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11681.5 (22)申请日 2018.01.04 (73)专利权人 胡金水 地址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 后狮村大坑31号 (72)发明人 胡金水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代理人 林小彬 (51)Int.Cl. A43B 13/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鞋 底缓冲减震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气囊、 气囊里。
2、面 竖立的弹簧、 弹簧两端的垫片和气囊一侧的排气 管。 其解决了密闭缓冲气囊易破裂及运动启动性 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8030437 U 2018.11.02 CN 208030437 U 1.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包括气囊、 气囊内部竖立的弹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 有平面的顶端、 底端, 一侧具有联通气囊空腔的排气管, 所述弹簧两端固定有垫片,垫片在 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分别与气囊的顶端、 底端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两端以卡扣的 方式分别固定在垫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鞋底缓冲。
3、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的两端外 径大于中间部分外径, 呈 “工” 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外径自由长 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材质为弹性 系数较大的聚氨酯或者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为磁性相斥的 永磁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顶端、 底端间 距弹簧自由长度与两端垫片厚度之和。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30437 U 2 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技术。
4、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运动鞋的缓冲减震性能是衡量运动鞋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提高运动鞋的缓冲减 震性能是各运动鞋企业的重点研发内容。 0003 目前, 中国专利号201620273436公开了一种气囊减震装置,包括密封气囊、 气囊内 部粘结的减震柱、 减震柱外侧套的弹簧。 该专利解决了利用气囊减震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 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密闭气囊固有的受力过大时容易破裂的缺陷,减震柱和弹簧直接粘结在 气囊壁上导致实际使用中粘结点经反复受力后气囊壁局部受力不均容易破裂, 另外减震柱 的使用导致吸收震动的同时, 许多启动能量也会被。
5、吸收并损失掉, 不具备运动员快速灵活 的起跳或前进时需要的快速启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因此, 针对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解决了现有缓冲 减震密闭气囊受力过大时容易破裂以及运动时快速启动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气囊、 气囊里面竖立的弹簧、 弹簧两端的垫片和气囊 一侧联通气囊空腔的排气管。 所述气囊由上下两个具有弹性的半球体气囊壁粘结而成, 形 成内部空腔, 顶端、 底端为平面, 气囊的一端连通有排气管; 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 垫片, 垫片与气囊顶端、 底端内侧。
6、形状大小一致, 在气囊受力时贴合在气囊壁上形成支撑, 减小了弹簧对气囊作用点的压强, 避免了气囊因局部受力过大而破裂。 气囊在上下受冲力 时向中间变形, 通过垫片挤压弹簧共同形成缓冲, 并通过排气管排除部分空气减少气囊内 部压力, 在冲力结束时弹簧释放积累的能量回弹, 通过垫片推动气囊回弹, 在运动时快速启 动性能好, 在弹簧的回弹推动和自身弹性的作用下, 气囊通过排气管吸气恢复形状。 0007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弹簧两端外径大于中间部分外径, 呈 “工” 形。 0008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气囊材料为弹性系数较大的聚氨酯或者橡胶材料。 0009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弹簧两端以卡扣的方。
7、式固定在垫片上。 0010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上下两个垫片设置为磁性相斥的永磁片。 0011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弹簧外径大于或等于自由长度, 利于弹簧受力时的稳定性。 0012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气囊顶端与底端的间距等于或小于弹簧自由长度与两端垫 片厚度之和, 利于弹簧在气囊中的稳定性。 0013 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垫片分别粘贴在气囊顶端、 底端的内侧。 0014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鞋底缓冲减震装置通过设 置气囊排气管、 垫片, 改进了气囊受外力过大易破裂的问题; 通过气囊与弹簧、 垫片的配合 作用, 既利用了气囊和弹簧达到缓冲减震作用, 又达。
8、到了快速启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 所述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030437 U 3 气囊采用弹性系数较大的聚氨酯或者橡胶材料, 利于气囊的缓冲及回弹, 改善了缓冲避震 效果及运动启动性; 进一步的改, 所述弹簧两端外径大于中间部分外径, 有利于弹簧稳定的 固定在垫片上; 进一步的, 所述气囊顶端、 底端为平面, 结合相应的垫片, 受力时能量更容易 传导至弹簧上以产生更多的启动能量, 且有利于稳定垫片位置; 进一步的, 所述弹簧两端以 卡扣的方式固定在垫片上, 有利于工业生产中零配件的生产和组装; 进一步的, 所述上下两 个垫片设置为磁性相斥的永磁片, 利用磁性相斥增大缓冲及回。
9、弹效果; 进一步的, 所述弹簧 外径大于等于自由长度, 避免弹簧受力时扭曲失效; 进一步的, 所述垫片分别粘贴在气囊顶 端、 底端的内侧, 有利于弹簧位置和角度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0019 参考图1、 图2, 一种鞋底缓冲减震装置, 包括椭圆形气囊1、 气囊1内部竖立的弹簧 2、 弹簧2两端的垫片31、 垫片32和气囊1一侧的排气管4。 所述气囊1以聚氨酯树脂为原料, 由 上下两个具有弹性的气囊。
10、壁11、 12利用热封工艺粘合而成, 形成内部缓冲空间, 一侧连通有 排气管4; 所述弹簧2的两端外径大于中间部分外径, 平均外径大于自由长度, 避免在压缩过 程中发生扭曲, 上下两端分别以卡扣6固定在垫片31、 32上, 竖置在气囊1中; 所述垫片31、 32 是椭圆形永磁片, 按磁性相斥放置; 气囊顶端51、 底端52, 设置为平面比弧形面在气囊受力 时更容易发生形变, 缓冲效果更好, 气囊顶端51、 底端52与垫片31、 32形状大小一致, 其间距 小于或者等于垫片31、 32厚度与弹簧2自有长度之和, 垫片31、 32在弹簧2的支撑作用下分别 与气囊顶端51、 底端52吻合, 以保证弹。
11、簧2在气囊1里的稳定性; 所述垫片31、 32还可以粘贴 在顶端51、 底端52内侧, 更有利于弹簧2的稳定性。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式是: 将本实施例的装置与在鞋跟处预留有相应镂空 的鞋底配合使用, 在用力踩下时, 气囊1的顶端51、 底端52受力向中间压缩, 推动垫片31、 32 向中间挤压弹簧2, 实现缓冲减震, 气囊1在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通过排气管4排气释放压 力, 避免气囊1因受力过大破裂, 永磁垫片31、 32起到气囊壁与弹簧2两端的介质作用, 减少 气囊壁与弹簧2之间的受力压强, 避免气囊1因局部受力不均而破裂, 同时两个永磁垫片相 互排斥的磁性也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当缓冲结束时, 弹簧2快速回弹, 垫片31、 32在磁性排斥 力的作用下向反方向分离, 气囊1在弹性的作用下快速回弹, 达到快速启动的效果。 0021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 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 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在形式上和细节 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 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030437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8030437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803043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