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51850.8 (22)申请日 2018.01.12 (73)专利权人 西安高新区西部信息港有限公司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科技三路58号 汇豪国际607 (72)发明人 赵九拴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61221 代理人 赵双 (51)Int.Cl. A44C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 腕带, 包括带体和主机, 所。
2、述主机安装于所述带 体上, 所述带体包括壳体、 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 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 相对的两端, 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自由端 可拆卸连接; 所述壳体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 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所述主机, 所 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一滚轮, 所述主机和滚轮相 对的端面之间通过一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主机和 滚轮的另一端面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内壁转 动连接, 以实现拨动所述滚轮的同时, 带动所述 主机一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腕带, 能够将 不同的监测数据显示在不同的屏幕上, 查看时只 需转动滚轮即可, 使用方便、 便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
3、页 CN 208080671 U 2018.11.13 CN 208080671 U 1.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 包括带体和主机, 所述主机安装于所述带体上,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带体包括壳体、 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 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别设置于所 述壳体相对的两端, 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壳体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所述主机, 所述 第二凹槽内安装有一滚轮, 所述主机和滚轮相对的端面之间通过一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主 机和滚轮的另一端面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 以实现拨动所述滚轮的同时, 带动所述主机一同转动; 所。
4、述主机内设置有电路主板, 所述电路主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和PWTT测试单元, 所述 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与所述PWTT测试单元连接; 所述主机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柔性显示屏, 所述柔性显示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 信号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部底面上设置有蓄电池, 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为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和一USB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腕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主板上还设置有红外测温传 感器、 心率传感器以及GPS定位芯片; 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 心率传感器和GPS定位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
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带上沿着第一表 带长度方向均开设多个表带扣孔, 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内的表带扣 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腕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表带上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 一表带的端部的表带插孔, 所述表带插孔为垂直于第二表带长度方向的腰形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80671 U 2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穿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穿戴设备是现今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如今市面上的智能腕带多是以记录运 动信。
6、息为主, 而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的重视, 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步入 人们的视野。 智能腕带是如今社会上比较受人喜爱的穿戴设备, 而且在一般的智能腕带上 也加入了一些健康状况监测装置。 0003 在目前信息化、 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 但是, 现有的健康状况监测的设备大多是在显示屏上显示各项数据, 由于腕带尺寸的限 制, 所以显示屏不会很大, 所以对于功能较多的智能腕带, 其数据显示就比较局限, 有的是 通过按键调节选择查看相应数据, 有的是通过无线通信与自己的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连接, 并传输数据查看, 这样会导致使用不方便, 违反了智能腕带方。
7、便、 便捷的设计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监测人体健康的智能腕带数据读取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 包括带体和主机, 所述主机安装于所述带体上, 其 中, 所述带体包括壳体、 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 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壳 体相对的两端, 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 0006 所述壳体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所述主机, 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一滚轮, 所述主机和滚轮相对的端面之间通过一连杆固定连接, 所 述主机和滚轮的另一端面均通过转轴与所述。
8、壳体内壁转动连接, 以实现拨动所述滚轮的同 时, 带动所述主机一同转动; 0007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电路主板, 所述电路主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和PWTT测试单元, 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与所述PWTT测试单元连接; 0008 所述主机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柔性显示屏, 所述柔性显示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微处 理器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所述壳体内部底面上设置有蓄电池, 所述壳体侧 壁上设置有为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和一USB接口。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所述电路主板上还设置有红外测温传感器、 心率 传感器以及GPS定位芯片; 0011 所述红外测温传感。
9、器、 心率传感器和GPS定位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连 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所述第一表带上沿着第一表带长度方向均开设多 个表带扣孔, 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内的表带扣件。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80671 U 3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所述第二表带上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表带的端 部的表带插孔, 所述表带插孔为垂直于第二表带长度方向的腰形孔。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腕带, 能够将不同的监测数据显示在不同的屏幕上, 查看时只 需转动滚轮即可, 使用方便、 。
10、便捷。 0016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智能腕带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带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主机内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0020 图中: 1、 主机; 2、 第一表带; 3、 第二表带; 4、 壳体; 5、 第一凹槽; 6、 第二凹槽; 7、 滚 轮; 8、 连杆; 9、 表带扣孔; 10、 表带扣件; 11、 表带插孔; 12、 带体; 13、 蓄电池; 14、 柔性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
11、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下。 0022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上” 、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 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 0023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
12、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等的特征 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 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 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通过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0025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智能腕带, 如图1、 图2所示。
13、, 包括带体12和主机1, 主机1安装 于带体12上, 其中, 带体12包括壳体4、 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3, 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3分别 设置于壳体4相对的两端, 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3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 壳体4顶面上设置 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 第一凹槽5内安装有主机1, 第二凹槽6内安装有一滚轮7, 主机1 和滚轮7相对的端面之间通过一连杆8固定连接, 主机1和滚轮7的另一端面均通过转轴与壳 体4内壁转动连接, 以实现拨动滚轮7的同时, 带动主机1一同转动; 主机1内设置有电路主 板, 如图3所示, 电路主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和PWTT测试单元, 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与PWTT 测试单。
14、元连接; 主机1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柔性显示屏14, 柔性显示屏14信号输入端与微处理 器信号输出端连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80671 U 4 0026 上述微处理器采用型号为CC2530的无线射频芯片, 其具有体积小、 高性能、 低功 耗、 无线接收灵敏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0027 在该主机1中还包括电子表, 万年历等功能, 并且通过柔性显示屏14显示。 0028 上述壳体4内部底面上设置有蓄电池13, 壳体4侧壁上设置有为蓄电池13充电的充 电接口和一USB接口。 0029 上述电路主板上还设置有红外测温传感器、 心率传感器以及GPS定位芯片; 红外测 温传感器、 。
15、心率传感器和GPS定位芯片与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连接。 0030 该红外测温传感器型号为MLX90614, 心率传感器型号为SON1303, GPS定位芯片型 号为Xtrac V2, 以及上述PWTT监测单元均为现有技术; 通过上述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人体 的体温、 心率以及脉搏, 并且通过柔性显示屏14可以随时查看自身身体状况, 方便实用。 0031 上述第一表带2上沿着第一表带2长度方向均开设多个表带扣孔9, 第二表带3上设 置有用于卡入表带扣孔9内的表带扣件10。 第一表带2和第二表带3之间通过表带扣件10的 结构扣接, 佩戴舒适且更加便捷。 0032 上述第二表带3上开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一表。
16、带2的端部的表带插孔11, 表带插孔11 为垂直于第二表带3长度方向的腰形孔。 设计表带插孔11结构, 是为了使得扣接完成后的第 一表带2的端部插入表带插孔11, 没有张口现象, 进一步提高佩戴效果。 0033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智能腕带在使用时, 通过上述传感器能够监测人体各项体 征, 其数据均显示在柔性显示屏14上, 查看时只需拨动滚轮7即可查看显示在各个显示屏上 的各项数据, 方便实用。 003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80671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080671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08067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