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约豆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预约豆浆机.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3601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1.16 CN 202036018 U *CN202036018U* (21)申请号 201120027556.1 (22)申请日 2011.01.27 A47J 31/00(2006.01) A47J 31/44(2006.01) A23C 11/10(2006.01) (73)专利权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美 的大道 (72)发明人 李小金 谢攀 付佳家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林丽明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预约豆。
2、浆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的改进, 具体是一种 可预约豆浆机。该豆浆机包括杯体, 其中 : 所述杯 体中固设有可拆卸的储料杯。本实用新型的储料 杯设置在杯体的内部空间中, 当豆浆机启动搅拌 杯体中的液体时, 液体冲击进入储料杯, 并将部分 物料冲刷出来, 从而实现自动落料。 由于本实用新 型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机构, 也无需对现有的豆 浆机做很大的改动, 即可实现自动落料功能, 与现 有的可预约豆浆机相比, 结构比较简单。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CN 202036018。
3、 U1/1 页 2 1. 一种可预约豆浆机, 包括杯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杯体中设有固定不动或可转动一 定角度的储料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预约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 该豆浆机的预定液面位于所述 储料杯的开口和底部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可预约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储料杯的开口与所述预定 液面的距离为 5-35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任一所述的可预约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杯体内壁上设有 挂钉, 所述储料杯上设有与该挂钉可拆卸配合的卡钩部件。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可预约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钉通过铆接、 焊接或。
4、螺接 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杯体的内壁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任一所述的可预约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 该豆浆机包括机头下 盖, 该机头下盖上设有挂钉, 所述储料杯上设有与该挂钉可拆卸配合的卡钩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可预约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挂钉通过铆接、 焊接或螺接 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机头下盖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36018 U1/4 页 3 可预约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的改进, 具体是带有预约功能的豆浆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豆浆机制备豆浆所需时间较长, 为了满足人们即时喝豆浆的需求, 出现了。
5、带预约 功能的豆浆机。由于大豆不能够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等待到预定制浆时间进行制浆, 因此定 时落料机构是豆浆机实现预约功能的关键。 目前大多数可预约豆浆机的落料机构都是通过 电动器件, 例如微型电机、 继电器等器件来实现落料机构的落料动作。 虽然这种设计可以解 决大豆的自动落料问题, 但是结构却较为复杂, 而且需要改变现有的豆浆机结构。例如, 对 于机头上置式豆浆机, 不仅需要改变原有的较为成熟的机头的构造, 而且还在原有的机头 上增加储料盒、 储料盒开闭驱动装置等机构。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预约豆浆机。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
6、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可预约豆浆机, 包括杯体, 其中 : 所述杯体中固设有可拆卸的储料杯。 0006 当豆浆机工作时, 杯体中的液体将冲击杯体中的储料杯, 部分液体进入储料杯并 将其中的物料冲刷出来, 从而实现自动落料功能。由于无需借助额外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 这一功能, 相比现有的可预约豆浆机, 本方案的豆浆机结构更加简单巧妙。 为保证豆浆机工 作时, 杯体中的液体可以进入储料杯将其中的物料冲刷出来, 在加水操作时需要注意水位 距离储料杯开口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过大则豆浆机工作时, 液体也很难进入 储料杯 ; 如果过小, 则对杯体移动甚至轻微晃动都有可能导致液体提前流入。
