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士衬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女士衬衣.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140806.4 (22)申请日 2018.01.26 (73)专利权人 宁波长隆制衣有限公司 地址 315599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 道高新技术园区龙津路6号 (72)发明人 程贝贝 (51)Int.Cl. A41D 1/22(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女士衬衣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女 士衬衣,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女士衬衣在实际穿 着的过程中, 连裆裤的纽扣容易脱开, 从而导致 连裆裤防走光的功能消失, 连裆裤。
2、可能会被带 出, 导致情况变得更加尴尬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 要点是, 在穿着本女士衬衣时, 下摆处通过束紧 部包裹在腰部, 从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的摩擦 力; 连裆裤则与裆部相抵接, 对衬衣进行限位, 防 止衬衣的下摆提起, 从而与束紧部共同作用, 防 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 造成走光。 同时, 衣 身的底边包裹在所述束紧带上形成若干褶皱, 因 而更加大方美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8016939 U 2018.10.30 CN 208016939 U 1.一种女士衬衣, 包括衬衣本体 (1) 与连裆裤 (2) , 所述衬衣本体 (1) 包括衣身 (11) 和设 。
3、置于所述衣身 (11) 两侧的衣袖 (1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衣本体 (1) 的下摆处设置有收缩的 束紧部 (13) , 所述束紧部 (13) 包括环绕下摆底部设置的束紧带 (131) , 所述束紧带 (131) 的 长度小于所述衣身 (11) 底边的长度, 所述衣身 (11) 的底边包裹在所述束紧带 (131) 上形成 若干褶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束紧带 (131) 为一弹性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裆裤 (2) 包括相互连接的 前片 (21) 与后片 (22) , 所述前片 (21) 的中部设置有第一。
4、连接部 (211) , 所述后片 (22) 的中部 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 (211) 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221) , 第一连接部 (211) 与前片 (21) 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 (221) 与后片 (22) 的连接处均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 (211) 与所述第 二连接部 (221) 通过连接组件 (23) 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 (23) 包括第一连接 条 (231) 与第二连接条 (232) , 所述第一连接条 (231) 与所述第二连接条 (232) 上设置有沿水 。
5、平方向设置的三颗子母扣 (233)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片 (22) 的长度长于所述前 片 (21) 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身 (11) 的宽度由上至下逐 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裆裤 (2) 的采用竹炭纤维 面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女士衬衣包括内层的丝棉混 纺层 (3) 和外层的金丝绒层 (4)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女士衬衣, 其特征在于, 袖口与下摆处的所述金丝绒层 (4) 包裹并缝制在所述丝棉。
6、混纺层 (3) 的外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16939 U 2 一种女士衬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女士衬衣。 背景技术 0002 女士衬衣是一种女性经常穿着的服饰, 在女士侧身或弯腰时, 衬衣的下摆可能提 起, 造成走光, 很不雅观, 给女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0003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422337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 公开 了一种防走光拒风防雨衬衣, 包括下摆、 设置于下摆底部的连裆裤, 连裆裤分为前后两布 片, 布片间通过纽扣连接。 0004 然而在实际穿着的过程中, 纽扣容易脱开, 从而。
7、导致连裆裤防走光的功能消失, 连 裆裤可能会被带出, 导致情况变得更加尴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女士衬衣, 其优势在于, 即使纽扣脱开后, 仍然可以 防止衬衣的下摆露出。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女士衬衣, 包括衬衣本体与连裆裤, 所述衬衣本体包括衣身和设置于所述衣 身两侧的衣袖, 所述衬衣本体的下摆处设置有收缩的束紧部, 所述束紧部包括环绕所述下 摆底部设置的束紧带, 所述束紧带的长度小于所述衣身底边的长度, 所述衣身的底边包裹 在所述束紧带上形成若干褶皱。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穿着本女士。
8、衬衣时, 下摆处通过束紧部包裹在腰部, 从 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的摩擦力; 连裆裤则与裆部相抵接, 对衬衣进行限位, 防止衬衣的下摆 提起, 从而与束紧部共同作用, 防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 造成走光。 同时, 衣身的底边 包裹在所述束紧带上形成若干褶皱, 因而更加大方美观。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束紧带为一弹性带。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弹性带的设置, 使得束紧部具有较强的弹性, 因而可 束紧腰部, 提高了束紧部与腰部的贴合程度, 防止由于弯腰或侧身而导致下摆提起造成走 光。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连裆裤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与后片, 所述前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一 连接部,。
9、 所述后片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与前 片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与后片的连接处均为弧形。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连接部与前片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与后片的连接 处均为弧形的设置, 减小了第一连接部与前片间的应力集中, 减小了第二连接部与后片间 的应力集中, 从而提高了连裆裤的结构强度, 延长了女士衬衣的使用寿命。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可拆卸连接, 提高了连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016939 U 3 裆裤穿着与。
