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7491340
  • 上传时间:2019-10-12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818.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19834.1

    申请日:

    20160111

    公开号:

    CN205358191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4B3/04,A24B3/18,A24B5/00

    主分类号:

    A24B3/04,A24B3/18,A24B5/00

    申请人: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春光,宋伟民,顾亮,孙觅,姚光明,韩明,李全胜,刘文博,刘强,熊安言,齐伟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东路29号

    优先权:

    CN201620019834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时立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属于卷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卷烟机和通过皮带机依次相连的回潮机,光谱除杂机,第一筛分机,切片机,第二筛分机,第一储柜,电磁除杂机,第三筛分机,切丝机,第一增温增湿机,加料机,第二储柜,第二增温增湿机,分段式叶丝干燥机,打断风选机,加香机,第三储柜和风送机,风送机与卷烟机通过风送管道相连,其中,第一筛分机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与切片机相连,另一个出口与第二筛分机相连。该系统制作的细支烟具有烟支饱满而不空头、均匀而无竹节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烟机和通过皮带机依次相连的回潮机,光谱除杂机,第一筛分机,切片机,第二筛分机,第一储柜,电磁除杂机,第三筛分机,切丝机,第一增温增湿机,加料机,第二储柜,第二增温增湿机,分段式叶丝干燥机,打断风选机,加香机,第三储柜和风送机,风送机与卷烟机通过风送管道相连,其中,第一筛分机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与切片机相连,另一个出口与第二筛分机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

    背景技术

    细支烟卷制过程要求极高,烟丝过长或过短均会对卷制造成影响。由于细支烟制造规格不同于普通卷烟,细支卷烟在工艺技术、生产加工等方面与普通卷烟加工技术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但是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一套加工细支烟的完善的加工工艺,在烟丝形态影响研究和关键工序加工工艺研究等尚未全面开展,很多加工技术仍然参照普通烟的加工工艺来处理。从而导致细支烟卷制过程质量很不稳定,空头、重量标偏大,严重时堵烟丝通道,造成竹节烟等不合格烟支,致使细支卷烟卷制剔除量大、吸阻标偏较高和单箱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包括卷烟机和通过皮带机依次相连的回潮机,光谱除杂机,第一筛分机,切片机,第二筛分机,第一储柜,电磁除杂机,第三筛分机,切丝机,第一增温增湿机,加料机,第二储柜,第二增温增湿机,分段式叶丝干燥机,打断风选机,加香机,第三储柜和风送机,风送机与卷烟机通过风送管道相连,其中,第一筛分机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与切片机相连,另一个出口与第二筛分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从细支烟制丝过程入手,通过制丝过程中对烟叶低强度回潮、烟片去梗、小片烟叶的有效筛分、大片烟叶的选择性再切、叶丝发酵、烟丝切断工艺,达到烟丝结构均匀、合理,从而减少了不合格烟支的产生,降低了卷制剔除量等缺陷的出现,根本上提高了细支烟卷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回潮机,102光谱除杂机,103第一筛分机,104切片机,105第二筛分机,106第一储柜,107电磁除杂机,108第三筛分机,109切丝机,1010第一增温增湿机,1011加料机,1012第二储柜,1013第二增温增湿机,1014分段式叶丝干燥机,1015打断风选机,1016加香机,1017第三储柜,1018风送机,1019卷烟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回潮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回潮机滚筒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回潮机中热风出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回潮机中热风出风管道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卷烟机和通过皮带机依次相连的回潮机101,光谱除杂机102,第一筛分机103,切片机104,第二筛分机105,第一储柜106,电磁除杂机107,第三筛分机108,切丝机109,第一增温增湿机1010,加料机1011,第二储柜1012,第二增温增湿机1013,分段式叶丝干燥机1014,打断风选机1015,加香机1016,第三储柜1017,风送机1018,卷烟机1019,风送机1018与卷烟机1019通过风送管道相连。

    使用时,各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柔性松散回潮:将自然醇化后的烟片通过开箱、切片后,送入回潮机101进行松散和回潮处理,回潮机101出口烟片温度为(38~48)℃±1℃,含水率为(17~20)%±1%(松散回潮温度、时间和出口含水率依据烟叶品质设定);

    (2)选叶去梗:回潮后烟片送入光谱除杂机102,通过光谱除杂将含梗烟叶剔除(烟梗直径1.2mm以上),剔除出来的烟叶人工去梗后进入该批次烟叶;

    (3)烟片多级筛分及选择性分切:将光谱除杂后的烟片进入第一筛分机103进行筛分,将面积550mm2以上的大片烟叶进入切片机104进行选择性再切:使分切后的70%以上的烟片面积控制在(300~550)mm2之间,面积550mm2以下的烟片直接进入第二筛分机105,且直径1.0mm碎片通过第二筛分机105筛出;面积550mm2以上大片烟叶切分后汇同面积(300~550)mm2中、面积300mm2小片烟叶进入第一储柜106进行生产缓冲;