7、储料杯中, 将其 中的物料泡坏。 0007 此外, 虽然储料杯可以自由旋转有助于将其中的物料排出, 但是储料杯在液体的 冲击下旋转会带来额外的问题, 而储料杯固定不动或者稍微可以自由转动一定角度, 尤其 是后者也可以达到将储料杯中的物料排出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储料杯设置成固定不 动或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形式。 0008 此外, 储料杯设置在杯体中, 是指杯体被设置在杯体的内部空间中, 例如可以通过 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内壁面, 或将储料杯设置在机头下盖上的方式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 中。 而且, 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内壁面或与其他部件上在技术上较容易实现, 例如可以将通 过一伸长部件将储料杯直接挂于。
8、杯体上缘, 或通过卡扣配合结构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内壁 面上机头下盖的外壁面上。只要保证储料杯浸入杯体的液体中, 同时液体不会超过储料杯 的开口, 并使得豆浆机在工作时, 液体可以进入该储料杯即可实现豆浆机的自动落料功能。 0009 作为改进之一 : 该豆浆机的预定液面位于所述储料杯的开口和底部之间。现有的 豆浆机, 尤其是机头上置式豆浆机, 其制浆容量范围是一定相对确定的, 即都设有最高液面 位置和最低液面位置。如果储料杯位于预定液面 (包括最高、 最低液面位置) 的上方, 那么杯 说 明 书 CN 202036018 U2/4 页 4 体中的液体即使在豆浆机工作过程中也较难进入储料杯, 使得。
9、 “落料” 效果不够好。为了提 高储料杯的 “落料” 效果, 可以将储料杯 “浸入” 液体中, 即将储料杯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 使得预定液面位于储料杯的开口和底部之间。 0010 作为改进之二 : 所述储料杯的开口与所述预定液面的距离为 5-35mm。根据实验结 果, 储料杯的开口与预定液面的距离保持在 5-35mm 之间, 可以保证自动 “落料” 的效果 (即 储料杯中的物料的排出效果) 。 0011 作为改进之三 : 所述杯体内壁上设有挂钉, 所述储料杯上设有与该挂钉可拆卸配 合的卡钩部件。 0012 作为改进之四 : 所述挂钉通过铆接、 焊接或螺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杯体的 内壁面上。。
10、 0013 作为改进之五 : 该豆浆机包括机头下盖, 该机头下盖上设有挂钉, 所述储料杯上设 有与该挂钉可拆卸配合的卡钩部件。 0014 作为改进之六 : 所述挂钉通过铆接、 焊接或螺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机头下 盖上。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的储料杯设置在杯体的内部空间中, 当 豆浆机启动搅拌杯体中的液体时, 液体冲击进入储料杯, 并将部分物料冲刷出来, 从而实现 自动落料。由于本实用新型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机构, 也无需对现有的豆浆机做很大的改 动, 即可实现自动落料功能, 与现有的可预约豆浆机相比, 结构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实施例一的。
11、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2 是实施例一的挂钉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3 是实施例一的储料杯和卡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4 是图 3 的右视图 ; 0020 图 5 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6 是实施例二的储料杯和卡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7 是图 6 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 实施例一 0025 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可预约豆浆机, 包括杯体10, 该杯体10中设有固定不动 或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储料杯20。 当豆浆机工作时, 杯体中的液体将冲击杯体中的储料杯。
12、, 部 分液体进入储料杯并将其中的物料冲刷出来, 从而实现自动落料功能。由于无需借助额外 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这一功能, 相比现有的可预约豆浆机, 本方案的豆浆机结构更加简单 巧妙。 为保证豆浆机工作时, 杯体中的液体可以进入储料杯将其中的物料冲刷出来, 在加水 操作时需要注意水位距离储料杯开口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如果过大则豆浆机工作 时, 液体也很难进入储料杯 ; 如果过小, 则对杯体移动甚至轻微晃动都有可能导致液体提前 流入储料杯中, 将其中的物料泡坏。 说 明 书 CN 202036018 U3/4 页 5 0026 此外, 虽然储料杯可以自由旋转有助于将其中的物料排出, 但是储料。