10、脱下时的便利程度, 使用方便。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 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 第二连接条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三颗子母扣。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三颗子母扣沿水平方向的设置, 实现了第一连接部 与第二连接部的可拆卸连接, 子母扣的结构强相对普通纽扣的结构强度大, 与第一连接条、 第二连接条的连接更加稳定。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后片的长度长于所述前片的长度。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人体在行走或坐下时, 腿部向前踢动的角度比脚部 向后踢动的角度更大, 因而后片的长度长于前片的长度正适应的这一习惯, 后片长度更长 便于后。
11、面包裹臀部, 提高了连裆裤穿着时的舒适性。 0019 作为优选, 所述衣身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穿着本衬衣后, 上部较宽, 下部较窄, 从而可体现出 女性腰部的纤细, 上部较宽可以体现出女性的丰满。 0021 作为优选, 所述连裆裤的采用竹炭纤维面料制成。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竹炭纤维面料是良好的环保材料, 竹炭具有很强的分解 能力, 具有吸湿干燥、 消臭抗菌的性能, 同时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裆裤柔软、 耐磨性强 具有很好的弹性, 提高了衬衣穿着时的舒适性。 0023 作为优选, 所述女士衬衣包括内层的丝棉混纺层和外层的金丝绒层。 00。
12、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丝棉混纺层具有丝绸的柔和以及棉的清新, 同时具有良 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贴身穿着时十分舒适; 金丝绒层具有良好的耐皱性、 弹性和稳定性, 有利于保持女士衬衣的形状, 同时, 金丝绒层表面光滑, 与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 性, 对皮肤摩擦刺激小。 0025 作为优选, 袖口与下摆处的所述金丝绒层包裹并缝制在所述丝棉混纺层的外侧。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袖口处与手臂经常摩擦, 袖口处的金丝绒层包裹并 缝制在丝棉混纺层的外侧, 从而提高了袖口处的耐磨性能, 延长了女士衬衣的穿着寿命。 0027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通。
13、过束紧部与连裆裤的设置, 束紧部包裹在腰部, 从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的摩擦 力; 连裆裤则与裆部相抵接, 对衬衣进行限位, 防止衬衣的下摆提起, 从而与束紧部共同作 用, 防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 造成走光。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女士衬衣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1 图中: 1、 衬衣本体; 11、 衣身; 12、 衣袖; 13、 束紧部; 131、 束紧带; 2、 连裆裤; 21、 前 片; 211、 第一连接部; 22、 后片; 221、 第二连接部; 23、 连接组件; 231、 第一连接条; 232、 第二 连接条; 233、 子母扣; 3、 。
14、丝棉混纺层; 4、 金丝绒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016939 U 4 0033 参考附图1, 一种女士衬衣, 包括衬衣本体1与连裆裤2, 衬衣本体1包括衣身11和设 置于衣身11两侧的衣袖12。 0034 衬衣本体1的下摆处设置有收缩的束紧部13, 束紧部13包括环绕下摆底部设置的 束紧带131, 本实施例中, 束紧带131采用弹性带, 束紧带131的长度小于衣身11底边的长度, 衣身11的底边包裹在束紧带131上形成过若干褶皱。 0035 通过弹性带的设置, 使得束紧部13具有较强的弹性, 因而可束紧。
15、腰部, 提高了束紧 部13与腰部的贴合程度, 防止由于弯腰或侧身而导致下摆提起造成走光。 0036 连裆裤2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21与后片22, 前片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1, 后片22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21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1。 第一连接部211与前片21 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221与后片22的连接处均为弧形。 0037 在穿着女士衬衣时,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连接, 从而实现了前片21与 后片22的连接, 再通过裆部对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抵压。 因而, 提高了衬衣穿 着时的稳定性, 防止了弯腰或侧身时, 下摆提起造成走光。 第一连接部211与。
16、前片21的连接 处及第二连接部221与后片22的连接处均为弧形的设置, 减小了第一连接部211与前片21间 的应力集中, 减小了第二连接部221与后片22间的应力集中, 从而提高了连裆裤2的结构强 度, 延长了女士衬衣的使用寿命。 0038 参考附图1与附图2,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通过连接组件23可拆卸连 接, 连接组件2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1上的第一连接条231和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21上 的第二连接条232, 第一连接条231与第二连接条23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三颗子母扣233。 0039 通过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可拆卸连接, 提高了连裆裤2穿着与脱下 。
17、时的便利程度, 使用方便; 通过三颗子母扣233沿水平方向的设置, 实现了第一连接部211与 第二连接部221的可拆卸连接, 子母扣233的结构强相对普通纽扣的结构强度大, 不容易产 生断线的情况, 与第一连接条231、 第二连接条232的连接更加稳定。 0040 后片22的长度长于前片21的长度, 人体在行走或坐下时, 腿部向前踢动的角度比 脚部向后踢动的角度更大, 因而后片22的长度长于前片21的长度正适应的这一习惯, 后片 22长度更长便于后面包裹臀部, 提高了连裆裤2穿着时的舒适性。 0041 衣身11整体呈梯形, 衣身11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因而通过穿着本衬衣后, 上 部较宽,。
18、 下部较窄, 从而可体现出女性腰部的纤细, 上部较宽可以体现出女性的丰满。 0042 连裆裤2采用竹炭纤维面料制成, 竹炭纤维面料是良好的环保材料, 竹炭具有很强 的分解能力, 具有吸湿干燥、 消臭抗菌的性能, 同时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裆裤2柔软、 耐 磨性强具有很好的弹性, 提高了衬衣穿着时的舒适性。 0043 女士衬衣包括内层的丝棉混纺层3和外层金丝绒层4, 丝棉混纺层3具有丝绸的柔 和以及棉的清新, 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贴身穿着时十分舒适; 金丝绒层4具有 良好的耐皱性、 弹性和稳定性, 有利于保持女士衬衣的形状, 同时, 金丝绒层4表面光滑, 与 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生物相。
19、容性, 对皮肤摩擦刺激小。 0044 由于袖口处与手臂经常摩擦, 袖口处的金丝绒层4包裹并缝制在丝棉混纺层3的外 侧, 从而提高了袖口处的耐磨性能, 延长了女士衬衣的穿着寿命。 0045 在穿着本女士衬衣时, 下摆处通过束紧部13包裹在腰部, 从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 的摩擦力; 连裆裤2则与裆部相抵接, 对衬衣进行限位, 防止衬衣的下摆提起, 从而与束紧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016939 U 5 13共同作用, 防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 造成走光。 004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016939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8016939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801693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