    (4)切叶丝:从第一储柜106出柜烟片经电磁除杂机107除杂后进入第三筛分机108进行筛分,直径1.2mm以上的烟片进入切丝机109进行切丝,切丝宽度为(0.7~0.9)±0.05mm,1.2mm以下的碎片筛除;

    (5)叶丝增温增湿:将切丝后的叶丝送入第一增温增湿机1010进行增温,第一增温增湿机1010蒸汽流量可在50-1000kg/h范围内选择,出口温度可达到(55~70)±1℃;

    (6)叶丝加料:将经过第一增温增湿机1010后的叶丝送入加料机1011进行加料,改善烟叶内在质量及物理性能,加料比例在叶丝质量(1.0—4.5)%范围内进行设定,加料出口含水率根据需要在(20~23)%范围内选择,控制精度为±1%;

    (7)贮存发酵:加料后叶丝进入第二储柜1012进行贮存发酵,贮存环境为高温高湿环境,利用烟叶的发酵,利于烟叶香气的圆润及释放,贮存环境空气温度在(42~46)℃范围选择,控制精度为±1.5℃,相对湿度在(70~75)%范围选择,控制精度±3%,贮存时间为(10~15)h,贮存后的烟片含水率为(19~22)%;

    (8)叶丝一次干燥:将加料后的叶丝送入第二增温增湿机1013进行初步干燥,第二增温增湿机1013热风温度可在(90~140)℃之间选择,干燥后叶丝含水率达到(17~19)%±0.5%;

    (9)叶丝二次干燥:将一次干燥后的叶丝送入分段式叶丝干燥机1014(型号KLD-2Z)进行干燥,设备出口叶丝含水率为(12~13)%±0.5%,温度为(40~60)℃±1℃;

    (10)叶丝净化:干燥后的叶丝进入打断风送机1015经过打断和风选,对叶丝中的梗签进行剔除,使得叶丝纯净度达到99.5%以上,85%的叶丝长度控制在(5~15)mm之间;

    (11)加香贮丝:打断后叶丝进入加香机1016,根据产品风格进行加香,加香后叶丝进入第三贮柜1017贮丝,贮丝时间不低于4小时,贮丝环境温度为(25~27)℃,相对湿度为(62±3)%;

    (12)卷制:将叶丝通过风送机1018风送至卷烟机1019进行卷制,回丝量控制(25—35)%,剔梗量控制在(1.0—2.5)%,吸阻控制(1150—1200)Pa,烟支圆周(17—19)mm±0.2mm。

    所述的回潮机101采用同时申报的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烟叶增温增湿均匀性和减少造碎的回潮机(CN2015110107813);所述的加料机1011采用已授权专利“一种组合式加料机”(CN201320852629.X),该设备采用瀑流式双面喷射加料,具有结构简单,加料均匀、料液利用率高、烟丝无缠绕结团、占地面积小,排潮效果好和料液损失小等优点。所述第一增温增湿机1010、第二增温增湿机1013采用中国专利“用于烟叶制丝的新型流化床式增温增湿机”(CN201520100662.6),该设备具有增温增湿及干燥两种功能、具有松散效果好,改善口感,保持烟叶香气,提升感官质量等优点。所述的打断风选机1015即为中国专利“再造烟丝切丝风选系统”(CN201510291481.0),该设备能够根据不同工艺要求定长切断烟丝,同时避免漏打现象,并对已打短烟丝进行风选净化,最终输出尺寸均匀、长度适中的干净烟丝。其他设备为烟草行业常用的成熟设备。

    所述的回潮机101采用同时申报的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烟叶增温增湿均匀性和减少造碎的回潮机(CN2015110107813)的结构如图2至6所示,一种可提高烟叶增温增湿均匀性和减少造碎的回潮机,包括固定机架1,固定机架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第一检修门36,固定机架1上设有滚筒2,滚筒2在固定机架1上与水平方向倾斜的夹角为3.5度~4.5度设置,滚筒2的转速在8r/min~16r/min之间调节,滚筒2与固定机架1转动连接,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滚筒2与固定机架1之间设置托辊来实现滚筒2与固定机架1之间的转动连接。滚筒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料罩3和出料罩4,进料罩3、出料罩4上均设有可对烟叶进行增湿的水汽双元喷嘴33,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烟叶的干湿情况及空气的干湿情况对其进行调节。进料罩3上设有进料振槽5,出料罩4上设有出料振槽6,出料罩4上设有便于检修用的第二检修门35。滚筒2外壁设有保温层,如图3所示,滚筒2内壁设有等距分布的多个抄钉8和等距分布的多个抄板7,抄钉8与抄板7交叉分布。

    本使用新型中的回潮机还包括热风管道系统、排潮管道系统、循环风管道系统。

    如图2和3所示,所述热风管道系统包括加热器13、热风进风管道12、热风主管17、冷风进风管道11、热风出风管道19、热风风机10、热风电机9,其中热风电机9与热风风机10均位于地面之上,热风电机9与热风风机10传动连接,冷风进风管道11的左端与新鲜空气相连通,冷风进风管道11的右端与热风风机10相连通,冷风进风管道11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一电动风门14。热风进风管道12的左端与加热器13相连通,热风进风管道12的右端与热风风机10相连通,热风进风管道12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二电动风门15。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热风空气和冷风空气的风量大小来调节热风主管17内的热风温度及风量,操作方便。

