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揭面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揭面盔.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02921.8 (22)申请日 2015.12.04 A42B 3/20(2006.01) A42B 3/28(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琴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昇路星 河传说迪纳公寓 2-1601 (72)发明人 苏琴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李盛洪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组合式揭面盔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揭面盔, 包括 头盔本体和下颌组件, 所述下颌组件包括分别固 定在头盔本体左右两侧的卡扣座及转动设置在卡 扣座上。
2、的下颌和外镜片, 外镜片转动设置在下颌 上, 所述下颌内设有左右开口的滑槽, 该滑槽内设 置有可沿滑槽前后移动的卡扣装置, 该卡扣装置 的两端为卡钩, 卡扣座的前端设有与卡钩相对应 的卡口, 卡钩从滑槽的左右开口处伸出并分别插 入相对应的卡口内使下颌与头盔本体卡接扣合, 所述卡扣装置设有开关, 该开关位于下颌的后侧, 所述开关与下颌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卡钩复位的复 位弹簧。 该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具有半盔和全盔两 种形态, 实用性强, 且携带轻便, 满足了市场上人 们对于揭面盔的需求而进行了最佳的改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5180469 U 2016.04.27 CN 205180469 U 1.一种组合式揭面盔, 包括头盔本体(10)和下颌组件(20), 所述下颌组件(20)可转动 安装在头盔本体(10)的前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颌组件(20)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头盔本 体(10)左右两侧的卡扣座(21)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卡扣座(21)上的下颌(22)和外镜片(23), 所述外镜片(23)转动设置在所述下颌(22)上, 所述下颌(22)内设有左右开口的滑槽(221), 所述滑槽(221)内设置有可沿该滑槽(221)前后移动的卡扣装置(24), 所述卡扣装置(24)的 两端。
4、为卡钩(241), 所述卡扣座(21)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卡钩(241)相对应的卡口(211), 所述 卡钩(241)从所述滑槽(221)的左右开口处伸出并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卡口(211)内使所述下 颌(22)与所述头盔本体(10)卡接扣合, 所述卡扣装置(24)设有开关(242), 该开关(242)位 于所述下颌(22)的后侧, 所述开关(242)与下颌(22)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卡钩(241)复位的复 位弹簧(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盔本体(10)的两侧设有安 装所述卡扣座(21)的底座(30), 所述卡扣座(21)上成型有凸台(212), 所述下颌(2。
5、2)和外镜 片(23)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凸台(212)相适配的圆孔(231), 所述下颌(22)的两端嵌装有外 镜片推动件(26), 所述外镜片(23)的两端开设有导向槽(232), 该导向槽(232)的内壁上设 有内环齿(233), 所述外镜片推动件(26)上对应所述导向槽(232)的位置成型有按压式的弹 性卡块(261), 该弹性卡块(261)上设有可沿所述内环齿(233)滑动的凹槽(2611), 所述凸台 (212) 上固定有压住所述下颌(22)和外镜片(23)两端的上盖(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27)上对应所述凸台 (212)的位置设有。
6、将所述下颌组件(20)固定在所述头盔本体(10)上的螺钉孔(271), 所述上 盖(27)上安装有装饰盖(28), 该装饰盖(28)的内壁上凸设有若干个爪部(281), 所述上盖 (27)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爪部(281)相配合的爪槽(2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颌(22)的前侧开设有透气 口(222), 该透气口(222)上安装有透气网(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盔本体(10)包括上壳(11) 和护颌部(12), 所述护颌部(12)围设在所述上壳(11)的下边缘, 该护颌部(12)为软质层, 所 述上壳(。
7、11)的前侧活动连接有内镜片(13), 所述下颌组件(20)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壳(11) 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颌部(12)的两侧设有绑紧 装置(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盔本体(10)上相称设 置有导风槽(5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180469 U 2 组合式揭面盔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头盔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揭面盔。 背景技术 0002 摩托车头盔是用于保护摩托车司机的头部安全设备, 当用于作为竞赛运动的防护 用品或进行高速行驶时应该。
