐射或烟熏, 影响原料品质, 又如, 当某一原 料包投料不完全时, 易形成断断续续的散漏, 严重影响烹饪质量。 0011 5、 原料包被切开后, 作类似钟摆式的运动, 原料包内的原料无法投放到所需位置 范围。 所需位置范围系指根据烹饪器具物点、 烹饪工艺的要求以及使用者的需求, 烹饪物料 在烹饪容器内应处的正确位置。 烹饪的正确位置包括在上述所需位置范围之内, 是指当物 料处于这些位置时, 能够按烹饪要求正确、 有效、 均匀和/或良好地被加热和/或翻动, 正确 位置一般位于烹饪。
15、容器内加热中心附近一定范围之内或覆盖导热介质(如油)的范围之内 等, 且通常都小于烹饪容器内整体范围。 一个例子是中国式炒锅, 当热源位于锅底中心部位 时, 锅中心附近一定范围(例如以锅中心为圆心直径约为515厘米的圆之内, 或者更小的 范围内)是正确位置, 该范围之外锅温降低很快, 可能成为不当位置。 正确位置当然也可以 是烹饪容器内全部范围, 例如当使用较小的锅、 特殊形状的锅、 需要将锅大角度翻转(例如 180度翻转、 360度翻转等)时以及全锅被较均匀加热时。 所谓不当位置是指当物料处在这些 位置时, 不能/不易正确有效均匀和/或良好地被翻动工具翻动、 不能/不易回到正确位置、 不能/。
16、不易被聚拢、 不能/不易正确有效均匀和/或良好地被加热, 和/或其他影响烹饪效果 的情况有可能发生, 例如翻动工具的盲区、 翻动工具能够到达但翻动效果不好的位置、 翻动 工具活动范围之外甚至锅外等, 或者是这样的位置, 在该位置上, 物料虽然能够有效地被翻 动工具翻动, 但由于烹饪器具的控制系统不能/不易知道该处有物料, 所以不能对其进行有 效翻动。 当正确位置是烹饪容器内全部范围时, 烹饪容器外就是不当位置。 原料包形状及投 料过程不受限制或缺乏引导, 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烹饪效果, 使菜肴品质大打折扣, 甚至烹 制失败。 0012 6、 锅具上方是烹饪设备重要的操作位, 投料装置在锅具上方,。
17、 使得其它装置, 例如 搅拌装置等没有操作空间, 而且投料装置在锅上方很容易被油烟污染, 被高热损坏。 投料装 置污染后很难彻底清洗, 污染物会滴落回锅里, 这样就会对菜肴造成污染。 0013 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文献 物料包装及采用该物料包装的物料投放方法 (申请 号: 200410052197.x)也披露了一种烹饪物料包装体的投放方式, 其是将各包装体分别置放 于一可转动的包装固定装置周边上, 其位于锅体上方投料处时, 电机带动装置转动, 使包装 体中的第一个包装体运动到装置下部, 该包装体的一端被开启装置割开, 物料在重力的作 用下通过开口落入锅体中。 上述这种方式亦具有下述缺陷: 第一。
18、, 这种仅依靠重力下落的方 式物料很难投净, 且这种转动投放方式, 结构相对复杂, 各零件的制造相对较难, 装配、 清洗 以及包装体的固定皆不是很方便; 其次, 由于开启装置位于包装固定装置的下端, 切割时容 易使包装体中的物料洒落于开启装置上, 造成对开启装置的污染, 且包装固定装置应设置 在锅具很近的位置, 否则会导致物料投放时到处溅落; 第三, 由于物料一般应该投放的锅具 中心附近有油的地方, 如果投放到锅具内没有油或油很少的地方, 例如锅边, 就会造成物料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3211500 B 5 粘锅, 而且带来搅拌装置搅不到的情形。 因此, 这种布局会使锅具周边。
19、结构非常拥挤, 不便 于清洗。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 首先提供了一种可采用料袋盛装烹饪物 料, 并将上述装有烹饪物料的料袋干净、 准确且自动投放于烹饪锅具内的夹持和移送倾倒 机构。 0015 本发明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技术方案包括: 用于夹持装有烹饪物料料袋且限制所 述料袋形态的料袋夹持装置, 用于在料袋夹持工位与投料工位之间移动被所述料袋夹持装 置夹持的料袋、 并且将所述料袋内烹饪物料倾倒入所述烹饪锅具内的移送倾倒装置。 0016 具体地, 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包括夹具、 夹持驱动装置和夹持轨迹变换装置; 所述夹 具设置在料袋夹持工位, 用于夹持或者释放料袋; 。
