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7528995
  • 上传时间:2019-10-1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517.8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191139.2

    申请日:

    20180202

    公开号:

    CN208016271U

    公开日:

    201810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49/06,A01D43/14

    主分类号:

    A01B49/06,A01D43/14

    申请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发明人:

    胡志超,吴峰,顾峰玮,陈有庆,王伯凯,徐弘博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柳营100号

    优先权:

    CN201820191139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一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包括牵引动力机构、粉碎装置、横向输送装置、后抛装置、播种装置;粉碎装置包括粉碎转轴,粉碎转轴上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具,每组粉碎刀具与田间的各播种种带一一对应;横向输送装置为搅龙结构,与粉碎装置平行相邻,接受粉碎装置粉碎后抛的秸秆;后抛装置设在横向输送装置的末端,包括叶片式提升装置和向后的曲线形风道;播种装置设在粉碎装置的后方,并位于曲线形风道出口的下方,其横向方向上具有与各粉碎刀具位置一一对应的播种单元。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粉碎装置,减轻了阻力和功耗,整机轻便省功降耗;给种子和苗提供微环境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出苗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动力机构、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后抛装置(2)、播种装置(4);所述粉碎装置(5)包括粉碎转轴,粉碎转轴上相隔固定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具,每组粉碎刀具与田间的各种带一一对应;所述横向输送装置(6)为搅龙结构,与粉碎装置(5)平行相邻,接受粉碎装置(5)粉碎后的秸秆;所述后抛装置(2)设在横向输送装置(6)的末端,包括叶片提升装置和向后的曲线形风道;所述播种装置(4)设在粉碎装置(5)的后方,并位于曲线形风道出口的下方,其横向方向上具有与各粉碎刀具位置一一对应的播种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动力机构设置在最前部的拖拉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每组粉碎刀具包括固定在粉碎转轴上的多个刀具单元,各刀具单元呈Y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形风道呈抛物线状,其末端出口具有使抛撒物分散开的导向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动力机构为独立的装配单元,所述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后抛装置(2)、播种装置(4)为整体的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下方具有滚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播种装置(4)自前向后依次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肥装置(3),所述施肥装置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播种装置(4)与横向输送装置(6)之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具体来说,是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属于播种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播种机和秸秆粉碎机一般分开进行工作,现有秸秆粉碎机,将前茬秸秆切割粉碎,清理,然后播种机再对秸秆清理干净后的土地进行播种、施肥。秸秆粉碎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对待播种土地的秸秆进行全面的粉碎和清理,因此秸秆粉碎机的工作量很大,秸秆粉碎机自身的重量一般也较大,工作阻力较大,能耗较高;碎秸播种的效率也较低;此外,播种后的土地,较易受到鸟虫及恶劣自然环境的伤害,导致出苗率和苗的后期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粉碎清理种带区域内秸秆,播种、碎秸秆抛撒等工作;粉碎装置只对种带区域内的秸秆进行粉碎清理,简化粉碎环节,极大减轻阻力和功耗,减轻整机重量,使整机轻便省功耗;给种子和苗提供环境保护,提升出苗率和利于苗齐苗壮。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包括粉碎装置 5、横向输送装置6、后抛装置2、播种装置4;所述粉碎装置5包括粉碎转轴,粉碎转轴上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具,各组粉碎刀具与田间的各种带相对应;所述横向输送装置6为搅龙结构,与粉碎装置5平行相邻,接受粉碎装置5粉碎后的秸秆;所述后抛装置2设在横向输送装置6的末端,包括叶片提升装置和向后的曲线形风道;所述播种装置4设在粉碎装置5的后方,并位于曲线形风道出口的下方,其机具前进方向上具有与各粉碎刀具位置一一对应的播种单元。

    在田间播种时,相邻种带之间一般都留有一定间距,如将田间的所有秸秆都粉碎清理,造成能耗的浪费,本技术方案通过对粉碎装置上的刀具进行间隔设计,并将播种装置的播种位置与其一一对应,简化了粉碎环节,极大减轻阻力和功耗,减轻整机重量,使整机轻便省功耗;同时,向后抛撒的少量粉碎秸秆均匀地覆盖在播后的区域,种带两侧的未粉碎秸秆分布在种带区域两侧,这样给种子和苗提供微小的环境保护,减轻鸟虫以及恶劣自然环境对种子和苗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出苗率和利于苗齐苗壮。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动力机构是设置在最前部的拖拉机。