8、采用全盔头盔, 但是在纬度较低的地区例如我国的南方城镇, 由于夏天时间长, 温度高, 湿度大, 摩托车驾驶者只能使用半盔头盔; 到了冬天, 温度低, 风 大, 摩托车驾驶者又必须使用全盔头盔, 才可以在获得安全保护的同时, 给予保暖, 导致摩 托车驾驶者必须储存两种头盔, 这无疑给摩托车驾驶者造成了困扰。 0003 因此, 市场上便出现了一种揭面盔, 揭面盔是在半盔的基础上增加了活动的下颌, 在合上下颌时近似一个全盔, 翻起下颌便是半盔的形态, 但市场上的揭面盔均存在的缺点 是: 1、 当受到一定强度的冲击力时, 该类揭面盔的下颌往往会被轻易的弹开, 其防护性较 差; 2、 下颌上的外镜片启闭。
9、也很不方便, 配合较为粗糙; 3、 该类揭面盔的质量较重, 生产成 本较高, 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安全可靠, 具备半 盔和全盔两种形态, 使用方便, 实用性强, 生产成本低, 携带轻便的组合式揭面盔。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提供一种组合式揭面盔, 包括头盔本体和下颌组件, 所述下颌组件可转动安装在 头盔本体的前部, 所述下颌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头盔本体左右两侧的卡扣座及转动设 置在所述卡扣座上的下颌和外镜片, 所述外镜片转动设置在所述下颌上, 所述下颌内设有 左右开口的滑。
10、槽, 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沿该滑槽前后移动的卡扣装置, 所述卡扣装置的两 端为卡钩, 所述卡扣座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卡钩相对应的卡口, 所述卡钩从所述滑槽的左右 开口处伸出并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卡口内使所述下颌与所述头盔本体卡接扣合, 所述卡扣装 置设有开关, 该开关位于所述下颌的后侧, 所述开关与下颌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卡钩复位的 复位弹簧。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头盔本体的两侧设有安装所述卡扣座的底座, 所述卡扣座上成型 有凸台, 所述下颌和外镜片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圆孔, 所述下颌的两端嵌装 有外镜片推动件, 所述外镜片的两端开设有导向槽, 该导向槽的内壁上设有内环齿, 所述外 镜片推动。
11、件上对应所述导向槽的位置成型有按压式的弹性卡块, 该弹性卡块上设有可沿所 述内环齿滑动的凹槽, 所述凸台上固定有压住所述下颌和外镜片两端的上盖。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上盖上对应所述凸台的位置设有将所述下颌组件固定在所述头盔 本体上的螺钉孔, 所述上盖上安装有装饰盖, 该装饰盖的内壁上凸设有若干个爪部, 所述上 盖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爪部相配合的爪槽。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下颌的前侧开设有透气口, 该透气口上安装有透气网。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180469 U 3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头盔本体包括上壳和护颌部, 所述护颌部围设在所述上壳的下边 缘, 该护颌部。
12、为软质层, 所述上壳的前侧活动连接有内镜片, 所述下颌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所 述上壳的两侧。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护颌部的两侧设有绑紧装置。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头盔本体上相称设置有导风槽。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盔本体的前部加装有下颌组件, 具备半盔和全盔两种形态, 实用性强, 所述下颌组件包括有分别固定在头盔本体左右两侧的卡扣座及转动设置在该卡 扣座上的下颌和外镜片, 外镜片转动设置在下颌上, 所述下颌内设有左右开口的滑槽, 该滑 槽内设置有可沿滑槽前后移动的卡扣装置, 所述卡扣装置的两端为卡钩, 所述卡扣座的前 端设有。
13、与卡钩相对应的卡口, 卡钩从滑槽的左右开口处伸出并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卡口内使 下颌与头盔本体卡接扣合, 所述卡扣装置设有开关, 该开关位于下颌的后侧, 所述开关与下 颌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卡钩复位的复位弹簧。 如此通过卡扣装置控制下颌的展开和闭合, 使 用方便, 该结构设计使得下颌即便承受较大的正面压力也不会弹出, 其安全性能极好, 能给 予摩托车驾驶者更好的头部保护, 此外, 通过该下颌组件的设计, 所述头盔本体的护颌部可 设计为软质层, 无需壳体包覆, 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轻了整体质量, 携带轻便。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揭面盔作进一步详细 说明。。
