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人体工学马桶.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7485969
  • 上传时间:2019-10-1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83.7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66271.9

    申请日:

    20160305

    公开号:

    CN206138036U

    公开日:

    201705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K13/24

    主分类号:

    A47K13/24

    申请人:

    刘锋

    发明人:

    刘锋

    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中岳办事处磴槽弘园6号楼2单元304室

    优先权:

    CN20162016627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工学马桶,其特征在于:马桶座圈后半部臀部坐的位置是一个水平的平面;马桶座圈左右两侧的中部为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凸起可以防止人体向前滑移;马桶座圈的前部中间部位为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这部分凸起可以防止小便外溅;马桶座圈的前部左右两侧为低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弧形凹陷,双腿放置其中即可有效避免座圈对腿部的血管和神经造成压迫,防止因如厕时间过长造成腿脚麻木的情况发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如厕环境。

    权利要求书

    1.人体工学马桶,马桶的座圈构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其特征在于:马桶座圈后半部即如厕坐下时臀部对应的位置是一个水平的平面;马桶座圈左右两侧中部分别有一个高点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马桶座圈前部中间部位为高点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马桶座圈前部左右两侧双腿伸出座圈所对应位置分别有一个低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弧形凹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人体工学技术构造的马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马桶,虽然外型千变万化,或方或圆,或高或矮,但其座圈的基本结构却一直没有改变,即使涉及到功能上的改进也仅限于智能和节水两个方面。作为马桶使用中最基本的要素——马桶的舒适度一直被生产企业所忽视。

    在传统马桶的构造中马桶座圈全部是一个水平面,当人们坐上去后,上身都习惯性的稍微前倾,这样可以让身体重心偏落在大腿并传导到双脚以保持身体平衡。因为马桶座圈是一个水平面,就会导致大腿下方与马桶座圈前边缘接触面受力过大,大腿下方很容易受到挤压,而这个部位有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一旦时间过长,就容易造成膝盖以下部位血流不畅及神经麻木。

    由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工作压力大,特别是白领人士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有效的锻炼,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便秘情况比较多见。大部分的老年人因为体内肠胃机能减弱而长期便秘,这两类人如厕时间就偏长,传统的马桶在舒适度方面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如厕痛苦,甚至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如厕时间过长,造成腿脚麻木,起身时就有摔倒的可能,从而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传统马桶在设计上不仅仅有缺陷,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消除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对马桶座圈的构造加以改进,使之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对传统马桶的座圈加以改进,改进后的座圈不再是一个水平面,而是前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低于座圈水平面的凹陷,当人们坐到座圈后,双腿刚好放在两个凹陷部位,这样腿部受到马桶座圈的作用力就会大大的减小,从而避免膝盖以下部位血流不畅及神经麻木的状况发生。在座圈前部中间部位是一个高于座圈水平面的突起,可以确保小便不外溅。这种应用了人体工学设计的马桶座圈可以大大的提高马桶使用的舒适度,并消除传统马桶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如厕环境。

    附图说明

    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关键在于马桶座圈构造的变化,故图中只显示马桶座圈部分,马桶的其它部分不再显示和说明。

    图1所示的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方形马桶座圈改进前后的对比效果图。

    图2所示的是改进后方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分解效果图。

    图3所示的是改进后方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组合效果图。

    图4所示的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椭圆形马桶座圈改进前后的对比效果图。

    图5所示的是改进后椭圆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分解效果图。

    图6所示的是改进后椭圆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组合效果图。

    图7所示的是通过阴影标记方法对椭圆形马桶的座圈做出改进的部位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人体工学马桶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到完整、清楚,特别选取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两类马桶造型:马桶前部为方形和椭圆形的马桶作为实例说明。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关键在于马桶座圈构造的变化,故图中只显示马桶座圈部分,马桶的其它部分不再显示和说明。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方形马桶座圈改进前后的对比效果图。其中,图A所示的为传统方形马桶的座圈构造,图B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方形马桶的座圈构造。

    图2所示的是改进后方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分解效果图。

    图3所示的是改进后方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组合效果图。

    实施例2。

    图4所示的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椭圆形马桶座圈改进前后的对比效果图。其中,图A所示的为传统椭圆形马桶的座圈构造,图B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的椭圆形马桶的座圈构造。

    图5所示的是改进后椭圆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分解效果图。

    图6所示的是改进后椭圆形马桶的座圈及与之配套的坐垫垫圈的组合效果图。

    实施例3。

    图7所示的是通过不同的阴影标记对椭圆形马桶的座圈改进部位及改进措施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区域1表示的为马桶座圈后半部,为如厕坐下时臀部对应的位置,该部位和传统马桶一样是一个水平的平面;宽斜线阴影部分表示的是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的平面;横线阴影区域2表示的为左侧的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横线阴影区域3表示的为右侧的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凸起可以防止人体向前滑移;横线阴影区域4表示的为马桶前部中间部位的高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拱形凸起,这部分凸起可以防止小便外溅;窄斜线阴影区域5表示的为马桶前部左侧的低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弧形凹陷,窄斜线阴影区域6表示的为马桶前部右侧的低于马桶座圈后半部所在平面的弧形凹陷,双腿放置在左右两个弧形凹陷中即可有效避免座圈对腿部的血管和神经造成压迫,进而使如厕人员获得更加安全舒适的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做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的修饰及变化,均应视作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人体 工学 马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体工学马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859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