    进一步的,每组粉碎刀具包括固定在粉碎转轴上的多个刀具单元,各刀具单元呈Y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形风道呈抛物线状,其末端出口具有使抛撒物分散开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动力机构为独立的装配单元,所述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后抛装置2、播种装置4为整体的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下方具有滚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播种装置4自前向后依次设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施肥装置3,所述施肥装置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播种装置4与横向输送装置6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一次完成粉碎种带幅宽内秸秆,通过粉碎装置将种带上的秸秆粉碎抛送至输送搅龙,后抛装置将碎秸均匀抛撒于播后地表,播种施肥,提高工作效率;

    2)减阻降耗:减少了粉碎环节,极大减轻了阻力和功耗,优化横向输送装置及提升抛撒装置,整机重量大大减轻,整机轻便省功降耗;

    3)护苗:给种子和苗提供微环境保护,大大提高了出苗率,利于苗齐苗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粉碎装置、横向输送装置、后抛装置、播种装置集成为一体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播种位置与秸秆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拖拉机,2.后抛装置,3.施肥装置,4.播种装置,5.粉碎装置, 6.横向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包括牵引动力机构、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后抛装置2、播种装置4;所述粉碎装置5包括粉碎转轴,粉碎转轴上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有若干组粉碎刀具,各粉碎刀具与田间的各种带一一对应;所述横向输送装置6为搅龙结构,与粉碎装置5平行相邻,接受粉碎装置5粉碎后的秸秆;所述后抛装置2 设在横向输送装置6的末端,包括叶片提升装置和向后的曲线形风道;所述播种装置4设在粉碎装置5的后方,并位于曲线形风道出口的前方,其横向方向上具有与各粉碎刀具位置一一对应的播种单元。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牵引动力机构设置在最前部的拖拉机。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根据农作物行距,设计为4组粉碎刀具,每组粉碎刀具周向均布,并且每组位置与种带位置对应,作业时,每组粉碎刀具只粉碎种带区域秸秆,这样简化了粉碎环节,大大降低功耗和阻力,此外,每组粉碎刀具包括固定在粉碎转轴上的多个刀具单元,各刀具单元呈Y形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曲线形风道呈抛物线状,其末端出口具有使抛撒物分散开的导向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牵引动力机构为独立的装配单元,所述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后抛装置2、播种装置4为整体的装配单元,所述装配单元下方具有滚轮。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粉碎装置5、横向输送装置6、播种装置 4自前向后依次设置。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包括施肥装置3,所述施肥装置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播种装置4与横向输送装置6之间。

    在田间播种时,相邻种带之间都留有一定间距,如将田间的所有秸秆都粉碎清理,功耗和作业成本很大,而且也造成能耗的浪费,本技术方案通过对粉碎装置上的刀具进行间隔设计,并将播种装置的播种位置与其一一对应,简化了粉碎环节,极大减轻阻力和功耗,减轻整机重量,使整机轻便省功耗;同时,向后抛撒在播种之后的秸秆,覆盖在种带地面上,形成极低量的秸秆区域,种带两侧边缘位置的秸秆未粉碎,这样给种子和苗提供微小的环境保护,减轻鸟虫以及恶劣自然环境对种子和苗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出苗率,利于苗齐苗壮。

    参见图4,播下的种子在AB间(即两侧未粉碎秸秆间,也就是种带区域) 被后抛的低量粉碎秸秆覆盖,两侧有未粉碎秸秆,这样给种子和苗提供微小的环境保护,减轻鸟虫以及恶劣自然环境对种子和苗的伤害,大大提高了出苗率,利于苗齐苗壮。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基础上,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种种 带碎秸后抛式宽行 作物 秸秆 播种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种带碎秸后抛式宽行作物全量秸秆地免耕播种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5289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