13、杯在液体的 冲击下旋转会带来额外的问题, 而储料杯固定不动或者稍微可以自由转动一定角度, 尤其 是后者也可以达到将储料杯中的物料排出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储料杯设置成固定不 动或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形式。 0027 此外, 储料杯设置在杯体中, 是指杯体被设置在杯体的内部空间中, 例如可以通过 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内壁面, 或将储料杯设置在机头下盖上的方式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 中。 而且, 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内壁面或与其他部件上在技术上较容易实现, 例如可以将通 过一伸长部件将储料杯直接挂于杯体上缘, 或通过卡扣配合结构将储料杯设置在杯体内壁 面上机头下盖的外壁面上。只要保证储料杯浸入杯体的液体中。
14、, 同时液体不会超过储料杯 的开口, 并使得豆浆机在工作时, 液体可以进入该储料杯即可实现豆浆机的自动落料功能。 0028 在本实施例中, 为了提高储料杯的 “落料” 效果, 可以将储料杯 “浸入” 液体中, 即 将储料杯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 使得预定液面位于储料杯的开口和底部之间, 即本实施例 的豆浆机的预定液面 70 位于所述储料杯 20 的开口和底部之间。现有的豆浆机, 尤其是机 头上置式豆浆机, 其制浆容量范围是一定相对确定的, 即都设有最高液面位置和最低液面 位置。 如果储料杯位于预定液面包括最高、 最低液面位置的上方, 那么杯体中的液体即使在 豆浆机工作过程中也较难进入储料杯, 使。
15、得 “落料” 效果不够好。 0029 为了达到最佳的 “落料” 效果, 根据实验结果, 储料杯 20 的开口与预定液面 70 的 距离保持在 5-35mm 之间。 0030 如图 1 所示, 该储料杯 20 通过挂钉 30 挂设在杯体 10 的内壁面上。该挂钉 30 设 置在杯体 10 的内壁面上, 而该储料杯 20 上设有与该挂钉 30 可拆卸配合的卡钩部件 40。其 中, 挂钉30通过铆接、 焊接或螺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杯体10的内壁面上。 此外,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例的可预约豆浆机为机头上置式豆浆机, 但是实施例也可以采用机头下置式 豆浆机, 并且储料杯同样是通过挂钉的方式挂设。
16、在杯体的内壁面上。 0031 如图 2 所示, 该挂钉 30 的自由端设有环形槽 31 和头部 32。如图 3、 图 4 所示, 该 储料杯 20 上的卡钩部件 40 包括固定部 41 和夹持部 42, 该固定部 41 与储料杯 (20) 的外壁 面固定连接, 该夹持部 42 与该固定部 41 连接并与储料杯 20 的外壁面有一定的间隔, 该间 隔大于该头部 32 的厚度, 且该夹持部 42 包括用于扣住该头部 32 的卡口和与该卡口连接用 于该头部进入该卡口的入口。该卡口扣住该头部, 使得储料杯可以绕该挂钉转动。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该夹持部 42 为一弹性片, 该弹性片上设有卡槽 4。
17、3, 入口和卡口分 别为该卡槽上的槽口 431 和槽道 432。此外, 储料杯 20 的外壁面上设有用于防止挂钉 30 的 头部 32 脱离卡口 432 的凸部 21。 0033 在装配时, 先将储料杯 20 的夹持部 42 上的槽口 431 对准挂钉 30 的环形槽 31, 使 环形槽 31 沿着该槽口 431 进入槽道 432。在环形槽 31 进入槽道 432 的过程中, 挂钉 30 的 头部 32 将会碰到储料杯 20 外壁面上的凸部 21, 最后环形槽 31 将位于槽道 432 的封闭端。 此时, 挂钉 30 的环形槽 31 与夹持部 42 的槽道 432 配合使得储料杯 20 仅可绕。
18、挂钉 30 转动 一定的角度而不能够自由旋转。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可拆卸固定方式将储 料杯 20 固定在杯体 10 的内壁面上。 0034 实施例二 003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 储料杯挂扣于杯体中的位置和卡钩部件的 说 明 书 CN 202036018 U4/4 页 6 结构。 0036 如图 5 所示, 本实施例的可预约豆浆机为机头上置式豆浆机, 其包括机头下盖 50。 本实施例的储料杯 20 通过设置在机头下盖 50 上的挂钉 30 挂扣在杯体 10 中, 该储料杯 20 上设有与该挂钉 30 可拆卸配合的卡钩部件 40 。同样的。同样的, 该挂钉 30 。
19、可通过铆 接、 焊接或螺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该机头下盖 50 上。 0037 如图 6、 图 7 所示, 本实施例的卡钩部件 40 的夹持部 42 为一弹性夹, 该弹性夹包 括两弹性臂 43, 入口和卡口分别为该两弹性臂 43 所形成的呈喇叭状的第一部分 431 和用 于夹持挂钉的环形槽的第二部分 432 。该第一部分 431 呈喇叭状, 其大端尺寸大于挂钉的 头部的径向尺寸, 其小端则小于挂钉的环形槽的径向尺寸, 该第二部分 432 与该第一部分 431 的小端连接。该第二部分 432 的尺寸大于挂钉的环形槽的直径但小于挂钉的头部的 直径, 因此可以将挂钉 30 的头部 32 扣置在该第二部。
20、分 432 中, 使得储料杯 20 与挂钉 30 相对固定。这种挂扣储料杯 20 的方式, 使得储料杯 20 可在液体冲击下倾斜一定的角度, 从 而提高储料杯的 “落料” 效果。 0038 本实施例的装配方法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说 明 书 CN 202036018 U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36018 U2/5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36018 U3/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36018 U4/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36018 U5/5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