20、所述夹持轨迹变换装置设于所述料袋夹 具和夹持驱动装置之间, 用于将夹持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具夹持料 袋的夹持力矩和用于释放料袋的释放力矩。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和转动夹具; 所述固定夹具具有一固定夹板, 所 述转动夹具具有与所述固定夹板位置相对、 且与所述固定夹板相对转动的转动夹板。 0018 更进一步地, 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夹臂以及设置在所述夹臂一端的轴筒, 所述固定 夹板固定在所述夹臂上, 所述轴筒内插设有可转动的夹持销轴, 所述转动夹板与所述夹持 销轴固定连接。 0019 更进一步地, 在所述固定夹板和转动夹板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夹持头。 0020 具。
21、体地, 所述夹持驱动装置是夹持驱动电机, 所述夹持轨迹变换装置包括与所述 夹持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的第二主动皮带轮、 与所述轴筒套内的夹持销轴相连的第二从动 皮带轮以及用于联接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和第二从动皮带轮的第二传动皮带。 0021 具体地, 所述移送倾倒装置包括移送倾倒驱动装置和移送倾倒轨迹变换装置; 所 述移送倾倒轨迹变换装置设于所述料袋夹持装置与所述移送倾倒驱动装置之间, 用于将移 送倾倒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在料袋夹持工位和投料工位之 间移动的力矩, 并且将所述倾倒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置从投料 工位倾倒所述料袋的倾倒力矩和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
22、置回复至非倾倒状态的回位力矩。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移送倾倒驱动装置是移送倾倒驱动电机; 所述移送倾倒轨迹变换 装置包括与所述移送倾倒驱动电机相连第一主动皮带轮、 第一从动皮带轮、 连接所述第一 主动皮带轮和第一从动皮带轮的第一传动皮带、 丝杆、 导杆, 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丝杆和导 杆两端的前端支架和末端支架; 所述丝杆与导杆平行设置, 且与所述前端支架和末端支架 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与所述丝杆连接; 于所述末端支架侧端, 还连接有从动齿 轮, 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0023 更进一步地, 所述移送倾倒装置还包括一移送承托装置, 所述移送承托装置包括 平移滑块, 所述平。
23、移滑块滑动套设于所述丝杆和导杆上, 所述平移滑块上端与所述料袋夹 持装置连接, 下端连接可与主动齿轮移动啮合的倾倒齿条。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物料投放系统, 具有上述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的烹饪物料投放方法, 用于将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3211500 B 6 装有烹饪物料的料袋中的烹饪物料投入到烹饪锅具内, 其是在烹饪物料投放系统设置料袋 夹持工位和投料工位, 将装有烹饪物料的料袋置于所述料袋夹持工位上, 在控制系统控制 下, 通过料袋夹持装置在夹持工位上将所述料袋一端夹持并对其进行限制, 然后将处于夹。
24、 持状态的料袋通过移送倾倒装置移送到投料工位上; 在投料工位上, 被夹持的料袋再由所 述移送倾倒装置翻转或/和倾倒, 从而令该料袋内的烹饪物料投放入所述烹饪锅具内。 0026 本发明实现了物料以料袋作为盛装方式的自动烹饪加工, 可集夹持和移送倾倒方 式于一体, 可自动完成料袋的夹持和移送倾倒过程, 通过设置不同的工位, 可使各机构呈模 块化设计, 根据需要对结构进行合理布局, 使被夹持的料袋可依序通过直线运动方式准确 移动到达投料地点, 避免了烹饪锅具周边复杂的结构布局可能造成的机构干涉, 为烹饪物 料的进一步翻炒以及其他辅料的投放提供了空间, 且保证了烹饪物料在夹持、 移送和倾倒 过程中不被。
