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建筑预埋件及其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748801
  • 上传时间:2018-03-08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92.0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0839.5

    申请日:

    2014.12.13

    公开号:

    CN104533080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15/00登记生效日:201607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黄友锋变更后权利人: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55000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鹤山东路29号变更后权利人:344100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荆公路126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G 15/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黄友锋变更后:陈恩斌 陈胜德 温顺帆 陈恩玲 刘艳燕|||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5/00申请日:20141213|||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5/00; E04G15/06

    主分类号:

    E04G15/00

    申请人:

    黄友锋

    发明人:

    黄友锋

    地址:

    355000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鹤山东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外壳,所述外壳通道两端设有端板,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识别物,所述识别物能够通过被振动发出声音而被识别。由于使用声音作为预埋件来源的辨别方法,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探测装置,并且也不会受到墙内钢筋等干扰物对于位置判断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外壳,所述外壳通道两端设有端板,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识别物,所述识别物能够通过被探测而被识别。

    2.
      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外壳,所述外壳通道两端设有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识别物,所述识别物能够通过被振动发出声音而被识别。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钢珠,所述钢珠位于所述通道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包括空心的大钢珠和实心的小钢珠,所述小钢珠位于所述大钢珠内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物为悬挂在通道内的至少两个钢珠,当被振动时,所述钢珠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

    6.
      一种权利要求1-5之一的所述建筑预埋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建筑预埋件预埋在横梁或墙体内,当横梁或墙体施工完成后,不需将建筑预埋件取出,按常规进行粉刷或装饰;当下一次施工需要确定建筑预埋件的位置时,施工人员使用手或者工具拍打墙面,使建筑预埋件内的钢珠由于振动相互撞击而发出声音,施工人员通过辨别声音来源的位置,从而找出建筑预埋件的位置,将建筑预埋件中两端端板移开,取出其中钢珠后进行施工。

    说明书

    一种建筑预埋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预埋件,由于是涉及需要后续对墙体进行维护的建筑预埋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通常在主体完工后,在进行电路和水管的安装,而在修建和浇铸混 凝时没有留下安装孔,使用冲击钻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打孔,不但浪费时间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安装完后又要进行修补墙面,极易出现裂纹,很不美观。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建筑预埋件。此预埋件包括外壳,外壳内有可抽出的内芯,内芯上有可供抽出的扣。在浇筑混凝土时把预埋件放入模板内,混凝土凝固后在拆模板时必须抽出预埋件的内芯即留下孔洞,因为在需打孔部位使用了该预埋件,当在修建好的建筑里进行电路和水管安装时,就无须对墙壁和横梁进行打孔,只需将预埋件的内芯抽出,就可直接进行安装。但是,由于这种预埋件的设置会留下安装孔,严重影响墙体外观。针对该技术问题,200910043004.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预埋件,其通过在建筑预埋件中或者外表设置可以被探测的识别物,该识别物是能够由外部检测仪器探测的物件,如金属、磁性材料、感应线圈等;从而通过探测设备就能够容易识别预埋件的位置,将预埋件中两端端板移开或填充物取出即可进行施工。但是,该发明还存在着问题,由于需要使用外部检测仪器用于检测金属、磁性材料、感应线圈等,设备使用麻烦,并且另一方面,可能与墙中的钢筋等材料混淆,导致识别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替换上述现有技术的建筑预埋件,其能够避免上述缺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外壳,所述外壳通道两端设有端板,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识别物,所述识别物能够通过被探测而被识别。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预埋件,包括设有至少一个通道的外壳,所述外壳通道两端设有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识别物,所述识别物能够通过被振动发出声音而被识别。优选的,所述识别物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钢珠,所述钢珠位于所述外壳通道内,所述通道为光滑并且倾斜的,所述钢珠为大小不同的钢珠,大钢珠位于通道下方而小钢珠位于大钢珠上方。
    优选的,所述钢珠包括空心的大钢珠和实心的小钢珠,所述小钢珠位于所述大钢珠内部。
    优选的,所述识别物为悬挂在通道内的至少两个钢珠,当被振动时,所述钢珠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上述建筑预埋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建筑预埋件预埋在横梁或墙体内,当横梁或墙体施工完成后,不需将建筑预埋件取出,按常规进行粉刷或装饰;当下一次施工需要确定建筑预埋件的位置时,施工人员使用手或者工具拍打墙面,使建筑预埋件内的钢珠由于振动相互撞击而发出声音,施工人员通过辨别声音来源的位置,从而找出建筑预埋件的位置,将建筑预埋件中两端端板移开,取出其中钢珠后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建筑预埋件由设有一个通道的外壳1和设在通道两端的端板4以及钢珠2组成。端板4可以自由移开,钢珠2为两个钢珠,其设置在通道内,可以在通道内自由滚动。当下一次施工需要确定预埋件的位置时,只需要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拍打墙面,这时钢珠由于振动相互撞击而发出声音,施工人员只需要辨别声音来源的位置,既可找出建筑预埋件的位置。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探测装置,并且也不会受到墙内钢筋等干扰物对于位置判断的影响。并且,本发明的建筑预埋件在地震时,由于受到振动还会出声,从而对住户进行危险提醒。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通道为倾斜的,从而避免了两个钢珠距离过远而无法碰撞出声的情况。更优选的,钢珠2为大小不同的钢珠,大钢珠位于通道下方而小钢珠位于大钢珠上方。这样,在施工人员拍打墙面时,更加容易出声。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钢珠包括空心的大钢珠和实心的小钢珠,所述小钢珠位于所述大钢珠内部。这样,在施工人员拍打墙面时,由于大钢珠的滚动带动小钢珠在其内部发出声音。优选的,还将识别物为悬挂在通道内的至少两个钢珠,当被振动时,所述钢珠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
    本发明的预埋件在施工时可以预先设计,在不改变墙体强度、横梁外形尺寸及强度的前提下预埋在横梁或墙体内,当横梁或墙体施工完成后,不需将预埋件取出,可按常规进行粉刷或装饰,不影响横梁或墙体的表面处理。并且由于使用声音作为预埋件来源的辨别方法,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探测装置,并且也不会受到墙内钢筋等干扰物对于位置判断的影响。并且,本发明的建筑预埋件在地震时,由于受到振动还会出声,从而对住户进行危险提醒。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关 键  词:
    一种 建筑 预埋件 及其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建筑预埋件及其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88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