14、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颌组件的部件组合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外镜片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揭面盔的最佳实例, 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 0024 参照图15, 一种组合式揭面盔, 包括头盔本体10和下颌组件20, 所述下颌组件20 可转动安装在头盔本体10的前部, 头盔本。
15、体10的两侧设有安装所述下颌组件20的底座30, 如图2所示, 所述下颌组件20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20上的卡扣座21及转动设置在该卡 扣座21上的下颌22和外镜片23, 所述外镜片23转动设置在下颌22上, 所述下颌22内设有左 右开口的滑槽221, 该滑槽221内设置有可沿滑槽221前后移动的卡扣装置24, 所述卡扣装置 24的两端为卡钩241, 卡扣座21的前端设有与卡钩241相对应的卡口211, 所述卡钩241从所 述滑槽221的左右开口处伸出并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卡口211内使下颌22与头盔本体10卡接 扣合, 所述卡扣装置24的中间位置为开关242, 该开关242位于下颌22的后侧,。
16、 所述开关24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180469 U 4 与下颌22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卡钩241复位的复位弹簧25。 0025 使用时, 所述下颌22可转动一定角度的安装在头盔本体10上, 下颌22内的卡扣装 置24在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其两端的卡钩241均处于伸出状态, 将下颌22盖下与头盔本体 10配合, 所述卡钩241分别插入相对应的卡口211内使下颌22与头盔本体10扣合, 形成全盔 的形态, 该结构设计使得下颌22即便承受较大的正面压力也不会弹出, 其安全性能极好, 能 给予摩托车驾驶者更好的头部保护。 如需展开下颌22, 按压下颌22后侧的开关242, 此时卡 。
17、扣装置24前移, 其两端的卡钩241即可解除对卡扣座21的锁定, 展开下颌22, 既是半盔的形 态, 使用方便, 实用性强。 0026 本实施例中, 如图5、 图6、 图7所示, 所述外镜片23通过以下方式与下颌22相互配 合, 所述卡扣座21上成型有凸台212, 所述下颌22和外镜片23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凸台212 相适配的圆孔231, 所述下颌22的两端嵌装有外镜片推动件26, 所述外镜片23的两端开设有 导向槽232, 该导向槽232的内壁上设有内环齿233, 所述外镜片推动件26上对应所述导向槽 232的位置成型有按压式的弹性卡块261, 该弹性卡块261上设有可沿所述内环齿233滑动。
18、的 凹槽2611, 所述凸台212上固定有压住所述下颌22和外镜片23两端的上盖27。 该结构紧凑, 其是通过弹性卡块261与内环齿233的配合来实现外镜片23的张开和闭合, 启闭非常方便。 所述上盖27上对应所述凸台212的位置设有将下颌组件20固定在头盔本体10上的螺钉孔 271, 可通过螺钉加固下颌组件20与头盔本体10的连接, 整体牢固、 可靠, 为了不影响本实用 新型的美观度, 所述上盖27上还安装有用于掩盖所述螺钉孔271的装饰盖28, 该装饰盖28的 内壁上凸设有若干个爪部281, 所述上盖27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爪部281相配合的爪槽 272, 通过爪部281与爪槽272的配合。
19、实现装饰盖28的固定。 0027 为了便于头盔内的热量快速散发, 在下颌22的前侧开设有一对相称设置的透气口 222, 该透气口222上还安装有透气网29。 0028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 对头盔本体10进行了有益的改良, 本实施例中, 所述头盔 本体10包括上壳11和围设在上壳11下边缘的护颌部12, 该护颌部12设计为软质层, 无需壳 体包覆, 降低了生产成本, 且减轻了整体质量, 携带轻便, 使驾驶者能轻松驾驶。 0029 进一步地, 如图1、 图2所示, 所述头盔本体10还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上壳11前侧的 内镜片13, 所述下颌组件20转动安装在上壳11的两侧。 所述护颌部12的两侧。
20、还设有绑紧装 置40。 可加强头盔戴在人体头部上的牢固性, 使行驶更为安全。 0030 为了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在头盔本体10上相称设置有导风槽50。 该导风槽50 不仅具有导风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让空气更好地进入头盔内, 得到更有效的流通, 将头盔内 的热气快速带走, 提高了在行驶过程中的通风量, 更有效地降低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0031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 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18046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5180469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5180469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5180469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5180469 U 9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5180469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