25、散落和/或溢出, 同时在投放完毕后的料袋可仍然回复到开口向上的状态, 有效 避免了料袋残余的物料可能带来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同时投料装置本身也不易被污染, 也较好地避免了投料装置对菜肴的污染, 尤其是对于难以清洗的烹饪环境具有较佳的使用 性能, 达到了烹饪加工过程方便、 快捷、 简化的目的。 0027 本发明采用料袋盛装烹饪物料且通过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组合构成的投放系统 和方法较之于料盒包装一方面可节约材料成本, 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化生产、 包装和运输, 同 时不需要复杂的撕袋机构, 进而减少了设计成本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结构实施例立体图; 0029。
26、 图2为本发明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结构实施例之移送状态图一; 0030 图3为本发明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结构实施例之移送状态图二; 0031 图4为本发明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结构实施例之倾倒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3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 应用于采用料袋盛装烹饪物料的投 放系统中, 其中料袋口部可通过热封密封, 也可采用易拉扣封闭,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和烹饪 执行系统, 可将至少一。
27、料袋中的烹饪物料投放于烹饪锅具内, 其包括设置于烹饪物料投放 系统料袋夹持工位上的料袋夹持装置, 该料袋夹持装置可将装有烹饪物料料袋一端夹持, 并限制其夹持中形态, 还包括用于在料袋夹持工位与投料工位之间移动被所述料袋夹持装 置夹持的料袋、 并且将所述料袋内烹饪物料倾倒入所述烹饪锅具内的移送倾倒装置。 通过 料袋夹持、 工位区间移送、 烹饪物料倾倒三种方式组合, 可将置于烹饪锅具外、 装有烹饪物 料的料袋夹紧, 并对其限制以控制其可能产生的形变, 然后将料袋从夹持工位通过直线移 动至投料工位, 再由倾倒装置将料袋翻转或/和倾倒, 使物料准确投放于烹饪锅具内。 投料 完毕后, 倾倒装置反转将料袋。
28、回复到原位, 以保持料袋开口向上, 有效避免了投放完毕后料 袋残余的物料可能带来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上述夹持和移送倾倒结构组合, 通过各自不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3211500 B 7 同的功能, 实现了装有料袋的烹饪物料投放过程的自动化, 同时在整个机构的布局上, 通过 设置不同的工位, 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了烹饪锅具周边构件的结构的简化, 以避免可能造成 的机构干涉, 另一方面, 由于烹饪环境的特殊性, 本发明设计的各构件清洗、 拆装非常方便。 0034 本发明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包括: 用于夹持所述料袋的料袋夹持装置, 用于在料 袋夹持工位与投料工位之间移动被所述料袋夹持装。
29、置夹持的料袋、 并且将所述料袋内烹饪 物料倾倒入所述烹饪锅具内的移送倾倒装置。 0035 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包括夹具、 夹持驱动装置和夹持轨迹变换装置, 其中夹具设置 在料袋夹持工位, 用于夹持或者释放料袋; 所述夹持轨迹变换装置设于所述料袋夹具和夹 持驱动装置之间, 用于将夹持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具夹持料袋的夹 持力矩和用于将夹持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释放料袋的释放力矩。 0036 参见图1-图4, 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夹具1450和转动夹具1460, 所述固定夹具1450包 括长条板状的夹臂1453, 设置在该夹臂1453前端部的轴套1452, 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夹臂 145。
