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76337.8 (22)申请日 2017.07.19 (73)专利权人 葛復中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雾峰区四德南路23号 (72)发明人 葛復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51)Int.Cl. A47K 7/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容装置用清洁结 构, 主要包括一具有可塑性的基部、 一配置于基 部底面的刷部, 以及一设置于基部顶面的。
2、组装 槽, 该组装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 第二端, 该第一 端呈开放状, 此组装槽于第一端、 第二端之间呈 非直线设置, 而具有衔接第一端的第一区, 以及 衔接第一区的第二区, 令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形 成一夹角, 使此第一端、 第一区、 第二区得对应供 美容装置压棒呈可拆卸的安装, 在美容装置以压 棒处理痤疮前, 本实用新型能先行提供该美容装 置安装, 进而在配合清洁剂下而能从事高频率震 动洗净的前置作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7870809 U 2018.09.18 CN 207870809 U 1.一种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 一基部; 一刷。
3、部, 其配置于基部的底面; 以及 一组装槽, 其设置于基部, 而具有相对的第一端、 第二端, 该第一端呈开放状, 且此组装 槽于第一端、 第二端之间呈非直线设置, 使组装槽得供一美容装置的压棒呈可拆卸的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基部为以可塑性材质制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刷部包括多个刷体, 该刷体 顶端固置于基部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刷体呈外径向上渐扩的圆锥 或角锥状。 5.如权利要求1、 2、 3或4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基部还包括有一与 底面相对的。
4、顶面, 组装槽设置于基部顶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组装槽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 间, 至少具有衔接第一端的第一区, 以及衔接第一区的第二区, 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形成一 夹角, 使此第一端、 第一区、 第二区得供美容装置压棒呈可拆卸的安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夹角大于九十度, 且小于一 百八十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组装槽的第二端呈封闭状, 且具有衔接第一端的第一区, 以及衔接第一区与第二端间的第二区, 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 形成一夹角, 使此第一端、 第一区、 第二区得供美容装置压。
5、棒呈可拆卸的安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其特征在于: 夹角大于九十度, 且小于一 百八十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70809 U 2 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是指一种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痤疮(粉刺、 青春痘)会在皮肤表面会呈现颗粒状或化脓隆起, 足以影响脸部整体 美观性。 现今最新去除粉刺或青春痘的技术, 便如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申请在案的中国台 湾第100223336号 美容装置 、 第104201972号 除痘美容装置 专利前案所示般, 其利用高 频率的震动压棒,。
6、 用以按摩皮肤、 加大细胞间隙, 使之足以将粉刺、 青春痘挤出或震出。 该专 利前案由于功效卓著、 实用性奇高, 普遍受到消费者欢迎。 0003 但是, 该有痤疮的皮肤, 其可能会因为流汗或潮湿闷热关系, 造成细菌、 霉菌滋生, 如果没有以清洁剂先行处理, 其极容易在处理痤疮后发生感染, 而导致皮肤红肿发炎, 较佳 地, 消费者最好先行以清洁剂擦拭来进行洗净, 然而, 该单纯擦拭洗净方式, 其并不能深层 的对皮肤洗净, 恐有细菌、 霉菌残留, 导致美容装置在进行后续痤疮处理时, 仍会有皮肤红 肿发炎问题。 0004 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者及经多方试验设计, 终成功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以彻。
7、 底解决上揭专利前案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有利于美容装置压棒卫生 的进行后续痤疮处理。 0006 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 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 一种美容装置用清洁结构, 至少包括: 一基部; 一刷部, 其配置于基部的底面; 以及 一组装槽, 其设置于基部, 而具有相对的第一端、 第二端, 该第一端呈开放状, 且此组装槽于 第一端、 第二端之间呈非直线设置, 使组装槽得供一美容装置的压棒呈可拆卸的安装。 0008 进一步, 基部为以可塑性材质制造。 0009 进一步, 刷部包括多个刷体, 该刷体顶端固置于基。
8、部底面。 0010 进一步, 刷体呈外径向上渐扩的圆锥或角锥状。 0011 进一步, 基部还包括有一与底面相对的顶面, 组装槽设置于基部顶面。 0012 进一步, 组装槽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至少具有衔接第一端的第一区, 以及衔接 第一区的第二区, 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形成一夹角, 使此第一端、 第一区、 第二区得供美容 装置压棒呈可拆卸的安装。 0013 进一步, 夹角大于九十度, 且小于一百八十度。 0014 进一步, 组装槽的第二端呈封闭状, 且具有衔接第一端的第一区, 以及衔接第一区 与第二端间的第二区, 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形成一夹角, 使此第一端、 第一区、 第二区得供 美容装置压棒。
9、呈可拆卸的安装。 0015 进一步, 夹角大于九十度, 且小于一百八十度。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70809 U 3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 本实用新型通过基部、 刷部、 组装槽的结构设计, 该刷部配 置于基部底面, 该组装槽设置于基部, 该组装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 第二端, 该第一端呈开 放状, 此组装槽于第一端、 第二端之间呈非直线设置, 使之得对应供美容装置压棒呈可拆卸 的安装, 在美容装置以压棒处理痤疮前, 本实用新型能先行提供该美容装置安装, 进而在配 合清洁剂下而能从事高频率震动洗净的前置作业, 据以将皮肤细菌、 霉菌残留情形降至最 低, 以利于美容装置。
10、压棒卫生的进行后续痤疮处理, 故而其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20 图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0021 【符号说明】 0022 10基部 11底面 0023 12顶面 20刷部 0024 21刷体 30组装槽 0025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0026 33第一区 34第二区 0027 夹角 0028 A美容装置 A1压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请参看图1至图5,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 0030 一基部10, 其为以可塑性材质制造的圆盘体,。
11、 该可塑性材质可为硅胶、 乳胶、 合成 乳胶、 橡胶、 合成橡胶等任一材料, 而具有一底面11、 一与底面11相对的顶面12; 0031 一刷部20, 其主要由多个刷体21组成, 所述刷体21顶端一一固置于基部10的底面 11, 且各刷体21呈外径向上渐扩的圆锥或角锥状; 以及 0032 一组装槽30, 其设置于基部10的顶面12, 而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 第二端32, 该第 一端31呈开放状、 第二端32呈封闭状, 此组装槽30于第一端31、 第二端32之间呈非直线设 置, 而至少具有衔接第一端31的第一区33, 以及衔接第一区33与第二段32的第二区34, 令第 一区33与第二区34之间。
12、形成一夹角 , 该夹角 大于九十度, 且小于一百八十度, 使之与美容 装置A的压棒A1形状相对应, 令此第一端31、 第一区33、 第二区34供美容装置A的压棒A1呈可 拆卸的安装。 0033 由上述结构说明得知, 本实用新型在美容装置A以压棒A1处理痤疮前, 本实用新型 的组装槽30能先行提供该美容装置A压棒A1安装, 进而在刷部20配合清洁剂下, 能从事高频 率震动洗净皮肤, 其属于一种深层洗净, 故而能将该皮肤细菌、 霉菌残留情形降至最低, 以 利于美容装置A压棒A1卫生的进行后续痤疮处理。 003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特征, 其在现有结构中可以说是前所未见, 更重 要的是。
13、, 其可以大大提升上揭专利前案的实用性, 确为一相当杰出且优异的设计, 其在同类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70809 U 4 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创作或公开的发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 已, 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 变化与修饰, 皆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7080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7870809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7870809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7870809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7870809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