    热风主管17的一端与热风风机10相连通,热风主管17的另一端与滚筒2相连通,热风主管17上设有用于调节热风湿度的蒸汽喷管16,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烟叶的干湿度进行调节控制。热风主管17上还设有用于显示热风温度的温度检测仪34,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热风主管17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

    如图4所示,滚筒2内设有热风出风管道19,滚筒2与热风出风管道19之间沿周向设有三根辐条39,相邻两根辐条39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热风出风管道19左端端部为封闭端,热风出风管道19右端端部与滚筒2转动连接,实际生产中可以采用烟草行业常用的旋转接头18来连接热风出风管道19与滚筒2,热风出风管道19与热风主管17相连通。

    如图5、6所示,所述热风出风管道19沿管道壁周向设置有四个翅片37,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热风出风管道19沿管道壁周向还设置有多个耙钉38及多个喷气孔40,耙钉38与喷气孔40均沿热风出风管道19的管道壁螺旋分布。所述翅片37为板状,翅片37沿热风出风管道19的轴向方向设置,翅片37的长度小于等于热风出风管道19的长度,所述耙钉38和喷气孔40均位于相邻两个翅片37之间,耙钉38沿热风出风管道19的径向方向设置,且耙钉38与热风出风管道19垂直固定连接,耙钉38的长度小于翅片37的宽度。

    如图3所示,所述排潮管道系统包括第一进料口排潮管道29、第二进料口排潮管道42、排潮主管27、排潮风机25、排潮电机24、出料口排潮管道41,其中第一进料口排潮管道29、第二进料口排潮管道42分别设置于进料振槽5上方两侧的固定机架1上,第一进料口排潮管道29的左端与进料振槽5相连通,第一进料口排潮管道29的右端与排潮主管27相连通,第一进料口排潮管道29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三电动风门32,第二进料口排潮管道42的左端与进料振槽5相连通,第二进料口排潮管道42的右端与排潮主管27近进料口端相连通,第二进料口排潮管道42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四电动风门43,排潮主管27的右端与排潮风机25相连通,排潮风机25与排潮电机24传动连接,排潮电机24和排潮风机25均与固定机架1固定连接,出料口排潮管道41设置于出料振槽6上方的固定机架1上,出料口排潮管道41的上端与靠近排潮风机24的排潮主管27端相连通,出料口排潮管道41的下端端部设有防潮罩31,防潮罩31可以有效的防止出料口出现溢气,造成物料飞扬,出料口排潮管道41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五电动风门30。

    如图3所示,所述循环风管道系统包括循环风风机21、循环风电机20、循环风主管22、换热器23、循环风排潮管道46,换热器23设置在进料罩3上,换热器23上设有用于检修和便于清洁用的第三检修门28。循环风风机21、循环风电机20、循环风主管22均与固定机架1固定连接,循环风风机21与循环风电机20传动连接,循环风主管22的左端与进料罩3相连通,循环风主管22的右端与循环风风机21相连通,循环风主管22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六电动调节风门44,循环风排潮管道46设置于循环风主管22与排潮主管27之间,循环风排潮管道46的一端与循环风主管22相连通,循环风排潮管道46的另一端与靠近排潮风机25的排潮主管27端相连通,循环风排潮管道46上设有用于调节风量的第七电动调节风门45。

    生产时,水分10~15%的烟叶物料47通过进料罩3上设置的进料振槽5进入滚筒2,通过旋转接头18保证滚筒2与热风出风管道19同步转动,转动的过程中滚筒2上的抄板7和抄钉8带动烟叶物料47上升,其中上升的过程相当于对烟叶物料47进行了松散,增湿系统控制加水量通过水汽双元喷嘴33对烟叶物料47进行增湿,当烟叶物料47被带起到10点到11点左右的位置时开始下落,烟叶物料47下落到热风出风管道19上,再从热风出风管道19上抛落到滚筒2筒体上,相应增加了烟叶物料47的翻炒次数,降低了烟叶物料47的落差。此外热风出风管道19外壁上设置的翅片37、耙钉38、喷气孔40的气流均会对烟叶物料47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了烟叶物料47的造碎。

    当烟叶物料47在滚筒2内翻转的过程中,通过热风管道系统、循环风管道系统对烟叶物料47进行增温,提高烟叶物料47的温度,促进烟叶物料47吸收速率。其中从热风管道系统的热风出风管道19中的热风流向与烟叶物料47的流向形成对流,利于烟叶物料47与热风均匀接触。而在回潮的过程当中从烟叶物料47中出来的潮气和湿气通过回潮系统经排潮口26进入车间设置的排潮间。

    最终回潮后的烟叶物料47通过出料罩4上设置的出料振槽6排出滚筒2,完成整个回潮过程。

    关 键  词:
    一种 细支烟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细支烟的制丝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913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