30、3前端部的固定夹板1451; 所述转动夹具1460包括与所述固定夹板1451位置相对、 且与 所述轴套1452相连的转动夹板1461。 通过转动夹板1461的转动, 可带来固定夹板1451与转 动夹板1461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从而实现对料袋的夹合与松开。 上述固定夹板1451和转 动夹板1461的设置, 一方面可实现对料袋的夹持, 同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 还可 实现对料袋在夹持过程中及后续过程中(夹持释放前)的限制。 这种对所述料袋进行的限 制, 是使所述料袋保持夹持时的状态以控制其在投料过程中的形变。 由于料袋较为柔软的 物件, 限制的目的是进一步防止因料袋在运送或投放过程中形。
31、变而影响袋中烹饪物料顺利 地被倒出, 和/或防止物料因料袋形变而提前泄出, 被投放到不正确位置, 同时也为了避免 对各装置和器具的污染。 0037 在所述固定夹板1451和转动夹板1461相对的位置, 分别设有夹持头1454、 1464。 两 夹持头1454、 1464可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造, 一方面避免夹紧时夹伤损坏料袋, 而导致在 投放前的泄漏, 污染环境, 另一方面与料袋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 避免料袋被夹持时产生 滑移。 0038 所述夹持轨迹变换装置包括与所述夹持驱动电机1480输出轴相连的第二主动皮 带轮1471、 与插设于所述轴套1452内的夹持销轴1474相连的第二从动皮带轮。
32、1472以及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1471和第二从动皮带轮1472的第二传动皮带1473。 0039 夹持驱动电机1480固定安装在所述夹臂1453上; 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1471连接该 夹持驱动电机1480的输出轴; 借助插入轴套1452内的夹持销轴1474, 所述转动夹板1461可 转动地联接夹臂1453; 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1472固定在夹持销轴1474的一端, 以带动转动 夹板1461一起旋转。 0040 夹持驱动电机1480正向旋转致使第二从动皮带轮1472旋转, 形成夹持力矩, 令所 述转动夹板1461向固定夹板1451位移, 从而夹持所述料袋; 反之, 夹持驱动电机1480反向。
33、旋 转可致使第二从动皮带轮1472旋转, 形成释放力矩, 令转动夹板1461背向固定夹板1451位 移, 从而释放所述料袋。 0041 所述移送倾倒装置包括移送倾倒驱动装置和移送倾倒轨迹变换装置。 所述移送倾 倒轨迹变换装置设于所述料袋夹持装置与所述移送倾倒驱动装置之间, 用于将移送倾倒驱 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在料袋夹持工位和投料工位之间移动的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3211500 B 8 力矩, 并且将所述倾倒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变换为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置从投料工位倾倒 所述料袋的倾倒力矩以及驱使所述料袋夹持装置回复至非倾倒状态的回位力矩。 0042 所述。
34、移送倾倒驱动装置是移送倾倒驱动电机1440; 所述移送倾倒轨迹变换装置包 括与所述移送倾倒驱动电机1440相连第一主动皮带轮1411、 第一从动皮带轮1412、 连接所 述第一主动皮带轮1411和第一从动皮带轮1412的第一传动皮带1413、 丝杆1414、 导杆1415, 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丝杆1414和导杆1415两端的前端支架1416和末端支架1417; 所述从动 齿轮1423固定在末端支架1417上, 并与主动齿轮1422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1411连接 移送倾倒驱动电机1440的输出轴, 第一从动皮带轮1412连接丝杆1414。 0043 所述导杆1415、 所述丝杆1414均。
35、通过前端支架1416与末端支架1417上所设的通孔 套接在所述前端支架1416与末端支架1417之间; 所述丝杆1414与导杆1415平行设置。 0044 所述移送倾倒装置还包括一移送承托装置, 所述移送承托装置包括平移滑块 1430, 所述平移滑块1430套设在所述导杆1415和丝杆1414上, 且与丝杆1414旋合, 平移滑块 1430的上端与所述料袋夹持装置之夹臂1453固定连接, 下端连接可与主动齿轮移动啮合的 倾倒齿条1421。 所述移送倾倒驱动电机1440正向旋转致使丝杆1414正向旋转, 所述平移滑 块1430从前端支架1416向末端支架1417平移, 当所述平移滑块1430靠近。
