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结构的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堆叠结构的锅.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7498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7 CN 202874986 U *CN202874986U* (21)申请号 201220509432.1 (22)申请日 2012.09.27 A47J 27/13(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三 A 不锈钢制品集团有限公 司 地址 527400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大 南路二龙岗 136 号 (72)发明人 陈木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001 代理人 黄培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2、, 包括 有互相套叠在一起的锅, 且为不同尺寸的煮锅, 其 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 从堆叠中最下部的锅到 堆叠中最上部的锅, 锅的直径和高度逐渐减少, 使 放入堆叠中前一个锅中的带把手的锅, 通过在其 上边缘区沿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设的把手, 支托在 一个相邻的锅上, 所述把手为环型板状, 且中空, 中部空位大小与堆叠中前一个锅中的把手的大小 相匹配, 且堆叠中前一个锅中的把手套在一个相 邻的锅的把手内。 本实用新型可节约空间, 方便存 放, 为厨房省出更多的空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包括有互相套叠在一起的锅 (1) , 且为不同尺寸的煮锅 (1) , 其 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 (11) , 从堆叠中最下部的锅 (1) 到堆叠中最上部的锅 (1) , 锅 (1) 的 直径和高度逐渐减少, 使放入堆叠中前一个锅 (1) 中的带把手的锅 (1) , 通过在其上边缘 区沿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设的把手 (11) , 支托在一个相邻的锅 (1) 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 (11) 为环型板状, 且中空, 中部空位大小与堆叠中前一个锅 (1) 中的把手 (11) 的大小相匹 配, 且堆叠中前一。
4、个锅 (1) 中的把手 (11) 套在一个相邻的锅 (1) 的把手 (11)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互相套叠在一起的 锅盖 (2) , 且为与煮锅 (1) 相对应的不同尺寸的锅盖 (2) ,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 (22) , 从 堆叠中最下部的锅盖 (2) 到堆叠中最上部的锅盖 (2) , 锅盖 (2) 的直径和高度逐渐增大, 使 放入堆叠中前一个锅盖 (2) 中的带把手的锅盖 (2) , 通过锅盖 (2) 的下边缘, 支托在一个相 邻的锅盖 (2) 上, 所述煮锅 (1) 上边缘设有凸出的导流口 (12) , 且锅盖 (2) 下边缘。
5、与导流口 (12) 相对应处的设筛状的滤水口 (21) , 当锅盖 (2) 盖住与之同尺寸的煮锅 (1) 时, 所述滤水 口 (21) 与导流口 (12) 对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74986 U 2 1/2 页 3 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 中国专利 CN1094268 公开了一种堆叠套锅, 它具有定数量可节约空间地互 相套叠在一起的锅, 具体而言为不同尺寸的煮锅,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 从堆叠中最下 部的锅堆叠中最上部的锅, 它们的直径和高度逐渐减少, 使放入堆叠中最上。
6、部的锅, 通过在 其上边缘区沿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设的把手, 把手上设定心面, 在定心面直径的间距, 应选为 使定心面嵌入堆叠中下面的那个锅的口中, 并能防止侧向移动, 两个定心面在所有情形下 均设在一个固定座上, 该固定座设在一个用作抓握把手的手柄之下, 互相相对地固定于锅 的固定座上的定心面相互间具有不公的间距, 这些间距选择为较小间距的定心面防止在一 较小的锅的开口中的横向移动, 而较大间距的定心面则防止上述锅中的一个在堆叠中位于 插入的锅之下的较大的锅的开口中的横向移动。 0003 但是, 此堆叠套锅的侧耳手柄叠放后, 手柄位置高底不同一平面, 占用空间比较 多, 且盖的叠放为单个盖放锅内。
7、的叠放, 拿起使用不是那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叠结构的锅可节约空间, 方便存放, 为厨房省出 更多的空间。 滤水口的设计, 使制作带汤食物与汤液分离方便, 轻松隔渣, 汤液饮用可口。 导 流口的设计, 倒出的汤液进行隔渣过滤, 达到汤液更加清纯。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 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包括有互相套 叠在一起的锅, 且为不同尺寸的煮锅,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 从堆叠中最下部的锅到堆 叠中最上部的锅, 锅的直径和高度逐渐减少, 使放入堆叠中前一个锅中的带把手的锅, 通过 在其上边缘区沿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设的把手, 支。
8、托在一个相邻的锅上, 所述把手为环型板 状, 且中空, 中部空位大小与堆叠中前一个锅中的把手的大小相匹配, 且堆叠中前一个锅中 的把手套在一个相邻的锅的把手内。 0006 还包括互相套叠在一起的锅盖, 且为与煮锅相对应的不同尺寸的锅盖, 其中至少 有一部分带把手, 从堆叠中最下部的锅盖到堆叠中最上部的锅盖, 锅盖的直径和高度逐渐 增大, 使放入堆叠中前一个锅盖中的带把手的锅盖, 通过锅盖的下边缘, 支托在一个相邻的 锅盖上, 所述煮锅上边缘设有凸出的导流口, 且锅盖下边缘与导流口相对应处的设筛状的 滤水口, 当锅盖盖住与之同尺寸的煮锅时, 所述滤水口与导流口对齐。 0007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
9、优点 : 0008 1滤水口的设计, 使制作带汤食物与汤液分离方便, 轻松隔渣, 汤液饮用可口 ; 0009 2. 导流口的设计, 倒出的汤液进行隔渣过滤, 达到汤液更加清纯 ; 0010 3、 侧耳手柄叠放后, 手柄位置同一平面, 更节约空间 ; 0011 4、 盖的叠放为盖与盖的叠放, 拿起使用方便 说 明 书 CN 202874986 U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盖堆叠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煮锅堆叠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煮锅与锅盖叠合结构示意图。。
10、 具体实施方式 : 0016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 实施例 1 : 0018 如图 1、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叠结构的锅, 包括有一定数量可节约空间地 互相套叠在一起的锅 1, 具体而言为不同尺寸的煮锅 1,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 11, 从堆 叠中最下部的锅 1 到堆叠中最上部的锅 1, 锅 1 的直径和高度逐渐减少, 使放入堆叠中前一 个锅1中的带把手的锅1, 通过在其上边缘区沿径向相对的两侧所设的把手11, 直接或间接 地支托在一个相邻的较大的锅1上, 所述把手11为环型板状, 且中空, 中部空位大小刚好与 堆叠中前一个锅 1。
11、 中的把手 11 的大小相匹配, 且堆叠中前一个锅 1 中的把手 11 正好可套 在一个相邻的较大的锅 1 的把手 11 内。 0019 如图 1、 3 所示, 还包括有一定数量可节约空间地互相套叠在一起的锅盖 2, 具体而 言为与煮锅1相对应的不同尺寸的锅盖2,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带把手22, 从堆叠中最下部的 锅盖 2 到堆叠中最上部的锅盖 2, 蜗盖 2 的直径和高度逐渐增大, 使放入堆叠中前一个锅盖 2 中的带把手的锅盖 2, 通过锅盖 2 的下边缘, 直接或间接地支托在一个相邻的较小的锅盖 2 上 ; 0020 图 4 所示, 所述煮锅 1 上边缘设有凸出的导流口 12, 且锅盖 2 下边缘与导流口 12 相对应处的设筛状的滤水口 21, 当锅盖 2 盖住与之同尺寸的煮锅 1 时, 所述滤水口 21 与导 流口 12 对齐。 说 明 书 CN 202874986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86 U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86 U 6 3/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8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