36、所述末端支架1417 时, 倾倒齿条1421啮合主动齿轮1422, 从而令从动齿轮1423旋转, 进而带动末端支架1417转 动, 平移滑块1430和被连接在该平移滑块1430的料袋夹持装置夹持的料袋随之翻转至倾倒 状态; 反之, 移送倾倒驱动电机1440反向旋转致使丝杆1414反向旋转, 倾倒齿条1421则令所 述主动齿轮1422反转, 所述平移滑块1430和被连接在该平移滑块1430的料袋夹持装置夹持 的料袋回位至非倾倒状态, 随着所述移送倾倒驱动电机1440的继续反向旋转, 主动齿条 1421脱离主动齿轮1422, 所述平移滑块1430从末端支架1417向前端支架1416平移, 完成夹 。
37、持、 移送倾倒一个工作循环。 00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烹饪物料投放系统(未图示), 包括上述所述的夹持和移送倾 倒机构, 可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下, 通过料袋夹持装置将待投放的料袋置于料袋夹持工位 上且将料袋的一端夹持且对所夹持的料袋进行限制, 然后由移送倾倒装置将被夹持的料袋 移送至投料工位上, 再由移送倾倒装置将料袋翻转使料袋内烹饪物料自动倾倒入所述烹饪 锅具内, 实现料袋夹持、 移动、 倾倒或翻转投料功能, 投放完毕后的空料袋从所述烹饪锅具 的锅口范围内移开。 0046 本发明投放系统还可设置料袋输送装置、 挤料机构及抖料机构, 所述料袋输送装 置用于在料袋被移送至料袋夹持工位之前, 。
38、可固定安装各料袋, 并将各料袋输送到料袋夹 持工位; 在料袋被夹持后, 在其被倾倒前、 倾倒过程中或倾倒完成之后, 或者是料袋被翻转 前、 翻转过程中或翻转完成之后, 还可通过抖料机构振动和/或敲击该料袋, 令该料袋内的 烹饪物料混合均匀和/或促使料袋内的烹饪物料与料袋分离。 所述挤料机构设置在投料工 位, 可用于在料袋翻转或/和倾倒时, 并在该料袋翻转复位到投料工位上之前, 对料袋再进 行挤压, 以保证料袋的物料完全、 彻底投放于烹饪锅具内。 另外, 本发明投放系统还可包括 开袋装置, 可设置在料袋被移送到料袋夹持工位的路径上, 用于自动开启料袋的封口, 便于 料袋在投放工位翻转后的投放。 。
39、烹饪物料投放完毕后, 还可通过料袋回收装置将空料袋回 收。 004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夹持和移送倾倒机构的烹饪物料投放方法, 用于将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3211500 B 9 装有烹饪物料的料袋中的物料投入到烹饪锅具内, 其是在烹饪锅具锅口范围之外的位置设 置料袋夹持工位, 在靠近烹饪锅具的位置设置投料工位, 将装有烹饪物料的料袋置于料袋 夹持工位上, 在控制系统控制下, 料袋在夹持工位上通过上述料袋夹持装置中的夹具将料 袋的一端夹持, 并对所述料袋进行限制, 使所述料袋保持夹持时的状态以控制其在投料过 程中的形变; 处于夹持状态的料袋通过上述移送倾倒装置中的移送。
40、倾倒驱动装置及移送倾 倒轨迹变换装置被移送到投料工位上; 在投料工位上, 在靠近所述烹饪锅具锅口位置时, 被 夹持的料袋再由所述移送倾倒装置翻转/倾倒, 从而令该料袋内的烹饪物料投放入所述烹 饪锅具内, 进一步通过翻炒完成烹饪过程; 在烹饪物料投放完毕之后, 将所述料袋从烹饪锅 具的锅口范围内移开并释放对所述料袋的夹持, 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0048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所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部分, 并不能以此局限本 发明,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髓的条件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 等, 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3211500 B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11 CN 103211500 B 1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2 CN 103211500 B 12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3 CN 103211500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